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在买书??

今天和孩子去美术馆附近的百花美术商店买绘画用品,顺便到了三联奋图书中心。<?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几年来,我对去书店是非常矛盾的。读点书的人,不去书店淘书显然有愧“读书人的身份”,况且我又是酷爱藏书的人。可是我又很怕书店,因为看着如山似海一样堆积的各类图书,我每每感到绝望之至。人的一生如此短暂,能够认真读完的书有多少呢?就算穷其毕生精力,且沙里淘金,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浅尝则止而已。

 

经常怀念小时候自己为了买一本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在书店没上班就急不可耐等在门口时的样子。那是个求知若渴的时代,书就像粮食一样还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的需要。可如今,书如同供大于求的囤积商品,一股脑地堆在眼前,我却象面对满满一大桌的冷热饭菜,早已没了胃口。望着这些精神食粮,身为出书人的我,对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也产生了疑问。明明买书读书的人一天天减少,可是书籍的生产为什么一天天膨胀?我经常参加各种图书订货会,总是感觉卖书的人比买书的人还要多。昨天去附近一家贝塔斯曼书友会的连锁书店,却忽然看到了停业的通告。这家书店在我看来还是有品位的,经常能买到我需要的书,有的书竟然半价促销,令我窃喜得像沾了好大的便宜。我出的书比如《好色一代女》《好色一代男》还有《脸》也在这里有卖,而且经常脱销。可是就这样,它也没有摆脱关门倒闭的命运。

 

我常常想,究竟谁在买书?我等辛辛苦苦生产了那么多的图书,究竟有多少卖到了读者手里?就算到了读者手里,又有几本能被读者真正地阅读?每当我买了一大摞书走出书店的时候,我总一种莫名的伤感,也许真正买书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与出版有关的人,你买我出的,我买你出的,相互流通,彼此安慰,一买一卖,一进一出,“繁荣”着我们伟大的出版事业。

 

                 

 我对作家艺术家传记一直情有独衷,《邓肯自传》、莫洛亚的《拜伦传》和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等都是我大学时的珍爱。前几天又看了法国女钢琴家格里莫的自传,感触良多。所以这次在三联韬奋专门挑了几本传记,其中有塞林格女儿写的《梦幻守望者:我的父亲塞林格》、《蒲宁回忆录》和法国美女作家萨冈的传记《你喜欢萨冈么?》。

 

意大利符号学家艾科谈小说理论的《悠游小说林》是我期待的书。还有萧伯纳的音乐散文评论集《萧翁谈乐》,萧的那个时代作家的修养和社交范围是全面的,美术、音乐都无法逃脱他们的视野,现在这样的作家几乎绝迹了。

 

国内文学杂志我一般不买,但《收获》有时例外,这期有女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是我多年的朋友,也是我敬慕的女作家,而这部小说又是以我故乡的额尔古纳河边的鄂温克人生活为内容,所以引起我的兴趣。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看了小说的开头部分,感觉她的叙述比以往更加平静练达,文字依然洋溢着北方冻土地带的独特诗意,让我亲切。她的书几乎都送过我,包括她的鸿篇巨制《伪满洲国》(我觉得加上“伪”字这个书名就过于政治化,还是应该叫《满洲国》更好。)我都一直没有时间认真拜读完成,好在今天我第一次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她的书,这也说明了我的诚意——这回一定要好好研读,并发表自己的心得。

 

11-23 81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