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Obsidian 的完整指南和一些插件推荐:
1. 基础操作指南
安装与设置:
前往 Obsidian 官方网站(https://obsidian.md)下载适合您操作系统的版本(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安装完成后,启动 Obsidian,创建或选择一个本地文件夹作为您的知识库(“库”就是存放文件的文件夹)。建议定期备份该文件夹以防止数据丢失。
界面熟悉:
侧边栏:这里可以快速访问您的笔记文件夹、已创建的标签、搜索功能等。您可以通过点击侧边栏顶部的图标来隐藏或显示不同的面板,比如大纲、标签等。
编辑区:用于撰写和编辑笔记的主要区域,支持 Markdown 语法。掌握基本的 Markdown 语法,如标题使用 `#` 标记(`#` 数量越多,标题级别越低)、粗体使用 `文本`、斜体使用 `*文本*` 等,能让您高效地编辑笔记。
底部状态栏:显示当前笔记的一些信息,比如字数统计、是否已保存等。
笔记创建与管理:
创建笔记:可以直接点击界面上的“新建笔记”按钮,或者在侧边栏的文件夹上右键选择“新建笔记”。笔记文件的命名最好具有一定的描述性,方便后续查找和管理。
笔记组织:您可以创建文件夹来对笔记进行分类管理,将相关主题的笔记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也可以使用标签来标记笔记,方便快速筛选和查找。
双向链接:
这是 Obsidian 的核心功能之一。在编辑笔记时,输入 `((`(英文状态下输入),然后选择您想要链接到的内容,即可创建双向链接。除了链接整篇笔记外,还可以链接到笔记中的某个标题。输入 `((` 后选择所需链接的笔记,然后按下 `#`,此时会弹出该笔记中的标题列表,选择所需链接的标题即可。
2. 核心功能指南
核心插件使用:
核心双联功能:帮助您建立笔记之间的关联。外链可以直接复制,内链通过 `#` 等标记符来完成。比如 `#` 后面加上标题名称,就可以链接到同一库中的其他笔记的标题;如果想链接到其他页面的文本块,可以使用 `../文件夹名/笔记文件名#^文本块标记|文本块描述` 的格式。
核心标签功能:类似于网页书签功能,您可以为笔记添加标签,方便分类和检索。标签可以嵌套,中间加个反斜杠即可,例如 `#blog/done`。还可以打开标签面板中的显示嵌套标签开关,以层级形式显示嵌套的标签。
搜索功能:使用快捷键 `Ctrl + Shift + F` 打开搜索,您可以在编辑器中选择文本并进行搜索,也可以在空白处使用快捷键打开最近搜索词。搜索语法支持 `or`、`and`、`()` 等运算符来精确搜索。
属性功能:在笔记中添加属性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信息。可以通过右上角的三个点找到添加文件属性的选项,或者在文件开头输入三个 `---`(键盘右上角,加号旁边那个)来写属性。
3. 插件推荐
Excalibrain:
功能:基于您的 markdown 文件中的链接、DataView 字段、标签和 YAML 前置元数据生成一个交互式、结构化的思维导图,帮助您更直观地理解和管理知识结构。
使用前提:需要先安装 DataView 和 Excalidraw 插件。
Tag Wrangler:
功能:如果您的笔记多且标签复杂,这个插件非常实用。它可以批量修改标签,当修改后的标签已存在时,还会询问是否合并,方便您对标签进行整理和优化。
Linter:
功能:用于规范化笔记模式,支持规范化当前文档、当前目录下的文档以及所有文档。您可以在设置界面勾选需要规范的操作,比如加间隔行、去空行、去掉无用的空格等,保持笔记的整洁和规范。
Citation:
功能:如果您是学术写作者,这个插件可以将您的文献管理器与 Obsidian 的编辑体验无缝集成。它支持读取 bibtex/biblatex.bib 格式和 csl-json 格式的参考文献库,方便您搜索、引用并管理学术参考文献。
File Tree Alternative Plugin:
功能:Obsidian 默认的文件浏览器将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展示在单一视图中,而该插件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分开查看文件和文件夹,方便信息组织和检索。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文件夹图标、设置搜索和排序功能等。
Copilot for Obsidian:
功能:可以让您在 Obsidian 中以对话的形式直接使用 ChatGPT。支持多种云端模型和本地模型,具有长笔记上下文对话、知识库问答、本地检索增强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模型参数。
总之,Obsidia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合理使用其基础功能和插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使用插件时,要注意插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确保 Obsidian 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