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化工市场,国内化学品市场年交易额近十万亿人民币,约占全球份额的四成,市场上约存在20万种可直接交易的化学品,从事相关行业人员约3000万名,其中直接从事采购和供应的贸易从业者有接近200万名。拥有如此巨大市场规模且从业人员极多的化工行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传统化工企业普遍具有信息不透明、产品销路狭窄等问题。于是,众多B2B平台也应运而生,希望能够凭借“互联网+”的理论基础,帮助化工企业解决信息、销路、资金、仓储、物流、技术、管理等诸多问题。
在供采需求对接层面,化工B2B平台多是通过“流量+广告”的模式作为主要盈利方向,比较常见的是供应商在平台开店的模式。但是店铺模式下有个明显的缺陷:平台信息真实度和精准度较低,且无法保证回报率。
采取开店模式的平台,通常以年费形式向供应商收取费用,导致供应商成本固定化。为了保证开店成本的回报率,供应商普遍开始上架大量产品,包括自身不生产的、无库存的产品。更多的产品代表着店铺覆盖了更多的关键词,更多关键词带来的是更高的曝光量,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客户。
但这种操作方式其实是偏畸形的:对于供应商而言,一般工厂的SKU通常在数十个左右,如此大量非精准的采购客户资源,对于工厂而言价值十分有限,因为其自身的生产能力,完全承接不住这些客户和订单;对于采购商而言,平台各店铺中的产品90%以上的虚假率,导致采购产品的需求无法快速满足,极大地压缩了平台对于采购商的价值。
针对行业现存的诸多问题,我们调研了行业内业务涉及“供采匹配撮合”的近20家平台,也得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发现。例如,上海芯化和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每日询单”平台就基于其特色的保证金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行业顽疾”。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经过更加深度的调研和访问后,我们找到了答案。
首先,芯化和云各产品类目下,会有专家为用户进行1对1全程跟踪服务。行业专家掌握了类目下大多数产品的合成工艺、上下游客户分布、行情等知识,客户有任何采购和售卖的需求,都会有这样一个经验和知识极其丰富的行业专家来人工对接,帮助解决交易过程中寄样、质量把控、合同洽谈等问题。
芯化和云第二大创新点在于其提升了交易信息的真实度,重构了化学品交易市场的信任生态。大数据手段、专家审核、保证金三道手段是担保信息真实的三种手段,有效保证了平台采购需求真实存在、报价可靠、现货充足。据悉,芯化和云平台询单和报价真实性提升到了95%以上,而虚假信息的排除,也就意味着效率的提升,采购商与供应商在需求对接阶段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越少,与店铺模式类的平台上不足10%的信息真实度相比,芯化和云这一特色优势显然更能打动用户。
芯化和云不止将所有线索和信息推送给交易双方,更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行业专家的介入,从价格、位置、物流成本、交易历史和信誉记录等方面,为客户挑选更合适的交易对象。
相比开店模式下高昂的开店费用,保证金模式的回报是完全可以预期。由于保证金的性质是担保信息的真实性,所以无论最终是否在平台上成单,只要报出的询盘和产品是真实存在的,在报价产品和价格未中标的情况下,保证金都将会全额退还。也就是说,只有在通过芯化和云平台找到了彼此对产品、规格、价格都满意的客户,才需要付出成本。这样,用户在芯化和云付出的每一笔费用,对回报都能有精准的预期。
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芯化和云是目前行业内唯一一家会介入交易促成供采成交的平台。在使用服务后,全程会有专家1对1帮助撮合,而这一点也是很多采购和供应选择芯化和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深受开店模式平台伤害的广大化工贸易从业者而言,他们不只是对交易对象的不信任,更是对平台的不信任。芯化和云的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真实的交易线索,更深度的撮合服务,推动用户更有效率地完成贸易对接,真正为客户提供了价值,重新构建了用户对平台的信心,让他们不再“闻平台色变”,这一点值得业内所有平台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