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千问在开源方面确实展现出了较高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Open”的AI,但对于是否是“最Open的AI”这一说法,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1. 模型开源的丰富程度:
多种类模型开源:通义千问不仅开源了语言模型,还开源了多模态模型、专门针对编程的模型和数学模型等多种类型的模型,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应用场景。例如,其开源的视觉语言模型能够识别不同分辨率和长宽比的图片,理解长视频,具备自主操作手机和机器人的视觉智能体能力;编程模型在编程评估基准测试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数学模型能够解决中英双语的数学题。
多尺寸模型开源:通义千问 2.5版本开源了包括 0.5b、1.5b、3b、7b、14b、32b、72b 等七个不同尺寸的语言模型,满足了不同开发者对于模型规模和性能的需求。其中 3b 尺寸适配手机等端侧设备,32b 尺寸在性能和功耗之间获得了最佳平衡,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择。
2. 对开发者的支持:
与开源社区的合作:自通义千问 1.5发布以来,就与 Hugging Face 合作,把模型代码合并到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代码库,方便开发者直接使用 Transformers 原生代码,并拓展各类开源框架、开源工具对通义千问系列的兼容和支持。
文档和工具支持:在模型文档方面,除了主流的英文文档,还准备了中文甚至其他语种的文档,并且优化文档质量,让开发者能够快速理解模型的亮点、效果等;还准备了代码片段,帮助开发者快速部署和使用模型。
3. 开源成果的影响力:
下载量和衍生模型数量:截至2024年7月,通义千问开源模型的下载量增长迅速,突破了2000万次,开源社区中出现了超过3100款基于通义千问二次开发的模型和应用,这表明其开源模型受到了开发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开源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然而,“最Open的AI”这一评价是相对的,不同的AI项目在开源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一些开源项目可能在模型的可定制性方面更加突出,或者在开源社区的活跃度和贡献度方面更具优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认定通义千问就是“最Open的AI”,但它无疑是开源A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