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压缩原理实验5_JPEG编解码原理及代码分析

本文介绍了JPEG图像压缩标准的基本原理,包括8*8 DCT变换、量化、编码过程,以及JPEG文件格式的量化表和霍夫曼表。同时,详细分析了实验代码,涉及YUV文件保存、量化矩阵和HUFFMAN码表的输出,以及DC和AC图像的处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实验原理

1、JPEG编解码原理

JPEG 是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小组)的缩写,是第一个国际图像压缩标准。JPEG图像压缩算法能够在提供良好的压缩性能的同时,具有比较好的重建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视频处理领域。”.jpeg”、”.jpg”等指代的是图像数据经压缩编码后在媒体上的封存形式。
下图为编码的流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码为编码的逆过程,流程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编码的具体过程如下:
(1)8*8DCT
8*8的块分割
将输入图像分为8*8的小块, 每个块里有64个像素。若边缘未满8*8,则用边缘像素进行填充(不建议用黑或白像素填充的原因是可能会破坏图像的原有结构)。
这里写图片描述
零偏置
对于灰度级是 2n 的像素,通过减去 2n1 ,将无符号的整数值变成有符号数
对于n=8,即将0~255的值域,通过减去128,转换为值域在-128~127之间的值
目的:使像素的绝对值出现3位10进制的概率大大减少
DCT变换
下图为DCT变换的公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图为DCT谱中其中6个频谱特性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见,第一行是图像行方向上分别从等值,半周余弦,一周余弦、一周半余弦…第一列是图像列方向上也是该规律,而其他的DCT值则是两者交织共同组成的,表现了整个图像不同频率上的细节成分。总体来说,图像的低频部分集中在每个8*8块的左上角,高频部分在右下角。

(2)量化
因为人眼对亮度信号比对色差信号更敏感,因此使用了两种量化表:亮度量化值和色差量化值。
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对低频敏感,对高频不太敏感)对低频分量采取较细的量化,对高频分量采取较粗的量化。
如果原始图象中细节丰富,则去掉的数据较多,量化后的系数与量化前差别;反之,细节少的原始图象在压缩时去掉的数据少些。
而量化就是用像素值÷量化表对应值所得的结果。由于上面的人眼视觉特性,量化表左上角的值较小,右上角的值较大,这样就起到了保持低频分量,抑制高频分量的目的。
下图为人眼视觉的敏感度:
这里写图片描述

(3)编码
DC系数差分编码
8X8图像块经过DC丁变换之后得到的DC直流系数有两个特点

  • 系数的数值比较大
  • 相邻8X8图像块的DC系数值变化不大:冗余

根据这个特点,JPEG算法使用了差分脉冲调制编码(DPCM)技术,对相邻图像块之间量化DC系数的差值DIFF进行编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