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开发经验总结,很受用。

1、有一个方法,有一段类似于下面这样: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做了一些数据库操作           
      db.close();       
    }   
}.start();  
 

 

结 果运行过程中,发现有时候会报数据库已经锁定的异常。最后才定位到上面这段代码。原因是在上面的run()方法中打开了数据库,这个时候会自动锁定 Database,如果在关闭数据库之前,另外一个线程B也进行数据库操作,就会报这个异常。如果数据库已经关闭之后,另外一个线程B请求数据库操作,就 没有问题。

所以在新线程中进行数据库操作,或者是TimerTask中进行数据库操作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并发的问题,也许就会有数据库锁定的异常。

2、另外一段代码,将TimerTask的销毁操作放在了Service的onDestory()方法里,但是发现有时候会报TimerTask已经 schedule的异常。开始就觉得很奇怪,不是已经在onDestory()方法里关闭了TimerTask了吗?后来想到,Service的 onDestory()方法不是一定有机会执行的。在资源不足的时候,系统会强行关闭Service,在这种情况下,onDestory()方法是没有机 会执行的。

所以,绝对不能依赖组件的onDestory()方法。

3、这次项目管理有一个失误的地方。就是在项目设计早期,没有关注数据库表设计。到了后期才来检查数据库的设计,结果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变更,这就造成建表语句、模型对象、DAO都要修改,开发和测试的成本都非常高。

所以以后一定要在早期就关注数据库设计,如果有迫不得已的数据库变更(这个几乎是难免的),也要趁早进行

4、有的时候,发现两个组员都是更新了最新的代码,可是一个能正常跑起来,另一个人就总是报错。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数据库错误引起的,虽然是同样的代 码,但是却不是同样的数据库。这种情况下,需要把旧的应用卸载,重新启动。这样就会触发SqliteDatabaseOpenHelper的 onCreate()方法,重新建立一致的数据库

5、前期把整个应用的常量,都放在一个Constants类里,这样虽然避免了硬编码,但是其实由于Constants类里充斥了各种各种的常量,也失去了可维护的意义。所以如果常量太多的话,可以考虑根据模块或者业务,分散到不同的Constants类里

6、一般跳转到别的Activity,是调用startActivity()方法,不过如果需要在新Activity里做完某些操作以后,再通知原先的 Activity的话,应该调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方法,然后实现onActivityResult()方法

7、有一次在DDMS里发现了has leaked window的异常告警。这种情况一般是在Activity里创建了Dialog,然后又没有及时关闭引起的。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需要创建Dialog 的地方,调用showDialog()方法,然后在Activity里实现onCreateDialog()方法,这样的话,Activity就会管理 Dialog的生命周期,就不会发生上述的问题了

8、一般连接android底层的linux,用adb shell命令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同时开启了模拟器,又连接了真机,就不能这样了,必须用以下的命令:
adb devices,这个命令可以看到有哪些设备,包括了模拟器和真机
然后用adb -s (deviceId) shell,就可以连接到目标终端上

或者还有一个办法,用adb -d shell连接到设备上,用adb -e shell连接到模拟器上

9、我自己定义了一个VO类,可是用Intent.putExtra()方法竟然放不进去,原来是这个VO没有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10、项目中业务上需要很多后台长时间运行的Service,可是后来发现Service实在太多了,所以换了一个方案。把实现业务逻辑的 Service,都改成用IntentService实现。只开启一个长时间后台运行的Service,在这个Service里用多个 TimerTask,定时去startService()各个IntentService。这样应用就只有一个驻留Service了

11、很多Service都去实现onStart()方法,其实这是不对的,onStart()是一个遗留方法。Android2.2以上的版本,官方推荐是实现onStartCommand()方法

12、如果没有多线程的需求的话,使用IntentService替代Service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不需要编码另起线程(Service默认是 跑在UI Thread里的,这点相当恐怖),另一方面,也不需要显式地调用stopSelf(),或者stopService()。IntentService的 问题是,如果需要并发地处理请求,则晚来的Intent只能排队

13、TimerTask比较多的话,一个最佳实践(或者是迷信)是:用3、7、11、13、17这样的素数错开运行的时间

14、一个已经调用了.cancel()方法的TimerTask,不能被再次作为Timer.schedule()的参数,需要重新实例化一个TimerTask

15、没有特别的需求的话,个人建议可以在AndroidManifest.xml里不配置intent-filter,这样就强制代码只能用显式的Intent来跳转Activity或者开启Service,不能用隐式的Intent来调用。

这种做法虽然损失了一些面向组件的灵活性,但是定位问题会比较简单。因为比较容易查出来,某个Service被哪些组件启动了,或者某个Activity可以从哪些页面跳转过来

当然,如果Activity和Service被设计为允许其他应用使用,那必须要支持隐式的Intent调用

16、数据库字段的命名,还是有点讲究的。比如在T_PERSON表里,字段就没必要再命名成PERSON_NAME,直接叫NAME就可以了,前者比较 冗余。这个虽然是小问题,但是对于追求细节完美的应用来说,还是要注意的。如果前期没有注意,到项目后期再统一优化,代价会大很多

17、原来经常用getSharedPreference()方法,来获取自定义SP文件。其实发现,用PreferenceManager.getDefault()方法就可以获得一个默认的SP文件了

18、DTO和VO,建议重载toString()方法,调试会很方便

19、Activity的findViewById()方法,和View的findViewById()是不一样的。
前者一般都在onCreate()方法里调用setContentView()方法,然后findViewById()就是从这个xml文件里找ID
后者一般调用一个inflate()方法,然后findViewById()方法是从这个xml文件里找ID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