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答案

今年是在线考试,刚刚考完,来一波分享吧~

1)客观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主观题

这一部分我还没写完呢,唉~😫

工程伦理主观题——案例分析
(任选其一,500-1000字,以“学号-姓名-专业”命名)
1.在无人驾驶汽车研讨会上,专家讨论了在危急时刻无人驾驶汽车应当怎样做。如果汽车为了保护自己的乘客急刹车,但造成后方车辆追尾应如何?或当车辆为了躲避儿童进行急转,但碰到旁边其他人怎么办?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分析人工智能是否会冲击法律规范道德伦理?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应该如何完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和法律约束?
2.有人认为: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垃圾废品交易额从最初的7.4亿美元飙升到115.4亿美元。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又能够获益,真的是如此美好吗?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从环境工程伦理的角度去解释我国为何要禁止洋垃圾进口。
3.个性化推荐是大数据商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请结合实际案例,从数据权利、数字身份、个人隐私等角度讨论专为私人打造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应该怎么做才能合情合理又合法。
4.微信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到12亿。由大规模互联朋友圈引发的各类伦理困境成为工程开发人员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在微信(或QQ)社交中,你是否遇到过真实的伦理冲突?你认为微信(或QQ)应该如何改进以更好地保护相关利益?
5.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73人遇难,8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以上;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系学生在校区二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做实验,在做垃圾渗透液,污水处理实验期间发生现场爆炸事故,当场造成三名学生死亡。试查找并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分析相关事故原因,并总结化学工业发展的工程伦理问题。
6.自由发挥: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从工程伦理的角度去分析。


3)主观题第3题答案(个性化推荐服务,应该怎么做才能合情合理又合法)

补充:主观案例分析题是任选其一,我当时选的是第三题,在网上查了很多,答案基本上都差不多,老师说不让和网上的答案完全一样,就又添加了一些其他相关的内容~ ^_^

3.个性化推荐是大数据商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请结合实际案例,从数据权利、数字身份、个人隐私等角度讨论专为私人打造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应该怎么做才能合情合理又合法。

    答:个性化推荐是大数据商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在我们随处都能看到这种形式的存在,比如当我们在淘宝、京东、唯品会等购物网站浏览一件商品或者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刷某类型的视频时,那么在下一次登录软件时就会给我们推送相似的商品和视频,即商家利用大数据跟踪用户的喜好,也就是说方便了我们的同时我们的信息也遭到了泄露,接着可能会受到轮番的电话、垃圾短信等的轰炸。
    我们承认大数据创新很有必要,因为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进步。但是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幸福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并仅用于合法合乎伦理和非歧视性目的,而不是利用大数据侵犯他人的隐私、买卖他人信息等。
    不可否认,大数据创新的确会涉及数字身份、隐私以及安全数字鸿沟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隐私的概念和范围不断地溢出,并在大数据时代呈现数据化、价值化的新特征,隐私范围扩大,隐私权利归属复杂,隐私保护难度也不断提高。为了防止所有的分析和应用被窃取,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权力平等,我们应当要求不仅不要侵犯个人隐私而且要尽量防止不合适的和非法泄露私人信息。
    大数据是一把双人剑,权属上存在模糊地带,在完善大数据权属问题上应改进技术应用手段,完善相关经济市场规划外,要对数据资产属性做出清晰的界定,同样涉及伦理推断核心问题还是权属问题。在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同时,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以公平交易原则及相关法律,伦理,道德同时作为约束,在发展中逐步界定数据权属,支持合法且好的商业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
    数字身份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比如若是数字身份被盗用会造成财产损失,又比如数字身份被追溯“人肉搜索”可能会对某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名誉和心理上的伤害。那么,网络用户、运营商、学者和政府对网络实名制治理政策是否正当?数字身份是人们应用的在线身份证,是描述一个主体或实体的数据,是有关一个人的所有在数字上可得的信息的总和。对于用户而言,有了数字身份让人们在发表言论更加谨慎,更加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更加利于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对于网络服务单位来说更加易于管理和运行,如向未成年人拦截不适合的网络游戏、暴力内容,更加利于开展精准商业服务;对于政府而言,更加利于提供精准公共服务,减少不良网络信息,使得言论更加清晰,侦查和惩治网络犯罪更快。
    在个人隐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开发个人信息的潜在价值,进行定向营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保护隐私要为个人信息保密,要求我们不仅不要侵犯个人隐私而且要尽量防止不合适和非法泄露他人隐私。这就要求在大数据时代要加强大数据创新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制定严密的数据管理和追责制度,包括数据获取、清洗、存储、传输、分享、交易、关联分析等环节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日志,规范所有能接触到数据及其算法的人员的操作行为,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方式和标准流程。这就要求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不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做危害人类的事情,不用错误或恶意的方式侵害他人身体、财产、数据、名誉和聘用关系;不在网上和其他场所传播关于他人的恶意谣言、诽谤、污言秽语和物理伤害。
    我们要防止不合适地泄露个人信息而产生污名和歧视,要努力减小数字鸿沟,要求大数据对纳税人透明,帮助他们了解大数据能从中得到什么受益和会有什么风险,必须坚持知情同意或知情选择权,要求我们不仅不要侵犯个人隐私而且要尽量防止不合适和非法泄露他人隐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性化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 7
    点赞
  • 9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