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徒步环球旅行的人

  叶兆言专栏:潘德明是谁,我居住城市的媒体跟大家开玩笑,故意这么发问,报纸上一连推出了几个大问号。这是一次别有用心的策划,报纸上接二连三发问,一场“寻找潘德明”的活动,已在南京悄悄开始。

  都在问,潘德明是谁,是何方神圣。有人拷问我,南京的事你写过不少文字,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这个潘德明。我心中立刻有愧,事实上,我真想不起来潘德明是谁。问的人便坏笑,提示说是否还能记得当年有个人从南京出发,骑车漫游世界。

  一提醒便想起来了。我是个贪玩的人,曾几何时,也动过骑车旅游的念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过一天骑车二百二十公里的纪录,与潘德明先生相比,显然算不了什么。毕竟这个比我父亲大得多的前辈,曾经周游了世界。当然硬要说自己学过潘德明,从配合炒作的角度出发,也没有太大不妥。

  早在三十年代初,有个上海小伙子忽发奇想,跑到南京来开西餐馆。这时候的南京是民国首都,很有一点生机勃勃。与今天的大好形势相仿佛,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都来中国找机会。在南京的洋人多,学习洋人派头的也多,与时俱进开家西餐馆,正好大赚特赚。不过西餐馆生意如何,已不重要,因为小老板潘德明好高骛远,更有兴趣的事是周游世界。 这让很多人想不明白。俗话说玩物丧志,有钱不赚,非要惦记着走出国门,把玩天下,算不上什么大出息。好在中国人还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总是好的,只要玩的得法,游山玩水也一样能够抬到相当高的地位。

  潘德明在当年也该算是个知名人物,先是步行,后来骑自行车,成为靠自己脚力行走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壮举曾经惊动了海内外,前后大约七年时间,游历了四十多个国家。我仔细研究过他的行路图,查看他留下的足迹,平心而论,如果搁在今天,对于那些喜欢步行或者骑车旅行的驴友来说,并不稀罕,甚至可以说算不上什么。

  关键还在于捷足先登,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凡事都讲究一个早,都要占一个先。这样的长途跋涉,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九一八事变前,中国走在十字街头上,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深刻意义。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地道的乱世,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国想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帝国主义蠢蠢欲动,法西斯大行其道,我们昙花一现的小繁荣,显得微不足道。1927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南京进入黄金十年,这十年看上去不错,经济突飞猛进,GDP稳步增上海欢乐谷长,然而遭遇战争机器的碾压,很快灰飞烟灭。

  正是在这背景下,潘德明周游世界,才会引人注目。这个世界第一,是由当时国际地位并不高的中国人创造,它可以有两个解读。首先,证明中国人不再甘心自己是东亚病夫。其次,暗示着东方的睡狮正苏醒过来。

  潘德明决定周游世界,其实是受一段广告词的忽悠。几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在《申报》上发表宣言,大声疾呼:“背负了五千余年的文明和创造的中华民族,不幸到了近世,萎靡和颓废,成了青年们普遍的精神病态,我们觉得时代的精灵,已在向我们欢呼,我们把这个伟大的重担肩负起来,我们决定以坚韧不拔的勇敢精神,从上海出发,逐步实践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显示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荣,在每一个步伐中,给社会以极深刻的印象,一直到我们预定的旅途的终点。”

  一开始,大同只是活动的追随者和参与者,步行团出国不久,刚进入越南,由于各种原因,团员们纷纷放弃,只剩下潘一个人。好在他没有退缩,而是买了一辆兰翎牌自行车,独自上路,改步行为骑车,继续旅行。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6993118/viewspace-735355/,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6993118/viewspace-735355/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