附注: 这方面的知识我本来准备自己写一点,但我觉的杨波老师《大话通信》这本书已经讲的非常好了,所以我就直接引用过来,在此非常感谢杨老师,并向大家介绍《大话通信》这本书。这本书对学通信或者计算机网络的人非常有帮助。
通信是要把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对方,那么不可避免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用什么方式传递给对方?如何找到对方?有没有信息传递的额外要求,比如安全、快捷、节约?所以通信基本涉及三个方面:
1、 用什么信息格式传递给对方——编码问题
“通信”,就是用电磁信号传送媒体情报信息,那么通信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声音、图像、文本等变成电磁信号,如何把这么一系列的电磁信号有效传送到对方,又如何在对端还原为声音、图像和文本。对于语音通信,从这个电话机开始,信息开始进入“编码之旅”,声音信息通过整个通信网,它被数次变换编码样式,最终成功到达彼岸。
我们把编码问题用货物运输的例子来做类比。“编码”过程就像是将货物拆分和打包,以利于货物通过交通工具和轨道安全运输的过程。
货物根据体型、重量、客户要求的到货时间、价格等因素考虑,需要用火车、飞机、汽车还是轮船来运输?有些命题更加复杂,比如货物要运送到一个地方,必须经过陆路和水路,那么采取何种方式的组合才是最佳的运输路径?
一件形状复杂的货物,你可以把它拆成若干份,货物到达目的地以后,是不是还要考虑组装?别指望组装的人对这个货物很了解,你只有把每个部件做好编号,两个货栈协商好拆包、组装规则(也许是一张图纸),才能把货物拆散、打包;同时,你要考虑通过哪种合适的交通工具在特定的轨道上传输?是不是要考虑在外包装上标注“轻放”、“向上”、“防潮”?到达目的地后还要检查是否所有的货物的所有部件都已经安全到达。若没有安全到达,你还要考虑,如何花最小的代价重新发送一个新的部件?
任何选择都是适应需求的,“绝对适合”任何场景和需求的选择是不存在的。任何编码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传送需求,这一点和货运的例子如出一辙。
飞机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但其运输成本也是最高的,如果运输货物从北京到天津,你大可不必用飞机来“摆谱”;轮船是大宗货物的上佳选择,但要运输新鲜瓜果蔬菜的话,你千万不要指望它,希望在船上腌酱菜除外。再比如,有的货物运输要求实时性很高,而体积较大,那么你就要考虑如何把货物拆得大小得体,并通过较快的运输工具和轨道进行运输。太大的包会需要很大的车(如火车和卡车,如果有水路,还需要考虑轮船航运),而很大的交通工具,其运送时间会较长;拆分后的包如果很大,丢失一个包造成的影响将会很大;而太小的包又会增加你的打包时间,并且会增加额外的开销(比如要考虑货物打包后的外包装,既占用体积又增加重量,可能还要多印刷几个“轻放”之类的标签呢),另外,包多了以后,车数量也要增多,你又需要增加人手来开车和押运,所有成本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除此之外,有的包丢失一个两个没有关系,就像公路上运输煤,丢一包煤,并不会影响其他煤的使用;而有的货物,比如运送一台数控机床,一旦拆开,必须保证每个部件都送达对方,少一个包(就是少若干部件),会造成整台机床无法使用。总之,货物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打包,然后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运输。
2、 如何找到对方——寻址问题
第2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给任何信息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做个编号,通过编号可以识别世界上任何一个出发点和目的地,并通过相关机制,使信息依照一定的路径在这两者之间传送。
要想寻址,首先得有地址,因此“寻址”的第一个课题是如何分配地址,接着才是让信号通过特定规则找到目的地地址。如何传递,那是上一节所讲的编码的事情了。
这里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地址”?电话号码、电报挂号、IP地址、邮箱账号,这些都是“地址”,各种通信手段中,应用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地址,相对应地就有各种各样的寻找地址的方式。比如用信令寻址后自动建立专门的通道,比如在路由器上做好路由策略,让数据分组根据这些策略寻找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或者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人工建立一条专门的通道等。数据网常说的“路由策略”,就是描述寻址问题的。而寻址又和地址编号有密切关系。如果地址编号合理,寻址就会快捷而准确(看,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门牌号码多么相似!合理定义的门牌号码,有助于陌生人快速寻找到目的地)。通信的寻址问题,还包括如何在一个局部区域分配了地址之后,能够让全网知道该地址所在位置。无论是电话网,还是数据网,都各有各的编址方法和寻址方法;移动通信中的FDMA1、TDMA2、CDMA3等技术体制,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寻址方式。
3、 信息传递的额外要求——优化问题
第3个问题是网络优化。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总是这样—先保证解决基本问题,再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网络优化,就是在基本的通信问题(如连通性)得以解决后,如何更方便、快捷、安全、经济地规划网络、建设网络、使用网络的问题。
网络优化是通信永恒的主题。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是网络优化的本职工作。一种新的技术,未必非要带来客户新的体验,而通过降低成本,可能让各种新的业务迅速普及。从这一点来说,网络优化居功至伟!
从一般意义上讲,新的技术都比旧的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用新的技术替代旧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优化。通信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就是对原有技术不断优化的过程。
比如,早期技术只能实现一条线路给两个用户之间传递信息。后来有了复用技术4,多个用户线路共用一条线路,原理是将信号汇聚到某一条特定线路上传送。而复用有两种:确定复用和统计复用。这两种复用方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业务类型,紧密结合各种业务类型的实时性、便捷性、经济性的特点。当然,最终,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和业务类型的需求。
从信息实时性角度考虑,任何终端间的信息交互都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建立一条确定的线路然后传送信息,比如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从北京出发,只要进入京津塘高速,收费站出来就到了天津;一种是让每个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包“一跳一跳(hop-hop)”向下一个网络节点迈进,即采用“存储—转发”模式,就像从天安门到鸟巢,在每个路口都需要选择是直行、左转、右转还是掉头。前一种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络我们称为“面向连接”的网络,如PSTN、帧中继、ATM、MPLS网络等;而后一种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络则是“无连接”网络,最典型的是传统IP网络。从唯美的角度看,面向连接更让人赏心悦目,因为一切都遵循计划,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在实际应用中,以IP为代表的无连接技术却占了上风。
网络优化的另外一个主题是安全。各种密码的暗文传送,各种带宽的灵活控制,各类信息按质量要求被分门别类并被区别对待等,这都是优化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