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司“培训”

新员工入司,部门对每个人都不了解(既是相处三个月也不能做到“伯乐识马”)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了。因此,只能“众生平等”一起受训;懂则复习,帮助同事,不会则入门,努力提高;大家应当都有体会:只要用心帮助别人(帮助解决问题,或者讲解知识点等),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来。另外,智者也会不断从培训的“点”中,发掘出“线”,甚至“面”来的。

多说一句题外话(个人观点):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概括起来是由“点”“线”“面”“体”四个字组成的;任何培训或者教育都是给出“点”或者画出“线”,让我们有一个方向感,之后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将“点”连接成“线”,再由“线”相聚成“面”,最终再经过众人的合力,由“面”相聚成“体”。正是这些不同的“体”才让我们国家的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部门的一些培训,比如一些软件工程过程类的,是比较枯燥,感觉没有用,平时也没有用到;但是那些的确是有用处的。最基本的是:在你需要模板的时候,你了解了到哪里去找,对吧。谁能够保证今天看似枯燥乏味,一无可用的东西,在以后也是没有用呢?我记得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参加过一堂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报告,当时他听不懂,但是他听了,也随心的记住了几个“物理名词”。后来正式这些名词,引导他对理论物理学产生了兴趣,且一发不可收,最终将诺贝尔物理奖拿到手里了。

所以,我们的培训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苛求培训具有全面性,因为这是不科学的;同样要求“因材施教”也是近于苛求的,但是它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想想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我们国家提倡的都是“因材施教”,然而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国家仍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国的制度或者方法来;原因很简单:就在短期(一年或者两三年)的、一对多的教授过程中,谁敢说某某是治国栋梁,某某是地痞流氓呢?一对一的传授知识,并不能够实现,于是,教育不能达到“因材施教”;我们公司或者部门的培训呢?同样,也是不能达到。故而我们应当这么理解“培训”,它是:面向大众的、且具有偏重于部门内部应用的一种技术扫盲或者提高的活动(它只是游戏中的一把“铁剑”,如果你想拥有“屠龙”,不好意思,需要你自己不断的去打怪,说不定,你就可以得到);当然,在除了技术培训外,还有针对:工作心态,工作技巧,部门文化,工作压力,工作激情等做一些问答;

现在我们的培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应该怎么办呢?知难而退吗?不,这就需要我们这些需求者,为了后继者,在工作间隙或者日常休闲时,多思考一些达到此目标的途径或方法,这样,我想,汇聚了众人之思,那离目标还会远吗?

其实,不论培训多么的全面,主要的推动力其实使我们自己,而不是培训的课程或者培训的老师。
举个例子:“神州七号”能进入太空,功劳是“神箭”和四个“助推器”的功劳。试想,如果“神箭”本身不努力,这四“助推器”把吃奶的劲都拿出来,是不是能够将“神七”送入太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们最多能够坚持159秒。于是当我们将“培训”视为“神箭”的四个助推器的时候,我们应当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自己就是那根主火箭——“神箭”,是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将“神七”送入了浩瀚的太空。

祝愿我们的培训能够:Beyond Technology

让我们快快乐乐的接收培训吧,尽管有些我们已经会了,但是我们应当从“会”中提炼出“精华”来。让我们这些“点”快速的成长为“线”,经过不断的锤炼,形成“面”,最终大家汇聚成“体”,使部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