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人工智能AI都会出现一项新的技术,看似有望通过自动化来取代软件工程师。如今,热议的焦点全在于人工智能,各种自媒体都在高呼,能够生成代码的机器人即将让月薪10w+的程序员/开发人员变得过时。
工具在不断变化,从穿孔卡片到汇编语言,再到如今复杂精密的人工智能,但背后的说法却始终如一:开发人员很快就会过时。然而,我们依然在这里。尽管有 CursorAI、Lovable、Bolt 等(工具)…… 我们仍在编写代码并不断创新。
历史告诉我们,自动化并不会淘汰工程领域;它会推动工程领域不断发展演变。
第一阶段
穿孔卡片与机器语言(20 世纪 40 年代至 50 年代)
软件开发的第一个阶段依赖于穿孔卡片以及与机器的直接交互。工程师们使用实体卡片和二进制序列来编写代码。这个过程缓慢、靠人工操作,而且只有少数专家能够掌握。
当时人们的看法:
- 这项工作被认为既乏味又容易出错。
- 只有一部分被选中的人才能掌握这项技术。
人们的应对方式:
- 穿孔卡片系统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求更高级的抽象方式。
- 这种需求为汇编语言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穿孔卡片的缺点促使工程师们重新思考编码方法。他们在基础计算方面的经验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为更便于用户使用的编程方法搭建了舞台。
第二阶段:汇编语言(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汇编语言的出现是为了简化对二进制代码的直接处理。开发人员开始使用助记码来表示机器指令。这一时期标志着编程向更易于人类阅读的形式转变。
当时人们的看法:
- 汇编语言被视为一种进步,但仍然与硬件紧密相关。
- 一些人认为,用汇编语言简化代码可能会失去必要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