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对自然精神的尊重与回归

 
             《银狐》:对自然精神的尊重与回归  
 

王蒙曾说:“需要郭雪波和他的小说,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郭雪波,需要他把我们带进另一个世界里去。” 作为一位蒙古族作家,郭雪波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粗犷悲壮的写作风格,在国内小说领域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精神的尊重与回归,一直是郭雪波小说的主题。《沙狐》《狼孩》是这样,他最新出版的小说《银狐》更是将此发挥到极至。

 

我们知道,人类从20世纪中期以来,逐渐认识到现代化进程中暴露的种种弊端。对自然的滥发和无度的掠取,造成了世界范围内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缺失,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严重失调甚至对立的状态。有人说这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溃疡,也是“科学技术决定论”的破灭。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前景。自然哲学告诉我们,间万事万物是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其他物种的存在状态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银狐》就是试图从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文化中寻找根据,借助一只银狐的故事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小说有两条线索。其一是现实的,即人的世界与狐狸的世界的并行与重叠;其二是历史的,即萨满和萨满教的兴衰。小说的背景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蒙古族聚集地,由于长期的耕种和生态流失,草原已经沙漠化。白尔泰作为一个民间文艺工作者来到此地进行收集工作,无意中被卷入了一场人与自然、人与兽的冲突。狐狸在北方民族的传说中是一种邪灵。它可以通过做祟,让人急病甚至死亡。所以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敬畏,并供为神灵。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狐狸的生存受到威胁。狐狸不仅偷吃了人们养殖的灵芝,还占踞了祖先的坟墓为巢穴。人与狐狸的矛盾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村民们一方面将银狐供为狐仙,一方面又试图将狐狸赶尽杀绝。而银狐也像施展魔法似的使全村的女人疯狂而失去了理性。小说此时充满了 “魔幻主义”的色彩,表现了狐狸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有趣的是,在小说中狐狸对女人的报复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虽然它们让女人疯癫,但却将试图悬梁自尽的女人(梅珊)从死亡的边缘救出,并且最终带着她逃入大自然的荒漠之中。或许银狐感觉女人是人类中与它们最为相通一致的群体,而男人只懂得杀戮和破坏。 当银狐与女人一同逃到沙漠深处,相依为命的时候,我们分明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交融与平等,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由于失去生存环境而退回到茹毛饮血时代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它的世界观就是“万物有灵”。在萨满看来,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因此人与大自然的任何生灵应该平等相处,互不僭越。可是随着人类自主意识的增强和盲目尊大,萨满教的许多思想被遗弃了,直到近代一神教的进入,萨满教完全被喇嘛教所替代。小说详细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发生在科尔沁草原上,几百个萨满巫师被骗装在陶缸中烧烤至死的“烧孛事件”(蒙古语里将萨满巫师称做“孛”),让人不禁联想起中国古代“焚书坑儒”那段残暴的历史。而这场对萨满教的剿灭与后来现实中村人对狐狸群的集体屠戮也正好形成了历史的互文与对应。

 

当然,在今天看来,萨满教或许有很大的迷信因素,但它却是原始初民与大自然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早的主动协调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泛神、敬畏、希冀与乞求的意识,才使原始初民在狂暴的自然威力面前避免产生种种不自量力的冒险行动。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因为这种意识,才保全了自己以及后代,让人类延续到了今天。

 

《银狐》中引用了一本据说是手抄本的奇书《孛音·毕其格》,里面有许多至今看来仍有价值的留给后世的警世格言,比如:“人对万物自然不可征服,只有依附和融入”,“人与兽虫一样,都是地球之母身上的虱子”,“人不可失去对自然、对宗教的神秘之感,一旦失去了将变得无法无天,无所不为,所以在人类头顶要永远高悬不可知的神秘大自然之斧刀”等等。这些朴素的甚至原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无疑是我们人类最早面对神秘自然所体现的理性、自制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人类社会崇尚伦理,自然界同样也有其自身的伦理和规则`1949年美国自然保护活动家A·莱奥波尔德在《原荒纪事》中就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概念。他认为以往我们只注重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而忽略了人与大地,人与环境的道德关系。上文说过,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只不过人类因为自身的自主意识,而具有了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反客为主,而无视自然环境的存在利益。美国生态神学家约翰·柯布说:“人类之种在整体中扮演了支配性角色,并且因而对整体的幸福负有责任。”就是说,我们不能毫无理性地去攫取自然,而是应该饱有感情地善待它,将人与自然的功利关系调整为伦理的道德的共生的关系。试想在小说《银狐》中,如果没有那一场大火,银狐可能就不会从汗·腾格尔山沦落到草地,以人类的祖坟为穴;如果没有那场血腥的烧孛事件,也许就不会有后来人们对狐狸的集体屠戮,人类和老鼠就不会肆无忌惮地侵蚀草原,草原也许就不会沙化;如果没有银狐引诱梅珊投入荒漠,茹毛饮血,人们也许就不会发现被沙漠埋没的曾经文明的黑土古城,我们也许就不会预见古城可能就是我们人类将来的可怕归宿。这一惊心动魄的因果发展链条,这一悲壮的传奇故事,令我们猛醒。

 

我们应该感恩银狐,并不是因为它在风暴与流沙中挽救了主人公的命,而是因为它让我们重新痛苦地思考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和责任。

 

                           (该文已发《文学报》2007年1月25日)

 

                                  《银狐》:对自然精神的尊重与回归        

 

郭雪波,男,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库伦旗。中国作协会员。从小受喇嘛教、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熏陶,尊崇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所崇尚的大自然崇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狼孩》、《狐啸》 中短篇小说,《沙狼》、《沙狐》等十余部。《沙狐》和《沙漠传奇》分别译成英、法、日文出版。《大漠魂》、《继父》分别获台湾《联合报》等报刊第十八届联合文学奖首奖和宗教文学奖。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1-23 790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