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的诞生,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犯罪分子的侵扰。ATM机无人值守的工作环境,促使不少犯罪分子盯上了这块方寸之地,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伎俩,银行、警方与ATM机生产厂商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同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
目前,针对ATM机的各种犯罪行为在逐渐增多,从电视、网络、报纸的各种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ATM机的犯罪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手段也更加的花样翻新。
有些犯罪分子会在ATM机插口处装像探头、外接吞卡器等盗窃设备,通过这些设备来盗取用户的密码信息。同时,在远处使用高倍望远镜,在近处偷窥用户密码,也是犯罪分子的常用伎俩。使用ATM机进行诈骗的案子更是层出不穷:常有以银行名义指出顾客的银行卡出现问题,需要进行转帐以确保安全的诈骗短信,而上当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ATM机上进行了转账操作,并最终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更有甚者,还发生过在夜深人静时破坏ATM机以盗取现金的事件,北方某城市曾发生大铲车将ATM机“连根铲走”事件……
国际上,金融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各大反欺诈犯罪组织一方面把ATM机犯罪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世界先进安防技术和有效解决方案。INTERPOL国际警察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警察组织,支持打击和预防国际犯罪,它把迪堡公司ATM反欺诈安全白皮书刊登在的内部网络,作为警员侦探支付卡等相关犯罪的参考书。迪堡公司的白皮书汇集了各种类型的ATM犯罪、犯罪手段以及预防犯罪的提示、如何保护ATM和当前的发展形势。“来自国际警察组织的邀请,给了迪堡公司一个绝好的机会,展示我们在安防技术方面的专长和我们的前瞻理念,帮助国际执法机构预防和制止ATM犯罪。”迪堡公司负责ATM安防解决方案的产品市场经理TerrieIpson介绍,“非常荣幸,我们的反欺诈安全白皮书被世界最大的国际警察组织选择作为参考,使我们也能加入到保护消费者与犯罪分子作战的工作中。”
随着针对ATM机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加和国际反ATM犯罪呼声的不断高涨,ATM机自身的发展,也在向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迈进。
据安全专家介绍,ATM的安全范围涉及到现金安全、卡的安全、持卡人的安全、ATM的物理安全、ATM的接入安全、数据安全、ATM的交易安全和密码及加密的安全等8个方面。针对上述关键控制点,ATM机生产厂商、银行乃至公安机关在产品层面与安保层面,对ATM机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与部署。如全球最大的金融自助服务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迪堡公司,就一直将安全作为其产品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目前,迪堡的ATM机已建立起从预防犯罪,侦测犯罪以及加装安全设施阻止犯罪等3个层面的全方位防护措施。
在预防层面,迪堡OptevaATM的用户防窥后视镜可以帮助用户在使用ATM时及时发现后方的潜在危险;凹陷式显示器前面板设计与密码键盘防护增加了ATM机整体的私密性,最新设计的密码键盘防护罩,更加有效的阻止了犯罪分子从侧面和加装像头窃取用户密码的可能。加密键盘和安全远程密钥传输设置保证了用户的密码在输入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读卡机口防外加装置的物理形状和传感器、颤抖式进卡方式、防设限钓卡等设计,全面切断了罪犯盗取持卡人信息的途径。
在防止犯罪层面,迪堡OptevaATM的读卡器识别系统,可有效识别外来设备的不法侵犯,并通过自动锁机装置,让受到侵害的设备停止服务,以避免消费者因犯罪分子用外接设备盗取信息而遭受损失。通过ATM机上安装的数字像系统,利用远程诊断监控系统,可全面监控ATM的前面版,监视设备的任何部位有无外加装置,对比前后画面数码差异,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同时,机器也会自动停止运行。
即使对于犯罪分子用大铲车将ATM机“连根铲走”,以及用卡车拉开,大锤砸开等暴力方式,迪堡OptevaATM也能应付自如——因为一旦受到外力的强力侵害,迪堡ATM机会将预存的钞票用墨水自动染上颜色,让这些现金无法再继续流通与使用。
在北京,目前已有上千台ATM机与市公安局、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网络实现无缝覆盖,取款人的像将实时传至警方监控室,ATM机如果出现故障或人为破坏,警方监控室的指示灯将显示为红色,网警点击鼠标后,故障的具体原因随即弹出,这时网警与实地民警取得联系,及时排查,同时现场画面也能第一时间传输至警方。与警方联网,大大增强了用户使用ATM机的安全感,并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从ATM机诞生之日起,围绕ATM机的犯罪就相伴而生,在犯罪之魔与正义之道的安全攻防战中,虽然犯罪之魔也取得过一时半会的侥幸成功,但随着银行、ATM机厂商、公安机关的安全防护力度的加大,随着迪堡OptevaATM这样高安全性、可靠性产品的不断推出,犯罪之魔的气势已经是日薄西山,这场战争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不再有悬念。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126/viewspace-101948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9126/viewspace-101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