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过程反思——从需求分析到最后开发出来的软件

2年前,我在某个技术专家的blog上看到过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可惜当时忘了保存下来,但是其中的意境我到现在还很记得很清楚。今天在另外一篇blog:http://http://blog.csdn.net/blueluhan/archive/2008/08/08/2787277.aspx  中发现,该文作者用文字形象的描述我脑海中一直留存的那张图片,于是顺带google了一下相关图片,万幸找到一张类似的图片。特写此篇blog,将我的记忆存档。

 


需求分析阶段:HOW THE WRITER WROTE IT

根据客户描述,我们的需求分析人员给出了这样的需求报告;

 

系统设计阶段:HOW THE SHOP BUILT IT

根据需求报告,我们的系统分析员是这样设计整个系统的;

 

数据结构设计阶段:HOW THE CREW SET IT UP

根据系统分析员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人员是这样来实现数据的存储,读取,及管理的;

 

代码编写阶段:WHAT THE DESIGNER SUGGESTED

根据设计文档,以及实际开发中碰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聪明的程序员们最终开发出beta版;

 

系统测试阶段:HOW THE DIRECTOR USED IT

beta版的系统测试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按照程序员们的逻辑思维,才能正常的使用该软件;

 

用户验收阶段:WHAT THE PRODUCER WANTED

完成了系统测试,将成品交付给用户时,才发现用户们实际要的东西是。。。

 

 

为什么软件项目越大,参与的人越多,失败的几率反而越高。从巴比伦塔失败的原因中分析,我学到了:人和人的交流沟通是需要成本的,而且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加入误差。交流沟通的环节越多,引入的误差越大。

 

那么,该如何减小误差呢?敏捷软件开发中提倡的“现场客户”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某些项目中,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即能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又有足够时间对付开发人员的询问的现场客户。这样的话,我看减少环节才是唯一的办法了。

 

 

 

BINGO:   找到原图了(见周爱民的《大道至简》电子版)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