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0、沉浸式学习环境对用户体验的提升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沉浸式学习环境对高中生用户体验的提升作用,采用改编的用户体验问卷从参与度、临场感、沉浸感等七个维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有VR使用经验,学生在体验上无显著差异,系统整体表现良好,尤其在技术采纳和临场感方面得分较高。然而,可用性和沉浸感仍有提升空间,主要受限于设备交互的自然性与分辨率。研究还指出,未来应优化系统设计、扩大样本量,并探索其在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结合5G技术推动教育公平与科普创新。原创 2025-10-06 09:14:00 · 75 阅读 · 0 评论 -
39、打造提升用户体验的沉浸式学习环境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科学博物馆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构建框架,通过集成虚拟现实(VR)与力反馈技术,增强用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沉浸体验。研究设计了基于物理学和生物学主题的虚拟展览,并开展用户满意度试点调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程度,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技术成本高、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并对未来降低门槛、丰富内容和优化交互提出了展望。原创 2025-10-05 16:21:29 · 58 阅读 · 0 评论 -
38、远程扩展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安全、伦理、隐私问题及沉浸式学习应用
本文探讨了远程扩展现实(X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远程教学中面临的安全、伦理与隐私问题,包括模拟器不适、现实混淆和教育资金减少等挑战。同时,文章介绍了XR在科学博物馆沉浸式学习中的实践,展示了通过VR与力反馈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的潜力。文中提出制定行为准则、保障技术可及性与数据安全等应对措施,并展望了远程XR教育与博物馆学习的协同发展,强调技术优化与伦理规范对教育未来的重要性。原创 2025-10-04 09:25:40 · 36 阅读 · 0 评论 -
37、远程扩展现实(XR)教育的安全、伦理与隐私问题
本文探讨了远程扩展现实(XR)教育在安全、伦理与隐私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内容签名缺失、虚拟欺凌、现实反馈脱节、社交隔离、数据保护等问题。同时分析了XR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难点,如学生退出、作弊防范与记录合规,并系统梳理了其潜在的未来益处与弊端。文章提出了涵盖安全、伦理和评估三大维度的应对策略,强调通过技术改进、政策制定与教育培训推动XR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安全、公平、高效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提供指导。原创 2025-10-03 14:17:49 · 34 阅读 · 0 评论 -
36、远程扩展现实教育中的安全、伦理与隐私问题
本文探讨了远程扩展现实(XR)教育中的安全、伦理与隐私问题,分析了XR在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包括设备差异导致的学习质量不一致、环境与第三方隐私泄露风险、生物识别数据收集的安全隐患以及评估过程中的作弊防范难题。文章还展望了XR远程教育的未来潜力,如个性化学习、全球协作和真实场景模拟,并提出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法律法规和提高用户意识来推动其健康发展。原创 2025-10-02 15:43:23 · 42 阅读 · 0 评论 -
35、虚拟学习:从交互到框架的全面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虚拟学习的核心要素,从虚拟世界的特性、具身与化身的设计到社交VR在教育中的应用。文章提出一个结合学习模式与VR特性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其有效性。该框架有助于规划、评估和发现VR学习中的潜在机会,同时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未充分反映情境对称性及缺乏外部评估等局限。未来将通过持续测试、拓展应用领域和加强合作来完善框架,推动虚拟学习在教育中的深度发展。原创 2025-10-01 16:18:12 · 25 阅读 · 0 评论 -
34、虚拟现实学习模式与社交临场感的新框架
本文提出一个将Laurillard学习模式与虚拟现实(VR)技术特性相结合的新框架,旨在为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提供指导。该框架整合了VR的沉浸感、交互性、社交临场感和空间体验,对应六种学习模式:获取、探究、讨论、实践、协作与创作,并通过医学教育和语言学习的案例研究验证其有效性。文章分析了框架的优势与局限性,展望未来在AR融合、长期效果评估和资源开发方面的可能性,推动VR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原创 2025-09-30 12:49:20 · 39 阅读 · 0 评论 -
33、增强现实(AR)在行为管理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本文探讨了增强现实(AR)技术在行为管理教育中的创新应用,重点介绍AR-PBIS应用的三种学习模式:学习模式、发现模式和实践模式。通过外星人角色引导、视频建模、AR场景互动与多用户协作,AR技术有效支持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PBIS)框架的实施。文章分析了AR与PBIS融合的教学价值,展示了其在营造积极学习环境中的潜力,并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改进、资源创作简化和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原创 2025-09-29 09:00:19 · 37 阅读 · 0 评论 -
32、增强现实技术助力学校行为学习:AR - PBIS 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增强现实(AR)技术在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PBIS)框架下的教育应用,提出了一种创新的AR-PBIS应用生态系统。通过将虚拟内容与真实学校环境融合,该应用在教学、实践和强化期望行为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AR行为学习空间的构成、课程设计原则、三种AR内容类型及其使用模式,并展示了学习、发现和实践三种应用场景。结合xAPI标准实现数据追踪与分析,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与实时反馈。未来展望包括技术拓展、内容丰富、跨校合作与教育普及,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原创 2025-09-28 13:30:44 · 34 阅读 · 0 评论 -
31、增强现实技术在学生数字素养干预及行为支持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增强现实(AR)技术在提升ADHD学生数字素养和积极行为干预支持(PBIS)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展示了AR结合网络学习(WWL+AR)在提高识字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并介绍了AR技术如何融入PBIS框架,构建增强现实行为学习空间(AR-BLS)。文章还总结了AR在教育中的优势,如个性化学习、提升注意力与参与度,以及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成本、教师培训和数据隐私问题,最后展望了AR与其他技术融合及广泛应用的未来前景。原创 2025-09-27 13:45:56 · 43 阅读 · 0 评论 -
30、增强现实数字素养干预对多动症学生的效果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增强现实(AR)数字素养干预对爱尔兰8-12岁多动症学生读写能力的影响。通过准随机分组将116名学生分为AR增强的WWL项目组、普通WWL项目组和对照组,结合NARA-II和拼写测试进行前后测评估。结果显示,两种干预方式均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准确性、理解力和拼写能力,但降低了阅读速度;与传统教学相比效果更优,而AR内容未带来额外显著增益。研究为多动症学生的数字化教育提供了实证支持,也指出了技术设计与长期效果验证的改进方向。原创 2025-09-26 10:55:52 · 28 阅读 · 0 评论 -
29、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教育及航空维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在航空维护学习和ADHD学生识字干预中的应用。在航空维护领域,结合振动触觉反馈夹克和手套的VR系统显著提升了学习体验,但仍存在硬件优化空间;在教育领域,基于AR的‘WordsWorthLearning’识字程序有效提高了ADHD儿童的阅读与拼写能力,研究显示其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尽管AR在特殊教育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当前相关研究仍较匮乏,未来需进一步开发和验证适用于特殊需求学生的AR教学工具。原创 2025-09-25 09:28:01 · 26 阅读 · 0 评论 -
28、探索手势交互与可穿戴设备在教育模拟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手势交互与可穿戴设备在教育模拟中的应用。通过气候模拟案例分析,展示了手势交互在促进协作、提升学习效果和个性化学习方面的优势;在VR飞机维护培训中,结合触觉手套和夹克等可穿戴设备,增强了沉浸感与安全性。研究还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手势理解偏差、设备成本与舒适度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创新手势系统、优化设备设计及多模态融合,以推动教育与培训技术的持续进步。原创 2025-09-24 13:52:23 · 31 阅读 · 0 评论 -
27、探索协作式具身变化率模拟中的手势能动性
本研究探索了在协作式具身模拟环境中,手势交互如何促进学习者对抽象STEM概念(如变化率、动态平衡)的理解。通过设计基于Microsoft Kinect的多用户混合现实模拟,比较了规定手势与个性化手势对学习效果和协作互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处理组在知识增益上无显著差异,但模拟顺序显著影响了参与者对模型行为的讨论频率和协作模式。气候模拟优先的组更倾向于深入探讨模型机制,而种群模拟优先的组协作协调更均衡。此外,个性化手势被用作协调单元,甚至结合声音反馈增强同步。研究为具身STEM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实践启示原创 2025-09-23 09:45:49 · 18 阅读 · 0 评论 -
26、高等兽医教育中的混合现实应用
本文综述了混合现实(MR)技术在高等兽医教育中的应用,涵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各类模拟器在解剖学、手术技能训练等模块中的实践效果。文章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偏倚风险,比较了不同技术类型的优势与局限,探讨了其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支持程度,并指出当前研究在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尽管初步结果表明VR/AR技术能提升学习效果,尤其是在牛直肠触诊、腹腔镜技能和静脉注射训练中,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推动其在兽医教学中的发展。原创 2025-09-22 13:20:36 · 25 阅读 · 0 评论 -
25、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高等兽医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高等兽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通过分析22项研究、887名参与者的数据,探讨了不同技术类型(包括非沉浸式/半沉浸式模拟器、AR设备和沉浸式VR设备)在教学中的效果。研究表明,VR和AR技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学习体验,尤其在解剖教学、静脉注射训练和腹腔镜技能培养方面表现突出。尽管各类技术仍存在局限性,但其在降低学习压力、提高参与度和实现沉浸式交互方面的优势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VR与AR有望成为未来兽医教育的重要工具。原创 2025-09-21 10:57:31 · 32 阅读 · 0 评论 -
24、沉浸式VR与混合现实在培训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沉浸式VR在塔式起重机信号员培训和混合现实在兽医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基于手势识别的VR模拟系统,提升了培训的安全性与可重复性;同时,混合现实技术有效缓解了兽医教育中大型动物资源短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与改进建议,展示了其在专业培训领域的重要潜力。原创 2025-09-20 12:08:32 · 24 阅读 · 0 评论 -
23、塔式起重机吊装训练的沉浸式交互式虚拟现实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沉浸式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吊装训练系统,利用Unity引擎和Leap Motion实现逼真的起重机建模、组装与操作模拟。系统通过碰撞检测、射线投射和手势识别等技术,提供安全、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培训方案,涵盖从基础组装到吊装操作的完整流程,并配有评分机制以评估学员表现。该方案有效提升了培训的安全性与效率,为建筑行业特种设备操作培训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19 12:20:07 · 25 阅读 · 0 评论 -
22、VR在医学与建筑行业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与建筑行业起重机培训中的应用。在医学领域,VR学习环境虽未显著提升医学生知识水平,但提高了学习满意度与自信心;助产专业学生也表现出高满意度,但存在头晕等副作用。在建筑行业,VR技术通过逼真建模、沉浸式可视化和实时交互,为塔式起重机操作培训提供了安全、低成本且可重复的解决方案。文章分析了VR应用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未来技术发展将推动其在教育培训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原创 2025-09-18 12:44:15 · 24 阅读 · 0 评论 -
21、VRLE 医学教学:VR 宝宝的创新实践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学习环境(VRLE)的医学教学创新实践——VR Baby。研究利用产前超声和MRI数据构建3D胎儿模型,结合Blender与Unity开发沉浸式VR课程,涵盖胚胎发育阶段与胎儿姿势位置两大妇产科核心内容。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结果显示使用VRLE的干预组在学习满意度、自信心及知识保留方面表现更优,验证了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潜力。文章还探讨了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如制定互操作性标准、建立开源数字存储库和技术融合路径。原创 2025-09-17 12:58:45 · 13 阅读 · 0 评论 -
20、VR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虚拟现实(VR)在医学教育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构建交互式3D解剖模型和沉浸式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在解剖学、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效果。本文综述了VR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相关研究案例、不良影响与成本问题,并详细介绍了3D模型的构建流程及常用软件工具。以‘VR Baby’为例,展示了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设计互动式VR教学内容。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VR有望在医学教育中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原创 2025-09-16 13:59:23 · 35 阅读 · 0 评论 -
19、探索虚拟教育新领域:Mozilla Hubs与VR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Mozilla Hubs平台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应用,重点介绍了虚拟毕业设计展的实施过程与成效。通过构建沉浸式3D展览空间,学生在线展示项目,评估人员高效互动评审,实现了教学目标的优化。文章分析了用户反馈、技术挑战(如网络限制与材料优化)及未来拓展方向,包括课程延伸、VR设备集成与云协作平台探索。此外,还介绍了VR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VR-Baby,展示其在胎儿发育教学中的沉浸式学习优势,验证了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用性和潜力。原创 2025-09-15 15:57:45 · 27 阅读 · 0 评论 -
18、探索Mozilla® HUBS®平台用于虚拟毕业设计项目展览
本文探讨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利用Mozilla® Hubs®平台举办虚拟毕业设计展览。通过3DSMax®进行3D建模、优化资产并使用Spoke®编辑器搭建沉浸式虚拟空间,实现了支持多人实时互动、跨平台访问的在线展览。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建模流程、平台优势及用户反馈,并提出了未来优化方向,展示了该方案在提升线上教育互动性与沉浸感方面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14 14:41:17 · 15 阅读 · 0 评论 -
17、利用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变革学习体验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从科学、历史、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应用案例出发,分析了VR/AR如何通过沉浸式与交互式学习提升学习成果、动机与认知能力。结合认知负荷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文章阐述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应用流程与效果评估方法。同时,关注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强调政策支持、资源建设与持续评估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技术应用中的隐私、内容审查、身体与网络安全等伦理和安全问题,呼吁通过多方协作推动VR/AR在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9-13 11:43:50 · 29 阅读 · 0 评论 -
16、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与挑战。通过分析AR游戏化学习的优势、基于可供性理论的课程设计方法以及360° VR引发同理心的实验,展示了VR/AR在提升学生参与度、理解复杂概念和情感态度改变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学生访谈、教学案例与设计框架,指出当前在技术整合、认知负荷管理、设备限制和教师能力等方面的现实挑战。文章还提出了包含规划、设计与评估三阶段的VR/AR教学设计方法,并强调未来需加强理论构建、技术支持与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适配,以推动VR/AR在在线与混合式学习环原创 2025-09-12 09:33:54 · 41 阅读 · 0 评论 -
15、虚拟技术变革学习体验:空间学习、动机激发与教学创新
本文探讨了虚拟技术(如AR和V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何变革学习体验。通过提升空间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推动教学创新,虚拟技术在STEM、艺术、历史、医学等多个学科中展现出显著效果。结合ARCS动机模型,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注意力、相关性、信心和满意度四个维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并展示了游戏化元素在提升学习兴趣中的价值。随着技术发展,虚拟技术正为教育带来更加沉浸、互动和高效的未来。原创 2025-09-11 13:46:22 · 33 阅读 · 0 评论 -
14、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变革学习体验
本文探讨了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如何变革学习体验。基于空间邻近与信号原则,AR通过将信息置于真实环境提升记忆与理解;结合Kolb体验式学习理论,VR/AR提供直接、沉浸的具体体验,支持反思与实践。在医学、工程、历史、艺术等多领域,VR/AR增强了复杂概念的可视化与交互学习。同时,文章分析了技术在硬件、网络、内容创作及社会伦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展望了VR/AR与AI、物联网融合的未来趋势,强调其在教育与培训中的深远潜力。原创 2025-09-10 10:50:53 · 33 阅读 · 0 评论 -
13、利用虚拟技术的功能特性转变学习体验
本文探讨了虚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学习体验的深刻影响。通过分析Microsoft HoloLens、AR学习环境和CAVE等设备的实际案例,阐述了虚拟技术如何通过多媒体增强、增强可视化、体验式学习和学习动机四大教育功能特性转变教学方式。结合生态心理学视角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文章深入解析了VR/AR在支持空间认知、降低认知负荷、提升知识迁移与社交互动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其在医学、语言、历史、艺术等多学科中的实践价值。同时,文章总结了当前面临的成本、内容开发与教师培训等挑战,并展望了未来与人工智能、大数原创 2025-09-09 13:13:12 · 22 阅读 · 0 评论 -
12、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
本文探讨了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重点分析了其在K-12教育中的教学规划、理论基础及学习收益。文章提出了COPPLA教学框架,指导教师和研究人员有效整合MR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VR/AR/MR在小学科学、中学历史和大学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同时,文章评估了技术应用的学习效果,指出了成本、师资、内容开发和技术稳定性等挑战,并提出相应应对策略。最后展望了MR/VR/AR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的未来教育发展前景。原创 2025-09-08 16:22:09 · 29 阅读 · 0 评论 -
11、混合现实在 K-12 教育中的教学法系统综述
本文是对K-12教育中混合现实(MR)技术教学应用的系统综述,涵盖2011年至2021年的18篇同行评审研究。文章分析了MR在不同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主要教学方法如基于探究的学习、支架式教学等,并探讨了具身认知、建构主义等理论基础。研究发现,MR技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学习、概念理解和学习动机,但现有研究多为短期干预,教学方法的理论支持尚不充分。为此,文中提出了包含明确目标、选择方法与工具、设计活动及持续评估的教学框架,并指出未来需加强长期效果、跨学科应用及教师培训研究,以推动MR在基础教育中的原创 2025-09-07 09:44:10 · 29 阅读 · 0 评论 -
10、K-12教育中混合现实教学法的系统综述
本文是对K-12教育中混合现实(MR)教学法的系统综述,探讨了M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相关教学方法与理论框架,并分析了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梳理了VR、AR与MR的概念差异,回顾了现有研究,明确了研究问题,采用PRISMA流程进行文献筛选与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类研究占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主要应用领域,小学和中学阶段均有涉及。探究式、协作式、活动式和发现式学习是常见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最为有效。结合高学习收益的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包含目标设定、内容设计、资源开发、活动规划、实施、评估与原创 2025-09-06 13:37:09 · 29 阅读 · 0 评论 -
9、应用先验元建模知识于VR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学生先前通过二维模型获得的元建模知识如何影响其在使用血糖调节VR模型时的元建模表现。通过对比接受过元建模课程的先验知识组与未接受的对照组,发现先验知识显著提升了学生在模型本质和多个模型方面的高阶推理能力。研究结合前后测、纸质作业与学生访谈,结果表明VR技术不仅增强了学习动机与专注度,且学生能将二维模型中的元建模知识迁移至VR环境。尽管存在样本选择与模型界定的局限性,研究仍为VR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元建模知识的迁移提供了实证支持,并建议未来深入探究学生对VR模型的解读方式及其对元建模发展的潜在影响原创 2025-09-05 12:08:08 · 27 阅读 · 0 评论 -
8、应用先验元建模知识于VR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先验元建模知识对高中生在结合二维模型与三维虚拟现实(VR)模型学习生物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对比具有和不具有元建模背景的两组学生在使用VR应用、完成模型相关任务及前后测问卷中的表现,发现先验知识组在理解模型性质和多模型方面更倾向于达到较高水平的回答,表明先验元建模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复杂模型环境中的元建模表达能力。尽管在VR操作中未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仍支持将元建模知识融入科学教育,以增强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与批判性思维。原创 2025-09-04 14:54:25 · 26 阅读 · 0 评论 -
7、探索学生元建模知识在2D与3D生物模型中的迁移
本博客探讨了学生在2D与3D生物模型中元建模知识的迁移问题,重点分析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具备元建模先验知识的学生在结合使用2D和VR模型时表现出更高的理解水平,而缺乏先验知识的学生则表现下降,提示教学中需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并优化VR教学策略。文章还总结了当前元建模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学习方法,并展望了未来个性化教学与跨学科研究的方向,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模型思维能力。原创 2025-09-03 15:56:34 · 13 阅读 · 0 评论 -
6、探索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建模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建模教育中的应用,展示了学生如何利用GeoGebra和GeoGebra AR构建多瑙河塔、电子艺术中心等建筑模型,并通过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可视化。实践体现了STEAM教育理念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创造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文章分析了GeoGebra AR的操作优势与教学价值,指出了跨学科整合和技术设备限制等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课程开发、跨学科合作及拓展VR/AR在数学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原创 2025-09-02 13:13:41 · 16 阅读 · 0 评论 -
5、混合现实技术打造建筑模型:从理论到实践
本文探讨了混合现实技术(AR、VR、MR)在STEAM教育中应用于建筑建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GeoGebra工具实现3D建模与可视化,结合教学情境理论(TDS)、技术教学内容知识框架(TPACK)和AMOEBA设计架构,构建科学的教学干预方案。研究引入动态课程计划(DLP),赋能教师自主设计教学流程,并在上奥地利地区开展混合模式工作坊,验证了现实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参与度和创造力的积极影响,为未来教育技术融合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范例。原创 2025-09-01 14:27:30 · 18 阅读 · 0 评论 -
4、利用混合现实技术探索迷宫与建筑建模的教育新路径
本文探讨了利用GeoGebra等混合现实技术开展迷宫创作与建筑建模的教育活动,展示了如何通过AR和VR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技术能力并促进跨学科学习。文章详细介绍了两项活动的实施流程、教育优势及未来优化方向,强调其在STEAM教育中的应用潜力,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并提出了推广普及的展望与挑战。原创 2025-08-31 14:22:09 · 18 阅读 · 0 评论 -
3、数学迷宫的奇妙探索之旅
本文介绍了利用GeoGebra软件创建数学迷宫,并结合AR技术和3D打印开展跨学科探索的教育实践。通过绘制2D迷宫、生成3D模型、AR沉浸式体验及实体打印,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均展现出浓厚兴趣与学习动力。活动不仅提升了数学理解与科技素养,还培养了创造力、算法思维和实践能力。文章总结了线上线下多场景实施效果,分析了各年龄层反馈,并提出优化建议与未来发展方向,展现了数学与科技融合在现代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8-30 10:17:04 · 28 阅读 · 0 评论 -
2、迷宫与数学:探索文化、教育与技术的融合
本文探讨了迷宫与迷宫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结合奥地利数学课程,展示如何通过迷宫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算法思维和组合数学能力。文章介绍了利用增强现实(AR)和3D打印等技术创建迷宫的步骤,强调其在不同年龄段教学中的适用性,并展望了迷宫活动在未来教育中跨学科与多领域融合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8-29 10:55:53 · 28 阅读 · 0 评论 -
1、元宇宙时代教育新视野: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与探索
本文探讨了元宇宙时代下混合现实技术(VR/AR/M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前景,涵盖K-12 STEAM教育、高等/专业教育、特殊需求教育及文化博物馆教育等多个场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技术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并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文章剖析了教师在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技术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呼吁各方协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原创 2025-08-28 12:49:55 · 17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