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般都在哪里学习呢?
图书馆?自习室?家里?宿舍?
大部分同学应该是选择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复习吧?
在宿舍、家里复习未免太考验一个人的自控力。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都在图书馆复习,图书馆也影响着复习的状态?今天为大家汇总了部分环境很好的高校图书馆,看看你的学校在不在其中,说出来让大家吃柠檬
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
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国际鲁班奖,鲁班奖高校图书馆类世界榜首),全国唯一一座获得国际造型设计世界金奖的环球形图书馆。
炳麟图书馆位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由美籍华人实业家唐仲英先生捐助,并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其“水晶莲花”造型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建筑中独树一帜,已成为独墅湖校区乃至独墅湖高教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炳麟图书馆内的设计也很个性,图书馆地上高八层,地下一层,空间宽阔,观光电梯像胶囊一样,有太空舱的感觉。还有图书馆内还有咖啡吧,很有情调。不过进入图书馆的阅览室要刷卡进入,校外人员想进入参观还是挺难的。
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
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由南京大学杰出校友杜厦先生捐资建设,是江苏省藏书量最大、中国藏书量前三的高校图书馆,中国唯一一座双枢纽管理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图书馆。杜厦图书馆位于南大仙林校区,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共五层,整体造型是一本打开的书,图书馆周围环绕着河流,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开放的图书馆”,除阅览区外,图书馆还设有庭院式的休闲区,学习累了的学生可在此处喝喝咖啡,聊聊天,稍事休息。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图书馆看看书,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南京大学是985、211、“双一流”实力强校,也是最美大学之一。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全国唯一一座与四周环湖的图书馆,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 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李文正图书馆坐落在九龙湖校区的地理中心,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设计理念为基础。
工程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3.4米,总投资1.5亿元,2007年9月28日正式开馆。李文正于2004年捐赠200万美元,由国家建筑大师齐康院士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逸夫图书馆
山东理工大学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外立面的石材犹如一排排书架,北侧的退台寓意着攀登的阶梯,图书馆建筑宛如伸开的双臂,欢迎渴求知识,勤奋学习的人们。
东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位于教学区中心,它北对东校区北大门,东有雄伟的实验楼,南临精巧的人工湖,西有绿树掩映的教学楼,正门平台上的古希腊雕塑"思想者",标志着这里是智慧的殿堂。
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
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位于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内,因校董李兆基先生捐赠而得名,建筑共5层,地下1层,地上4层,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自2008年9月开馆运行。
学校里的图书馆建筑霸气范儿十足,最多可容纳一万名学生同时使用图书馆。这种大容量、大内存的效果,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江南大学图书馆
书香江南风的自习空间、厚重古朴的北美红橡木桌椅、整齐划一的储物柜、MUJI风布艺沙发,再加上一排排墨纸书刊……
置身于这样的温馨环境,你还会不好好读书吗?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是北外校园内一座标志性建筑。
新馆大门外侧的多语种装饰墙由55种语言组成,将外墙的砖块做成镂空设计,每一块砖上都刻着不同语言的“图书馆”写法,充分体现了北外的文化特色和国际视野;大厅顶部被文字玻璃顶笼罩,通过阳光投影的方式营造出一片知识的海洋;大厅中央的“书山”造型步行梯贯通上下,凸显“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文化内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图书馆,满眼落地藏书,一直延伸到穹顶,在视觉上十分吸睛,融合且人性化的设计极具现代感。
交叉纵横的悬空楼梯,结合检索和探索,提供了一条人与书主动融合寻找的长廊。它们是在展示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阶段,从对知识和语言的探索,到中间穹顶的无言启示。
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
由海归建筑师为学校度身定做,是一座以先进理念设计的现代化图书馆秉承原圣约翰大学清水墙红砖瓦的建筑风格于2004年建成,建筑面积24013平方米,图书馆使用其中的16477平方米大楼以钟楼为标志,整个建筑外形端庄伟岸,气势磅礴门口伫立着两位古希腊的法学界先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是很多偶像剧的拍摄地哦~比如《微微一笑很倾城》!
汕头大学图书馆
汕头大学图书馆堪称亚洲最美,是李嘉诚先生投资由香港设计中心选出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得奖者陈瑞宪设计。
修建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设计观点取意自内地的线装书,外部观感外型表现了内地线装书书盒的雅致结构,内涵空间中则渗显露内地传统书院园林空间的元气理念,馆外有一池清澈的活水,周围大片的绿地令人舒心惬意,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图书馆。
集美大学延奎图书馆
陈延奎馆为社科馆,以提供社会科学类书刊的借阅服务为主。这两个中心馆均同时提供电子阅览、公共检索和咨询等服务。
作为全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不断加大电子文献资源的引进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几经变迁,新馆位于北大校园中心旧图书馆之前并与之相连。
新馆的主楼和配楼分别采用了歇山顶和攒尖顶以及相应的外檐形象,从整体到细部,都是努力在与仿古式环境的协调上和表现一定的时代感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1999年曾获首度建筑设计展当选十佳建筑,2000年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建立清华学校图书室,1913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逸夫馆”。
新馆位于清华园的中心区,由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曾多次获国家各类优秀建筑奖。新馆与1919年及1931年两次建成的老图书馆连成一体,成为校园中心地带最大的建筑。
这就是别人家的图书馆吧!你的心仪学校图书馆怎么样?管他怎么样,考上就是最美的!
来源于网络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