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

策划:季泓宇

亚当·斯密提出分工创造财富,引发了工业化持久的分工活动,自从互联网产生以来,融合创造财富,成为信息化中新的时代主题。

融合正成为当代技术的主要方向,技术融合导致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技术大同的前景正在我们面前出现。

放眼人类文明史,农业文明以物质为技术基础,工业文明以能量为技术基础,信息文明以信息为技术基础。分别呈现物质化、能量化和信息化三次浪潮。人类历史上的大同思想,始终与人类伴随的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革命性的技术将使人类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人与人充分融合的同时,每一个体的选择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原来被工业社会异化的人类精神将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人类获得的自由空间将更为巨大。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智慧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智慧时代的技术大同

分工制造的对立,将由融合导向的和谐弥合。人类长久以来的大同梦想,将第一次具备现实的技术基础。

文/姜奇平

亚当·斯密提出分工创造财富,引发了工业化持久的分工活动,自从互联网产生以来,融合创造财富,成为信息化中新的时代主题。

融合正成为当代技术的主要方向,技术融合导致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技术大同的前景正在我们面前出现。

分工制造的对立,将由融合导向的和谐弥合。人类长久以来的大同梦想,将第一次具备现实的技术基础。

一、大同之技术基础的历史考察

人类寻求智慧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原始时代火的发明,到奴隶社会青铜器的盛行,再到封建社会中国四大发明出现,以及世界步入现代之后,机器、新能源、以及电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使用等,智慧的脚步绵延至今,没有而且也不会停歇。

在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洪范》中记载了周武王和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 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人类发展历史恰好暗合了五行之道。从人类完全被自然主宰的“木时代”到现在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水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智慧了。

放眼人类文明史,农业文明以物质为技术基础,工业文明以能量为技术基础,信息文明以信息为技术基础。分别呈现物质化、能量化和信息化三次浪潮。人类历史上的大同思想,始终与人类伴随的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前现代的大同梦想:基于物质的乌托邦

大同,初见于《礼记》。

一次,孔子以助祭身份参加完鲁国的大祭祀,登楼发出感慨。一位叫言偃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叹气呢?”

孔子感叹说因为没有赶上夏商周的时代,由此引出一番关于大同和小康的议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夏商周是不是象孔子说的那么好,从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恐怕并不尽然。孔子的大同,多少有些理想化的成分。

不过,即便以孔子所说,这个大同,也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的技术色彩。对于财物的观点,主要是物质财富(满足生存需求的“货”),里边没有关于工厂的概念,更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

直到1900年前后康有为的《大同书》,才有了工厂和知识的概念,不过仍与农业社会的生儿育女及农业生产有关。例如,康有为在大同的“根本大法”中,要求“学术上有新发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并硬性规定“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等等。

基于物质的乌托邦不能实现有许多原因,其中技术性的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然力基础上(物质自然力与人的自然力)。物质不具有共同消费性,但制度上却要求货物“不必藏于己”。硬要实行的结果,就 是我们在考古发现中所看到的,连人都可以拿来殉葬,普通人彻底没有自己了,“藏”(葬)于他人之墓了。人体虽然从性的角度看具有共同消费性,难怪康有为规 定在大同社会,“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期须易人”,但物质财产不具共同消费性,考虑继承教育、遗产等社会因素,因此难以实行。

第二,农业社会的物质性与后来社会的物质性不同在于,从熵的观点看,它处于技术上的高熵状态,有序化程度极低。这种技术特性映射在社会上,组织 的有序化程度比工业社会要低得多。尽管农业社会权力集中于皇亲国戚,但中国农民就像“麻袋中的一个个的马铃薯”,实际是高度分散的社会。社会稍一复杂化, 超过有序化承受力,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崩溃。

2、现代性的大同梦想:基于能量的乌托邦

工业社会的大同梦想,虽然也重视物质因素,但“物质极大丰富”,只是这种大同梦想的必要条件,而远非充分条件。工业时代所认识到的充分条件,是工业化大生产。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性。

工业文明单纯从技术观点而非社会观点看,突出特征在于大规模实现物质转化为能量。能量的本质是有序化,通过消耗物质来做功,提高系统的负熵值。 因此基于能量的大同,都具有高有序化的核心特征。

例如《天演论》作者的孙子——阿道斯。赫胥黎发表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从生物学角度把未来社会描绘成“共有、划一、安定”的孵化室,全体社会成员一律由试管统一孵化,千人一面、万众一心。

在书中,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因发明了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从而代替了上帝。新世界完全由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统治,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服食定量配给的“索麻”,让人忘掉七情六欲。

这种大同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它忽略了人的体验价值,忽略了人与人的不同。

而且工业化中出现的大同梦,大多具有城市中心倾向。从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德意志人安德里亚的《基督城》,都把未来大同社会,理解 成发生于城市的事情。城市的好处是物质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有序化利用。但是从低碳的观点看,耗能都较高,实行起来,必然存在大量物质和能源上的浪费。

3、后现代的大同梦想:基于信息的乌托邦

信息社会的大同,不仅要具备物质极大丰富和生产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还要具备个性化这个关键条件。

信息社会从纯技术角度看,突出特征在于实现了能量向信息的转换。从熵的观点看,如果说能量化(工业化)实现的是熵(不确定的物质对象)向负熵(确定的社会化)的转换,那么信息化实现的则是负熵(确定的社会化)向熵(不确定的个性化)的转换。

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的第一章,题目就叫“多人的(偶然的)权力”。个性化使多数草根(而非少数精英)获得了源自不确定性的权力。

实现这种转换的根本驱动力,就是技术大同,也就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与生命技术一样,具有天然的技术融合倾向,这是与工业化时代的电力、石油等 能源类技术相反之处。三网融合就是例证,原来由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分别承载的信息,现在可以完全实现一体化。将来信息无处不在后,所有商务,都会融合 为同一个电子商务,不搞电子商务,就无商可务。

融合为什么会与个性化产生内在关联?因为融合引致资本专用性的生产方式,被大规模协同分享的生产方式逐步取代。由于以融合的方式分享网络资源, 人们不必像小农一样,为每一个独特的设计,每一个单独的口味,进行分别的资本投入。这就使差异化、个性化从空想变为现实。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出现,使麦克卢 汉关于人类“再部落化”的大同梦想得以实现。

深入思考,信息的价值何在?人们往往重视信号(有序信息、负熵信息),而忽视噪音(高熵信息),信号固然很有价值,但比信号更有价值的是噪音。 因为噪音即个性化的“信号”,它不像信号那样整齐有序,但可以传递出各个节点上多样化的个别信息。物联网时代,人们不再只围绕CBD转。工业化时代,确定 性最具价值;信息化时代,不确定性最具价值。这就是能源与信息转换背后的价值观变化。

在能源耗尽前,人类的分工活动还会不断深化,集中控制的冲动仍不时涌起,社会有序化程度还会不断提高。但与之相反的力量正在出现。随着技术大同 趋势出现,人类的融合活动开始兴起,WEB2.0化不可阻挡,社会个性化程度和简单化程度开始提高。在信息大同中,分工与集中只是降低成本,融合与分散才 更创造价值。后者将成为主导的方面。

技术大同,人类将进入化繁为简、大道至简的时代。

二、技术大同,存在于今天的明天

只有相同的知识,没有一样的智慧。

朱厚泽生前曾对我说过,知识经济,不如智慧经济的提法更加准确。

知识与智慧的最大不同在于,知识是死的,只适合相同的情况;智慧却是活的,一定是此在的,是面向此时、此地、此人且具有价值的。在技术驱动下,智慧正在成为现实。

如今,网络技术正出现融合势头。随着当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物联网将融为一体,人与物将融为一体。我们将在从信息时代迈向智慧时 代,人类不再受到过量信息的纷扰;相反,有智能化的技术帮我们处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最有价值的结果,可以享受更多的信息成果。

物联网不同于网格的地方在于,网格不是个性化的,而物联网包括定位技术是面向此时、此地的,是可以针对个别情况的,这为知识经济升级为智慧经济创造了条件。

革命性的技术带来革命性的社会变革,这已被世界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同样,人工智能等革命性的技术也将使人类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人与人充分融合 的同时,每一个体的选择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原来被工业社会异化的人类精神将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人类获得的自由空间将更为巨大。

通过技术大同,社会在变得更有秩序的同时,也更具活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连,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智能信息管理技术将塑造一个更灵敏响应 的时代。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认为理想的社会可以“路不拾遗”,每个人都能够诚意正心,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 加和谐。从这些方面讲,智慧时代已经接近理想社会了。

物联网能否承载智慧时代?

物联网将给中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经济上的增长。中国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智慧时代,一个更加接近理想世界的美好时代。

本刊记者 豆瑞星

科学的发展,往往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哲学命题的答案。

哲学不能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是辨证统一的还是根本对立的?千百年来多少哲学家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然而到了今天,似乎答案已经很明 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使得物质也拥有了“意识”,它可以跟人类“沟通”,甚至物与物之间也可以“沟通”。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性变得很明显。

当然这并不是说物质与意识是没有分别的,物质的“意识”其实是一种自动生成的信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改造的成果,并不是物质真的具备了自己的意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仍然是“辨证”的统一。

也许再高的科技也无法抹平人类与物体的区别,科技本质上不是为了发展出一种替代人类的结果,而是为了寻求一种解放人类的方式。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erliu/blog/887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