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用中文读科技新闻
旨在帮你快速挑选感兴趣的文章来读。
一、Optifye.ai的“AI监控工厂”:工人压力换老板的“皮质醇自由”
近日,一家由硅谷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YC)支持的AI初创公司Optifye.ai被推上风口浪尖。其官网宣传语赫然写道:“通过AI降低企业管理者的压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却是将工人的一举一动置于算法的严密监控之下——从生产线效率到员工心率,系统实时分析数据,一旦“绩效不达标”,AI会自动调整工作量或发出警告。
据曝光资料显示,Optifye.ai的AI系统会将工人效率数据与同行对比,生成“压力指数排行榜”,并通过震动工牌、屏幕弹窗等方式“激励”员工加速工作。一名前员工匿名透露:“我们像机器人一样被算法驱赶,连上厕所时间都被压缩到秒级计算。”讽刺的是,创始人却在社交媒体上调侃:“帮企业主降低皮质醇水平?我们可是认真的!”[citation:用户提供链接]
二、创始团队背景争议:“富家子弟”与“精英傲慢”
Optifye.ai的两位联合创始人被曝出身富裕家庭,毕业于杜克大学计算机系,家族本身经营制造业。他们在YC的采访中直言:“我们的灵感来自家族工厂——传统管理太‘低效’了,AI能让一切变得‘科学’”[citation:用户提供链接]。然而,这种“科学”背后,是工人被迫适应机器的冰冷逻辑。
更引发公愤的是,创始人曾在某技术论坛分享“优化案例”:通过AI缩短工人休息间隔,使某工厂季度利润提升15%,却只字不提员工离职率飙升40%的事实。网友怒斥:“这是用工人的血汗换老板的奖金!”[citation:用户提供链接]
三、Y Combinator的“道德盲区”:AI初创公司的监管缺失
YC作为Optifye.ai的投资方,对此争议尚未公开回应。但这并非YC首次卷入伦理风波。此前,其支持的AI代码编辑器PearAI因违规篡改开源协议遭开发者集体声讨,而另一家YC投资的AI训练公司Scale AI,也被曝通过外包平台剥削肯尼亚数据标注员,时薪仅2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YC近年加速扩张投资版图,仅2023年便投资超300家初创公司,但对企业的社会影响评估流于形式。“他们只关心技术能否规模化,却忽视了技术背后的‘人’”。
四、AI“血汗工厂”全球化:肯尼亚、中国与硅谷的共谋
Optifye.ai的模式并非孤例。Meta和OpenAI的分包商Samasource在肯尼亚雇佣工人标注暴力、色情内容,时薪不足2美元,导致多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在中国,某AI大模型公司被曝为追求数据量,强制标注员每日处理超10万条信息,且无心理支持。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AI技术的“进步”往往建立在全球廉价劳动力的血泪之上。当硅谷精英谈论“AI造福人类”时,他们口中的“人类”或许并不包括生产线上的工人。
五、公众觉醒:我们能否阻止“算法暴政”?
面对质疑,Optifye.ai已删除争议推文,但官网仍标榜“用AI重塑制造业未来”。与此同时,全球劳工组织正呼吁立法限制AI监控的滥用:
• 欧盟拟出台《AI法案》,禁止工作场所的“情绪识别”和“无理由自动化决策”;
• 肯尼亚工人集体起诉科技公司,要求保障心理健康权益;
• 中国学者建议将“算法伦理”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
结语:技术不应是压迫的帮凶
Optifye.ai的案例撕开了AI光环下的阴暗面:当技术沦为资本压榨的工具,所谓的“效率提升”不过是精致的暴力。Y Combinator等投资机构若继续纵容此类模式,终将反噬整个科技行业的公信力。
正如一位肯尼亚工人所言:“我们不是算法里的一个参数,我们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