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协程来优化多线程业务?

近一两年,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使用或转型 Go 语言,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Go 语言优越的性能表现,而这
个优势与 Go 实现的轻量级线程 Goroutines(协程 Coroutine)不无关系。那么 Go 协程的实现与 Java 线程
的实现有什么区别呢?
线程实现模型
了解协程和线程的区别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底层实现
线程几种方式,为后面的学习打个基础。
实现线程主要有三种方式:轻量级进程和内核线程一对一相
互映射实现的 1:1 线程模型、用户线程和内核线程实现的
N:1 线程模型以及用户线程和轻量级进程混合实现的 N:M
线程模型。
1:1 线程模型
以上我提到的内核线程(Kernel-Level Thread, KLT)是由
操作系统内核支持的线程,内核通过调度器对线程进行调
度,并负责完成线程的切换。
我们知道在 Linux 操作系统编程中,往往都是通过 fork() 函
数创建一个子进程来代表一个内核中的线程。一个进程调用
fork() 函数后,系统会先给新的进程分配资源,例如,存储
数据和代码的空间。然后把原来进程的所有值都复制到新的
进程中,只有少数值与原来进程的值(比如 PID)不同,这
相当于复制了一个主进程。 采用 fork() 创建子进程的方式来实现并行运行,会产生大量
冗余数据,即占用大量内存空间,又消耗大量 CPU 时间用
来初始化内存空间以及复制数据。
如果是一份一样的数据,为什么不共享主进程的这一份数据
呢?这时候轻量级进程(Light Weight Process,即
LWP)出现了。
相对于 fork() 系统调用创建的线程来说,LWP 使用 clone()
系统调用创建线程,该函数是将部分父进程的资源的数据结
构进行复制,复制内容可选,且没有被复制的资源可以通过
指针共享给子进程。因此,轻量级进程的运行单元更小,运
行速度更快。LWP 是跟内核线程一对一映射的,每个 LWP
都是由一个内核线程支持。
N:1 线程模型
1:1 线程模型由于跟内核是一对一映射,所以在线程创建、
切换上都存在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性能开销比较大。除
此之外,它还存在局限性,主要就是指系统的资源有限,不
能支持创建大量的 LWP。
N:1 线程模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1:1 线程模型的这两个问
题。 该线程模型是在用户空间完成了线程的创建、同步、销毁和
调度,已经不需要内核的帮助了,也就是说在线程创建、同
步、销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用户态和内核态的空间切换,因
此线程的操作非常快速且低消耗。
N:M 线程模型
N:1 线程模型的缺点在于操作系统不能感知用户态的线程,
因此容易造成某一个线程进行系统调用内核线程时被阻塞,
从而导致整个进程被阻塞。
N:M 线程模型是基于上述两种线程模型实现的一种混合线
程管理模型,即支持用户态线程通过 LWP 与内核线程连
接,用户态的线程数量和内核态的 LWP 数量是 N:M 的映
射关系。
了解完这三个线程模型,你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Go 协程的
实现与 Java 线程的实现有什么区别了。
JDK 1.8 Thread.java 中 Thread#start 方法的实现,实际上
是通过 Native 调用 start0 方法实现的;在 Linux 下,
JVM Thread 的实现是基于 pthread_create 实现的,而
pthread_create 实际上是调用了 clone() 完成系统调用创
建线程的。 所以,目前 Java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下采用的是用户线程加
轻量级线程,一个用户线程映射到一个内核线程,即 1:1 线
程模型。由于线程是通过内核调度,从一个线程切换到另一
个线程就涉及到了上下文切换。
而 Go 语言是使用了 N:M 线程模型实现了自己的调度器,
它在 N 个内核线程上多路复用(或调度)M 个协程,协程
的上下文切换是在用户态由协程调度器完成的,因此不需要
陷入内核,相比之下,这个代价就很小了。
协程的实现原理
协程不只在 Go 语言中实现了,其实目前大部分语言都实现
了自己的一套协程,包括 C#、erlang、python、lua、
javascript、ruby 等。
相对于协程,你可能对进程和线程更为熟悉。进程一般代表
一个应用服务,在一个应用服务中可以创建多个线程,而协
程与进程、线程的概念不一样, 我们可以将协程看作是一个
类函数或者一块函数中的代码, 我们可以在一个主线程里面
轻松创建多个协程。
程序调用协程与调用函数不一样的是,协程可以通过暂停或
者阻塞的方式将协程的执行挂起,而其它协程可以继续执 行。这里的挂起只是在程序中(用户态)的挂起,同时将代
码执行权转让给其它协程使用,待获取执行权的协程执行完
成之后,将从挂起点唤醒挂起的协程。 协程的挂起和唤醒是
通过一个调度器来完成的。
结合下图,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基于 N:M 线程模型实现
的协程是如何工作的。
假设程序中默认创建两个线程为协程使用,在主线程中创建
协程 ABCD…,分别存储在就绪队列中,调度器首先会分配
一个工作线程 A 执行协程 A,另外一个工作线程 B 执行协
程 B,其它创建的协程将会放在队列中进行排队等待。

当协程 A 调用暂停方法或被阻塞时,协程 A 会进入到挂起

队列,调度器会调用等待队列中的其它协程抢占线程 A 执
行。当协程 A 被唤醒时,它需要重新进入到就绪队列中,通 过调度器抢占线程,如果抢占成功,就继续执行协程 A,失
败则继续等待抢占线程。

相比线程,协程少了由于同步资源竞争带来的 CPU 上下文
切换,I/O 密集型的应用比较适合使用,特别是在网络请求
中,有较多的时间在等待后端响应,协程可以保证线程不会
阻塞在等待网络响应中,充分利用了多核多线程的能力。而
对于 CPU 密集型的应用,由于在多数情况下 CPU 都比较繁
忙,协程的优势就不是特别明显了。
Kilim 协程框架
虽然这么多的语言都实现了协程,但目前 Java 原生语言暂
时还不支持协程。不过你也不用泄气,我们可以通过协程框
架在 Java 中使用协程。
目前 Kilim 协程框架在 Java 中应用得比较多,通过这个框
架,开发人员就可以低成本地在 Java 中使用协程了。
在 Java 中引入 Kilim ,和我们平时引入第三方组件不太一
样,除了引入 jar 包之外,还需要通过 Kilim 提供的织入
(Weaver)工具对 Java 代码编译生成的字节码进行增强处
理,比如,识别哪些方式是可暂停的,对相关的方法添加上
下文处理。通常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实现这种织入操作:
在编译时使用 maven 插件;
在运行时调用 kilim.tools.Weaver 工具; 在运行时使用 kilim.tools.Kilim invoking 调用 Kilim 的
类文件;
在 main 函数添加 if
(kilim.tools.Kilim.trampoline(false,args)) return。
Kilim 框架包含了四个核心组件,分别为:任务载体
(Task)、任务上下文(Fiber)、任务调度器
(Scheduler)以及通信载体(Mailbox)。

 

Version:0.9 StartHTML:0000000105 EndHTML:0000004151 StartFragment:0000000141 EndFragment:0000004111

Task 对象主要用来执行业务逻辑,我们可以把这个比作多
线程的 Thread,与 Thread 类似,Task 中也有一个 run 方 法,不过在 Task 中方法名为 execute,我们可以将协程里
面要做的业务逻辑操作写在 execute 方法中。
与 Thread 实现的线程一样,Task 实现的协程也有状态,
包括:Ready、Running、Pausing、Paused 以及 Done
总共五种。Task 对象被创建后,处于 Ready 状态,在调用
execute() 方法后,协程处于 Running 状态,在运行期间,
协程可以被暂停,暂停中的状态为 Pausing,暂停后的状态
为 Paused,暂停后的协程可以被再次唤醒。协程正常结束
后的状态为 Done。
Fiber 对象与 Java 的线程栈类似,主要用来维护 Task 的执
行堆栈,Fiber 是实现 N:M 线程映射的关键。
Scheduler 是 Kilim 实现协程的核心调度器,Scheduler 负
责分派 Task 给指定的工作者线程 WorkerThread 执行,工
作者线程 WorkerThread 默认初始化个数为机器的 CPU 个
数。
Mailbox 对象类似一个邮箱,协程之间可以依靠邮箱来进行
通信和数据共享。协程与线程最大的不同就是,线程是通过
共享内存来实现数据共享,而协程是使用了通信的方式来实
现了数据共享,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内存共享数据而带来的线
程安全问题。

Version:0.9 StartHTML:0000000105 EndHTML:0000001222 StartFragment:0000000141 EndFragment:0000001182

协程与线程的性能比较
 
在有严重阻塞的场景
下,协程的性能更胜一筹。其实, I/O 阻塞型场景也就是协
程在 Java 中的主要应用。
协程和线程密切相关,协程可以认为是运行在线程上的代码
块,协程提供的挂起操作会使协程暂停执行,而不会导致线
程阻塞。
协程又是一种轻量级资源,即使创建了上千个协程,对于系
统来说也不是很大的负担,但如果在程序中创建上千个线
程,那系统可真就压力山大了。可以说, 协程的设计方式极
大地提高了线程的使用率。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其他人侃侃而谈 Go 语言在网络编程中
的优势时,相信你不会一头雾水。学习 Java 的我们也不要
觉得,协程离我们很遥远了。协程是一种设计思想,不仅仅
局限于某一门语言,况且 Java 已经可以借助协程框架实现
协程了。
但话说回来,协程还是在 Go 语言中的应用较为成熟,在
Java 中的协程目前还不是很稳定,重点是缺乏大型项目的
验证,可以说 Java 的协程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