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项创新举措:广东率先构建 AI 产业全链条政策体系

2025 年 3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这一政策体系以 "1310" 具体部署为指引,通过 12 项创新举措构建起全链条产业生态,标志着广东在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一、全链条创新生态构建


政策围绕 "创新链 - 产业链 - 应用链" 深度融合,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在技术攻关层面,通过设立 "新一代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 等旗舰项目,重点突破智能算法、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数据显示,广东已布局超过 50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二、梯度化企业培育体系


政策创新性提出 "国家级单项冠军 + 专精特新小巨人" 双轮驱动模式,对获评企业实施省市联动奖励机制。省级财政按 1:1 比例配套地市奖励资金,最高给予 300 万元奖励。这种 "中央厨房 + 特色门店" 的培育模式,既注重龙头企业引领,又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支撑,目前广东已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瞪羚企业 127 家,形成雁阵式发展格局。

三、场景驱动的产业升级


政策首创 "管行业管人工智能应用" 责任机制,在工业制造、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 10 大领域开放应用场景。通过 "机器人 +" 专项行动,每年择优支持 10 个标杆案例,每个给予最高 800 万元奖励。这种 "需求牵引供给" 的创新模式,已在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龙头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突破,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四、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


广东率先开展 "数据要素 ×" 行动,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交易场所。政策明确支持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培育数据要素集聚区。据统计,广东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已突破 800 亿元,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五、创新生态体系优化


在开源创新方面,每年支持 5 个开源社区,最高给予 800 万元资助。这种 "揭榜挂帅" 的开放创新模式,已吸引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共建开源平台。在人才引育方面,实施 "领军人才 + 青年拔尖" 双轨制,支持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预计到 2027 年将新增专业人才 50 万人。

六、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政策首创 "监管沙盒" 制度,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推动相关立法进程。这种 "创新容错 + 底线管理" 的监管框架,既鼓励技术创新,又防范伦理风险,为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性产业创新政策,广东方案呈现三大突破:首次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支柱产业,首次构建 "技术攻关 + 场景应用 + 生态构建" 全链条政策体系,首次建立省市协同的创新激励机制。这一政策矩阵的实施,预计到 2027 年将带动产业规模突破 2 万亿元,形成 5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注入强劲动能。在全球产业重构的关键期,广东正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书写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