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笔记:基础篇 - 链表(下):如何轻松写出正确的链表代码?

概述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链表的基础知识。不过,就算基础知识都掌握了,但是写链表代码还是很费劲的。

想要写好链表的代码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链表操作,比如链表反转、有序链表合并等,写的时候非常容易出错。

为什么链表代码这么难写呢?究竟如何才能轻松地写出正确的代表代码?

其实,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会的。比如,如果你真的花上一个周末或者一整天的时间,去写链表反转这一个代码,多写几遍,一直练到能毫不费力的写出 Bug free 的代码。

当然,自己有决心并且付出精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此外,还需要一些方法或技巧。本章将介绍几个写链表的代码技巧。如果你能数量掌握,再加上你的主动和坚持,轻松拿下链表代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技巧一:理解指针或引用的含义

事实上看懂链表的结构并不是很难,但是一旦把它和指针混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想要写对链表代码,首先就要理解好指针。

我们指定,有些语言有 “指针” 的概念,比如 C 语言;有些语言没有指针,取而代之的是 “引用”,比如 Java、Python。不管是 “指针” 还是 “引用”,实际上,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存储所指对象的内存地址。

下面,我会拿 C 语言中的 “指针” 来讲解,如果你用的是 Java 护着其他没有指针的语言也没关系,把它理解成 “引用” 就可以了。

对于指针的理解,你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话就可以了:

将某个变量赋值给指针,实际上就是指向这个变量的地址赋值给指针,或者反过来说,指针中存储了这个变量的内存地址,通过指针就能找到这个变量。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你先记住。下面在慢慢解释。

在编写链表代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代码 p->next = q。这会代码说的是,p 结点中的 next 指针存储了 q 结点的内存地址。

还有一个更复杂的,也就是写链表代码经常用到的:p->next = p->next->next。这行代码表示,p 结点中的 next 指针存储了 p 结点的下下一个结点的内存地址。

掌握了指针或引用的概念,你应该就可以很轻松地看懂链表代码。

技巧二:警惕指针丢失和内存泄露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写链表代码时,指针指来指去,一会就不知道指到哪里了。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弄丢了指针。

指针往往都是怎么弄丢的呢?我拿单链表的插入操作为例来给你分析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希望在结点 a 和结点 b 之间插入结点 x,假设当前指针 p 执行结点 a。如果我们将代码实现变成下面这个样子,就会发生指针丢失的事情。

p->next = x; // 将p的next指向x结点
x->next = p->next; // 将x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b结点

初学者经常会在这儿犯错。p->next 指针在第一部完成之后,已经不在指向结点 b 了,而是指向了结点 x。第 2 行代码相当于将 x 赋值给 x->next,自己指向自己。因此,整个链表也就断成了凉拌,从结点 b 往后的所有结点都无法访问到了。

对于有些语言来说,比如 C 语言,内存管理都是由程序员负责的,如果没有手动释放结点对应地内存空间,就会造成内存泄露。所以,我们插入结点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顺序,要先将结点 x 的 next 指针指向结点 b,再把结点 a 的 next 指针指向 x,这样才不会丢失指针,导致内存泄露。所以,对于刚刚插入的代码,我们只需要把第 1 行代码和第 2 行代码的顺序换一下就可以了。

同理,删除链表节点时,也一定要记得手动释放内存空间,否则,也会出现内存泄露的问题。当然,对于像 Java 这种虚拟机自动管理内存的编程语言来说,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

技巧三:利用哨兵简化实现难度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如果在结点 p 后面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只需要下面两行代码:

new-node->next = p-next;
p->next = new_node;

但是当我们要像一个空链表插入第一个结点时,刚刚的逻辑就不能用了。我们需要进行下面这样的特殊处理,其中 head 表示链表的头结点。所以,从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单链表的插入操作,第一个结点和其他结点的插入逻辑是不一样的。

if (head = null) {
	head = new_node;
}

再来看下删除操作。如果要删除结点 p 的后继结点,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搞定。

p->next = p->next->next;

另外,如果是要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前面的删除代码就不能 work 了。跟插入类似,我们也需要对这种情况特殊处理。

if (head->next == null) {
	head = null;
}

从前面的一步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针对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需要对插入第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的情况进行特殊处理。这样代码实现起来就会很繁琐,而且也容易因为考虑不全而出错。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技巧三中的哨兵就要登场了。哨兵,解决的是国家之间的边界问题。同理,这里说的哨兵也是解决 “边界问题” 的,不直接参与业务逻辑。

还记得如何表示一个空链表吗? head = null 表示链表中没有结点了。其中 head 表示头结点指针,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

如果我们引入哨兵结点,在任何时候,不管链表是不是空,head 指针都会指向这个哨兵结点。我们把这种有结点的链表叫带头链表。相反,没有哨兵结点的链表叫作不带头链表

我画了一个带头链表,你可以发现,哨兵结点是不存放数据的。因为哨兵结点一直存在,所以插入第一个结点和插入其他结点,删除左后一个结点和删除其他结点,都可以统一为相同的代码实现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这种利用哨兵简化编程难度的技巧,在很多代码实现中都有用到,比如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动态规划等。下面再举一个 C 语言的例子。

代码一:

// 在数组a中,查找key,返回key所在的位置
int find(char* a,int n,char key) {
	// 边界条件处理,如果a为空,或者n<=0,说明数组中没有数据,就不用while循环比较了
	if (a == null || n <= 0) {
		return -1;
	}
	
	int i = 0;
	// 这里有两个比较:i<n和a[i]==key
	while (i < n) {
		if (a[i] == key) {
			return i;
		}
		i++;
	}
	return -1;
}

代码二:

// 在数组a中,查找key,返回key所在的位置
// 下面两个例子,你可以拿例子走一下代码
// a = {4, 2, 3, 5, 9, 6} n=6 key = 7
// a = {4, 2, 3, 5, 9, 6} n=6 key = 6
int find(char* a,int n,char key) {
	if (a == null || n <= 0) {
		return -1;
	}
	
	// 这里因为要将a[n-1]的值替换成key,所以要先特殊处理这个值
	if (a[n-1] == key) {
		return n-1;
	}
	
	// 把a[n-1]的值临时保存在变量tmp中,以便之后恢复。tmp=6。
	// 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find()代码不要改变数组a中的内容
	char tmp = a[n-1];
	// 把key放到a[n-1]种,此时a= {4, 2, 3, 5, 9, 7}
	a[n-1] = key;
	
	int i = 0;
	while(a[i] != key) {
		i++;
	}
	
	// 恢复a[n-1]原来的值,此时a={4, 2, 3, 5, 9, 6}
	a[n-1] = tmp;
	
	if (i == n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i;
	}
	
	int i = 0;
	// 这里有两个比较:i<n和a[i]==key
	while (i < n) {
		if (a[i] == key) {
			return i;
		}
		i++;
	}
	return -1;
}

对比两段代码,在字符串 a 很长的时候,比如几万、几十万,你觉得哪段代码运行得更快一点呢?答案是代码二,因为两段代码中执行次数最多的是 while 循环部分。第二段代码中,我们通过一个哨兵 a[n-1]=key,成功省掉了比较语句 i<n,不要小看这一条,当积累几万次、几十万次时,积累的时间就很明显了。

当然,这只是为了距离说明哨兵的作用,你写代码时千万不要写第二段那样的代码,因为可读性太差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如此追求极致的性能。

技巧四:重点留意边界条件处理

在开发中,代码在一些边界或者异常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Bug,链表代码也不例外。要实现没有 Bug 的链表代码,一定要在编写的过程中以及编写完成之后,检查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全面,以及代码在边界条件下是否能正确运行。

我经常用来检查链表代码是否正确的边界条件有这样几条:

  • 如果链表为空,代码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 如果链表只包含一个结点时,代码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 如果链表只包含两个结点时,代码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 代码逻辑在处理头结点和尾结点时,代码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当你写完链表代码之后,除了看下你的代码在正常情况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外,还要看下在上面列举的几个边界条件下,代码是否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如果这些边界条件下都没有问题,那基本上就可以认为代码没有问题了。

当然,边界条件肯定不止我列举的哪些。针对不同的场景,可能还有特定的边界条件,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实际上,不仅仅是写链表代码,在写任何代码时,也千万不要只是实现业务正常情况下的功能就好了,一定要多想想,你的代码在运行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边界情况或者异常情况。遇到了应该如何应对,这样写出来的代码才够健壮。

技巧五:举例画图,辅助思考

对于稍微复杂的链表操作,比如前面提到的链表反转,指针一会指这,一会儿指那,一会儿就被绕晕了。总感觉脑容量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大招了,举例法画图法

你可以先找一个具体的例子,把它画在纸上,释放一些脑容量,留更多的给逻辑思考,这样就会感到思路清晰很多。比如,往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数据的操作,我一般都是把各种情况都举一个例子,画出插入前和插入后的链表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图写代码,是不是依旧简单多了?而且,当我们写完代码之后,也可以举几个例子,画在纸上,照着代码走一遍,很容易就能发现代码中的 Bug。

技巧六:多写多练,没有捷径

如果你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前面所讲的技巧,但是手写链表代码还是胡已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也不要着急。因为我最开始学的时候,也是这样。

但是,没关系,在大类练习下,我们就可以很快成长。

下面是 5 个场景的链表操作。你只要把这几个操作都能熟练写出来,保证你之后再也不害怕写链表代码。

  • 单链表反转
  • 链表中环的检测
  • 两个有序链表合并
  • 删除倒数第 n 个结点
  • 求链表的中间结点

小结

本章主要讲解写链表代码的六个技巧。分别是理解指针或引用的含义、警惕指针丢失和内存泄漏、利用哨兵简化实现难度、重点留意边界条件处理,以及举例画图、辅助思考,还有多多练习。

个人感觉,写链表代码是最考验逻辑思维能力的。因为,链表代码到处都是指针的操作、边界条件的处理,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 Bug。链表代码写得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写代码是否够细心,考虑问题是否全面,思维是否缜密。搜易,这也是很多面试官喜欢让人手写链表代码的原因。

  • 2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