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速度角度:
在物理学中,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快慢的量。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t1)表示物体在时间 t1 的位置,f(t2)表示物体在时间 t2的位置,那么在t1到t2时间段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f(t2)-f(t1),平均速度为:
物体在t1的瞬时速度接近于:
也就是说当t2无限接近于t1时的速度。
切线角度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x),其图像是一条曲线。我们想要了解这条曲线在某一点 x=a 处的变化情况。
首先,考虑曲线上的两个点 (a,f(a)) 和 (b,f(b)),其中 b 是接近 a 的另一个点。连接这两个点的直线称为割线。割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
割线的斜率 =
接下来,我们让点 b 逐渐接近点 a,即 b→a。在这个过程中,割线的斜率会逐渐接近曲线在点 (a,f(a))处的切线的斜率。
当 b 无限接近 a 时,割线的斜率就变成了曲线在点 (a,f(a))处的切线的斜率:
1.1 导数定义
1.2 单侧导数
1.2.1 左导数
函数 f(x)在点 x=a 处的左导数定义为:
其中 h→0−表示 h 从负方向趋近于 0。
1.2.3 导数的存在性
2.导数的几何意义
2.1 切线
2.2 法线
是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切线的斜率为f'(a),则法线的斜率为
法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
y 是法线上的点的纵坐标。
-
f(a是函数在点 x=a处的值。
-
f′(a)是函数在点 x=a处的导数,即切线的斜率。
-
x 是法线上的点的横坐标。
-
a 是法线点处的横坐标。
化简法线方程: 将法线方程化简为标准形式 y=mx+b,其中 m 是斜率,b 是截距。
3.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3.1 定义
连续性
一个函数 f(x) 在点 x=a 处连续,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或者
这意味着当 x 接近 a 时,函数值 f(x)也接近 f(a)。换句话说,函数在点 x=a处没有跳跃或断裂。
可导性
一个函数 f(x) 在点 x=a处可导,如果它在该点处的导数存在,即:
这意味着函数在点 x=a 处的变化率是有限的,并且有一个确定的值。
所以从连续和可导定义看出,可导的条件比连续的条件更严格。
3.2 定理
1.可导性蕴含连续性
如果函数 f(x) 在点 x=a处可导,那么它在点 x=a 处连续。
证明:如果函数 f(x) 在点 x=a处可导,则
我们要证f(x)在点 x=a 处连续,需要证明
交换上述等式:
所以
2.连续性不一定蕴含可导性
反例:考虑函数 f(x)=∣x|在 x=0处是否可导。
证明:
连续性:
函数是连续的
可导性:
左导数:
右导数:
左右导数不相等,所以函数不可导。
4.求导公式
4.1 求导规则
1.常数规则:
其中c是常数。
2.幂函数规则:
其中n是任意实数。
3.常数倍规则:
其中c是常数。
4.2 常见函数的求导公式
5.高阶导数
高阶导数是指对函数进行多次求导得到的导数。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函数 f(x) 的一阶导数是 f′(x),那么二阶导数就是对一阶导数再求导,记作
类似的,三阶导数是对二阶导数再求导,记作
6.隐函数求导
隐式方程是指函数关系不是显式地表示为 y=f(x),而是表示为 F(x,y)=0的形式。隐函数求导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方程两边同时求导,然后解出
隐函数求导的基本步骤
-
对方程两边求导:假设有一个隐式方程 F(x,y)=0,我们对方程两边分别对 x 求导。
-
使用链式法则:在求导过程中,如果遇到 y 的函数,需要使用链式法则,将 y 视为 x 的函数。
-
通过求导得到的方程,解出 dy/dx.
7.参数方程求导
参数方程是一种描述曲线的方法,其中曲线的 x 和 y 坐标分别由两个独立的参数方程表示。假设我们有一个参数方程:
其中 t 是参数。我们希望求出曲线的导数 dy/dx。
参数方程求导的基本步骤
1.求x对t的导数:
2.求y对t的导数:
3.求dy/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