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西禅师(又译作“容西”)(1141~1215),是日本临济宗的初祖 。
北宋时期,由于北苑贡茶制度的形成,团饼茶的制作总是不断推出新花样,精心采焙制造的贡茶越来越名贵。在小龙团之后,又创制了密云龙;在密云龙之后,又创制瑞云翔龙。
到了徽宗时代,贡茶的制造已经达到天下精品的巅峰。大观年间(1107—1110),再创制三色细芽及试新銙、贡新銙,这些都讲究采摘细嫩的芽尖制造。
到宣和庚子年间(1120),用银丝冰芽制造的“龙团胜雪”,已经细致讲究到无可比拟的地步了,有“盖茶之妙,至胜雪极矣”的赞语。明人许次纾说:“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銙之值,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意思是“试新銙”这种茶,一小片仅仅能烹点数盏茶,而价值却高到四十万块钱,多么贵啊!
南宋建都杭州以后,日本荣西禅师二度入宋,参访出产茶叶的浙江省天台山禅寺,他在寺院中接触到朴实而有深度的禅寺点茶法。
虽早在奈良朝时期日本已将茶引入,但并不盛行。由于荣西由宋携回茶种,种植于筑前背振山及博多圣福寺,又赠送高辨三粒种子栽植于母尾,不久分植于宇治,为宇治茶园之始,渐渐地使茶更广泛种植,荣西因此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宋朝时期禅法已甚流行,而茶具有遣困、消食、快意等功效,故禅林逐渐有吃茶的风气;吃茶的礼仪、行法更成为禅门中重要的一环,于是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荣西将宋朝禅院的茶风引进日本,归国后首度于鎌仓寿福寺、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设立每日修行中吃茶的风习。
建历元年(公元一二一一年),荣西撰《吃茶养生记》一书,为其晚年最后的著作。建保二年(公元一二一五),荣西献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实朝将军的热病,自此,茶风更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