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0)网络规划与设计

1 背景

相对于实施来说,规划设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但是
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仔细观察后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做规
划设计的人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专业知识,而实施人员又不善于表达和展现。针对
以上两项问题,本文以短平快的方式提升两类从业人员短板的长度,但如果是从
根本上补齐短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大量刻意训练。“勤能补拙”是最有
价值的信仰。

2 概述

规划设计是网络工程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前期规划设计做得好,可以花小钱
办大事,项目质量高,成本低,实施起来顺畅,工期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好
效果。一个优秀的规划设计师和一个普通的规划设计师可不是一个月几千块钱的
差距。一个规划设计良好的大型的网络工程项目所节省下来的钱,再加上其它延
伸成本和工期的影响,就足以给给这个牛人发天价的工资和奖金了,如果实施交
付的工作也由这个牛人带队来完成,一笔可观的服务费又省下来啦!

规划和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划更着眼于宏观,主要考虑的是建设内容及
其可性分析;设计更注重于微观,更关注实现,更在乎技术、方法、和工艺等。
但两者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别和截然的割裂,都是为同一个目标服务,用到的很多
技术和实现方法也都相同,甚至有些工作过程还存在重叠。
做好以上两项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做好的调研。
 

3 需求调研
 

3.1 充分沟通,了解真相
这是最重要的事,也是最简单、最难办到的事。

约好交流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能将自己关心的问题列表纸上,问题分主
题、分层次,由大到小,由浅入深。

约见客户前做好形象工作,衣着一定要得体,发型、胡须、手指、随身携带的
办公用品等,保持整洁有序,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代表着你公司的形象,
千万不要在气场上让合作各方小瞧你,更不要让人有懒得和你讲话的感觉。不管
是多人讨论,还是一对一单独交流,都不要有不雅的举动让人产生反感或厌恶。
谈话过程中不要使用过多的口头用语,举止文雅得体,有礼有节,真诚,热情,
不浮夸。就算是和合作方闲聊,也不要有指责和评价,更不要有任何负面言论。
如果有合作方表现出不雅行为,首先要保持克制,及时转换注意力,也可善意委
婉提醒,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如果对方突然因为其它工作的插入导致谈
话效果不好,应及时收场,并约好下次时间。

沟通的目的是准确无误地将自己的思想意图传递给对方,然后把对方的真实意
图准确无误地获取回来。不要让自己的表达存在二义性或多义性,关键词清晰准
确地说出来。对方的表达可能存在多义性的地方要及时确认,把几个含义,从最
可能的开始,逐一列举出来让对方确认,不要想当然地仅凭自己的理解下结论。
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相结合。一开始使用开放性问题获得对方的想法;再
用限定性问题,给对方选择,得到准确答案。对于含糊不清的回答要及时确认,
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对方表达的不准确的专业术语,一定要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及对应的专业技术
实现效果再重复一遍,让对方确认是否是他想的东西。

有时甚至需要把业务语言转化成实现过程或实现效果再重复一遍,让对方确认,
并解释对应的技术实现给对方,获得对方对你的支持和信任。

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我们的记忆其实都不好,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忘却才是常态。

3.2 去伪存真
基于各种原因,我们得到的信息是错误或者是不准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常
识和逻辑推理来辨别真伪,不可以对业主或前期的同事话完全相信或完全否定。
常见导致得不到真实信息的原因:
1)前期工作不到位,故意隐藏缺陷;
2)出于某方面利益考虑,不愿意配合,甚至故意设陷;
3)他讨厌你。
更多地了解项目背景信息,或多渠道信息来源,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准确信息。

3.3 抓住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体现在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管理、维护、环境等方面的需
求上。
比如:1)业务类型;2)各区域(分部)业务量大小和业务流多少;3)业务
类型对网络的要求;4)单位时间内每一台主机设备所能产生的数据量;5)每一
个分部接入设备类型和数量;6)数据流的走向;7)对冗余结构和安全设备的需
求;8)业务数据存储的要求,存储方式,存储技术,存储结构,存储时长等;
9)数据传输形式;10)与周边系统的对接要求及形式;11)运营商对成本的控制;
12)物理与逻辑的相互影响。
 

3.4 实用性,理想与现实
满足业务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省成本。以推动合同的成交与项目的实施为
目的,从现实和实现整体考虑。
最简单的技术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技术。最简单的结构,传输的效率往往也是最
高的,尽量不使用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的技术和设备。
简单技术和相对较新技术在运维管理上也更加方便容易,尽量不要选择如:
ISDN、Frame Relay、ATM、RIP等;尽量选择如:
PON、PTN、SDH、WDM、OSPF、MPLS、IS-IS、BGP等。
 

3.5 与相关方确认
多次确认以避免误会和返工。将对方的想法重复一遍并寻求确认;将自己知道
的信息、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传递出去,请求对方确认。
业主提出的需求有时可能相互冲突或矛盾,需要及时提出,请求取舍并多次确
认。
确认时最好使用限定性问题,让对方回答是不是或是哪个。如果回答超出了限
定范围,及时地再用新的限定性问题提问。
讨论达成的结果一定要形成会议记要,并通过邮件发送给相关各方确认。
 

4 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设计是在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总体设想制订出网络
实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网络系统解决方案。在进行网络系统设计时,全面考虑
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设计良好的网络,不仅能保证整个网络系统
的高效稳定运行,同时还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且便于未来的升级扩展。
网络规划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切实可行、功能完善、性能满足、安全可
靠、技术先进、整体可靠、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成本低廉等。
上面列举出来的原则可能是相互矛盾或强相关的,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4.1 先进性和成熟性
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要充分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建立网络系统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因此要认真做好需求分析,网络系统规划要
切合实际,既要保护现有软、硬件的投资,又要充分考虑新投资的整体规划和设
计。相对于成熟性,网络系统的先进性也不能忽略,稳定可靠固然重要,但总不
能设计出一个使用不久就落伍的系统,这是对业主更大的不负责。并且要求系统
有完备的功能和强大的性能,能适应近期及中远期业务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
网络建设的可靠性,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组网技术。成熟的组网技术一般具备下列
条件:1)有完善的标准:2)有成熟的产品;3)有稳定的出货;4)有较高的性
价比。
 

4.2 安全性和易用性
分析安全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物理安全
设备本身的安全,防洪,防火,防盗,防破坏。
2)结构安全
不同网络系统对接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比如内外网的对接。
3)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版本,补丁,安全软件等。
4)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漏洞和权限管理等。
5)管理安全
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等。
6)信息安全
有害信息在系统内不得传播。信息确系某人发出,内容完整,没有被篡改、侦
听、或泄密。
安全与功能、性能、易用性总是存在着冲突,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能在保证基
本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有所折衷。

4.3 可靠性和灵活性
网络系统健壮、可靠,且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但是这样的网络系统往往会存在
灵活性差的缺点。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使用成熟的开放性架构和技术,更多时候
还是要根据业务类型和应用的需求出发,有所侧重。

4.4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是容各种技术于一体的打包应用。业
务和应用往往也带有一定的复杂性,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大挑战。管理和维护
工作除了针对网络系统,还包括业务系统,除了功能和性能的维护,还有设备本
身的维护。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配合业务系统同时工作,才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网络设备应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对整
个网络实行分布式管理。通过良好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系统的运维
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和复杂度。

4.5 经济性和实用性
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首先应满足功能,其次是系统整体性能,以及考虑到在
可预见范围内、仍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整个系统投资合理且实用性强。
立足于当下,不要做过分的投入。即使是如果遇到就是不差钱又喜欢堆先进设
备的主,我们应做的也是尽量保护业主的投资,做好我们作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
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做的事。

5 物理层常用技术
物理层的设计通常涉及到介质和拓扑等。
在做物理层设计时遇到的困难一般不多,因为物理层的复杂度、可供选择的技
术、受限因素等,基本决定了物理层的设计,选择空间并不大。在做物理层设计
时,做好前期的沟通非常重要。在沟通中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受限制条件等。

在做物理层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通常情况下我们建的系统都不是一个独立系统,要么是有前几期的升级改
造,要么就是要考虑其它系统的影响等,在规划设计阶段,为保护投资等,客户
往往会要求我们对前期项目的资产或资源尽可能利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
件(受限因素)。

2)项目投资规模对物理层设计的影响。如果投资规模比较大,对可靠性要求
比较高,做设计时可能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3)满足业务传输的需要,使用的介质类型、节点之间的连路条数、实现什么
样的二层技术,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成本与可靠性的考虑,成本与可靠性总是会存在矛盾,但是还是有一些优
秀的技术,可以为我们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并不需要显著增加成本。比如:
STP,LACP等
 

5.1 前端接入
 

5.1.1 PON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
信号从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发出,经过光分配网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到达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或叫做光网络
终端(ONU/ONT Optical Network Unit /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其中ODN是由Spliter和光纤组成。Spliter用来将光信号由一种分成多路,比
如1:16、1:32、1:64、1:128 等。
ONU是用户端设备,通过100M或1G以太口,直接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OLT除了提供PON口连接ONU外,还提供1G或10G的以太光口,用来与其
它提供以太接口的设备相连。
前端设备通过PON网络到运营商机房,再从运营商机房通过专线(铜双绞线
或光纤等以太形式),或其它多路复用技术(如PTN、SDH、WDM等),再接
入到业主机房。
这种接入方式由于成本低、带宽大、开局方便等优点,在项目当中大量使用,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普及速度非常快。
 

5.1.2 光纤收发器
属于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的一种,实际上是光纤专线,
但是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光纤收发器,因为施工过程中光纤收发器最容易被我们
感知,所以被叫成了光纤收发器。AON组网类型相对于PON来说成本要高出许
多,安装部署也比较麻烦些,在项目中的使用逐渐被PON替代。由于其具有专线
业务的特点,一些对时延特别敏感的业务,或是一些特殊场景要求,没有部署
PON网络等原因,还是会使用光纤收发器以光纤的形式接入。
 

5.1.3 双绞线
其实也是一种专线业务,受限于传输距离,需要增加中继设备,增加了施工成
本和难度,使用起来比光纤更容易发生故障,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会比较高。随
着PON技术普及和产品的成熟,极少有人使用这种接入方式了。
 

5.1.4 4G/LTE
前端设备通过以太口连接到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
备),CPE再通过移动运营商LTE无线链路、无线网关,再通过无线网关提供的
以太口,与地区中心机房提供以太接口的设备相连,达到组网目的。
 

5.1.5 其它接入形式
可以提供接入的技术有很多,理论上凡是能提供信息传输的方式都是可以为用
户提供接入服务的。比如:同轴、微波、Wi-Fi、802.11、红外、AM、FM等。但
因为这些技术受限于数据带宽、传输距离、工程实工、周围环境、综合成本等各
种因素,在网络工程当中并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5.2 传输技术

5.2.1 光纤专线
光传输有通信距离远、信号带宽大、不受电磁干扰等显著优势,在生产中应用
得越来越多。使用光纤专线在建设施工和逻辑设计都比较方便、灵活,不好的一
点就是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其显著的优势,被普遍采用后成本也在下降,光纤专
线在当前的网络工程中大量使用,干线的传输几乎全部采用光纤专线的形式。
 

5.2.2 PTN
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络。

这种组网方式相对于光纤专线成本较低,但是服务质量不及光纤专线,施工和
调测维护时的难度相对比较大。PTN网络是由运营商维护,虽然说运营商也有专
职的技术人员,但是专线的维护质量要比PTN网络的维护难度要高。因为业务开
通和网络维护等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影响业务服务质量。

PTN技术是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的基础上提供的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
常见的PTN设备有:
华为:PTN 900,PTN 1900,PTN 3900,PTN 6900,PTN 7900。
中兴:ZXCTN 9004 。
 

5.3 常用组网拓扑

                                   图10-01 网络物理拓扑,ccna3.1

其中树状,扩展星型,网状和环型在生产环境中应用相对较多,往往是在同一
个项目当中组合使用以上多种组网结构。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可能是一个扩展星
型或是树形,从单个小的网络模块来看可能又是其它的网络拓扑类型。

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时,要首先考虑业务流的走向,不要让同样的业务流在同
一段链路上来回跑,增加延时和链路开销。
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的设计,还可以减少链路上广播数据的数量。
 

6 数据链路层常用技术

6.1 链路聚合

在不同的文档资料中的叫法也有不同。在CISCO的文档中通常叫做portchannel,
实现技术有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和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在华为的文档资料中通常叫做eth-trunk,之前叫做链路聚合
(link-aggregation);在H3C的文档资料中叫做链路聚合(link-aggregation)或IP聚合
(IP-aggregation),跟华为之前的叫法相同;在linux的文档资料中叫做bond或
bonding,即端口绑定;在Windows上,多数网卡厂家叫做分组(team或group)
的。

Bonding(绑定)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叫法,这项技术的本质是将
多个链路或接口划分成一个组,以提高链路的带宽或节点之间的可靠性。LACP
模式是IEEE标准,不仅可以提高链路的带宽,还可以提高可靠性,即,在提高主
备冗余的同时还增加了带宽。
 

6.2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在网络技术术语中,LAN、网络、网段等常常具有相同的含义,都是指设备在
同一个广播域。只有三层设备才具有分隔广播的功能,二层设备想分隔广播域怎
么办?就是通过VLAN来实现。这样就会引入一个新的问题:不同VLAN之间的
设备就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了。也就是说,虽然实现了控制广播域的大小的目的,
但是正常的通信却被阻止了。VLAN间通信必需要借助三层设备或技术来实现。
这里的三层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三层交换机,目前实际项目中用到的基
本上都是三层交换机。
几乎所有的网络工程项目都会用到这项技术。

6.3 Private VLAN / Super VLAN / MUX VLAN

提到 VLAN,不得不提到Super/Sub VLAN。这项技术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同
一个网关,但是相互之间又不会影响。广播只在一个Sub VLAN中,Sub VLAN
之间不可见。

CISCO提供这一功能的技术叫做Private VLAN,华为提供这一项功能是通过
Super VLAN和Sub VLAN相结合来实现的。
 

6.4 端口隔离

与Sub VLAN提供的功能相似,通过部署这一技术,使同一个VLAN中的设
备之间不能够直接相互通信。

6.5 QinQ

主要用在城域以太环境或其它VLAN ID不够的情况下。
以太网数据帧中,VLAN Tag占12个位,最大可以表示的VLAN ID是4095,
去掉0和4095两个保留ID,真正可以被管理员添加删除的VLAN ID是
2~4094(CISCO设备还保留了1002~1005,),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4K个VLAN可用。
在运营商的网络环境中,4K已不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经常会面临VLAN ID资
源不够的窘境。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一个VLAN里面再分VLAN的方式,每一个外
层VLAN下面还可以有4094个内层VLAN。
这项技术在很多大型的、非独立组网的项目当中都会用到。

6.6 Access / Trunk / Hybird

我们常用的VLAN都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当然也可以基于MAC地址
或IP地址,但是因为管理不便或者增加系统开销而很少使用。
一个端口可以属于一个VLAN(access),也可以属于多个

VLAN(hybird/trunk),交换机转发进程根据数据帧的VLAN Tag不同而确定是
转发或丢弃,转发时打上Tag或者是去掉Tag。
几乎所有的网络工程项目都会用到这项技术。
 

7 网络层常用技术

7.1 协议栈的选择

比如到底是选择IPv4协议还是选择IPv6协议,这是对网络层及以上最根本的
影响。如果选择使用IPv4对应的路由选择协议就应该使用IPv4版本,使用IPv6
对应的路由选择协议就使用IPv6版本,否则就不能正常被路由。比如OSPFv2是
路由IPv4的路由选择协议,OSPFv3是路由IPv6的路由选择协议,对应错误数据
就不能正常转发。

7.2 静态路由技术(Static Routing)

适用于小网络,简单、便捷、直观(容易理解啦)。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适用
性迅速下降。配置不正确容易出现非最佳路由、路由环路或路由黑洞。
项目当中也会大量使用,尤其是与其它动态路由选择协议配合一起使用,主要
是为了与其它一些不支持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网络对接。


7.3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是IETF的标准,是一个开放标准的协议,各厂家对它支持得都非常好,
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OSPF适用于大中小网络规模环境,可以自动计算最佳路径,
路由能反映拓扑的变化,收敛速度快,很难产生路由环路。对实施和维护要求技
术稍高,如果实施不当会造成次优路径选择。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
 

7.4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也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是一个分级但不分区的路
由选择协议,在协议的设计上,当网络拓扑发生变更后,它的算路效率和收敛的
速度比OSPF更快。它使用TLV的形式传递路由信息,可同时支持IPv4和IPv6。
多见于运营商网络,其它生产环境基本不用。


7.5 RIP(Route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是一个开放标准的路由选择协议,属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定期更新整张路由表,收敛速度相对OSPF等比较慢,生产中已经很少使用,本
书也没有做更多详细介绍。

7.6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CISCO私有的协议,适用于大中小型网络,收敛速度快。这是一个非常优秀
的路由选择协议,但因为是一个私有协议,只能在CISCO的设备上实现,再加上
CISCO设备近年来在市面上越来越少见,所以这项技术在市面上的应用也越来越
少了。

7.7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络协议,是最典型的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外部网关协议)
协议,协议交互的直接是路由而不是选路信息,可同时支持IPv4和IPv6。应用于
超大型网络或运营商网络,是互联网级别的应用,一般的网络环境很少会接触到。
 

7.8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即不是路由选技术也不是网络层技术,是一个介于网络层与
数据链路层之间的协议,MPLS下层使用以太网封装,上层承接IP业务,所以也
有人把它叫做2.5层协议。我们把它写在这里是因为它也是在二层以上提供转发
功能,但它转发的依据不是种由表,而是标签转发表(LFIB,Label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多用在大型网络或运营商网络中,通过标签交换提供VPN功
能和高路由选择效率。

7.9 多种路由选择协议混合使用

在实际生产中,一个稍大一点的项目会主要使用一种路由选择技术,其它几种
路由选择协议配合使用。
网络中有较多的设备,绝大部分的网络设备运行的都是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但
是有些末节设备不支持动态路由选择,或者是为了简单地与其它网络对接,还会
选择使用静态路由选择协议,因此就出现了多种动态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协议共
存的现象。

这时可能会用到路由重发布(Redistribute)技术。在实现路由重发布时需要重
点考虑三个问题:
1)防止相互重重发布导致路由环路;
2)不同路由选择协议对Metric的度量方式的不同,可能引起次优路由或环路;
3)有类协议和无类协议相互重发布时可能丢失部分网络细节。
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静态路由或直连路由到OSPF的重发布。
 

7.10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可以为客户端提供冗余网关,当其中一个网关失效时,
另外一个网关自动接替。

提供类似功能的还有CISCO的私有协议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协议)和GLBP(Gateway Load Balancing Protocol,网关负载均衡协
议)

生产中主要部署VRRP,但是随着网络设备对堆叠(集群,Cluster)技术的支
持,VRRP也就没有必要了。
Cluster 还是VRRP,也要看设备的是否支持,如果设备支持Cluster,就不建议
做VRRP。

两种技术对物理层的组网有很大的区别,VRRP组网更加复杂,而Cluster相对
则简单很多。如果实现Cluster,接入设备最好是用两条线做Bonding分别接入到
两台网关设备,两个网关设备的这两个口也做成Bonding以与之匹配,否则
Cluster的好处就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8 网络带宽的计算

网络的带宽需要分段计算,不仅要考虑负载的占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开销的占
用。开销分两部分,分别是封闭开销和通信开销。

开销的一般是按5%计算,当然这并不准确。数据进入传输层,如果封装TCP
一般报头长度是20Bytes,封装UDP的话报头长度是8Bytes;到了网络层,数据
再次封上IP的报头,一般长度是20bytes;以太网层如果没有使用Dot1Q或QinQ
技术,会再次封上18Bytes的报头,如果加上这些封装会更大。因为数据的内容
不可能每次都填满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数据单元),而且还
要计算上通信交互的开销,比如链路上广播(ARP)和组播(OSPF,VRRP)等,
所以载荷在全部通信传输数据当中的占比其实是不定的。

甚至不同的组网拓扑结构,因为广播包占比的不同,也会影响链路上通信开销
和实际的载荷占比。

9 IP地址规划

IP地址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使用前缀表示法;
2)尽量按区域分段,方便汇聚;
3)第一个可用地址做网关,第二个地址预留,调测用;
4)使用/32地址作为 Device ID,尽量使用本网段的第一个地址,不要单独划
段;
5)使用/30 地址用作三层设备互联;
6)应用服务器独立网段,通常使用/27、/26地址;
7)存储尽量独立网段,通常使用/27、/26地址;
8)操作台独立网段,通常使用/28、/27、/29地址;
9)前端设备独立网段,通常使用/26、/25地址。
 

10 VLAN ID规划

VLAN ID的规划可参考以下规则:
1)前端设备根据所在区域或汇聚资源划分VLAN和网段;
2)互联VLAN ID 使用2~99;
3)前端设备VLAN ID 使用1000~1999;
4)服务器、存储、操作台VLAN ID 使用100~199。

11 典型组网

11.1 小型组网

小型的组网实践中,总的接入主机数比较少(500以下),终端设备通过汇聚
设备接入到中心机房。基本上相当于是将前端设备和服务器共用同一台网关设备,
但是网关地址不同。
有4个区域,其中有一个区域的数据,是通过一个二层交换机汇聚以后再接入
到中心的三层交换机。网关在核心交换机上,只有中心交换机需要配置,其它交
换机可以不配置。

组网图如图10-02所示。

                                                                    图10-02 小型组网

11.2 一般组网

这种组网我们在生产中最常见到。在很多组网实践中,总共接入的主机数有上千台之多。一个分支区域的接入主机数有几十到几百台不等。分支区域的主机通过汇聚设备接入到各区域中心机房。每一个区域的实时数据再通过传送网络或专线,送到中心机房,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基本相当于是多个小型组网联系在一起。

组网图图21-03所示:

                                                                  图10-03 一般组网

11.3 大型组网

这种组网我们在生产中也经常见到,网络中总共接入的主机数量有好几千台之
多,这样的网络通常分成三个以三层接口相连的层次。它的复杂性更高,实现难
度也更大。这样的网络里往往不至一个系统,与之对接的系统和所带来的其它问
题也比较多。它相当于是多个一般规模的组网再连在一起,但是复杂程度又不是
几个一般组网的组合,可能远超我们所画的组网图。

组网图如图10-04所示:

                                                              图10-04 大型组网

12 过程文档

不同的工作内容及项目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文档也不一样,在我的实践当中,
下面这些文档很有必要。

12.1 方案评审
1)技术方案
2)评审报告

12.2 机房建设

1)机房勘察报告

2)设备清单

3)机柜摆放
4)设备摆放
5)设备连线
6)机房走线
7)设备连接表
8)物料清单
9)工程量清单(机房)
12.3 指挥中心建设(内容包括)
1)指挥中心勘察报告
2)大屏安装/摆放
3)大屏机房设备摆放
4)操作台摆放
5)设备连线
6)设备走线(设备连线表)
8)物料清单
9)指挥中心效果
10)工程量清单(指挥中心)
12.4 全系统建设文档(内容包括)
1)技术方案
2)平台方案
3)存储方案
4)网络方案
5)传输方案
6)安全方案
7)拓扑图
8)IP表
9)设备清单
10)网络配置规范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笔记 pdf”是一份有关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笔记资料,其主要内容为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流程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此笔记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希望了解系统规划和管理的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指导。 在笔记中,首先介绍了系统规划的定义,强调了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介绍了系统规划的基本步骤和规划过程,包括确定规划目标、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等内容。同时,该笔记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系统管理,包括如何建立管理体系、如何进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该笔记内容丰富,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同时,该笔记也是一份实用的指南,为那些需要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的人员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综上所述,“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笔记 pdf”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资料,适合系统规划、管理等领域有相关需求的人员阅读和参考。 ### 回答2: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笔记是一本涉及项目管理、战略规划、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专业书籍。该书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案例和工具,可以助新入行的管理师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其实践能力。 书中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生命周期、项目计划、项目监控等等。之后,该书进一步探讨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如何确定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此外,该书还详细解析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方法,讲解了如何通过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 总的来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笔记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专业书籍,既包含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对于想要从事项目管理的人来说,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