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北京历史上的灾难

                记住北京历史上的灾难

 

读《北京灾害史》,不免令人心惊肉跳。原来古老的北京曾经遭遇过那么多的灾难和浩劫。洪涝、干旱、蝗灾、瘟疫和地震,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光顾过北京,尤其是地震。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民间曾流传一种说法,说北京虽处在地球断裂带的边缘,但北京地质结构完整,地下岩层厚实坚固,所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还有的说古代的几朝帝王既然选择北京作为都城,肯定是经过了风水先生的严密测量和考证的,言外之意是说,北京是万无一失的。但是看了《北京灾害史》你就不会这么乐观。书中统计,北京最早记录在案的地震是发生在汉代,那次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天津等大陆沿海都受到了海侵。明清两个朝代是北京地震的活跃期,明代北京地区发生了91次地震,平均每3年一次。清代北京地区发生了36次地震,平均每7年一次,其中有一次地震强度达到了8级。康熙十八年,也就是1679年,北京发生了“三河——平谷大地震”,烈度为11度。虽然震中在今天河北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境内,但是北京震感非常强烈。据清人董含所记:“已末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初刻(约9时许),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未几,田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三次。平地坼开数丈,德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不计其数,至有全家覆没者。”清人叶梦珠根据官方的邸报记述说:地震使宣武门、德胜门、崇文门、广安门等城门多数坍塌,“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据说地震发生后,康熙帝被吓得跑上煤山(今景山)躲避了1个月。地震还压伤了大学士勒得宏,压死内阁学士王敷治和翰林侍读等朝廷重要官员,老百姓更是死伤无数,尸横遍地。通州在地震当时,整个县城“城楼、仓廒、文庙、官廨、民房、寺院无一存者”。三河县知县在地震中也被埋于瓦砾中,仅一只手露在废墟之外,才被家人救出。

这次地震,通州、平谷、三河等地的灾情最为惨烈。据《通州志》中明确记载:“压死人民一万有余。”而平谷比通州更甚,《广阳杂记》中说:“其生者只存十之三四。”

我列举这些史实和数据绝不是故意制造恐怖和紧张的气氛,给汶川地震后本已心灵受伤的国人填堵。因为我发现我们对灾难的忘却速度出奇地快,比如唐山地震、“非典”还有南方雪灾等等灾害之后,事过境迁,我们就会像躲避瘟疫一样,迅速地把它们撇开、淡忘,很难铭记教训,痛定思痛,更没有接受新的灾难的准备和预期。前些日子看一个地震科教电视片,感觉日本对地震的防御策略让我吃惊。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预防灾害的意识,学校还经常进行地震疏散的演习,因此他们因地震受到的损失最小。日本有一个沿海小县静冈县,1498年曾经发生过一次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损失惨重。而192391日的关东大地震更是让他们记忆犹新,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为了防止灾难再次来临,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地势较高的山中储藏了躲避灾难时必要的水和食物,并且每年都要更新这些食品。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地震和海啸没有发生,但是他们依然坚信,灾难迟早到来。在这一点上,我钦佩日本这个民族,虽然这与他们生存的多火山多地震的地质环境有关,但是他们对灾难的前瞻意识和冷静面对的精神,绝对需要我们中国人学习。

前几天《北京晚报》发了一篇苏文洋的文章,呼吁北京居民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认真研读《北京灾害史》一书。他认为:不了解北京的灾害历史,就不可能建设和规划好北京,也不可能掌握有效的灾害预警能力,防患于未然。

《北京灾害史》中有一张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层断裂带示意图,东西南北,排列着近20条断裂带,囊括了密云、昌平、怀柔、延庆、通州、门头沟、平谷等,几乎所有的北京郊区县,并且贯穿北京城区。从城市规划和楼舍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必须考虑地震这一重要因素。书中举例说,位于北京玉渊潭公园西边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塔就处于八宝山大断裂带上,这显然是规划者在施工前缺乏对脚下地层结构和北京灾害历史的了解。当然,大地震来临时,距地震带远近几百米所造成的损失差别不大,但从历史的经验看来,地层断裂带所在区域的地质活动肯定比其他地方剧烈。我们总不希望自己每天都睡在一条可怕的地震带上面吧。

该书还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谈了北京地区防御地震的一些看法。众所周知,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后,北京市就明确强调在建筑设计的抗震性能上要达到8级以上地震的硬性指标。但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北京高楼林立,各种不同资质的建筑开发商都进入到房地产领域,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开发商过于追求房屋建设的幽雅环境,而忽视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和位置选择。有个别开发商更是投机取巧,偷工减料,以至出现了很多老百姓戏称的“抽筋楼”,使居民处于潜在的危险之中而不知。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倒塌的学校,那些细如铁丝的钢筋,就是我们痛心的前车之鉴。

    书的作者于德源先生在“作者感言”中指出:“当我们回顾历史上的灾难、灾荒时,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实际是在和形形色色的灾害斗争中前进的。在这过程中,人类曾经经历了巨大的灾难,一场瘟疫就会造成一个城市一半以上人口的死亡。但是人类社会仍然在灾难中前行,并取得辉煌的成就。”灾害也许是无法制止的,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减少灾难和损失的方法。所以,我希望这本《北京灾害史》不仅是一个城市灾害史的个案研究,我希望它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灾害意识、悲剧意识,还有良知,树立勇敢应对任何灾难的能力和信心。有了这种能力和信心,我们人类才可以在严酷的自然和漫长的宇宙演变中生存、发展、繁衍下去。

 

                 (《北京灾害史》上下册,于德源著,同心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定价:46.00元)

 

 

                 记住北京历史上的灾难

11-23 81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