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中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控制(转)

ERP中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控制
当前大多成熟的ERP系统均集成了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由于ERP系统的高度集成的特性,各种因素对标准成本影响的结果需要耗费相关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毕竟再智能的系统依然需要人的参与。本文将着重讨论差异的分析控制。
一、 标准成本的差异类型
标准成本的差异的来源主要存在三个阶段,也即:采购、存储和生产。

采购过程的差异主要围绕订单、发票及收货环节的不配比造成。理论上三者的各要素应当一致,但事实上除了采购价格和标准成本的人为设置的原因之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差异因素千差万别。为便于控制主要因素,价格、发票、标准等差异几乎成为标准的设置。

理论上存储是静止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实物与账面的差异始终存在。物流过程中,任何存放物料的地点都存在账实不符的风险。

生产环节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实际用料和物料单的不符,人工和制造费用也会由于标准费率与实际的偏离造成差异。

二、 差异的分析控制
只有充分把握差异的来源和成因,才能从根本上分析成本的差异,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成本减少异常的差异出现,以保持存货和成本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采购环节的差异始终围绕订单,发票,接收三个环节产生。对于采购环节的差异,采购部门应逐月搜集相关信息,找到问题的根源加以解决。针对采购流程的全部作业活动的关键点实施跟踪控制,加强信息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针对采购订单的下达和传递过程,应搜集采购员下达的订单信息和供应商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通常由于控制的薄弱造成下单错误(数量,单价,单位,货币等),或者由于供应商的疏忽造成处理错误等。同时由于供应商用错误的订单信息会造成相应的发票,出货的错误。而事实上供应商财务人员的疏忽,以及发货的错误,同时接收人员的大意,都造成差异的产生。若果追溯采购差异,上述所有环节均可能成为问题的根源。所以相应的控制流程必须清晰而且有效。采购部门应在财务部门的配合下,考核差异到订单,加强对于这些控制点的控制,加重在考核指标中的权重。

存储环节通常会由于公司管理的漏洞、库管人员的疏漏、物料价值的重估、BOM问题等造成差异产生。ERP系统中的记录的物料信息和实际的盘存差异,应由责任人员书面提请报告并批准后相应调整库存。由于物料价值重估产生的差异应用后进先出法在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间进行分配。BOM错误会造成存货数量和价值的错误,制造企业应对BOM结构和版本进行审核和控制,避免由此造成的差异。

制造环节的差异通常由于BOM的错误、库存、订单错误、领料等造成各种异常差异和成本波动。公司应对生产订单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由生产管理人员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三、 结论及建议
由于ERP系统的高度集成性,任何上游的异常业务均会造成差异的产生。公司应标准化各操作流程,加强对系统录入信息的质量控制,并采取差异负责制由责任人对差异负责,逐步从源头减少差异产生的几率,使得标准成本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利器。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76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76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 回答1: 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逻辑是指在SAP系统,对于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如何进行处理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预先设定的生产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而实际成本则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一般来说,企业希望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差异能够最小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效率。 在SAP系统处理标准成本差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标准成本创建:首先,需要在系统设置和维护产品或者工作心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2. 实际成本计算:当生产过程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实际材料消耗、实际人工工时和实际制造费用等。 3. 标准实际成本比较:系统会将标准成本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材料差异、人工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 4. 差异分析和解释:管理者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解释其成因。例如,材料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际材料价格上涨或者使用了不同成本的原材料而产生的。 5. 差异处理决策:根据差异分析和解释,管理者需要决定是否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差异。 6. 差异调整和报告:如果需要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差异调整的金额。调整后的标准成本将用于后续的成本计算和分析。 总的来说,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逻辑包括了标准成本定义、实际成本计算、差异比较、差异分析和决策、调整和报告等步骤,通过这些处理,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 回答2: 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的逻辑是指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处理的一套流程。其处理逻辑如下: 1. 差异分析:通过比较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计算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差异可以是有利差异(低于标准成本)或不利差异(高于标准成本)。 2. 原因分析:对于成本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原因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审查、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等,找出成本差异背后的具体原因。原因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并解决问题,以便在将来的生产过程避免类似的差异。 3. 处理差异:根据成本差异的性质和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差异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调整标准成本、调整实际成本、纠正错误等。根据不同的差异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处理。 4. 数据更新:在处理差异后,需要及时更新相应数据,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更新是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的最后一步,也是为了确保后续决策的基础。 总的来说,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逻辑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分析、原因查找、处理以及数据更新,不断优化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 回答3: 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逻辑是指在SAP系统,为了衡量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系统自动进行的处理流程。 首先,SAP系统会根据企业提供的标准成本数据,计算出每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成本心等)的标准成本。这些标准成本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计算,包括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然后,在实际生产过程,SAP系统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系统会产生一个“标准成本差异”项,表示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个差异可以是正数,表示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也可以是负数,表示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 接下来,SAP系统会对这些标准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标准成本差异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以调整实际成本;另一种是将标准成本差异计入管理会计模块的差异分析报告,用于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对于第一种处理方式,SAP系统会根据成本对象的设定,将标准成本差异分摊到实际成本,以便计算实际成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对于第二种处理方式,SAP系统会将标准成本差异记录在差异分析报告,并提供详细的差异分析功能。通过分析差异报告,企业可以了解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与改进。 总之,SAP标准成本差异处理逻辑是通过计算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根据企业设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差异的调整与分析。这个处理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