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Lab基础实验教程-3.迈克尔逊干涉仪

本篇博客详细介绍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原理,通过Virtualab软件进行了等倾、等厚及等倾等厚干涉的动态仿真。在搭建光路和设置属性后,通过参数变化展示了干涉条纹的变化,揭示了光程差与干涉现象的关系。此外,还对比了软件不同版本的操作差异,并提供了动态仿真结果的分析。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前言

本篇为大创团队的第三篇集体作品,针对物理光学的基础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简介


(1) P 1 P_1 P1 P 2 P_2 P2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在 P 1 P_1 P1的后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银膜,能使入射光分为振幅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称为分光板。 P 1 P_1 P1 P 2 P_2 P2 M 1 M_1 M1 M 2 M_2 M2成45°角。
(2)由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分光板 P 1 P_1 P1分成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分别射向 M 1 M_1 M1 M 2 M_2 M2并被反射回到 P 1 P_1 P1。由于两束光是相干光,从而产生干涉。
(3)干涉仪中 P 1 P_1 P1称为补偿板,是为了使光束2同光束1一样三次通过玻璃板,保证两光束间的光程差不致过大。
(4)由于 P 1 P_1 P1板上银膜的反射,使在 M 1 M_1 M1附近形成 M 2 M_2 M2的一个虚象 M 2 ′ M_2' M2。则光束和光束的干涉等效于由 M 1 M_1 M1 M 2 ′ M_2' M2之间空气薄膜而产生空气薄膜厚度为 d d d.
(5)当 M 1 M_1 M1垂直于 M 2 M_2 M2时,可观察到等倾干涉条纹,光程差为 Δ = 2 d c o s i \Delta=2dcosi Δ=2dcosi i i i为入射角。通过改变 d d d,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Δ d = Δ k ⋅ λ 2 \Delta d=\Delta k·\frac{\lambda}{2} Δd=Δk2λ
d d d变大时,圆形干涉条纹从中心一个个长出,并向外扩张,干涉条纹变密。
d d d变小时,圆形干涉条纹一个个向中心缩进,干涉条纹变稀。
(6)当 M 1 M_1 M1不垂直于 M 2 M_2 M2时,可形成劈尖型等厚干涉条纹。

二、Virtualab仿真

1、搭建光路

首先,新建一个空的文件,在其添加一个高斯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设置高斯波的波长及半发散角,改变半发散角会自动改变束腰半径及瑞利长度。(我们之前更多的设置的是束腰半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波源设置好后,添加Ideal Components中的理想分束器,并设置其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击进入属性面板设置分束器,设置其大小20mmx20m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后添加两个平面镜,一个可移动反射角,一个固定位置的反射镜并命名加以区分,都设置成距离分束器20m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探测器并设置其位置在分束器正上方x=20mm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所有元件摆放好后将光路连接,可注意到分束器和fixed mirror间的光路为红线,与movable mirror间的为蓝线(软件中反射光线为红线表示,透射光线用蓝线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3D视图观察元件的搭建情况,在optical setup中点击3D标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可看到元器件的立体位置视图。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坐标轴。(若不能查看到如图的视角,可能是软件自带默认的元器件大小尚不在可观察范围内,可以移步2.属性设置,设置完后再进行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由于器件的平面默认是平行于xoy平面,而本实验的探测器需要旋转后才可与需接收的光线垂直,因此需要将探测器绕y轴旋转90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旋转后的3D图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属性设置

器件位置基本摆放好后,需要对器件对属性进行设置。
首先是分束器的光路控制:
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需要对分束器的光路进行设置(此前需要在optical setup中将光路设置改为手动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分束器的光路设置里添加-/+选项(透射光线返回时再经分束器反射到探测器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次是平面镜的属性,只需设置其直径为10mmx10m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设置探测器的属性:
设置窗口大小为8mmx8mm,并且设置采样点为全局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7.6.1.18版本的操作区别

1.通道激活,如果想要设置理想分束器通道,跟试用版不同,我们在这里激活。(此时你的仿真引擎除了经典场追迹都是可以看到非序列追迹的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激活Non-Sequential Trace(选择Ture)
2. 通道设置选项
通道设置选项为Propagation Channels。这里只是名称不同,设置内容同试用版。
其他设置与试用版基本一致。

四、结果展示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参数进行调整,观察迈克尔逊的动态变化情况。

1.等倾干涉

首先,将动镜的距离从500um到700um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parameter run的功能,运行后可以得到这样的实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Δ = 2 d c o s i \Delta=2dcosi Δ=2dcosi, Δ d = Δ k ⋅ λ 2 \Delta d=\Delta k·\frac{\lambda}{2} Δd=Δk2λ迈克尔逊干涉仪此处为等倾干涉,中央干涉级最大,其他条件不变,当动镜向光程差增大的方向移动时,原干涉级小的地方被干涉级大的所代替,即中心的条纹向外扩张了。因此,出现距离增加,圆环冒出,同时条纹变细的现象。

2.等厚干涉

接着,使用parameter run改变动镜的转动角度,此处使2角度从0°变化到0.05°。(类似与劈尖干涉的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可得到如下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动镜转动角度时,两反射镜不再垂直,就形成了劈尖型的等厚干涉。 N = L θ λ / 2 N=\frac{L\theta}{\lambda/2} N=λ/2Lθ,由公式可知,其他条件不变,当 θ \theta θ增加时,N增大,即相应的条纹间距减小,条纹变密。

3.等倾等厚结合

最后,同时改变两项参数进行动态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后,就可得到如下的两者相结合的动态实验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篇由大创团队成员:唐艺恒、扶杨玉、黄一诺、李思潼、明玥共同完成。
本篇采用市面上流通比较广的试用版和7.6.1.18版本进行实验和演示,增强了适用性。
迈克尔逊干涉仪也是典型的可用非序列建模的好实例,若最后分析仪仿真系统视图查看时不能看到光线,可能是在仿真设置时没有勾选衍射。

评论 1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澄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