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 唯物论的世界观 和 辩证法的方法论, 是中医的哲学基础.
世界观有 {唯物,唯心}; 方法论有 {辩证法,形而上}. 两个概念可以自由组合.
前者讲怎么认识世界, 后者讲怎么解释与改造世界.
我的疑问: 有资料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那还怎么组合?
精气学说
todo
阴阳学说
todo
五行学说
五行中的每一行, 都有 {我生, 生我, 我克, 克我} 四个方面的联系, 即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有联系.
相生相克
木->火->土->金->水[->木->...]
,
- 挨个依次遍历, 是相生的次序.
- 间隔依次遍历, 是相克的次序.
通俗理解, 母生子, 子生孙, 母克孙.
相乘相侮
乘, cheng, 二声, 以强凌弱之意.
侮, wu, 三声, 欺侮之意.
- 相乘, 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度克制. 分不及(一正常一衰弱) 与 太过 (一亢盛一正常).
相克是五行间正常的制约关系, 是生理现象; 相乘是过度的制约, 是病理现象. - 相侮, 又称反侮, 原本A克B的双方, 却因B太过亢盛反过来去制约A. 同上, 也分太过于不及两种.
母子相及
即 相互连累.
- 母病及子. 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不足, 终至母子两行皆不足.
- 子病及母. 又分三种
- 子亢盛->母亢盛-> 都亢盛, 常称 “子病犯母”
- 子虚弱->母虚弱->都虚弱
- 子亢盛->损伤母->子盛母衰, , 常称"子盗母气"
五行与五脏
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
可以指导疾病治疗, 如 肝气太过, 木旺必克脾土, 根据 ‘木乘土’ 的规律, 治疗时也要考虑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