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nel 的配置过程和原理

内核的配置编译过程:

进入root用户下操作(以防没有权限):

  1. 使用移植好的内核,解压
  2. 执行make distclean 清理
  3. 打开主makefile文件,确认CROSS_CONPILE路径和自己安装的交叉编译工具一致
CROSS_COMPILE   ?= /usr/local/arm/arm-2009q3/bin/arm-none-linux-gnueabi-

确认架构一致

ARCH = arm
  1. 执行make xx_defconfig 生成.config配置文件
    这里使用的是x210ii_qt_defconfig(在arch/arm/configs目录下找一个和自己开发板最接近的)
configuration written to .config

见到这个就成功了

  1. 执行make menuconfig进入界面进行配置(需要先安装ncurses库,执行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安装即可)
  2. 配置完成后执行make,生成/arch/arm/boot/zImage镜像文件

内核的配置原理:

由于内核十分庞大,配置过程复杂,所以分成两步,
第一步:make xxx_defconfig解决的问题是大部分的配置项(这一步结束后大部分配置项就已经正确了)

第二步:对个别不同的针对我们的开发板进行细节调整ÿ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此书电子版的共547页,本人分卷上传300页,后面部分将陆续上传,分卷可单独解压 第1章 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入门 1 1.1 第一个实例程序 1 1.1.1 start.exe 1 1.1.2 Windows API 2 1.1.3 程序入口函数 2 1.1.4 start.c代码分析 2 1.2 编译代码 3 1.2.1 安装Visual Studio 3 1.2.2 安装Microsoft Platform SDK 4 1.2.3 集成Microsoft Platform SDK与Visual C++速成版 5 1.2.4 Vista SDK与Visual Studio 2008 6 1.2.5 Visual Studio专业版或团队系统版 7 1.2.6 使用图形化IDE建立工程、进行编译 7 1.2.7 “解决方案”与“工程” 8 1.2.8 使用命令行工具编译 8 第2章 Windows API概要 10 2.1 Windows数据类型 10 2.1.1 Windows数据类型示例 10 2.1.2 Windows数据类型与标准C数据类型的关系 14 2.1.3 Windows数据类型与Windows API 14 2.1.4 Windows中的数据结构 15 2.2 Windows API的功能分类 15 2.2.1 系统基本服务 15 2.2.2 系统管理 17 2.2.3 用户界面 17 2.2.4 图像和多媒体 20 2.2.5 网络 20 2.2.6 系统安全 20 2.2.7 其他功能 21 2.3 Windows API核心DLL 21 2.3.1 Kernel32.dll 21 2.3.2 User32.dll 21 2.3.3 Gdi32.dll 22 2.3.4 标准C函数 22 2.3.5 其他Dll 22 2.4 Unicode和多字节 22 2.4.1 W版本和A版本的API 24 2.4.2 Unicode与ASCII的转换 24 2.5 对Windows程序设计规范的建议 25 第3章 开发工具配置与使用 26 3.1 使用Visual C/C++编译链接工具 26 3.1.1 编译器cl.exe 27 3.1.2 资源编译器rc.exe 31 3.1.3 链接器link.exe 32 3.1.4 其他工具 38 3.1.5 编译链接工具依赖的环境变量 39 3.1.6 示例:使用/D选项进行条件编译 42 3.2 使用Platform SDK 43 3.2.1 Platform SDK的目录结构与功能 43 3.2.2 为编译链接工具设置环境变量 45 3.2.3 Platform SDK工具集 46 3.2.4 Windows Vista SDK 48 3.3 编写Makefile 48 3.3.1 使用nmake.exe构建工程 48 3.3.2 Makefile实例 50 3.3.3 注释 50 3.3.4 宏 50 3.3.5 描述块:目标、依赖项和命令 53 3.3.6 makefile预处理 55 3.3.7 在Platform SDK的基础上使用nmake 56 3.4 使用WinDbg调试 57 3.4.1 安装WinDbg 57 3.4.2 编译可调试的程序 58 3.4.3 WinDbg命令 59 3.4.4 调试过程演示 59 3.5 集成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62 3.5.1 工程类型选择与配置 62 3.5.2 Visual Studio快捷方式 64 3.5.3 生成项目 64 3.5.4 调试 65 3.5.5 选项与设置 65 3.6 开发环境配置总结 66 第4章 文件系统 67 4.1 概述 67 4.1.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67 4.1.2 文件系统主要API 68 4.2 磁盘和驱动器管理 70 4.2.1 遍历卷并获取属性 70 4.2.2 操作驱动器挂载点 76 4.2.3 判断光驱中是否有光盘 81 4.2.4 获取磁盘分区的总容量、空闲容量、簇、扇区信息 83 4.3 文件和目录管理 86 4.3.1 删除、复制、重命名、移动文件 87 4.3.2 创建、打开、读写文件,获取文件大小 90 4.3.3 创建目录 96 4.3.4 获取程序所在的目录、程序模块路径,获取和设置当前目录 97 4.3.5 查找文件、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100 4.3.6 递归遍历目录树 103 4.3.7 获取、设置文件属性和时间 105 4.4 内存映射文件 110 4.4.1 使用Mapping File提高文件读写的效率 110 4.4.2 通过Mapping File在进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 115 4.4.3 通过文件句柄获得文件路径 118 4.5 总结 121 第5章 内存管理 122 5.1 Windows内存管理原理 122 5.1.1 基本概念 122 5.1.2 分页与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映射与地址转换 123 5.1.3 进程的内存空间 125 5.1.4 虚拟内存布局、内存的分工、堆与栈 127 5.1.5 内存的保护属性和存取权限 127 5.1.6 本章API列表 127 5.2 堆管理 129 5.2.1 获取堆句柄、分配与再分配堆 129 5.2.2 获取堆中内存块的大小信息 133 5.2.3 释放内存、销毁堆 134 5.3 全局(Global)和局部(Local)内存管理 136 5.3.1 Global函数 136 5.3.2 Local函数 137 5.3.3 使用全局和局部函数分配和释放内存、改变内存块属性 137 5.4 虚拟内存管理 138 5.4.1 虚拟地址空间与内存分页 139 5.4.2 分配和释放可读可写的虚拟内存页面 139 5.4.3 修改内存页面状态和保护属性、将页面锁定在物理内存中 142 5.4.4 管理其他进程的虚拟内存 143 5.5 内存操作与内存信息管理 144 5.5.1 复制、填充、移动、清零内存块、防止缓冲区溢出 144 5.5.2 获得当前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146 5.5.3 判断内存指针的可用性 147 5.6 各种内存分配方式的关系与比较 148 5.6.1 标准C内存管理函数与Windows内存管理API的关系 149 5.6.2 功能性区别 149 5.6.3 效率的区别 149 第6章 进程、线程和模块 150 6.1 基本概念 150 6.1.1 应用程序与进程 150 6.1.2 控制台应用程序与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1 6.1.3 动态链接库、模块 151 6.1.4 线程、纤程与作业 152 6.1.5 权限与优先级 153 6.2 进程管理 153 6.2.1 创建进程、获取进程相关信息、获取启动参数 153 6.2.2 编写控制台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8 6.2.3 获取和设置环境变量 158 6.3 线程、纤程 162 6.3.1 创建线程、退出线程、获取线程信息 162 6.3.2 挂起、恢复、切换、终止线程 164 6.3.3 创建远程线程、将代码注入其他进程中执行 167 6.3.4 创建纤程、删除纤程、调度纤程 170 6.3.5 纤程与线程的互相转换 171 6.4 进程状态信息 176 6.4.1 PS API与Tool help API 176 6.4.2 遍历系统中的进程 178 6.4.3 列举进程的模块、线程 182 6.4.4 进程的堆使用、内存占用、虚拟内存大小,页面错误情况 184 6.5 动态链接库 185 6.5.1 加载、释放DLL、通过句柄获取DLL相关信息 186 6.5.2 编写动态链接库、导出函数 186 6.5.3 创建动态链接库工程,配置DLL编译链接选项 188 6.5.4 运行时动态获取DLL导出函数地址并调用 189 6.5.5 声明导出函数、创建lib库,为其他模块提供导入表调用接口 190 6.5.6 通过构建导入表调用DLL导出函数 191 第7章 线程同步 192 7.1 基本原理 192 7.1.1 线程同步的过程 193 7.1.2 同步对象 193 7.1.3 等待函数 193 7.2 同步对象示例 194 7.2.1 使用事件对象(Event) 194 7.2.2 使用互斥对象(Mutex) 199 7.2.3 使用信号量控制访问共享数据的线程数量 202 7.2.4 使用可等待计时器(Timer) 206 7.3 等待进程和线程的执行完成 209 第8章 服务 210 8.1 基本概念 210 8.1.1 服务控制器(SCM) 211 8.1.2 服务程序 211 8.1.3 服务控制管理程序 211 8.1.4 系统服务管理工具 211 8.1.5 服务的属性 211 8.2 编写服务程序 212 8.2.1 入口函数 212 8.2.2 服务主函数 212 8.2.3 控制处理函数 213 8.3 实现对服务的控制和管理 216 8.3.1 创建、删除服务 216 8.3.2 启动、停止服务,向服务发送控制请求 219 8.3.3 管理服务状态、配置服务、服务的依赖关系 222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 229 9.1 字符界面程序 229 9.1.1 基本概念 230 9.1.2 控制台读写 231 9.1.3 控制台字体、颜色等属性,操作屏幕缓存 234 9.1.4 控制台事件 244 9.2 图形用户界面:基本概念 246 9.2.1 窗口 246 9.2.2 窗口类 246 9.2.3 消息和消息处理函数 247 9.2.4 控件 247 9.2.5 资源 248 9.2.6 对话框 248 9.3 图形用户界面:窗口 248 9.3.1 注册窗口类 249 9.3.2 创建窗口 251 9.3.3 窗口消息处理函数 253 9.3.4 窗口属性、位置和大小 256 9.3.5 窗口显示方式 257 9.3.6 线程消息队列和消息循环 258 9.4 图形用户界面:控件 258 9.4.1 Tree View控件 258 9.4.2 为Tree View控件增加节点 260 9.4.3 Tree View右键菜单 262 9.4.4 List View控件 263 9.4.5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分栏 265 9.4.6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项 266 9.4.7 文本框控件 267 9.4.8 为文本框控件设置文字 268 9.5 界面资源 269 9.5.1 资源脚本(.rc) 269 9.5.2 资源ID定义和头文件 272 9.5.3 在程序中使用资源 273 9.6 菜单 273 9.6.1 菜单资源和菜单句柄 273 9.6.2 动态增加、删除、设置菜单及菜单项 274 9.6.3 菜单消息处理 274 9.7 对话框 275 9.7.1 创建对话框 275 9.7.2 对话框消息处理函数 276 第10章 系统信息的管理 277 10.1 Windows系统信息 277 10.1.1 获取系统版本 277 10.1.2 获取计算机硬件信息 279 10.1.3 获取系统目录等信息 281 10.1.4 用户名、计算机名、域名 282 10.1.5 处理系统颜色信息、尺度信息等 284 10.1.6 鼠标、键盘等外设信息 285 10.2 时间信息 286 10.2.1 设置、获取系统时间 286 10.2.2 获取开机至现在持续的时间 287 10.2.3 文件时间与系统时间的转换 287 10.3 注册表 288 10.3.1 注册表的作用及组织形式 288 10.3.2 键、子键、键属性及键值的相关操作 289 10.3.3 列举注册表项及键值 292 10.3.4 通过注册表设置一个自启动的程序 293 10.3.5 设置随程序启动而启动的调试器(任何程序) 294 10.3.6 指定程序崩溃实时调试器 294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 295 11.1 邮槽(MailSlot) 295 11.1.1 创建邮槽、从邮槽中读取消息 296 11.1.2 通过邮槽发送消息 299 11.2 管道(Pipe) 300 11.2.1 创建命名管道 300 11.2.2 管道监听 302 11.2.3 使用异步I/O进行读写 303 11.2.4 关闭管道实例 307 11.2.5 客户端 307 11.3 剪贴板 310 11.3.1 获取、设置剪贴板数据 310 11.3.2 监视剪贴板 317 11.3.3 剪贴板数据格式 325 11.4 数据复制消息(WM_COPYDATA) 327 11.4.1 数据发送端 327 11.4.2 数据接收端 330 11.5 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 332 11.5.1 动态数据交换(DDE)和网络动态数据交换(NDDE) 332 11.5.2 通过File Mapping在进程间共享数据 333 11.5.3 Windows Socket 333 第12章 Windows Shell程序设计 334 12.1 Windows Shell目录管理 335 12.1.1 Shell对目录和文件的管理形式 335 12.1.2 “我的文档”等特殊目录相关操作 335 12.1.3 绑定、遍历、属性获取 337 12.1.4 浏览文件对话框 339 12.2 文件协助(File Associations) 340 12.2.1 文件类型相关注册表键值 340 12.2.2 为文件指定默认打开程序 341 12.2.3 定制文件类型的图标 342 12.3 Shell扩展 343 12.3.1 对象及概念 343 12.3.2 CLSID,处理例程的GUID 344 12.3.3 注册Shell扩展 345 12.3.4 COM程序开发基础 346 12.3.5 编写Handler程序 346 12.3.6 Shell扩展程序的调试 362 12.3.7 总结 363 12.4 任务栏通知区域(Tray)图标 363 12.4.1 创建图标窗口 364 12.4.2 创建图标和图标菜单 367 12.4.3 最小化主窗口到通知区域 370 12.4.4 弹出气泡通知 372 12.4.5 动态图标 374 12.4.6 其他功能 376 第13章 Windows GDI 379 13.1 GDI编程接口概述 379 13.1.1 Windows GDI的功能 379 13.1.2 链接库与头文件 380 13.2 设备上下文(DC)、输出操作与图形对象 380 13.2.1 设备上下文类型与关联设备 380 13.2.2 图形对象的作用及与DC的关系 380 13.2.3 各类图形对象的具体属性与作用 383 13.2.4 绘制、填充、写入等图形输出操作 384 13.2.5 修剪与坐标变换 385 13.2.6 设备上下文的图形模式 385 13.3 一个最简单的GDI程序 386 13.3.1 示例 386 13.3.2 DC的操作 387 13.3.3 颜色的表示 388 13.3.4 图形对象:画刷和画笔 389 13.3.5 输出操作:绘制图形和线条 390 13.4 文字和字体 391 13.4.1 选择、设置字体 393 13.4.2 选择字体图形对象 394 13.4.3 文字的颜色 394 13.4.4 输出文字 395 13.4.5 DC图形模式设置 395 13.4.6 遍历字体 396 13.4.7 为系统安装、删除字体文件 398 13.5 绘制线条 398 13.5.1 选择画笔对象 399 13.5.2 直线 399 13.5.3 绘制任意曲线 399 13.5.4 跟踪鼠标轨迹 399 13.5.5 弧线 405 13.6 绘制图形 405 13.6.1 填充颜色与边缘勾勒 406 13.6.2 绘制矩形、椭圆、圆角矩形 406 13.6.3 椭圆弓形和椭圆扇形 411 13.6.4 多边形 411 13.6.5 RECT结构及对RECT的操作 412 13.7 位图操作 414 13.7.1 截取屏幕、保存位图文件 414 13.7.2 将位图显示在界面上 419 13.8 区域(Regions)、路径(Paths)与修剪(Clip)操作 422 13.8.1 区域的创建及形状、位置等属性 422 13.8.2 区域边沿、区域填充、反转与勾勒操作 423 13.8.3 组合、比较、移动等操作 426 13.8.4 点击测试(Hit Testing) 427 13.8.5 路径的创建与操作 431 13.8.6 路径转换为区域 432 13.8.7 使用区域和路径进行修剪操作,限制输出 432 13.9 坐标变换 438 13.9.1 缩放 439 13.9.2 旋转 440 13.10 调色板 440 第14章 网络通信与配置 443 14.1 Socket通信 444 14.1.1 客户端 444 14.1.2 服务端 449 14.1.3 处理并发的客户端连接 455 14.1.4 网络通信的异步I/O模式 456 14.2 IP Helper 456 第15章 程序安装与设置 463 15.1 创建cab文件 463 15.1.1 makecab.exe 463 15.1.2 压缩多个文件 464 15.1.3 Cabinet软件开发工具包(CABSDK) 466 15.2 编写INF文件 466 15.2.1 INF文件格式 466 15.2.2 Install节 468 15.2.3 CopyFiles和AddReg等安装过程 468 15.2.4 源路径和目的路径 469 15.2.5 字符串表 469 15.3 安装程序setup.exe的编号 469 15.4 使用msi文件进行安装 472 15.4.1 Windows Installer Service 472 15.4.2 msi文件的创建与修改工具orca.exe 474 15.4.3 准备工作 475 15.4.4 编辑表组 475 第16章 设备驱动管理与内核通信 476 16.1 设备管理 476 16.1.1 列举设备接口 477 16.1.2 监控设备的加载和卸载 483 16.2 I/O控制、内核通信 488 16.2.1 加载驱动程序 488 16.2.2 控制驱动程序、与驱动程序进行通信 495 16.3 编写设备驱动程序 498 16.3.1 驱动程序开发包:DDK 499 16.3.2 开发驱动程序 499 16.4 I/O模式,同步与异步 504 第17章 用户、认证和对象安全 506 17.1 基本概念 506 17.1.1 访问令牌、权限和用户标识 506 17.1.2 进程的系统操作权限 507 17.1.3 安全对象 508 17.1.4 访问控制列表(ACL) 508 17.2 安全机制程序示例 509 17.2.1 列举进程访问令牌内容和权限 509 17.2.2 修改进程的权限 514 17.2.3 列举安全对象的安全描述符 515 17.2.4 修改安全描述符 521 17.3 用户 522 17.3.1 创建用户 522 17.3.2 用户组 523 17.3.3 删除用户 525 17.3.4 列举用户和用户组、获取用户信息 525 第18章 Windows API的内部原理 532 18.1 关于API的补充说明 532 18.1.1 Windows API的版本演进和Vista新增API 532 18.1.2 64位操作系统的接口 533 18.2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封装 533 18.2.1 什么是对象 534 18.2.2 面向对象的思想 534 18.2.3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内核对象、GDI对象等 534 18.3 Windows程序设计参考:文档资源与样例代码 534 18.3.1 SDK文档和MSDN 534 18.3.2 SDK示例代码 535 18.4 x86平台程序函数调用原理 535 18.4.1 函数调用的真实过程 535 18.4.2 函数调用约定 539 18.4.3 为什么通过参数返回数据时只能使用指针 540 18.4.4 缓冲区溢出 540 18.4.5 程序运行错误的调试技巧 540 18.5 可执行程序结构与API函数接口内部机理 541 18.5.1 Windows可执行程序结构 541 18.5.2 导入表、导出表、动态链接 543 18.5.3 NTDLL.DLL、NATIVE API和SSDT 544 18.5.4 API HOOK 546 18.6 发布程序 546 18.6.1 合理选择编译链接选项 546 18.6.2 构建到指定路径 546 18.7 模块化,向Windows API学习接口定义 547 18.7.1 lib文件 547 18.7.2 头文件 547 18.7.3 为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SDK 547
本文所述的ARM的指的是CortexA系列以及ARM9,ARM11,跑Linux操作系统。对于CortexM系列并不一定完全适用;   谈到ARM以及启动和烧写等方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几个关键词:Uboot,Cmdline,启动方式选择,文件系统格式,存储介质,如NAND,EMMC,SD卡等   下面一个一个做相关介绍:   启动方式:   ①一般CPU都可以配置为从多种介质启动,比如SPINorFlash,NAND,EMMC,SD卡,U盘等 ②大致原理是CPU内部ROM有一段固化的启动代码,根据CPU配置引脚,判断启动位置,然后从外部介质读取数据启动 ③一般启动介质的前一部分代码的作用必须是:初始化硬件参数,自身拷贝 ④关于自拷贝:因为CPU内部RAM很小,因此只能读取一部分启动介质的数据即Uboot到内部RAM运行,所以Uboot前一部分的工作需要将自身剩余部分拷贝到外部RAM中,然后加载运行   Uboot:   ①主要作用:引导Linux系统(主要是从存储介质的哪个地方读取Kernel,传递什么样的启动参数) ②其他功能:支持很多命令,主要是存储控制和网络命令,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和升级系统用 ③常用操作:TFTP,NAS,Flash操作,UBI操作,Setenv,boot等 ④一般升级系统流程:使用tftp方式从主机下载kernel及文件系统等文件,然后使用flash等命令烧写到存储介质如NAND,最后设定启动参数,然后引导系统启动; ⑤一般调试流程,介绍2种: -使用NAS从主机直接加载文件系统,直接在线调试,快捷方便 -设定从SD卡启动,从SD卡加载kernel和文件系统调试
对考试很有帮助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种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1、科普的观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依照设计者制定的各种调度策略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使之能高效地运行。 2、功能的观点 操作系统是一个计算机资源管理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的分配、控制、调度和回收。 3、用户的观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这种接口使用计算机。 4、软件的观点 操作系统是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5、管理的观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合理而协调的管理者。 6、 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并协调并发活动,实现信息的存取和保护。它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系统使整个计算机系统实现了高效率和高度自动化。 2、操作系统的生成和五大类型 生成:产生最适合自己工作环境的OS内核(kernel)。既方便用户,又使系统开销尽量小;生成的配置过程如UNIX中newconfig命令;DOS中config.sys文件;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负责。 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即在系统内(内存)同时存放并运行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多道程序设计的基础:是将运行过程进一步细化成几个小的步骤,从而实现宏观上的并行。但从微观上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地或分时地占用处理机,交替执行。 多道程序系统 ≠ 多重处理系统 ≠ 多用户 ≠ 多终端 多道是指内存中驻留多个程序或一个程序的多个程序段,因此,多用户系统一定是采用多道技术。而多道系统不一定是多用户系统。多重处理系统一般指多CPU系统。当然,一个CPU的系统采用分时技术可以为多用户服务。多用户的关键技术是在用户之间要有保密保安措施。终端指用户使用的硬件设备,即使一个终端也可为多用户使用,例如,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 •分时与实时 分时技术:把CPU的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例如,几十至几百毫秒)工作。随着时间片的时间减少,对换时间所占的比例随之增大。随着用户数目的不断增加,这种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实时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做出快速反应。交互作用能力较差。 3、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 •作业管理:包括任务管理、界面管理、人机交互、图形界面、语音控制和虚拟现实等; •文件管理:又称为信息管理; •存储管理:实质是对存储“空间”的管理,主要指对内存的管理; •设备管理:实质是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其中包括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和回收; •进程管理:又称处理机管理,实质上是对处理机执行“时间”的管理,即如何将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任务。 4、表征操作系统的属性 主要有:响应比,并发性,信息的共享、保密与保护,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读性、可“生成”性,安全可靠性,可测试性等。 第二章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1、基本概念 作业(Job)是让计算机完成一件事或任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作业步(Job steps) :作业顺序执行的工作单元。 作业流(Job Stream) :作业步的控制流程。 作业类别:终端交互作业、批处理作业。 2、用户界面 三代用户界面: •第一代用户界面: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在一维空间(命令行界面); •第二代用户界面:图形界面在二维空间(图形界面); •第三代用户界面:虚拟现实在三维空间(虚拟现实的界面元素)。 3、传统的人机接口 •操作命令 联机(键盘操作命令)、脱机(作业控制语言) 用户组合自编(Shell语言):DOS Shell;UNIX ;BShell、CShell等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4、作业输入输出方式 •输入输出方式:脱机、直接耦合(交互联机) •SPOOLing:联机外围同时操作,假脱机(排队转储,设备虚拟技术) 5、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的功能: (1)采用JCB(作业控制块)表格,记录各作业状况; (2)按选定的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出一部分(多道)或一个作业投入运行; (3)为被选中的作业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建立相应的执行进程和分配系统资源; (4)作业运行结束的善后处理工作。 •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FCFS)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刻i-作业提交时刻i)/n个作业 (2)最短作业优先:在作业内容参差很不均衡时有合理性 (3)“响应比”最高的优先 “响应(系数)比”:作业响应时间(等待和运行)/作业运行时间 (4)定时轮转法(按时间片):适合作业不定的情况 (5)优先数法:急事先办的原则 第三章进程及处理机管理 1、为什么要引入“进程” (1)进程调度属于低级处理机管理,即确定系统中哪个进程将获得CPU;而作业调度属于高级处理机管理,即确定系统中哪些作业将获得CPU。 (2)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3)引入进程的意义是描述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程序的动态执行过程。 2、进程的定义及特征 (1)程序和进程的区别 (2)进程的五个基本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制约性、结构性 3、进程调度 (1)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及转换 三个基本状态是等待、执行和就绪,在一定的条件下,进程的状态将发生转换。 (2)进程调度算法 主要有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多级反馈轮转法、优先数法。 (3)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它描述了进程的动态性。 4、进程通信 (1)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一般来说同步反映了进程之间的协作性质,往往指有几个进程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在时间次序上的某种限制,进程相互之间各自的存在及作用,通过交换信息完成通信。如接力比赛中一组队员使用接力棒等。 进程互斥体现了进程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这时进程相互之间不一定清楚其它进程情况,往往指多个任务多个进程间的通讯制约,因而使用更广泛。如打篮球时双方挣抢篮板球等。 (2)临界区 并发进程中与共享资源有关的程序段定义为临界区。进入临界区的准则是:①一次只准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②本进程结束负责通知下一进程;③进程调度,不能阻塞。 (3)原语 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 •加锁/开锁(LOCK/UNLOCK)原语 优点是实现互斥简单;缺点是效率很低。 •信号量(Semaphore)及PV操作 PV操作能够实现对临界区的管理要求。它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具体定义如下: P(S):①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S=S-1; ②如果S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S):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信号量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当它的值大于0时,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注意信号量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一般来说,信号量S 0时,S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执行一次P操作意味着请求分配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减1;当S<0时,表示已经没有可用资源,请求者必须等待别的进程释放该类资源,它才能运行下去。而执行一个V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加1;若S 0,表示有某些进程正在等待该资源,因此要唤醒一个等待状态的进程,使之运行下去。 •消息缓冲通信原语 高级通信原语,用于一组信息发送(Send)与读取(Read)。 5、死锁 (1)死锁的概念 死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中的每一个,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进程释放资源而被封锁,它们都无法向前推进,称这种现象为死锁现象。 产生死锁的原因是共享资源有限,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竞争,而且操作不当。 (2)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资源互斥使用、保持和等待、非剥夺性、循环等待。 (3)解决死锁的方法 一般有死锁的预防,即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使系统绝不会进入死锁状态;死锁的避免,即在资源动态分配的过程中使用某种办法防止系统进人死锁状态;和允许系统产生死锁,然后使用检测算法及时地发现并解除它。 安全状态、安全系列、银行家算法等 第四章 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使用的基本概念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在具有地址变换机构的计算机中,允许程序中编排的地址和信息实际存放在内存中的地址有所不同。前者叫逻辑(相对)地址,后者叫物理(绝对)地址。 •重定位: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虚拟存储管理 虚存是由操作系统调度,采用内外存的交换技术,各道程序在必需使用时调入内存,不用的调出内存,这样好象内存容量不受限制。 虚存的特点: (1)虚存容量不是无限的,极端情况受内存和外存可利用的总容量限制; (2)虚存容量还受计算机总线地址结构限制; (3)速度和容量的“时空”矛盾,虛存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存储管理的目的及功能 目的是方便用户,提高内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内存共享。 功能主要有内存的分配和管理、内存的扩充技术、内存保护技术 2、分区分配存储管理 分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可重定位分区、多重分区。 内存“扩充”技术: •交换:由操作系统做,用户不知道。 •覆盖:由用户控制,操作系统提供覆盖机制。 内存保护技术: ---保护系统工作区和用户作业区,特别是如何防止系统区被破坏。方法有存储保护键、界限寄存器 3、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1)页式存储管理实现原理 基于程序在运行时不需要一开始都装入内存(局部性原理),更不应该把最近较长一段时间内不用的程序装入内存。 (2)页表的作用是将逻辑页号转换为物理块号。 (3)页面淘汰算法 先进先出算法(FIFO)、循环检测法、最近最少使用页面先淘汰(LRU)、最不经常使用的页面先淘汰(LFU)、最近没有使用页面先淘汰(NUR)、最优淘汰算法(OPT)等。 (4)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虛存量大,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内存不够的调度操作; •内存利用率高,不常用的页面尽量不留在内存; •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有效地解决了“碎片”问题。与分区式相比,不需移动作业;与多重分区比,无零星碎片产生。 缺点: •要处理页面中断、缺页中断处理等,系统开销较大; •有可能产生“抖动”; •地址变换机构复杂,为提高速度采用硬件实现,增加了机器成本。 4、段式、段页式存储管理 段式、页式存储管理的对比。 段页式存储管理特点: •每一段分若干页,再按页式管理,页间不要求连续; •用分段方法分配管理作业,用分页方法分配管理内存; •兼有段式和页式管理的优点,系统复杂和开销增大,一般在大型机器上才使用。 第五章文件管理 1、文件管理任务与功能 任务:把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文件的手段,提供给操作系统本身和用户,以达到方便用户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功能: ---分配与管理外存 ---提供合适的存储方法 ---文件共享、保护,解决命名冲突 文件组织结构:文件、文件元素、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 = 文件管理程序(文件和目录的集合)+ 它所管理的全部文件; •文件系统是用户与外存的接口; •为用户提供统一方法(以数据记录的逻辑单位),访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的信息。 2、文件分类 (1)按文件性质与用途分: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2)按操作保护分:只读文件、可读可写文件、可执行文件 (3)按使用情况分: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4)按用户观点分: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5)按存取的物理结构分:顺序(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6)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有结构文件、无结构文件 (7)按文件中的数据形式分:源文件、目标文件 3、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 ---从用户观点看 ---按文件名及记录号存取文件,是一维、连续的字符序列,方便存储、检索或加工 ---文件由若干个逻辑记录组成,并加以命名或编号 •文件的物理结构 又称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是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 空闲空间的管理方法主要有:空闲表法、空闲(自由)链表法、成组链接法 4、文件目录 (1)文件目录分类:一级文件目录、二级文件目录、多级文件目录 (2)文件目录的管理 •目录做成文件,文件系统便于内部统一管理,目录文件在使用时调入内存; •在操作系统中,大量采用“表格”管理。 5、文件存取控制 •解决文件保护、保密和共享 •常用的文件存取控制方法有:存取控制矩阵、用户权限表、使用口令、使用密码 6、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和表示 UNIX或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主要特点 (1)操作系统文件的目录组织是一个树形结构,从根结点到叶子称为文件的全路径名,文件可以由其全路径名唯一确定; (2)文件本身是无结构的字符流; (3)把外部设备的特殊文件和普通文件以及目录文件都统一在文件这一概念上,对于一般文件的访问、共享和保护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外部设备。 第六章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设备管理的任务 (1)按用户需求提出的要求接入外部设备,系统按一定算法分配和管理控制,而用户不必关心设备的实际地址和控制指令; (2)尽量提高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发挥主机与外设以及外设与外设之间的真正并行工作能力。 •设备管理的功能 (1)分配设备 (2)控制和实现真正的输入输出操作 (3)对输入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 (4)在一些较大系统中实现虚拟设备技术 2、外部设备分类 (1)按系统和用户分:系统设备、用户设备 (2)按输入输出传送方式分(UNIX或Linux操作系统):字符型设备、块设备 (3)按资源特点分:独享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4)按设备硬件物理特性分:顺序存取设备、直接存取设备 (5)按设备使用分:物理设备、逻辑设备、伪设备 •设备I/O方式:询问、通道、中断 •I/O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按优先级进行分配 3、设备管理技术 (1)I/O设置缓存理由 •解决信息的到达率和离去率不一致的矛盾; •缓存起中转站的作用; •使得一次输入的信息能多次使用; •在通道或控制器内设置局部寄存器作为缓冲存储器,可暂存I/O信息,以减少中断CPU的次数。这种情形可进一步推广,使得一次读入的信息可多次重复使用。 (2)虚拟设备的技术(SPOOLing) SPOOLing,即外围设备联机并行操作,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也叫做“假脱机技术”。是一种预输入、缓输出和转储的管理技术. SPOOLing系统的特点: •提高了I/O速度; •将独享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典型例子是打印机的“共享”); •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4、设备处理程序编制内容 •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 (1)将接收到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2)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状态,传递有I/O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3)发出I/O命令,启动分配到的I/O设备,完成指定的I/O 操作; (4)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对于设置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驱动程序还应能够根据用户的 I/O请求,自动地构成通道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的特点 (1)驱动程序主要是在请求I/O的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一个通信程序。 (2)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紧密相关。 (3)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 (4)由于驱动程序与硬件紧密相关,因而其中的一部分程序用汇编语言书写,目前有很多驱动程序,其基本部分已经固化,放在ROM中。 •设备处理方式 (1)将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2)检查I/O请求的合法性 (3)读出和检查设备的状态 (4)传送必要的参数 (5)方式的设置和I/O设备启动 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且是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方面体会:对内,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对外,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系统调用与一般过程调用的区别。 系统调用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调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过程调用,它与一般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如下: (1)运行状态不同。一般的过程调用,其调用和被调用过程都是用户程序,它们都运行在同一系统状态下;而系统调用的调用过程是用户程序,它运行在用户态,其被调用过程是系统过程,运行在系统态。 (2)进入方式不同。一般过程调用可以直接通过过程调用语句将控制转移到被调用过程;而执行系统调用时,由于调用和被调用过程处于不同系统状态,必须通过访管中断进入。 (3)代码层次不同。一般过程调用中的被调用程序是用户级程序,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中的代码程序,是系统级程序。 •下表给出作业l、2、3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试问平均周转时间各为多少?(时间单位:小时,以十进制进行计算。) 解: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策略,则调度顺序为l、2、3。  平均周转时间T=(8+11.6+12)/3=10.53 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策略,则调度顺序为l、3、2。  平均周转时间T=(8+8+12.6)/3=9.53 •试述文件管理系统设置打开文件、关闭文件命令的原因。 解: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用户文件,而访问一个文件需要查询目录,有时甚至需要多次查询目录。由于文件目录与文件一起存放在辅存上,当存取文件时,必须先到辅存中读取文件目录信息,从中获得文件的存放地址,然后再去存取文件。这样一来,文件信息的存取将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将整个文件目录放入主存,虽然可以提高存取速度,但这需要占用大量主存空间,显然这也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文件数总是有限的,因此只要将目录中当前要使用的那些文件的目录表目复制到内存中就可以了。这样既不占用太多的主存空间,又可显著提高查询文件目录的速度。为此,大多数操作系统中设置了两个文件操作:打开文件和关闭文件。 打开文件操作完成的功能是将文件的有关目录信息复制到主存活动文件表中,以建立用户和这个文件的联系。关闭文件操作的功能是用户宣布这个文件当前不再使用,系统将其在主存中的相应目录信息删去,因而也就切断了用户同这个文件的联系。 •有一个文件系统如图(a)所示,图中的框表示目录,圈表示普通文件。根目录常驻内存,目录文件组织成链接文件,不设文件控制块,普通文件组织成索引文件。目录表目指示下一级文件名及其磁盘地址(各占2个字节,共4个字节)。若下级文件是目录文件,指示其第一个磁盘块地址。若下级文件是普通文件,指示其文件控制块的磁盘地址。每个目录文件磁盘块最后4个字节供拉链使用。下级文件在上级目录文件中的次序在图中为从左至右。每个磁盘块有512字节,与普通文件的一页等长。 普通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组织结构如图(b)所示,其中每个磁盘地址占2个字节,前10个地址直接指示该文件前10页的地址。第11个地址指示一级索引表地址,一级索引表中每个磁盘地址指示一个文件页地址;第12个地址指示二级索引表地址,二级索引表中每个地址指示一个一级索引表地址;第13个地址指示三级索引表地址,三级索引表中每个地址指示一个二级索引表地址。问: (1)一个普通文件最多可有多少个文件页? (2)若要读文件J中的某一页,最多启动磁盘多少次? (3)若要读文件W中的某一页,最少启动磁盘多少次? 答:(1)由题目中所给条件可知,磁盘块大小为512字节,每个磁盘地址占2个字节。因此,一个一级索引表可容纳256个磁盘地址。同样地,一个二级索引表可容纳256个一级索引表地址,一个三级索引表可容纳256个二级索引表地址。这样,一个普通文件最多可有页数为:10+256+256×256+256×256×256=16843018 (2)从图(a)中可以看出,目录文件A和目录文件D中的目录项都只有两个,因此这两个目录文件都不需要拉链。若要读文件J中的某一项,首先从内存的根目录中找到目录文件A的磁盘地址,将其读入内存(第1次访问磁盘)。然后再从目录A中找出目录文件D的磁盘地址,并将其读入内存(第2次访问磁盘)。从目录D中找出文件J的文件控制块地址,将文件J的文件控制块读入内存(第3次访问磁盘)。在最坏情况下,要访问页的磁盘地址需通过三级索引才能找到,这时要三次访问磁盘才能将三级索引表读入内存(第4、5、6次访问磁盘)。最后读入文件J中的相应页(第7次访问磁盘)。 由此可知,若要读文件J中的某一页,最多启动磁盘7次。 (3)从图(a)中可以看出,目录文件C和目录文件U中,目录项数目较多,若目录项数超过127(512/4-l=127),则目录文件的读入可能需要多次磁盘读(因目录文件组织成链接文件)。在最好情况下,所找的目录项都在目录文件的第一个磁盘块中。若要读文件W中的某一页,首先从内存的根目录中找到目录文件C的磁盘地址,将其读入内存(第1次访问磁盘)。在最好情况下,能从目录C的第一个磁盘块中找出目录文件互的磁盘地址,并将其读入内存(第2次访问磁盘)。从目录I中找出目录文件P的的磁盘地址,将其读入内存(第3次访问磁盘)。从目录P中找到目录文件U的磁盘地址,将其读入内存(第4次访问磁盘)。在最好情况下,能从目录U的第一个磁盘块中找出文件W的文件控制块地址,将文件W的文件控制块读入内存(第5次访问磁盘)。在最好情况下,要访问的页在前10页中,这时可直接得到该页的磁盘地址。最后读入文件W中的相应页(第6次访问磁盘)。 由此可知,若要读文件W中的某一页,最少启动磁盘6次。 •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存储空间时,若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大小分别为15K、28K、10K、226K、110K。现有五个作业J1到J5,它们所需的主存空间依次是10K、15K、102K、26K、180K。问如果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能否把这五个作业按J1到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使用哪种分配算法装入这五个作业,可使主存的利用率最高? 解:按首次适应分配算法,不能把这五个作业全部依次装入主存。这时J1、J2装入第1、2个空闲区,J3、J4装入第4、5个空闲区,J5有180K,无法装入仅有的10K空闲区。 能使主存利用率最高的是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这时,这五个空闲块分别装入作业J2、J4、J1、J5、J3。 •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请计算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绝对地址。 解: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由已知条件“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可知页号部分占5位;由“每页为1KB”,1K=210,可知内页地址占10位。由“内存为16KB”,可知有16块,块号为4位。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 1010 0101 1100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编码 “000 10” 为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4(十进制),即物理块地址为:01 00 ,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得01 0010 0101 1100,即125C(H)。 •某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接收了一个共7页的作业,作业执行时依次访问的页为:1、2、3、4、2、1、5、6、2、1、2、3、7。当内存块数量为4时,请分别用先进先出(FIFO)调度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LRU)调度算法,计算作业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写出依次产生缺页中断后应淘汰的页。(所有内存开始时都是空的,凡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次缺页中断。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1)采用先进先出(FIFO)调度算法,页面调度过程如下: 所以,共产生10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是1、2、3、4、5、6。 (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RU)调度算法,页面调度过程如下: 因此,共产生8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是3、4、5、6。 •试述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和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区别。 解:分页和分段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式: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实现非连续分配,以便解决内存碎片问题,或者说分页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确定,将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分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为什么说有了通道技术和中断技术才真正做到了CPU与外设的并行操作? 解:通道是负责外围设备与主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能单独完成输入输出操作的处理机。有了通道,主存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就不要CPU干预了,CPU可以做与输入输出无关的其他工作,从而使计算机系统获得了CPU与外围设备之间并行工作的能力。 I/O中断是通道和CPU协调工作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中断技术,CPU就要不断去查询通道以及设备执行的情况,这样一来,CPU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查询上,不能很好地为其他进程服务。使用中断技术,CPU可以完全不管通道和设备的执行情况,因为无论操作正常结束或操作异常结束,通道都会发出中断,通知CPU来处理。 综上所述,通道技术和中断技术的出现,使得主存可以直接与外设交换数据,而CPU得以并行地工作,大大提高了CPU的使用效率。 •某分时系统的进程出现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 试问:(1)你认为该系统采用的是何种进程调度算法? (2)把图中所示的六个状态变化的原因写出来。 解:(1)该分时系统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时间片轮转法。 (2)①进程被选中,变成运行态;②时间片到,运行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③运行的进程启动打印机,等待打印;④打印工作结束,等待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⑤等待磁盘读文件工作;⑥磁盘传输信息结束,等待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 •怎样理解操作系统的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 解: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都属于处理机调度。作业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高级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审查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作业的资源要求以及按照一定的算法来选取作业。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低级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操作系统中作业的状态主要有:提交、后备、执行、完成,进程的状态主要有等待、就绪、执行。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转换关系见下图。 •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应该注意什么? 解: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应该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 (1)对每一个共享资源都要设立信号量。互斥时对一个共享资源设立一个信号量;同步时对一个共享资源可能要设立两个或多个信号量,要视由几个进程来使用该共享变量而定。 (2)互斥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1;同步时至少有一个信号量的初值大于等于1。 (3)PV操作一定要成对调用。互斥时在临界区前后对同一信号量作PV操作;同步时则对不同的信号量作PV操作,PV操作的位置一定要正确。 (4)对互斥和同步混合问题,PV操作可能会嵌套,一般同步的PV操作在外,互斥的PV操作在内。 三、课程练习及参考解答 一、填空 1、设备I/O方式有如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文件存取方式按存取次序通常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类 ______________。 3、从用户观点看,UNIX系统将文件分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5、进程的三个最基本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传统操作系统提供编程人员的接口称为________________。 7、三代人机界面的发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1、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 )。 A. 应用软件 B. 硬件的扩充 C. 用户软件 D.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一个程序模块 B. 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结构 D. 子程序结构 3、面向用户的组织机构属于( )。 A. 虚拟结构 B. 逻辑结构 C. 实际结构 D. 物理结构 4、操作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数据结构是( )。 A. 堆栈 B. 队列 C. 表格 D. 树 5、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 A. 解决碎片问题 B. 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 回收空白区方便 D. 摆脱用户干预 6、逻辑地址就是( )。 A. 用户地址 B. 相对地址 C. 物理地址 D.绝对地址 7、原语是( )。 A. 一条机器指令 B. 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C. 一条特定指令 D. 中途能打断的指令 8、索引式(随机)文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 A. 不需要链接指针 B. 用户存取方便 C.回收实现比较简单 D.能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 9、几年前一位芬兰大学生在Internet上公开发布了以下一种免费操作系统核心( ),经过许多人的努力,该操作系统正不断完善,并被推广。 A. Windows NT B. Linux C. UNIX D. OS2 10.文件目录的主要作用是( )。 A. 按名存取 B.提高速度 C.节省空间 D.提高外存利用率 11、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是( )。 A. 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 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12、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 13、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 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 ( )1、进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体现为进程的互斥和同步。 ( )2、只有一个终端的计算机无法安装多用户操作系统。 ( )3、UNIX的最大特点是分时多用户、多任务和倒树型文件结构。 ( )4、常用的缓冲技术有双缓冲,环形缓冲和缓冲池。 ( )5、实时操作系统的响应系数最小,设备利用率最差。 ( )6、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都处于互相等待状态而无法继续工作。 ( )7、具有多道功能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 )8、一般的分时操作系统无法做实时控制用。 ( )9、多用户操作系统在单一硬件终端硬件支持下仍然可以工作。 ( )10、常用的缓冲技术是解决慢速设备与快速CPU处理之间协调工作。 四、回答题 1、试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说明进程同步问题的实质。 2、以一台打印机为例,简述SPOOLing 技术的优点。 3、简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4、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什么限制? 5、现代操作系统与传统操作系统相比,设计中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 练习参考解答 一、填空 1、询问、中断、通道 2、顺序存取、直接存取、按键索引 3、普通(用户)、目录、特殊 4、互斥使用、保持和等待、非剥夺性、循环等待 5、准备(就绪)、执行、等待 6、系统调用 7、一维命令行、二维图形界面、三维虚拟现实 8、先来先服务、优先数法、轮转法 二、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B 7、B 8、D 9、B 10、A 11、C 12、D 13、D 三、是非题 有错误的是第2、5、7题,其余均是正确的。 四、回答题 1、答:一个生产者,一个消费者和一个产品之间关系是典型的进程同步问题。设信号量S为仓库内产品,P-V操作配对进行缺一不可。生产者进程将产品放入仓库后通知消费者可用;消费者进程在得知仓库有产品时取走,然后告诉生产者可继续生产。 2、答:以一台打印机为例, SPOOLing 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在多用户情况下,每一个用户使用打印机就好像自己拥有一台打印机。不会产生打印机“忙”而等待。 3、答:优点: (1)虛存量大,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内存不够的调度操作。动态页式管理提供了内存与外存统一管理的虚存实现方式。 (2)内存利用率高,不常用的页面尽量不留在内存。 (3)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有效地解决了“碎片”问题。与分区式比,不需移动作业;与多重分区比,无零星碎片产生。UNIX操作系统较早采用。 缺点: (1)要处理页面中断、缺页中断处理等,系统开销较大。 (2)有可能产生“抖动”。 (3)地址变换机构复杂,为提高速度采用硬件实现,增加了机器成本。 4、答:虚存是由操作系统调度,采用内外存的交换技术,各道程序在必需使用时调入内存,不用的调出内存,这祥好像内存容量不受限制。但要注意: (1)虚存容量不是无限的,极端情况受内存、外存的可使用的总容量限制; (2)虚存容量还受计算机总线长度的地址结构限制; (3)速度和容量的“时空”矛盾,虛存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5、答:现代操作系统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采用了网络地址方案、网络协议、路由技术和微内核等先进技术。
仅收录该书籍以供学习和讨论 包含pdf书籍及经过验证的示例 执行demo中的示例方式 在编译环境下进入demo目录,执行nmake命令在bin目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 注:demo无注释,对应书本中部分示例。 目录 第1章 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入门 1 1.1 第一个实例程序 1 1.1.1 start.exe 1 1.1.2 Windows API 2 1.1.3 程序入口函数 2 1.1.4 start.c代码分析 2 1.2 编译代码 3 1.2.1 安装Visual Studio 3 1.2.2 安装Microsoft Platform SDK 4 1.2.3 集成Microsoft Platform SDK与Visual C++速成版 5 1.2.4 Vista SDK与Visual Studio 2008 6 1.2.5 Visual Studio专业版或团队系统版 7 1.2.6 使用图形化IDE建立工程、进行编译 7 1.2.7 “解决方案”与“工程” 8 1.2.8 使用命令行工具编译 8 第2章 Windows API概要 10 2.1 Windows数据类型 10 2.1.1 Windows数据类型示例 10 2.1.2 Windows数据类型与标准C数据类型的关系 14 2.1.3 Windows数据类型与Windows API 14 2.1.4 Windows中的数据结构 15 2.2 Windows API的功能分类 15 2.2.1 系统基本服务 15 2.2.2 系统管理 17 2.2.3 用户界面 17 2.2.4 图像和多媒体 20 2.2.5 网络 20 2.2.6 系统安全 20 2.2.7 其他功能 21 2.3 Windows API核心DLL 21 2.3.1 Kernel32.dll 21 2.3.2 User32.dll 21 2.3.3 Gdi32.dll 22 2.3.4 标准C函数 22 2.3.5 其他Dll 22 2.4 Unicode和多字节 22 2.4.1 W版本和A版本的API 24 2.4.2 Unicode与ASCII的转换 24 2.5 对Windows程序设计规范的建议 25 第3章 开发工具配置与使用 26 3.1 使用Visual C/C++编译链接工具 26 3.1.1 编译器cl.exe 27 3.1.2 资源编译器rc.exe 31 3.1.3 链接器link.exe 32 3.1.4 其他工具 38 3.1.5 编译链接工具依赖的环境变量 39 3.1.6 示例:使用/D选项进行条件编译 42 3.2 使用Platform SDK 43 3.2.1 Platform SDK的目录结构与功能 43 3.2.2 为编译链接工具设置环境变量 45 3.2.3 Platform SDK工具集 46 3.2.4 Windows Vista SDK 48 3.3 编写Makefile 48 3.3.1 使用nmake.exe构建工程 48 3.3.2 Makefile实例 50 3.3.3 注释 50 3.3.4 宏 50 3.3.5 描述块:目标、依赖项和命令 53 3.3.6 makefile预处理 55 3.3.7 在Platform SDK的基础上使用nmake 56 3.4 使用WinDbg调试 57 3.4.1 安装WinDbg 57 3.4.2 编译可调试的程序 58 3.4.3 WinDbg命令 59 3.4.4 调试过程演示 59 3.5 集成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62 3.5.1 工程类型选择与配置 62 3.5.2 Visual Studio快捷方式 64 3.5.3 生成项目 64 3.5.4 调试 65 3.5.5 选项与设置 65 3.6 开发环境配置总结 66 第4章 文件系统 67 4.1 概述 67 4.1.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67 4.1.2 文件系统主要API 68 4.2 磁盘和驱动器管理 70 4.2.1 遍历卷并获取属性 70 4.2.2 操作驱动器挂载点 76 4.2.3 判断光驱中是否有光盘 81 4.2.4 获取磁盘分区的总容量、空闲容量、簇、扇区信息 83 4.3 文件和目录管理 86 4.3.1 删除、复制、重命名、移动文件 87 4.3.2 创建、打开、读写文件,获取文件大小 90 4.3.3 创建目录 96 4.3.4 获取程序所在的目录、程序模块路径,获取和设置当前目录 97 4.3.5 查找文件、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100 4.3.6 递归遍历目录树 103 4.3.7 获取、设置文件属性和时间 105 4.4 内存映射文件 110 4.4.1 使用Mapping File提高文件读写的效率 110 4.4.2 通过Mapping File在进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 115 4.4.3 通过文件句柄获得文件路径 118 4.5 总结 121 第5章 内存管理 122 5.1 Windows内存管理原理 122 5.1.1 基本概念 122 5.1.2 分页与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映射与地址转换 123 5.1.3 进程的内存空间 125 5.1.4 虚拟内存布局、内存的分工、堆与栈 127 5.1.5 内存的保护属性和存取权限 127 5.1.6 本章API列表 127 5.2 堆管理 129 5.2.1 获取堆句柄、分配与再分配堆 129 5.2.2 获取堆中内存块的大小信息 133 5.2.3 释放内存、销毁堆 134 5.3 全局(Global)和局部(Local)内存管理 136 5.3.1 Global函数 136 5.3.2 Local函数 137 5.3.3 使用全局和局部函数分配和释放内存、改变内存块属性 137 5.4 虚拟内存管理 138 5.4.1 虚拟地址空间与内存分页 139 5.4.2 分配和释放可读可写的虚拟内存页面 139 5.4.3 修改内存页面状态和保护属性、将页面锁定在物理内存中 142 5.4.4 管理其他进程的虚拟内存 143 5.5 内存操作与内存信息管理 144 5.5.1 复制、填充、移动、清零内存块、防止缓冲区溢出 144 5.5.2 获得当前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146 5.5.3 判断内存指针的可用性 147 5.6 各种内存分配方式的关系与比较 148 5.6.1 标准C内存管理函数与Windows内存管理API的关系 149 5.6.2 功能性区别 149 5.6.3 效率的区别 149 第6章 进程、线程和模块 150 6.1 基本概念 150 6.1.1 应用程序与进程 150 6.1.2 控制台应用程序与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1 6.1.3 动态链接库、模块 151 6.1.4 线程、纤程与作业 152 6.1.5 权限与优先级 153 6.2 进程管理 153 6.2.1 创建进程、获取进程相关信息、获取启动参数 153 6.2.2 编写控制台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8 6.2.3 获取和设置环境变量 158 6.3 线程、纤程 162 6.3.1 创建线程、退出线程、获取线程信息 162 6.3.2 挂起、恢复、切换、终止线程 164 6.3.3 创建远程线程、将代码注入其他进程中执行 167 6.3.4 创建纤程、删除纤程、调度纤程 170 6.3.5 纤程与线程的互相转换 171 6.4 进程状态信息 176 6.4.1 PS API与Tool help API 176 6.4.2 遍历系统中的进程 178 6.4.3 列举进程的模块、线程 182 6.4.4 进程的堆使用、内存占用、虚拟内存大小,页面错误情况 184 6.5 动态链接库 185 6.5.1 加载、释放DLL、通过句柄获取DLL相关信息 186 6.5.2 编写动态链接库、导出函数 186 6.5.3 创建动态链接库工程,配置DLL编译链接选项 188 6.5.4 运行时动态获取DLL导出函数地址并调用 189 6.5.5 声明导出函数、创建lib库,为其他模块提供导入表调用接口 190 6.5.6 通过构建导入表调用DLL导出函数 191 第7章 线程同步 192 7.1 基本原理 192 7.1.1 线程同步的过程 193 7.1.2 同步对象 193 7.1.3 等待函数 193 7.2 同步对象示例 194 7.2.1 使用事件对象(Event) 194 7.2.2 使用互斥对象(Mutex) 199 7.2.3 使用信号量控制访问共享数据的线程数量 202 7.2.4 使用可等待计时器(Timer) 206 7.3 等待进程和线程的执行完成 209 第8章 服务 210 8.1 基本概念 210 8.1.1 服务控制器(SCM) 211 8.1.2 服务程序 211 8.1.3 服务控制管理程序 211 8.1.4 系统服务管理工具 211 8.1.5 服务的属性 211 8.2 编写服务程序 212 8.2.1 入口函数 212 8.2.2 服务主函数 212 8.2.3 控制处理函数 213 8.3 实现对服务的控制和管理 216 8.3.1 创建、删除服务 216 8.3.2 启动、停止服务,向服务发送控制请求 219 8.3.3 管理服务状态、配置服务、服务的依赖关系 222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 229 9.1 字符界面程序 229 9.1.1 基本概念 230 9.1.2 控制台读写 231 9.1.3 控制台字体、颜色等属性,操作屏幕缓存 234 9.1.4 控制台事件 244 9.2 图形用户界面:基本概念 246 9.2.1 窗口 246 9.2.2 窗口类 246 9.2.3 消息和消息处理函数 247 9.2.4 控件 247 9.2.5 资源 248 9.2.6 对话框 248 9.3 图形用户界面:窗口 248 9.3.1 注册窗口类 249 9.3.2 创建窗口 251 9.3.3 窗口消息处理函数 253 9.3.4 窗口属性、位置和大小 256 9.3.5 窗口显示方式 257 9.3.6 线程消息队列和消息循环 258 9.4 图形用户界面:控件 258 9.4.1 Tree View控件 258 9.4.2 为Tree View控件增加节点 260 9.4.3 Tree View右键菜单 262 9.4.4 List View控件 263 9.4.5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分栏 265 9.4.6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项 266 9.4.7 文本框控件 267 9.4.8 为文本框控件设置文字 268 9.5 界面资源 269 9.5.1 资源脚本(.rc) 269 9.5.2 资源ID定义和头文件 272 9.5.3 在程序中使用资源 273 9.6 菜单 273 9.6.1 菜单资源和菜单句柄 273 9.6.2 动态增加、删除、设置菜单及菜单项 274 9.6.3 菜单消息处理 274 9.7 对话框 275 9.7.1 创建对话框 275 9.7.2 对话框消息处理函数 276 第10章 系统信息的管理 277 10.1 Windows系统信息 277 10.1.1 获取系统版本 277 10.1.2 获取计算机硬件信息 279 10.1.3 获取系统目录等信息 281 10.1.4 用户名、计算机名、域名 282 10.1.5 处理系统颜色信息、尺度信息等 284 10.1.6 鼠标、键盘等外设信息 285 10.2 时间信息 286 10.2.1 设置、获取系统时间 286 10.2.2 获取开机至现在持续的时间 287 10.2.3 文件时间与系统时间的转换 287 10.3 注册表 288 10.3.1 注册表的作用及组织形式 288 10.3.2 键、子键、键属性及键值的相关操作 289 10.3.3 列举注册表项及键值 292 10.3.4 通过注册表设置一个自启动的程序 293 10.3.5 设置随程序启动而启动的调试器(任何程序) 294 10.3.6 指定程序崩溃实时调试器 294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 295 11.1 邮槽(MailSlot) 295 11.1.1 创建邮槽、从邮槽中读取消息 296 11.1.2 通过邮槽发送消息 299 11.2 管道(Pipe) 300 11.2.1 创建命名管道 300 11.2.2 管道监听 302 11.2.3 使用异步I/O进行读写 303 11.2.4 关闭管道实例 307 11.2.5 客户端 307 11.3 剪贴板 310 11.3.1 获取、设置剪贴板数据 310 11.3.2 监视剪贴板 317 11.3.3 剪贴板数据格式 325 11.4 数据复制消息(WM_COPYDATA) 327 11.4.1 数据发送端 327 11.4.2 数据接收端 330 11.5 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 332 11.5.1 动态数据交换(DDE)和网络动态数据交换(NDDE) 332 11.5.2 通过File Mapping在进程间共享数据 333 11.5.3 Windows Socket 333 第12章 Windows Shell程序设计 334 12.1 Windows Shell目录管理 335 12.1.1 Shell对目录和文件的管理形式 335 12.1.2 “我的文档”等特殊目录相关操作 335 12.1.3 绑定、遍历、属性获取 337 12.1.4 浏览文件对话框 339 12.2 文件协助(File Associations) 340 12.2.1 文件类型相关注册表键值 340 12.2.2 为文件指定默认打开程序 341 12.2.3 定制文件类型的图标 342 12.3 Shell扩展 343 12.3.1 对象及概念 343 12.3.2 CLSID,处理例程的GUID 344 12.3.3 注册Shell扩展 345 12.3.4 COM程序开发基础 346 12.3.5 编写Handler程序 346 12.3.6 Shell扩展程序的调试 362 12.3.7 总结 363 12.4 任务栏通知区域(Tray)图标 363 12.4.1 创建图标窗口 364 12.4.2 创建图标和图标菜单 367 12.4.3 最小化主窗口到通知区域 370 12.4.4 弹出气泡通知 372 12.4.5 动态图标 374 12.4.6 其他功能 376 第13章 Windows GDI 379 13.1 GDI编程接口概述 379 13.1.1 Windows GDI的功能 379 13.1.2 链接库与头文件 380 13.2 设备上下文(DC)、输出操作与图形对象 380 13.2.1 设备上下文类型与关联设备 380 13.2.2 图形对象的作用及与DC的关系 380 13.2.3 各类图形对象的具体属性与作用 383 13.2.4 绘制、填充、写入等图形输出操作 384 13.2.5 修剪与坐标变换 385 13.2.6 设备上下文的图形模式 385 13.3 一个最简单的GDI程序 386 13.3.1 示例 386 13.3.2 DC的操作 387 13.3.3 颜色的表示 388 13.3.4 图形对象:画刷和画笔 389 13.3.5 输出操作:绘制图形和线条 390 13.4 文字和字体 391 13.4.1 选择、设置字体 393 13.4.2 选择字体图形对象 394 13.4.3 文字的颜色 394 13.4.4 输出文字 395 13.4.5 DC图形模式设置 395 13.4.6 遍历字体 396 13.4.7 为系统安装、删除字体文件 398 13.5 绘制线条 398 13.5.1 选择画笔对象 399 13.5.2 直线 399 13.5.3 绘制任意曲线 399 13.5.4 跟踪鼠标轨迹 399 13.5.5 弧线 405 13.6 绘制图形 405 13.6.1 填充颜色与边缘勾勒 406 13.6.2 绘制矩形、椭圆、圆角矩形 406 13.6.3 椭圆弓形和椭圆扇形 411 13.6.4 多边形 411 13.6.5 RECT结构及对RECT的操作 412 13.7 位图操作 414 13.7.1 截取屏幕、保存位图文件 414 13.7.2 将位图显示在界面上 419 13.8 区域(Regions)、路径(Paths)与修剪(Clip)操作 422 13.8.1 区域的创建及形状、位置等属性 422 13.8.2 区域边沿、区域填充、反转与勾勒操作 423 13.8.3 组合、比较、移动等操作 426 13.8.4 点击测试(Hit Testing) 427 13.8.5 路径的创建与操作 431 13.8.6 路径转换为区域 432 13.8.7 使用区域和路径进行修剪操作,限制输出 432 13.9 坐标变换 438 13.9.1 缩放 439 13.9.2 旋转 440 13.10 调色板 440 第14章 网络通信与配置 443 14.1 Socket通信 444 14.1.1 客户端 444 14.1.2 服务端 449 14.1.3 处理并发的客户端连接 455 14.1.4 网络通信的异步I/O模式 456 14.2 IP Helper 456 第15章 程序安装与设置 463 15.1 创建cab文件 463 15.1.1 makecab.exe 463 15.1.2 压缩多个文件 464 15.1.3 Cabinet软件开发工具包(CABSDK) 466 15.2 编写INF文件 466 15.2.1 INF文件格式 466 15.2.2 Install节 468 15.2.3 CopyFiles和AddReg等安装过程 468 15.2.4 源路径和目的路径 469 15.2.5 字符串表 469 15.3 安装程序setup.exe的编号 469 15.4 使用msi文件进行安装 472 15.4.1 Windows Installer Service 472 15.4.2 msi文件的创建与修改工具orca.exe 474 15.4.3 准备工作 475 15.4.4 编辑表组 475 第16章 设备驱动管理与内核通信 476 16.1 设备管理 476 16.1.1 列举设备接口 477 16.1.2 监控设备的加载和卸载 483 16.2 I/O控制、内核通信 488 16.2.1 加载驱动程序 488 16.2.2 控制驱动程序、与驱动程序进行通信 495 16.3 编写设备驱动程序 498 16.3.1 驱动程序开发包:DDK 499 16.3.2 开发驱动程序 499 16.4 I/O模式,同步与异步 504 第17章 用户、认证和对象安全 506 17.1 基本概念 506 17.1.1 访问令牌、权限和用户标识 506 17.1.2 进程的系统操作权限 507 17.1.3 安全对象 508 17.1.4 访问控制列表(ACL) 508 17.2 安全机制程序示例 509 17.2.1 列举进程访问令牌内容和权限 509 17.2.2 修改进程的权限 514 17.2.3 列举安全对象的安全描述符 515 17.2.4 修改安全描述符 521 17.3 用户 522 17.3.1 创建用户 522 17.3.2 用户组 523 17.3.3 删除用户 525 17.3.4 列举用户和用户组、获取用户信息 525 第18章 Windows API的内部原理 532 18.1 关于API的补充说明 532 18.1.1 Windows API的版本演进和Vista新增API 532 18.1.2 64位操作系统的接口 533 18.2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封装 533 18.2.1 什么是对象 534 18.2.2 面向对象的思想 534 18.2.3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内核对象、GDI对象等 534 18.3 Windows程序设计参考:文档资源与样例代码 534 18.3.1 SDK文档和MSDN 534 18.3.2 SDK示例代码 535 18.4 x86平台程序函数调用原理 535 18.4.1 函数调用的真实过程 535 18.4.2 函数调用约定 539 18.4.3 为什么通过参数返回数据时只能使用指针 540 18.4.4 缓冲区溢出 540 18.4.5 程序运行错误的调试技巧 540 18.5 可执行程序结构与API函数接口内部机理 541 18.5.1 Windows可执行程序结构 541 18.5.2 导入表、导出表、动态链接 543 18.5.3 NTDLL.DLL、NATIVE API和SSDT 544 18.5.4 API HOOK 546 18.6 发布程序 546 18.6.1 合理选择编译链接选项 546 18.6.2 构建到指定路径 546 18.7 模块化,向Windows API学习接口定义 547 18.7.1 lib文件 547 18.7.2 头文件 547 18.7.3 为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SDK 547
# 压缩文件 网吧维护 4821 网吧维护\98和2000共享问题.txt 11884 网吧维护\98系统.txt 3695 网吧维护\Coyote Linux软件路由器的制做方法.txt 0 网吧维护\COYOTE2.10硬盘版制作完全攻略.txt 87047 网吧维护\hosts列表 1343 网吧维护\IE浏览器经典故障解决办法.txt 2163 网吧维护\Linux代理服务器制作傻瓜攻略.txt 2081 网吧维护\mycodes.net说明.txt 2488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安全配置.txt 3266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一).htm 3407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七).htm 342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三).htm 4436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九).htm 3470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二).htm 3755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五).htm 371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八).htm 348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六).htm 4001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四).htm 313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十).htm 3404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一).htm 352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七).htm 307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三).htm 3131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九).htm 330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二).htm 2965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五).htm 379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八).htm 4343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六).htm 3253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四).htm 322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十).htm 387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九).htm 336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八).htm 4110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四十).htm 512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一).htm 3820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七).htm 4224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三).htm 4004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九).htm 465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二).htm 4273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五).htm 3915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八).htm 399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六).htm 499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一).htm 5231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七).htm 441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三).htm 4931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二).htm 6245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五).htm 473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六).htm 5927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四).htm 4572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十).htm 4129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四).htm 5128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复件 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一).htm 文件夹 网吧维护\win2000服务器设置全攻略 10088 网吧维护\WIN2000的常用服务列表.txt 36904 网吧维护\Win2000维护和管理.chm 1312 网吧维护\win2003系统自动登录的两种方法 .txt 2691 网吧维护\Windows XP 中实现目录共享.txt 2987 网吧维护\windows XP系统总命令集合.txt 2562 网吧维护\WINDOWS98安装参数详解.txt 11786 网吧维护\Windows系统优化.TXT 4512 网吧维护\Windows系统优化五招.txt 9953 网吧维护\xp系统.txt 829 网吧维护\修改SHELL32.DLL,防止删除文件.txt 2738 网吧维护\修改系统DLL文件实现禁用.txt 13001 网吧维护\做网吧电影服务器.txt 40096 网吧维护\关于XP优化.txt 3081 网吧维护\如何保障Windows 2000的安全.txt 3552 网吧维护\影响局域网速度的因素.txt 1440 网吧维护\微软操作系统产品序列号大全.txt 9278 网吧维护\恶意修改IE的十三种简单处理办法档.txt 5172 网吧维护\打造超级堡垒般的网吧系统 .txt 345018 网吧维护\注册表实用手册 v5.0.chm 3004 网吧维护\用m0n0做软件路由.txt 484 网吧维护\禁止2000和XP非法关机自检.txt 4657 网吧维护\系统方案.txt 3250 网吧维护\网吧内网、局域网IP建ftp服务器教程.txt 8806 网吧维护\网吧双线捆绑接入的实现方法.txt 6954 网吧维护\网吧操作系统优化Win98篇.txt 16619 网吧维护\网吧管理与维护方案 .txt 3243 网吧维护\网线的制作与连接.txt 31363 网吧维护\蓝屏画面错误代码说明.txt 14853 网吧维护\让win98启动更快的十五招.txt 4435 网吧维护\资料\2K修改注册表加强安全.TXT 8304 网吧维护\资料\2K服务详解.TXT 46476 网吧维护\资料\98系统注册表操作.TXT 19544 网吧维护\资料\AWARD BIOS设置详解.TXT 21520 网吧维护\资料\BIOS 设置详解.TXT 245 网吧维护\资料\CSS层叠样式淡化图象.TXT 10564 网吧维护\资料\CS服务器.TXT 328 网吧维护\资料\DOS如何安装TCP-IP协议.TXT 8401 网吧维护\资料\FW\ASP.TXT 21298 网吧维护\资料\FW\ASP2.TXT 1060 网吧维护\资料\FW\ASP中五种连接数据库的方法.TXT 5239 网吧维护\资料\FW\ASP实现对SQL SERVER 数据库的操作.TXT 2945 网吧维护\资料\FW\MYSQL.TXT 11239 网吧维护\资料\FW\WIN2000SERVER安全设置的一些小技巧.TXT 0 网吧维护\资料\FW\WWW.TXT 6103 网吧维护\资料\FW\修改注册表提高WIN2000抗拒绝服务攻击能力.TXT 10904 网吧维护\资料\FW\安全正确的配置WIN2000+IIS5.0服务器.TXT 550 网吧维护\资料\FW\新建 文本文档.TXT 214 网吧维护\资料\FW\最简洁的数据库连接方法.TXT 848 网吧维护\资料\FW\虚拟主机.TXT 文件夹 网吧维护\资料\FW 5061 网吧维护\资料\GHOST备份准备.TXT 24591 网吧维护\资料\IPC$命令详解.TXT 6978 网吧维护\资料\IP地址常识.TXT 4755 网吧维护\资料\IP寻址技术.TXT 246 网吧维护\资料\JS脚本使用JS写入文字.TXT 510 网吧维护\资料\MIR2代码.TXT 52739 网吧维护\资料\MS-DOS信息英汉对照 计算机英语强化.TXT 8058 网吧维护\资料\OSI七层与TCP-IP四层.TXT 1215 网吧维护\资料\PNP无盘工作站启动后不能提示找到新硬件的解决.TXT 1716 网吧维护\资料\PNP无盘的快速安装方法.TXT 5723 网吧维护\资料\RAID简介.TXT 583 网吧维护\资料\REALONE 解码器.TXT 9734 网吧维护\资料\RUNDLL.EXE 命令详解.TXT 9083 网吧维护\资料\RUNDLL.EXE 高级应用.TXT 1912 网吧维护\资料\SF减少M2卡机的方法.TXT 1420 网吧维护\资料\SMART与菜鸟刻盘.TXT 4457 网吧维护\资料\USB技术白皮书.TXT 18967 网吧维护\资料\WIN XP控制台命令详解.TXT 1221 网吧维护\资料\WIN XP系统内置的AT命令.TXT 7349 网吧维护\资料\WIN XP远程控制时保证安全必读.TXT 2902 网吧维护\资料\WIN2000 硬盘内存完美优化 .TXT 10328 网吧维护\资料\WIN2000命令全集.TXT 4623 网吧维护\资料\WIN98启动登陆框-安装VXD-注册表修复.TXT 7922 网吧维护\资料\WIN98启动过程.TXT 7048 网吧维护\资料\WIN98文件夹.TXT 15726 网吧维护\资料\WIN9X蓝屏错误代码.TXT 22066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2000 XP 2003服务全集.TXT 7235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2000中蓝屏死机之停止信息分析.TXT 10321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2000光盘探秘.TXT 7337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2003 激活和优化.TXT 6071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98 奇 招 酷 集!!!.TXT 25840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9X 启动全揭秘.TXT 28406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 2003系统服务详解.TXT 2715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 开始→运行→命令 集锦.TXT 25742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 的 TCP IP 和 NBT 配置参数祥解.TXT 20198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中的命令行界面.TXT 3468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安装中的潜在危险 必学知识.TXT 35998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应用技巧.TXT 4511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硬件优化全功略.TXT 2572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XP系统八种启动模式详解.TXT 19500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服务全攻略.TXT 3942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 死机的简单预防.TXT 9852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2000安全检查清单.TXT 3628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2000硬盘操作小技巧.TXT 3274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9X注册表揭密.TXT 9828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出错信息解析及解决方案.TXT 336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的文件夹里的程序.TXT 19067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蓝屏代码含意速查表.TXT 93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隐藏启动文件位置.TXT 9324 网吧维护\资料\WINXPPRO优化设置~希望能对用XP的网管有帮助!.TXT 23127 网吧维护\资料\WINXP中系统服务的详细说明和可被禁用的服务对照表.TXT 11873 网吧维护\资料\WINXP优化之路 让WINXP和WIN98一样快.TXT 2656 网吧维护\资料\WINXP终极瘦身、优化、封装全攻略.TXT 9518 网吧维护\资料\XP万能克隆全攻略.TXT 44 网吧维护\资料\XP下FAT分区转NTFS分区.TXT 484 网吧维护\资料\XP中不能正常IE浏览不正常一例.TXT 10790 网吧维护\资料\XP优化.TXT 3638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 XP 键盘快捷键概述.txt 585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 XP中的网桥.txt 122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98+Win2000+WinXP三操作系统共同使用安装实录 .txt 3160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一览.txt 957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优化指南.txt 330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传真功能详解.txt 957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安装问题解答精选.txt 3100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挂起到硬盘后的异常故障解决.txt 361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深入问答.txt 245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的几个使用技巧.txt 169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的小秘密.txt 443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硬件优化全功略.txt 169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终极減肥大法.txt 2397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网桥功能初探.txt 195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XP不能正常关机的解决之道.txt 4978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XP使用问题解答.txt 577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XP安装参数.txt 423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XP的常用操作及技巧.txt 184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为Windows XP添加五笔输入法.txt 4824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全面实战Windows XP防火墙.txt 475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减肥加速.txt 672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制作具有Win XP 风格的菜单.txt 3898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加速篇.txt 748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升级到Windows XP应该考虑的6个方面.txt 258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双剑合璧 在Win XP下刻录音乐CD.txt 45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取消WinXP专业版中的保留的带宽.txt 6217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品味WinXP与众不同的文件管理.txt 256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在Win XP中让QQ跑得更快.txt 150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在Windows XP中制作屏保.txt 281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如何在WinXP下使用刻录机.txt 223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如何打开注册表编辑器.txt 487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家庭用户内存优化指南.txt 1304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巧装大硬盘上XP.txt 82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微软提供的超级大餐.txt 463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慎用还原Wpa.dbl.txt 152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手工恢复Windows XP的欢迎登录界面.txt 144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扫描仪的安装和使用.txt 734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控制台命令详解.txt 289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搞定Windows XP鲜为人知的漏洞.txt 1487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活用XP安全模式.txt 141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消除WindowsXP中的复制乱码 .txt 482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深入了解Windows XP的刻录功能.txt 794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目录和文件操作命令.txt 333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破解Windows XP中WPA的武器现身.txt 305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硬件不兼容的处理.txt 5273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系统和磁盘操作命令.txt 67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自己定义WinXP的时间校正服务器.txt 3457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让你的Windows XP从此变得服服帖帖.txt 169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设置自动关机重启时间.txt 5039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辅助操作和特殊功能命令.txt 848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运行菜单中的“快捷方式”.txt 5306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防范Windows XP的安全策略.txt 2191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隔离组件和并列共享.txt 14502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高级技巧与应用.txt 3525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Windows XP精彩答辩.txt 文件夹 网吧维护\资料\xp实用技巧 1224 网吧维护\资料\XP系统CS鼠标加速问题解决办法!!!.TXT 2605 网吧维护\资料\★主板维修精华★.TXT 44686 网吧维护\资料\【WINDOWS】攻略大全.TXT 497 网吧维护\资料\一段网页代码.TXT 5439 网吧维护\资料\主板故障的分析和诊断.TXT 4261 网吧维护\资料\主板维修常识.TXT 1378 网吧维护\资料\主要省份城市的DNS服务器地址.TXT 7179 网吧维护\资料\什么是KERNEL32内核文件.TXT 296 网吧维护\资料\传奇服务器.TXT 8337 网吧维护\资料\你真的会安装驱动顺序吗?.TXT 13200 网吧维护\资料\全面彻底的优化WINDOWS2003SEV.TXT 4024 网吧维护\资料\八种常见的ADSL断流现象.TXT 4624 网吧维护\资料\关于98的优化.TXT 143 网吧维护\资料\关闭程序时关闭其DLL文件.TXT 7760 网吧维护\资料\内置于WINDOWS XP的防火墙ICF.TXT 2260 网吧维护\资料\利用WINRAR自解压包进行网吧日常更新.TXT 9294 网吧维护\资料\动态IP地址的捕获及应用.TXT 178 网吧维护\资料\双机备份FOR2000XP.BAT 91 网吧维护\资料\双机备份FOR9598.BAT 3137 网吧维护\资料\在WINDOWS中安装驱动程序顺序的学问.TXT 1154 网吧维护\资料\在底层的连接.TXT 169 网吧维护\资料\如何关闭WIN2000下面的消息服务.TXT 5277 网吧维护\资料\如何实现网络分段.TXT 8464 网吧维护\资料\如何设计网页.TXT 6121 网吧维护\资料\对“缓存”的全面理解和优化.TXT 3352 网吧维护\资料\小块头有大智慧──玩转REGSVR32命令.TXT 2036 网吧维护\资料\并不疯狂的禁止.TXT 5958 网吧维护\资料\开机BIOS语言一点通.TXT 6020 网吧维护\资料\强力输血!打造功能齐全的超级启动盘.TXT 329 网吧维护\资料\彻底隐藏文件.TXT 292 网吧维护\资料\怎么取消XP粘滞键?.TXT 693 网吧维护\资料\恶意网站怎么消除.TXT 2238 网吧维护\资料\感受WINDOWS XP的远程桌面连接.TXT 4835 网吧维护\资料\我的电脑内不可改名的方法.TXT 174 网吧维护\资料\打开3389服务 XP序列号.TXT 15487 网吧维护\资料\找回WINXP 遗忘密码全功略.TXT 2488 网吧维护\资料\把MIRSERVER的所有启动文件添加为WIN2000服务.TXT 1343 网吧维护\资料\指定WIN XP中启动项目的顺序.TXT 5709 网吧维护\资料\无盘 终端教案.TXT 2147 网吧维护\资料\有趣的网络硬件概念解释.TXT 12535 网吧维护\资料\机器无法启动路由与远程访问.TXT 4335 网吧维护\资料\构建WIN2000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林.TXT 4148 网吧维护\资料\查看开放端口判断木马.TXT 14520 网吧维护\资料\注册码、序列号!!!值得收藏!!!.TXT 6867 网吧维护\资料\浅析系统网络管理经验之五大问题.TXT 1149 网吧维护\资料\用XP安装盘修复损坏的系统文件.TXT 8041 网吧维护\资料\电脑死机原因大全.TXT 15055 网吧维护\资料\电脑端口基础知识.TXT 8511 网吧维护\资料\电脑维修的基本方法.TXT 1009 网吧维护\资料\网吧IP自动修改程序 .TXT 1500 网吧维护\资料\网吧卡机.TXT 9298 网吧维护\资料\网吧管理十大漏洞嚗光.TXT 3101 网吧维护\资料\网址.TXT 15671 网吧维护\资料\网管人员必备的常用命令.TXT 7806 网吧维护\资料\网管安装维护经验.TXT 1224 网吧维护\资料\网络规划方案书.TXT 3381 网吧维护\资料\网络连接和测试.TXT 77 网吧维护\资料\背景颜色.TXT 2028 网吧维护\资料\自动GHOST的参数!想自动网络GHOST的来看!.TXT 5479 网吧维护\资料\解读引导文件BOOT。INI.TXT 1815 网吧维护\资料\解除WINDOWS XP的文件共享限制.TXT 5549 网吧维护\资料\让WIN 2000更安全.TXT 1182 网吧维护\资料\让WIN XP注册表“失忆”更简单.TXT 569 网吧维护\资料\让XP的键盘说话!一个罕见的功能.TXT 2209 网吧维护\资料\让你的IIS无懈可击.TXT 1087 网吧维护\资料\设定WIN XP关机按钮.TXT 22247 网吧维护\资料\详析硬盘.TXT 1751 网吧维护\资料\详解MSCONFIG启动项.TXT 5475 网吧维护\资料\谣言惑众-几个著名的伪优化.TXT 21172 网吧维护\资料\路由.TXT 3246 网吧维护\资料\路由器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TXT 379 网吧维护\资料\输入法顺序调整.TXT 8305 网吧维护\资料\部分ADSL猫的默认密码.TXT 450 网吧维护\资料\配置.TXT 7781 网吧维护\资料\重装操作系统20条原则【必看】.TXT 9959 网吧维护\资料\隐藏在WINXP中的秘密武器.TXT 5101 网吧维护\资料\魔兽称霸III解决黑屏和优化的方法!!!.TXT 文件夹 网吧维护\资料 6423 网吧维护\驱动程序安装方法大全.txt 文件夹 网吧维护 # # 大小 文件数 # 4398478 437
Linux系统移植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8 1 硬件环境......................................................................................................................................8 1.1 主机硬件环境.......................................................................................................................8 1.2 目标板硬件环境...................................................................................................................8 1.3 工具介绍...............................................................................................................................8 2 软件环境.......................................................................................................................................8 2.1 主机软件环境.......................................................................................................................8 2.1.1 Windows 操作系统.......................................................................................................8 2.1.2 Linux 操作系统 .......................................................................................................8 2.1.3 目标板最后运行的环境...............................................................................................9 2.2 Linux 下工作用户及环境....................................................................................................9 2.2.1 交叉工具的安装...........................................................................................................9 2.2.2 u­boot移植工作目录....................................................................................................9 2.2.3 内核及应用程序移植工作...........................................................................................9 2.3 配置系统服务.....................................................................................................................10 2.3.1 tftp 服务器的配置.......................................................................................................10 2.4 工具使用.............................................................................................................................12 2.4.1 minicom的使用..........................................................................................................12 3 作者介绍....................................................................................................................................13 3.1 策划, 组织, 指导, 发布者...................................................................................................13 3.2 ADS bootloader部分..........................................................................................................13 3.3 交叉工具部分.....................................................................................................................13 3.4 uboot 部分...........................................................................................................................13 3.5 内核部分.............................................................................................................................13 3.6 应用程序部分.....................................................................................................................13 3.7 网卡驱动部分.....................................................................................................................13 3.8 Nand Flash 驱动部分.........................................................................................................13 第二部分 系统启动bootloader 的编写(ADS).................................................................................14 1 工具介绍....................................................................................................................................14 1.1 ADS 命令行命令介绍........................................................................................................14 1.1.1 armasm........................................................................................................................14 1.1.2 armcc, armcpp.............................................................................................................14 1.1.3 armlink.........................................................................................................................14 2 基本原理....................................................................................................................................15 2.1 可执行文件组成及内存映射.............................................................................................15 2.1.1 可执行文件的组成.....................................................................................................15 2.1.2 装载过程.....................................................................................................................16 2.1.3 启动过程的汇编部分.................................................................................................17 2.1.4 启动过程的 C部分.....................................................................................................17 3 AXD的使用以及源代码说明...................................................................................................18 3.1 源代码说明.........................................................................................................................18 3.1.1 汇编源代码说明.........................................................................................................18 3.1.2 C语言源代码说明......................................................................................................23 3.1.3 源代码下载.................................................................................................................23 3.2 AXD的使用.......................................................................................................................23 3.2.1 配置仿真器.................................................................................................................23 3.2.2 启动 AXD 配置开发板...............................................................................................23 第三部分 GNU交叉工具链.............................................................................................................25 1  设置环境变量,准备源码及相关补丁...................................................................................25 1.1 设置环境变量.....................................................................................................................25 1. 2 准备源码包............................................................................................................................25 1.2.1 binuils..........................................................................................................................25 1.2.2 gcc...............................................................................................................................25 1.2.3 glibc.............................................................................................................................25 1.2.4 linux kernel..................................................................................................................26 1.3 准备补丁.............................................................................................................................26 1.3.1 ioperm.c.diff................................................................................................................26 1.3.2 flow.c.diff....................................................................................................................26 1.3.3 t­linux.diff....................................................................................................................26 1.4   编译 GNU binutils...........................................................................................................26 1.5 准备内核头文件.................................................................................................................26 1.5.1 使用当前平台的 gcc编译内核头文件......................................................................26 1.5.2 复制内核头文件.........................................................................................................27 1.6   译编glibc头文件.............................................................................................................27 1.7   编译gcc第一阶段............................................................................................................27 1.8   编译完整的glibc..............................................................................................................27 1.9  编译完整的gcc.................................................................................................................28 2 GNU 交叉工具链的下载...........................................................................................................28 2.1 ARM 官方网站...................................................................................................................28 2.2 本文档提供的下载.............................................................................................................28 3 GNU 交叉工具链的介绍与使用...............................................................................................29 3.1 常用工具介绍.....................................................................................................................29 3.2.1 arm­linux­gcc的使用.................................................................................................29 3.2.2 arm­linux­ar 和 arm­linux­ranlib 的使用..................................................................30 3.2.3 arm­linux­objdump 的使用.........................................................................................30 3.2.4 arm­linux­readelf 的使用............................................................................................31 3.2.6 arm­linux­copydump 的使用......................................................................................32 4 ARM GNU 常用汇编语言介绍.................................................................................................32 4.1 ARM GNU常用汇编伪指令介绍.....................................................................................32 4.2 ARM GNU专有符号.........................................................................................................33 4.3 操作码.................................................................................................................................33 5 可执行生成说明........................................................................................................................33 5.1 lds文件说明.......................................................................................................................33 5.1.1 主要符号说明.............................................................................................................33 5.1.2 段定义说明.................................................................................................................34 第四部分 u­boot 的移植...................................................................................................................35 1 u­boot的介绍及系统结构.........................................................................................................35 1.1 u­boot 介绍.........................................................................................................................35 1.2 获取u­boot.........................................................................................................................35 1.3 u­boot 体系结构.................................................................................................................35 1.3.1 u­boot目录结构..........................................................................................................35 2 uboot的启动过程及工作原理...................................................................................................36 2.1 启动模式介绍.....................................................................................................................36 2.2 阶段1 介绍.........................................................................................................................36 2.2.1 定义入口.....................................................................................................................36 2.2.2 设置异常向量.............................................................................................................37 2.2.3 设置 CPU的模式为SVC模式..................................................................................37 2.2.4 关闭看门狗.................................................................................................................37 2.2.5 禁掉所有中断.............................................................................................................37 2.2.6 设置以 CPU的频率....................................................................................................37 2.2.7 设置 CP15...................................................................................................................37 2.2.8 配置内存区控制寄存器.............................................................................................38 2.2.9 安装 U­BOOT 使的栈空间........................................................................................38 2.2.10 BSS 段清 0................................................................................................................38 2.2.11 搬移 Nand Flash 代码...............................................................................................39 2.2.12 进入 C代码部分.......................................................................................................39 2.3 阶段2 的C语言代码部分 .............................................................................................39 2.3.1 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39 2.3.2 初始化网络设备.........................................................................................................41 2.3.3 进入主 UBOOT 命令行..............................................................................................41 2.4 代码搬运.............................................................................................................................41 3 uboot的移植过程.......................................................................................................................42 3.1 环境.....................................................................................................................................42 3.2 步骤.....................................................................................................................................42 3.2.1 修改 Makefile..............................................................................................................42 3.2.2 在 board 子目录中建立 crane2410.............................................................................42 3.2.3 在 include/configs/中建立配置头文件......................................................................42 3.2.4 指定交叉编译工具的路径.........................................................................................42 3.2.5 测试编译能否成功.....................................................................................................42 3.2.6 修改 lowlevel_init.S 文件...........................................................................................43 3.2.9 UBOOT 的 Nand Flash 移植......................................................................................45 3.2.8 重新编译u­boot..........................................................................................................45 3.2.9 把 u­boot烧入flash....................................................................................................45 4  U­BOOT 命令的使用................................................................................................................46 4.1 U­BOOT命令的介绍.........................................................................................................46 4.1.1 获得帮助信息.............................................................................................................46 4.2 常用命令使用说明.............................................................................................................47 4.2.1 askenv(F).....................................................................................................................47 4.2.2 autoscr.........................................................................................................................47 4.2.3 base   ...........................................................................................................................47 4.2.4 bdinfo...........................................................................................................................47 4.2.5 bootp............................................................................................................................47 4.2.8 tftp(tftpboot)................................................................................................................48 4.2.9 bootm...........................................................................................................................48 4.2.10 go...............................................................................................................................48 4.2.11 cmp   .........................................................................................................................48 4.2.12 coninfo  .....................................................................................................................48 4.2.13 cp...............................................................................................................................48 4.2.14 date............................................................................................................................49 4.2.15 erase(F)......................................................................................................................49 4.2.16 flinfo(F).....................................................................................................................49 4.2.17 iminfo........................................................................................................................49 4.2.18 loadb..........................................................................................................................49 4.2.19 md..............................................................................................................................49 4.2.20 mm ............................................................................................................................50 4.2.21 mtest   .......................................................................................................................50 4.2.22 mw.............................................................................................................................50 4.2.23 nm   ...........................................................................................................................50 4.2.24 printenv......................................................................................................................50 4.2.25 ping  ..........................................................................................................................51 4.2.26 reset...........................................................................................................................51 4.2.27 run   ...........................................................................................................................51 4.2.28 saveenv(F).................................................................................................................51 4.2.29 setenv.........................................................................................................................51 4.2.30 sleep...........................................................................................................................51 4.2.31 version.......................................................................................................................51 4.2.32 nand info....................................................................................................................51 4.2.33 nand device ........................................................................................................51 4.2.34 nand bad....................................................................................................................51 4.2.35 nand read...................................................................................................................52 4.2.36 nand erease................................................................................................................52 4.2.37 nand write..................................................................................................................52 4.3 命令简写说明.....................................................................................................................52 4.4 把文件写入NandFlash.......................................................................................................53 4.5 下载提供.............................................................................................................................53 5 参考资料....................................................................................................................................53 第五部分 linux 2.6 内核的移植.......................................................................................................53 1 内核移植过程............................................................................................................................53 1.1 下载linux 内核...................................................................................................................53 1.2 修改Makefile.....................................................................................................................53 1.3 设置flash 分区...................................................................................................................54 1.3.1 指明分区信息.............................................................................................................54 1.3.2 指定启动时初始化.....................................................................................................56 1.3.3 禁止 Flash ECC校验 ................................................................................................56 1.4 配置内核.............................................................................................................................56 1.4.1 支持启动时挂载 devfs................................................................................................56 1.4.2 配置内核产生.config 文件.........................................................................................57 1.4.3 编译内核.....................................................................................................................58 1.4.4 下载 zImage到开发板................................................................................................58 2 创建 uImage................................................................................................................................61 2.1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61 2.2 在内核中创建uImage 的方法...........................................................................................61 2.2.1 获取 mkimage工具.....................................................................................................61 2.2.2 修改内核的 Makefile文件.........................................................................................61 3 追加实验记录.............................................................................................................................62 3.1 移植 linux­2.6.15.7..............................................................................................................62 3.2 移植 linux­2.6.16.21............................................................................................................62 3.3 移植linux­2.6.17................................................................................................................62 4 参考资料....................................................................................................................................62 第六部分 应用程序的移植..............................................................................................................63 1 构造目标板的根目录及文件系统.............................................................................................63 1.1 建立一个目标板的空根目录.............................................................................................63 1.2 在 my_rootfs 中建立Linux 目录树...................................................................................63 1.3 创建linuxrc文件................................................................................................................63 2 移植 Busybox.............................................................................................................................64 2.1 下载busybox......................................................................................................................64 2.3 编译并安装Busybox..........................................................................................................65 3 移植 TinyLogin...........................................................................................................................66 3.1 下载.....................................................................................................................................66 3.2 修改tinyLogin 的 Makefile................................................................................................66 3.3 编译并安装.........................................................................................................................66 4 相关配置文件的创建................................................................................................................66 4.1 创建帐号及密码文件.........................................................................................................66 4.2 创建profile文件................................................................................................................67 4.4 创建fstab 文件...................................................................................................................67 4.5 创建inetd.conf 配置文件...................................................................................................67 5 移植 inetd....................................................................................................................................67 5.1 inetd 的选择及获取............................................................................................................67 5.1.1 获取 inetd....................................................................................................................67 5.2 编译inetd............................................................................................................................67 5.2.1 修改 configure文件....................................................................................................67 5.2.2 编译 ...........................................................................................................................68 5.3 配置inetd............................................................................................................................68 5.3.1 拷贝 inetd 到根文件系统的usr/sbin 目录中.............................................................68 6 移植 thttpd Web 服务器.............................................................................................................69 6.1 下载.....................................................................................................................................69 6.2 编译thttpd...........................................................................................................................69 6.3 配置.....................................................................................................................................69 6.3.1 拷贝 thttpd 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到根文件系统/usr/sbin/目录中...............................69 6.3.2 修改 thttpd 配置文件..................................................................................................69 6.3.3 转移到根文件系统目录,创建相应的文件.............................................................69 7 建立根目录文件系统包............................................................................................................70 7.1 建立CRAMFS 包...............................................................................................................70 7.1.1 下载 cramfs 工具........................................................................................................70 7.1.2 制作 cramfs 包............................................................................................................70 7.1.3 写 cramfs 包到Nand Flash.........................................................................................70 8 参考资料....................................................................................................................................70 第七部分 Nand flash 驱动的编写与移植........................................................................................71 1 Nand flash 工作原理..................................................................................................................71 1.1 Nand flash 芯片工作原理..................................................................................................71 1.1.1 芯片内部存储布局及存储操作特点.........................................................................71 1.1.2 重要芯片引脚功能.....................................................................................................71 1.1.3 寻址方式.....................................................................................................................71 1.1.4 Nand flash 主要内设命令详细介绍...........................................................................72 1.2 Nand Flash 控制器工作原理.............................................................................................72 1.2.1 Nand Flash 控制器特性..............................................................................................72 1.2.2 Nand Flash 控制器工作原理......................................................................................72 1.3 Nand flash 控制器中特殊功能寄存器详细介绍 ............................................................72 1.4 Nand Flash 控制器中的硬件ECC介绍............................................................................73 1.4.1 ECC产生方法............................................................................................................73 1.4.2 ECC生成器工作过程................................................................................................74 1.4.3 ECC的运用................................................................................................................74 2 在 ADS下flash 烧写程序.........................................................................................................74 2.1 ADS 下 flash 烧写程序原理及结构...................................................................................74 2.2 第三层实现说明.................................................................................................................74 2.1.1 特殊功能寄存器定义.................................................................................................74 2.1.2 操作的函数实现.........................................................................................................74 2.3 第二层实现说明.................................................................................................................75 2.3.1 Nand Flash 初始化......................................................................................................75 2.3.3 获取 Nand flash ID......................................................................................................75 2.3.4 Nand flash 写入...........................................................................................................76 2.3.5 Nand flash 读取...........................................................................................................77 2.3.6 Nand flash 标记坏块...................................................................................................78 2.3.7 Nand Flash 检查坏块..................................................................................................79 2.3.8 擦除指定块中数据.....................................................................................................79 2.4  第一层的实现....................................................................................................................80 3 在 U­BOOT 对Nand Flash 的支持............................................................................................82 3.1 U­BOOT对从 Nand Flash 启动的支持.............................................................................82 3.1.1 从 Nand Flash 启动U­BOOT 的基本原理................................................................82 3.1.2 支持 Nand Flash 启动代码说明.................................................................................82 3.2 U­BOOT对 Nand Flash 命令的支持.................................................................................84 3.2.1 主要数据结构介绍.....................................................................................................84 3.2.2 支持的命令函数说明.................................................................................................85 4 在 Linux 对Nand Flash 的支持.................................................................................................87 4.1 Linux 下Nand Flash 调用关系..........................................................................................87 4.1.1 Nand Flash 设备添加时数据结构包含关系..............................................................87 4.1.2 Nand Flash 设备注册时数据结构包含关系..............................................................87 4.2 Linux 下Nand Flash 驱动主要数据结构说明..................................................................88 4.2.1 s3c2410 专有数据结构...............................................................................................88 4.2.2 Linux 通用数据结构说明..........................................................................................89 4.3.1 注册 driver_register....................................................................................................94 4.3.2 探测设备 probe...........................................................................................................94 4.3.3 初始化 Nand Flash 控制器.........................................................................................94 4.3.4 移除设备.....................................................................................................................94 4.3.5 Nand Flash 芯片初始化..............................................................................................94 4.3.6  读 Nand  Flash............................................................................................................95 4.3.7  写 Nand Flash.............................................................................................................95 第八部分 Cs8900a网卡驱动的编写与移植...................................................................................95 1 Cs8900a工作原理......................................................................................................................95 2 在 ADS下cs8900a的实现........................................................................................................95 2.1 在 cs8900a下实现的ping 工具.........................................................................................95 3 在 u­boot下cs8900a的支持......................................................................................................96 3.1 u­boot 下cs8900a的驱动介绍...........................................................................................96 3.2 u­boot 下cs8900a的移植说明...........................................................................................96 4 在 linux 下cs8900a驱动的编写与移植....................................................................................96 4.1 Linux 下cs8900a的驱动说明............................................................................................96 4.2 Linux 下 cs8900a的移植说明...........................................................................................96 4.2.1 为 cs8900a建立编译菜单..........................................................................................96 4.2.2 修改 S3C2410相关信息............................................................................................97 序 该文档的目的是总结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并把它们分享给喜欢 ARM 和 Linux 的朋友, 如有错误 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 同样, 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能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加入该文档,让大家共同进步. 该文档是一份交流性文档, 只供个人学习与交流,不允许公司和企业用于商业行为
【面试题库网整理 .net 面试题(附答案)(四)】 7. 某一密码仅使用K、L、M、N、O共5个字母,密码中的单词从左向右排列,密码单词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1) 密码单词的最小长度是两个字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 K不可能是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3) 如果L出现,则出现次数不止一次 (4) M不能使最后一个也不能是倒数第二个字母 (5) K出现,则N就一定出现 (6) O如果是最后一个字母,则L一定出现 问题一:下列哪一个字母可以放在LO中的O后面,形成一个3个字母的密码单词? A) K B)L C) M D) N 答案:B 问题二:如果能得到的字母是K、L、M,那么能够形成的两个字母长的密码单词的总数是多少?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答案:A 问题三:下列哪一个是单词密码? A) KLLN B) LOML C) MLLO D)NMKO 答案:C 8. 62-63=1 等式不成立,请移动一个数字(不可以移动减号和等于号),使得等式成立,如何移动? 答案:62移动成2的6次方 new有几种用法 第一种:new Class(); 第二种:覆盖方法 public new XXXX(){} 第三种:new 约束指定泛型类声明中的任何类型参数都必须有公共的无参数构造函数。 2.如何把一个array复制到arrayList里 foreach( object o in array )arrayList.Add(o); 3.datagrid.datasouse可以连接什么数据源 [dataset,datatable,dataview] dataset,datatable,dataview , IList 4.概述反射和序列化 反射:程序集包含模块,而模块包含类型,类型又包含成员。反射则提供了封装程序集、模块和类型的对象。您可以使用反射动态地创建类型的实例,将类型绑定到现有对象,或从现有对象中获取类型。然后,可以调用类型的方法或访问其字段和属性 序列化:序列化是将对象转换为容易传输的格式的过程。例如,可以序列化一个对象,然后使用 HTTP 通过 Internet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该对象。在另一端,反序列化将从该流重新构造对象。 5.概述o/r mapping 的原理 利用反射,配置 将类于数据库表映射 7.用sealed修饰的类有什么特点 sealed 修饰符用于防止从所修饰的类派生出其它类。如果一个密封类被指定为其它类的基类,则会发生编译时错误。 密封类不能同时为抽象类。 sealed 修饰符主要用于防止非有意的派生,但是它还能促使某些运行时优化。具体说来,由于密封类永远不会有任何派生类,所以对密封类的实例的虚拟函数成员的调用可以转换为非虚拟调用来处理。 11.详述.NET里class和struct的异同! class:放在 ? struct放在? struct值传递 类与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构可以实现接口,并且可以具有与类相同的成员类型。然而,结构在几个重要方面不同于类:结构为值类型而不是引用类型,并且结构不支持继承。结构的值存储在“在堆栈上”或“内联”。细心的程序员有时可以通过聪明地使用结构来增强性能。 12.概述.NET里对 remoting 和 webservice 两项技术的理解和实际中的应用。 远程逻辑调用,remoing接口只能用在.net中 13.什么是code-behind技术 aspx and cs 14.概述三层结构体系 web/business/dataaccess 15.asp.net如何实现MVC模式,举例说明! web/business/dataaccess 2.什么是ASP.net中的用户控件 答:用户控件就是.ascx扩展名的东西喽,可以拖到不同的页面中调用,以节省代码.比如登陆可能在多个页面上有,就可以做成用户控件,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用户控件拖到不同级别的目录下后里面的图片等的相对路径会变得不准确,需要自已写方法调整. 3.什么叫应用程序域?什么是受管制的代码?什么是强类型系统?什么是装箱和拆箱?什么是重载?CTS、CLS和CLR分别作何解释? 答:装箱就是把值类型转成引用类型,从MS IL角度看好像是boxing,没记错的话是把值从堆栈转到堆中.拆箱相反,重载就是指一个方法名同,参数个数不同,返回值可以相同的方法.CLR是通用语言运行时,其它的不清楚. 4.列举一下你所了解的XML技术及其应用 答:XML可是好东西,保存配置,站与站之间的交流,WEB SERVICE都要用它. 5.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写出C#的样例代码。 答:结构是值类型,类是引用类型,所以传结构就是值类型的应用啦,传对象或类就是引用类型的,这个不用多写了吧. 6.ADO.net中常用的对象有哪些?分别描述一下。 答:connection command sqladapter dataset datatable dataview等等.写不完了. 7.如何理解委托? 答:据说相当于函数指针,定义了委托就可以在不调用原方法名称的情况下调用那个方法. msdn2005中是这样解释的: 委托具有以下特点: 委托类似于 C++ 函数指针,但它是类型安全的。 委托允许将方法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委托可用于定义回调方法。 委托可以链接在一起;例如,可以对一个事件调用多个方法。 方法不需要与委托签名精确匹配。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协变和逆变。 C# 2.0 版引入了匿名方法的概念,此类方法允许将代码块作为参数传递,以代替单独定义的方法。 【面试题库网整理 .net 面试题(附答案)(三)】 22.您要创建一个显示公司员工列表的应用程序。您使用一个DataGrid控件显示员工的列表。您打算修改这个控件以便在这个Grid的Footer显示员工合计数。请问您应该怎么做?( C? ) A.重写OnPreRender事件,当Grid的Footer行被创建时显示合计数。 B.重写OnItemCreated事件,当Grid的Footer行被创建时显示合计数。 C.重写OnItemDataBound事件,当Grid的Footer行被创建时显示合计数。 D. 重写OnLayout事件,当Grid的Footer行被创建时显示合计数。 23.您要创建ASP.NET应用程序用于运行AllWin公司内部的Web站点,这个应用程序包含了50个页面。您想要配置这个应用程序以便当发生一个HTTP代码错误时它可以显示一个自定义的错误页面给用户。您想要花最小的代价完成这些目标,您应该怎么做?(多选)( CD )   A.在这个应用程序的Global.asax文件中创建一个Application_Error过程去处理ASP.NET代码错误。   B.在这个应用程序的Web.config文件中创建一个applicationError节去处理ASP.NET代码错误。   C.在这个应用程序的Global.asax文件中创建一个CustomErrors事件去处理HTTP错误。   D.在这个应用程序的Web.config文件中创建一个CustomErrors节去处理HTTP错误。   E.在这个应用程序的每一页中添加一个Page指示符去处理ASP.NET 代码错误。   F. 在这个应用程序的每一页中添加一个Page指示符去处理ASP.NET HTTP错误。 24.您的公司有一个DB Server,名为AllWin,其上装了MS SQLSERVER 2000。现在需要您写一个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用以连接AllWin上SQL SERVER中的一个名为PubBase实例的Test库。请问,应该选择下面哪一个字符串?( B )   A. “Server=AllWin;Data Source=PubBase;Initial Catalog=Test;Integrated Security=SSPI”   B. “Server= AllWin;Data Source=PubBase;Database=Test;Integrated Security= SSPI”   C. “Data Source= AllWin \PubBase;Initial Category=PubBase;Integrated Security= SSPI”   D. “Data Source= AllWin \ PubBase;Database=Test;Integrated Security= SSPI” 25.您为AllWin公司创建了一个ASP.NET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调用一个 Xml Web Service。这个 Xml Web Service 将返回一个包含了公司雇员列表的DataSet对象。请问您该如何在这个程序中使用这个 Xml Web Service?( ? )   A.在“引用”对话框的.Net标签中选择 System.Web.Services.dll。   B.在“Web引用”对话框中输入这个 XML Web service 的地址。   C.在您的 Global.asax.cs 中添加一条 using 语句并指定这个 XML Web service 的地址。   D.在您的 Global.asax.cs 中写一个事件处理器导入这个 Xml Web Service 相应的 .wsdl 和 .disco 文件。 26.您要创建一个ASP.NET应用程序在DataGrid控件中显示一个经过排序的列表。产品数据被存放于一个名为PubBase的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每个产品的主键是ProductID,Numeric型并且每个产品有一个字母描述字段,名为ProductName。您使用一个SqlDataAdapter对象和一个SqlCommand对象通过调用一个存储过程从数据库中获取产品数据。您将SqlCommand对象的CommandType属性设置为CommandType.StoredProcedure,并将它的CommandText属性设置为procProductList。您成功的获取了一个DataTable对象,其中是已经按ProductID降序排列的产品列表。您打算显示以相反的字母顺序排列的ProductName,请问该怎么做? ( B )   A. 将SqlCommand对象的CommandType属性修改为CommandType.Text,将CommandText属性修改为”SELECT * FROM procProductList ORDER BY ProductName DESC”。然后将这个DataTable对象绑定到DataGrid控件。   B. 创建一个基于这个DataTable对象的新的DataView并将这个DataView的Sort属性设置为“ProductName DESC”。然后将这个DataView对象绑定到DataGrid控件。   C. 将DataGrid控件的AllowSorting属性设置为True,并将DataGridColumn的SortExpression属性设置为 “ProductName DESC”.以显示ProductName。然后将这个DataTable对象绑定到DataGrid控件。   D. 将DataTable对象的DisplayExpression属性设置为 “ORDER BY ProductName DESC”.。然后将这个DataTable对象绑定到DataGrid控件。 76.C#代码实现,确保windows程序只有一个实例(instance) ///<summary> ///应用程序的主入口点。 ///</summary> [STAThread] staticvoid Main() { //防止程序多次运行 if(!OneInstance.IsFirst("GetPayInfo")) { MessageBox.Show ("警告:程序正在运行中! 请不要重复打开程序!可在右下角系统栏找到!","程序错误提示:",MessageBoxButtons.OK,MessageBoxIcon.Stop); return; } Application.Run(new Form1()); } // ******************* 防止程序多次执行 ************************** publicabstractclass OneInstance { ///<summary> ///判断程序是否正在运行 ///</summary> ///<param name="appId">程序名称</param> ///<returns>如果程序是第一次运行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returns> publicstaticbool IsFirst(string appId) { bool ret=false; if(OpenMutex(0x1F0001,0,appId)==IntPtr.Zero) { CreateMutex(IntPtr.Zero,0,appId); ret=true; } return ret; } [DllImport("Kernel32.dll",CharSet=CharSet.Auto)] privatestaticextern IntPtr OpenMutex( uint dwDesiredAccess, // access int bInheritHandle, // inheritance option string lpName // object name ); [DllImport("Kernel32.dll",CharSet=CharSet.Auto)] privatestaticextern IntPtr CreateMutex( IntPtr lpMutexAttributes, // SD int bInitialOwner, // initial owner string lpName // object name ); } 【面试题库网整理 .net 面试题(附答案)(二)】 8.以下代码段中能否编译通过?请给出理由。 try { }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 e1) { } catch(Exception e2) { } catch(IOException e3) { } catch { } 9.对于一个实现了IDisposable接口的类,以下哪些项可以执行与释放或重置非托管资源相关的应用程序定义的任务?(多选) ( ABC ) A.Close B.DisposeC.Finalize D.using E.Quit 10.Net依赖以下哪项技术实现跨语言互用性?( C ) A.CLR B.CTS C.CLS D.CTT 11.请问: String类与StringBuilder类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Net类库中要同时存在这2个类?(简答) 如果要操作一个不断增长的字符串,尽量不用String类,改用StringBuilder类。两个类的工作原理不同:String类是一种传统的修改字符串的方式,它确实可以完成把一个字符串添加到另一个字符串上的工作没错,但是在.NET框架下,这个操作实在是划不来。因为系统先是把两个字符串写入内存,接着删除原来的String对象,然后创建一个String对象,并读取内存中的数据赋给该对象。这一来二去的,耗了不少时间。而使用System.Text命名空间下面的StringBuilder类就不是这样了,它提供的Append方法,能够在已有对象的原地进行字符串的修改,简单而且直接。当然,一般情况下觉察不到这二者效率的差异,但如果你要对某个字符串进行大量的添加操作,那么StringBuilder类所耗费的时间和String类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12.以下哪个类是int的基类?( ) A.Int32 B.Object C.ValueType D.Int16 二、C# 部分* 13.以下哪些可以作为接口成员? (多选) ( ABDE ) A.方法B.属性C.字段D.事件E.索引器 F.构造函数G.析构函数 14.以下关于ref和out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多选) ( ACD ) A.使用ref参数,传递到ref参数的参数必须最先初始化。 B.使用out参数,传递到out参数的参数必须最先初始化。 C.使用ref参数,必须将参数作为ref参数显式传递到方法。 D.使用out参数,必须将参数作为out参数显式传递到方法。 15.“访问范围限定于此程序或那些由它所属的类派生的类型”是对以下哪个成员可访问性含义的正确描述?( B ) A.public B.protected C.internal D.protected internal 16.class Class1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static Class1() { count++; } public Class1() { count++; } } Class1 o1 = new Class1(); Class1 o2 = new Class1(); 请问,o1.Count的值是多少?( C ) A.1 B.2 C.3 D.4 17.abstract class BaseClass { public virtual void MethodA() { } public virtual void MethodB() { } } class Class1: BaseClass { public void MethodA(string arg) { } public override void MethodB() { } } class Class2: Class1 { new public void MethodB() { } } class Main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2 o = new Class2(); Console.WriteLine(o.MethodA()); } } 请问,o.MethodA调用的是: ( A ) A.BaseClass.MethodAB.Class2.MethodA C.Class1.MethodAD.都不是 【.net 面试题系列文章一(附答案)】 1 (1)面向对象的语言具有__继承性_性、_封装性_性、_多态性 性。 (2)能用foreach遍历访问的对象需要实现 _ IEnumerable 接口或声明_ GetEnumerator 方法的类型。1.c#中的三元运算符是__?:__ 2.当整数a赋值给一个object对象时,整数a将会被__装箱___? 3.类成员有__3__种可访问形式? 4.public static const int A=1;这段代码有错误么?是什么? const成员都是static所以应该去掉static 5.float f=-123.567F; int i=(int)f; i的值现在是_-123____? 6.利用operator声明且仅声明了==,有什么错误么? 要同时修改Equale和GetHash() ? 重载了"==" 就必须重载 "!=" 7.委托声明的关键字是___ delegate ___? 8.用sealed修饰的类有什么特点?不可被继承 9.在Asp.net中所有的自定义用户控件都必须继承自_ System.Web.UI.UserControl _______? 10.在.Net中所有可序列化的类都被标记为__[serializable]___? 11.在.Net托管代码中我们不用担心内存漏洞,这是因为有了_ gC __? 12.下面的代码中有什么错误吗?_ abstract override 是不可以一起修饰______ using System;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 Console.WriteLine("A.F"); } } abstract class B:A { public abstract override void F(); } 13.当类T只声明了私有实例构造函数时,则在T的程序文本外部,_不可以_(可以 or 不可以)从T派生出新的类,_不可以_(可以 or 不可以)直接创建T的任何实例。 14.下面这段代码有错误么?case():不行 default; switch (i){ case(): CaseZero(); break; case 1: CaseOne(); break; case 2: dufault; CaseTwo(); break; } 15.在.Net中,类System.Web.UI.Page 可以被继承么?可以
适配驱动程序是进行kernel移植时的一个重要步骤。下面是一些适配驱动程序的常见方法和步骤: 1. 确定目标硬件平台和驱动程序:首先,要了解目标硬件平台上需要适配的驱动程序有哪些。这可能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驱动程序。 2. 理解驱动程序接口和功能:仔细阅读驱动程序的文档和源代码,了解其接口、功能和依赖关系。这将帮助你理解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和与其他组件的交互方式。 3. 检查目标硬件平台的硬件特性:了解目标硬件平台的特性,例如处理器类型、内存布局、外设控制器等。这将有助于确定驱动程序在新平台上可能需要进行的修改和适配。 4. 修改或编写适配代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特性,对驱动程序进行修改或编写新的适配代码。这可能涉及修改寄存器配置、中断处理、设备初始化等。 5. 更新设备树(Device Tree):如果目标硬件平台使用设备树描述硬件配置,需要相应地更新设备树以反映新平台的硬件连接和属性。 6. 编译和测试: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将驱动程序编译为适用于目标硬件平台的二进制文件。然后,在目标平台上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驱动程序在新平台上正常工作。 7. 调试和排查问题:在适配驱动程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错误。使用调试工具和技术,例如打印日志、使用调试器等,来排查和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硬件平台和驱动程序可能有不同的适配方法和要求。在进行驱动程序适配时,建议参考相关文档、社区论坛和开发者资源,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和支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