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门状元之死》上,咪蒙贩卖的是什么?

先简单介绍一下内容

现在这篇文章已经全网封杀了,没看过的就听我大概介绍一下吧(不考虑大家考证的内容失真问题)

文章大意就是

作者努力向上层攀爬,过程中不惜使用赠送一些色相福利,拍马屁等手段,某天突然得知以前的同学去世的消息,展开一段对这个同学的回忆,出身贫寒,聪明又努力,高考成为市状元上得名校,为人刚正不阿,工作之后拒绝各种世俗的诱惑,兢兢业业的工作,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打多份工供妹妹上大学,最终去世的时候存款只有3000元。接着回忆因为同学之死开的一个同学会上的各种铜臭攀比,作者就此开始自我审视和批判,最终大彻大悟

的故事

首先不得不承认,写的文笔的确不错,整个结构从现实开始,通过一个死亡事件引起读者兴趣,再开始回忆,通过回忆时间线的变动,不断从理想逼近现实,同样也使读者看的越来越压抑,最终通过作者的自省和感悟,将积压的压抑情绪一口气的释放

这篇文章一上线,迅速的就获得了10W+的阅读量,成为了朋友圈的宠儿

大家都从这篇文章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或者自己朋友的影子,无论是从作者身上还是从死去的同学身上

 

那么回答标题的问题,咪蒙贩卖的是什么呢?焦虑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贩卖焦虑,也能判断出这篇文章就是个贩卖焦虑的文章,还用得着我来再说一遍么

我在这里只是通过我自己的理解,来简单梳理一下这个焦虑是怎么卖出去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文章能够成功把焦虑卖出去,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人类底层的心理认知模型

第一个

锚点效应(沉锚效应)

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就像你想买车,但不了解汽车市场,看的第一辆是宝马X6,再去看奥迪Q3就觉得还不算贵,但要是第一辆看的是哈弗H5,那再看奥迪Q3就贵死了

这篇文章下了什么锚点呢?

人的分类

把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作者这类的,一类是死去的同学这类的

把优秀的品质全都放在了死去的同学这里,而把社会道德所批判的这些行为或品质都安在了作者身上

文章中没有第三个完整描述的人出现

这篇文章通过阅读逐步给读着脑海里钉下了这个世界就这两类人的锚点

第二个

简单偏好

大家应该都能知道,人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集合体,每个人都可能有坚持的一面同时也具有软弱的一面

那么为什么上面的锚点能够植入成功呢?很明显的一刀切式的分类啊,如果政府出台一个类似的政策,大家肯定会群起批判,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上很容易就接受了呢?

原因就是人的简单偏好,或者说白了就是懒

文章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给出了很多品质:聪明,努力,坚持原则,不怕威胁,孝顺,有担当等等等等

这些品质都有正的一面和反的一面,有些人可能是这几个是正的,那几个是反的,或者同一个人在这件事儿上是正的那件事儿上是反的,这会有多少种排列组合啊,人的大脑运算量是有限的,当超过了这个运算量的时候,大脑就罢工了,你说啥就是啥,就算没超过,当信息量大了之后大脑也懒得去想那么多,也会抽象成简单的几类来理解,既然文章已经帮忙划分了,大脑当然是乐于接受啦

第三个

共情能力+确定性的追求

共情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很重要的能力,通过共情,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也能把他人的遭遇想象在自己身上

而确定性则是我们内心所一直追求的,为什么我们看医生经常会检查很多项目也无怨无悔呢,就是因为这些检查能够去处不确定性啊,1%的癌症几率能去掉,0.5%的白血病几率能去掉,最后能确定这就是普通感冒,皆大欢喜

通过前面两个的伏笔,我们已经接受了世界就分为两种人,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启动追求确定性的程序,确切知道我们到底是属于那种人呢?再通过共情能力把这两者的遭遇都在自己的身上推演一下,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是属于作者这一类的

此时对自己的定位和对这个定位的鄙夷同时作用,成功的将焦虑贩卖了出去

 

很牛X吧,这么短短一篇文章调动了这么多读者的底层心理,最终完成了一次爆炸式的传播

 

欢迎关注公众号,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欢迎关注公众号,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