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 10 IPMP 设置

Solaris 10 IPMP 负载均衡配置过程

使用IPMP实现网卡负载(网卡负载就是需要两张网卡共用一个IP地址实现网卡灾备功能)。修/etc/hosts、/etc/hostname.bge0、/etc/hostname.bge1、 /etc/defaultrouter、/etc/netmasks 五个文件,具体配置如下:
使用Solaris 10 的IPMP实现网卡负载均衡功能,网卡负载均衡即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卡共用一个IP地址,实现网卡灾备的功能。
在本例中实现此项功能需要配置/etc/hosts、/etc/hostname.vmxnet0、/etc/hostname.vmxnet1、 /etc/defaultrouter、/etc/netmasks 等五个文件。

以下过程为配置过程:
1.验证系统的版本
    # uname -a
    SunOS Solaris10 5.10 Generic_118855-33 i86pc i386 i86pc
    或
    # cat /etc/release
                        Solaris 10 11/06 s10x_u3wos_10 X86
           Copyright 2006 Sun Micro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is subject to license terms.
                           Assembled 14 November 2006

2.修改EPROM中的 local  -mac  -address?= 的参数值,设置网卡使用自身的MAC地址,重启后生效。
    #eeprom local-mac-address?=true

    注意:此命令在解除 ipmp 时是否需要更改

3.设置子网掩码
    # vi /etc/netmasks
    192.1.1.0        255.255.255.0

4.编辑 /etc/hosts 文件
    # vi  /etc/hosts
    #
    # Internet host table
    #
    127.0.0.1       localhost      
    192.1.1.200     Solaris10                                               #此地址为将要虚拟出来用于服务的IP地址

    ########configure for ipmp################
    192.1.1.201     Solaris10-test1 #test ip 1            #此地址为 vmxnet0 的实际地址
    192.1.1.202     Solaris10-test2 #test ip 2            #此地址为 vmxnet1 的实际地址
    ##########################################


5.编辑 /etc/hostname.vmxnet0
    # vi /etc/hostname.vmxnet0
    Solaris10 netmask + broadcast + group fzu1 up addif Solaris10-test1 netmask + broadcast + deprecated - failover up

    注意: Solaris10为系统主机名
                  Solaris10-test1用于本次测试的ip地址
                  fzu1为本次测试的 IPMP 的组名

    以上命令解释:
    Solaris10                                            用于本案例的主机名称
    netmask +                                            子网掩码由文件 /etc/netmasks 和 /etc/hostname.vmxnet0 计算的出
    broadcast +                                        广播地址由文件 /etc/netmasks 和 /etc/hostname.vmxnet0 计算的出
    group fzu1                                          设置本案例中的 IPMP 组名为 fzu1
    addif Solaris10-test1                     增加一个以 Solaris10-test1 的子接口
    deprecated                                           标志此为一个测试用端口并不用于服务
    - failover                                          标志此逻辑接口不用于故障切换
    up                                                           标志此逻辑接口启动
   


6.编辑 /etc/hostname.vmxnet1
    # vi /etc/hostname.vmxnet1
    Solaris10-test2 netmask + broadcast + group fzu1 deprecated - failover up

   注意: Solaris10为系统主机名
                  Solaris10-test1用于本次测试的ip地址
                  fzu1为本次测试的 IPMP 的组名

   以上命令解释:
    Solaris10-test2                                 设置一个用于本案例的 Solaris10-test2 的子接口
    netmask +                                            子网掩码由文件 /etc/netmasks 和 /etc/hostname.vmxnet1 计算的出
    broadcast +                                        广播地址由文件 /etc/netmasks 和 /etc/hostname.vmxnet1 计算的出
    group fzu1                                          设置本案例中的 IPMP 组名为 fzu1
    deprecated                                           标志此为一个测试用端口并不用于服务
    - failover                                          标志此逻辑接口不用于故障切换?是否不应该使用 -failover 而使用 failover呢??
    up                                                           标志此逻辑接口启动

8.设置 /etc/defaultrouter
    # vi /etc/defaultrouter
    192.1.1.253

    #默认网关,IPMP会通过ping网关来检测主网卡是否正常,ping不通网关会进行切换网卡


7.测试
    使用如下命令强行使网卡切换
    #if_mpadm -d pcn2

  下重新启用网卡
    #if_mpadm -r pcn2

    可以观察到网卡地址的切换,现象如下:

      root:/#ifconfig -a
      lo0: flags=2001000849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vmxnet0: flags=1000843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1.200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3
      vmxnet0:1: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1.201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vmxnet1: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3
              inet 192.1.1.202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d
      root:/#if_mpadm -d vmxnet0
      root:/#ifconfig -a
      lo0: flags=2001000849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vmxnet0: flags=89000842 mtu 0 index 2
              inet 0.0.0.0 netmask 0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3
      vmxnet1: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3
              inet 192.1.1.202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d
      vmxnet1:1: flags=1000843 mtu 1500 index 3
              inet 192.1.1.200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vmxnet1:2: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3
              inet 192.1.1.201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root:/#if_mpadm -r vmxnet0
    root:/#ifconfig -a
    lo0: flags=2001000849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vmxnet0: flags=1000843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1.200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3
    vmxnet0:1: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2
            inet 192.1.1.201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vmxnet1: flags=1040842 mtu 1500 index 3
            inet 192.1.1.202 netmask ffffff00 broadcast 192.1.1.255
            groupname fzu1
            ether 0:c:29:b3:21:dd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2315412/viewspace-66837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2315412/viewspace-66837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