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PC=PC+8 最便于理解的阐述

https://www.cnblogs.com/douzi2/p/4934202.html

为啥是“PC = PC + 8”;

“PC = PC + 8”其实这样写容易让人蒙了。“PC = PC + 8”真正含义应该是:

执行处代码地址 = PC - 8

也就是说,”PC指向的地址“领先“执行处代码地址”8个字节

也就是说“PC = PC + 8”中的第二个PC,其实表示是“执行处代码地址”

然后,理解为啥是8?

首先,arm的地址宽度是4个字节,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PC就会自加4.

而一条指令要完全被arm吸收,需要多个步骤,拿arm7举例它采用了3级流水线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水线,对于我们这种玩FPGA的再熟悉不过了,以3级流水线来说,就是把一件事情分成3个步骤,每个步骤同时处理,

前两个周期为潜伏期,无法出结果,之后结果会源源不断的输出。

想象一下,一条条指令,就像一个个等待加工的产品,奔跑在传送带上,而“FETCH”,“DECODE”,“EXECUTE”,就是3道加工工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在第一个周期,PC指向第一条程序指令,进行取值(FETCH),DECODE,和EXECUTE步骤“扑空”

2、在第二个周期,接着PC + 4,PC指向第二条程序指令进行取值(FETCH),DECODE处理了在一个周期,FETCH到的指令,EXECUTE再次扑空。

3、在第三个周期,依然PC + 4,PC指向第三条程序指令进行取值(FETCH),DECODE处理了在二个周期,FETCH到的指令,

EXECUTE这时,处理在一个周期FETCH到的指令,这个指令同时也就是在第二个周期DECODE的指令。

4、之后每个时钟周期,EXECUTE都能处理到经过两次加工的code,不过PC始终领先于它,也就是:执行处代码地址 = PC - 8;

 而ARM9通过增加流水线级数,简化了流水线的各级逻辑,进一步提高了处理器的性能。采用5级流水线技术,但是同样是“PC = PC + 8”,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发现EXECUTE仍然在第三个步骤,及符合:执行处代码地址 = PC - 8;只要理解这一点阅读代码也就够了。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