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华
在珠三角打工的朋友小张曾经跟我说,现在求职他会为了让老板在薪水中多加50元钱
|
今年以来,我们的水、电、成品油、天然气、土地等公共服务产品卯足了劲儿地涨价。其实不光是今年,多年来,这类公共服务产品一直贴着“改革”或“市场”的标签往价格高峰移动。比如一提“水价改革”,老百姓就别在那儿傻等着沾光,因为它跟所有这类“改革”一样,只有一个结果:涨价!如果这种涨价果真是改革或市场在驱动,那倒情有可原。可它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么多年走过来,想必老百姓已经看得很清楚,这些公共服务产品一直在政府的支持下,跟着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贪欲而水涨船高。
例如这成品油,今年春夏之际国内三大成品油巨头突然异口同声地喊起了“亏损”,我看是这些垄断企业高管们的巨额薪水和职工们的天价奖金有点不宽裕了吧。于是联手向国务院发动“逼宫”:这 国际油价涨了,这国内油价你得给我接轨,否则我就让你交通“瘫痪”。于是,国家发改委屈服了,你想涨就涨吧,结果这一涨就涨了个不回头,国际油价在我们“接轨”后没多少日子就跌得不亦乐乎,可国内油价至今还在那儿接着人家的“轨”呢。而且这“跟涨不跟跌”的损招已经用了若干次。而事实是,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一些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也仍然是由政府控制的。
再如这几天突然跑调的天然气涨价问题,又是国内三大天然气巨头率先向国务院发难,据说要求涨价的申请报告现在已经放在国家发改委的案头。我看老百姓还是不要奢望什么,最终的结果还是一个词儿:涨价!今年的电价不就是企业和政府硬着头皮涨起来的吗?总之,只要那些特殊利益集团如垄断行业哪天想发笔大财了,它就会动起涨价的歪脑筋。而且匪夷所思的是,垄断集团这种危险的利益欲望总是能得到政府的满足。在老百姓和垄断企业的利益太平上,政府总是向后者倾斜。
水、电、成品油、天然气、土地是什么?是政府进行独家管理和调控并独家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是同老百姓的生活乃至生存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是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有法定权力控制价格走势以保证民众利益的公共服务产品。而令人疑惑的是,每次进行公共服务产品的所谓价格“改革”即涨价时,总能听到政府方面弹出同一个调子:老百姓可以承受。
只要老百姓“可以承受”,这些垄断了国家公共资源的利益集团就可以在公共服务产品价格上为所欲为?老百姓的“承受力”是什么?是垄断企业利益砧板上任人宰割的羔羊?是垄断企业利益压榨机下可以无限挤压的豆饼?政府把老百姓的“承受力”当作向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基准,莫非也是跟国际接轨?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统计模式中有如此荒唐的价格基准?再者,这个所谓的老百姓的“承受力”,在政府难以启齿的隐喻中,是否有着这样的解读:只要老百姓不因价格压榨而“聚啸山林”或“揭竿而起”,就意味着他们还能够承受!
执政臆想!若不幡然醒悟,政府总有一天将会为这危险的执政臆想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在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共享改革成果”,而是在把老百姓推向生活乃至生存的痛苦极限,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的反动!事实上,老百姓的承受力,这些年来在一阵阵“涨”声中被逼进极限区域。你电价不停地涨,他可以凑合着忍受;你油价不停地涨,他还可以咬紧牙关放血。你气价再不停地涨呢?你水价再不停地涨呢?而且不要忘了,他们身上本来就有看病难、上学贵、 房价高三座大山,让他们拿什么去承受无休无止的压榨?又凭什么让他们去承受无休无止的压榨?!
政府指导或调控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其实标准很明确:其政治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是以不发生社会动荡为满足;其政策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 生活质量,而不是以其吃了上顿还有下顿为上限;其经济标准就是看是否缩小了老百姓和垄断企业之间利益的差距,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涨价后老百姓是否还出得起钱;其行政标准就是看政府是否在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坚持政府自身的“零利润”原则,而不是习惯地给自己留出几个百分点,从而在最该接轨的这一点上忘记了跟国际接轨。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8429/viewspace-87696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8429/viewspace-87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