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ORACLE ERP的介绍以及与SAP的比较

产品特色
Oracle E-Business Suite
是第一套也是唯一搭配单一 全球资料库作业的应用软体,连结前後端的整个业务 处理流程并使其自动化,为您提供完善、统合且关键 资料的基础,例如各业务、产品和地区的销售业绩、 库存量与营收。而且,不必再等待资料通过独立的资 料汇聚与分析系统。企业高阶主管可取得日常商业情 报,了解公司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经营绩效,进而每 天都可以提升获利能力,而不必等待1个月或1季的 漫长时间了。

Manufacturing
制造
 Oracle Engineering
l BOM(工程资料管理系统)
 Oracle Work in Process(
生管管理系统)l
 Oracle Cost
l Management(成本管理系统)
 Oracle Planning Product(
物料需求计画模组)l
 Oracle
l Quality(品质管理系统)

Distribution
配销
 Oracle Inventory(
库存管理系统)l
 Oracle
l Purchasing Management(采购管理系统)
 Oracle Order
l Management(订单管理系统)

Finance
财务
 Oracle General Ledger(
总帐管理系统)l
l Oracle Payables(应付帐款管理系统)
 Oracle Receivables(
应收帐款管理系统)l
 Oracle Fixed
l Assets(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Notes Management(
票据管理:本地开发模组)l
l GUI.VAT(发票及进销项管理:本地开发模组)

2-2
事务流程面
I.
全球作业式
Unicode为标准资料储存格式,能支多语言操作模式,依不同国家或地区采用不同之币别、会计制度、税法、作业习惯作业应用支援。
II.
内建工作流程
内建WorkFlow技术建置,达到流程能自动化而又具备弹性之目的。透过WorkFlow Builder企业能随时修改流程而不需修改程式,使用者亦能透过WorkFlow Monistor追踪度。例如:采购核准流程、传票线上签核。
III.
警示系统
系统内建异常管理机制,可针对常见状况于系统内设定条件与处理方式,当条件成立时系统自动执行预设动作,如此可更加增进使用者效率。
IV.
整合性决策支援系统
让高阶主管可检视部门、跨部门之经营绩效指标,并从多维解度分析企业营运模式。

V.
未来扩充性佳
企业在第一阶段导入ERP系统後,可因产生之需求采用充分整合前台作业系统或供应链系统,以求透过更有效率的营运模式超越竞争对手。例如:客户关系管理、资料仓储、作业制成本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最佳化。

2-3
应用技术面
I.
弹性栏位设计(FlexField)
Oracle
应用系统提供弹性栏位设计,让使用者对於标准系所提供之栏位不足之处加以扩充,不需要修改程式本体,以降低维护修改的复杂度,并於系统升级时将性栏位一并保留升级。范例:弹性会计科目设计与组织调整、弹性客户资料栏位。
II.
完整的Web-Enabled应用系统
使用者仅需藉由浏览器,即可经由安全认证藉由LANInternet,存取个人授权内资料,而IT人员采中央控管资料库及应用程式伺服器,大幅降低系统维护的困难度。
III.
关联式资料库系统与弹性报表
Oracle
应用系统采用业界公认高稳定性、高可靠性资料库资料,并提供一致性与延展性的服务,客户也可透过Oracle所提供使用简易之分析工具做出自订报表。
IV.
多媒体支援与图形使用者介面
Oracle
提供使用者查之自订画面与常用功能,并整合ExcelOffice工具,让使用者可透过友善的使用者介面存取系统。
V.
提供标准开放之API与其他系统作连结
Oracle
於系统各模组之间提供数十种标标之API,让使用者可以依照标准格式与其他应用系统作互动式之资讯交换。


有关SAPORACLE产品的比较:

1:
软件产品的成熟度
    § SAP
:经过近30年与全球大企业用户的合作,SAP系统积累了大量先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在系统中挑选适当的业务流程,在软件中进行配置。而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量极少,这就保证了用户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上,真正起到上一套系统,管理提高一个层次的作用。
    § Oracle:
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流程模板和软件功能的支持,在实施中Oracle软件经常被发现无法满足企业管理上的要求。比如在大型制药企业中必须的批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而Oracle软件根本没有此类模块。虽然Oracle公司一再的夸大告诉客户其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十分灵活,但是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告诉用户这套软件功能不够,用户得自己去编程序。
   
§ SAP:秉承德国企业严谨的文化,所有发布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质量认证,只有在软件产品真正完备后才向用户推出。
    § Oracle
公司是一个非常注重市场效应的企业,经常是一有概念就马上宣称产品完成,然后快速推向市场。但是,软件产品得漏洞和缺陷给其用户得实施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痛苦。200213月,Oracle发给新产品用户的修补程序包竟然高达5000个以上,这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场恶梦。
    § SAP
: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AP花了2年的时间进行汉化和按照中国政府的人事管理要求进行本地化,使得SAP的中国用户不仅能够使用国际化的先进软件,同时也满足本地化的要求。
   
§ Oracle:对ERP软件产品本地化重视不足,至今在中国地区,Oracle的用户还没有一家能够使用Oracle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不同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造就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SAP
在中国
   
公司经营理念的不同,最终一定会反映在其用户群体的实施效果上。以中国为例,SAP的用户群体中,大型企业实施成功的比比皆是,这些企业纷纷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向社会传播,报章媒体上宣传实施SAP实施成功的文章时时可见,比如:
   
    2001
2002年中,又有中国最大的矿业集团-兖矿集团,列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内四大通讯设备厂商之一-大唐电信集团,中国最具活力的报业集团-广州日报集团等大型、浦东发展银行超大型企业纷纷加入SAP的用户群体。
    Oracle
在中国
   
SAP的广泛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racle依靠低价格来得到的客户,实施效果却良莠不齐,鲜见有在媒体上宣布自己实施ERP成功的;特别是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施上,鲜见其有成功客户。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其急功近利的市场策略造成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
中国移动通信:在广东、江苏、浙江的试点实施Oracle系统,软件的先天不足和实施力量的经验缺乏造成实施瘫痪。20017月,中国移动痛下决心,对尚未实施Oracle的其他13个省的ERP项目重新进行招标,而邀标书就发给了SAP 。而作为中国移动的母公司,中国电信,吸取前者的教训,谨慎的进行评估和实施。在北京电信公司和上海电信公司已经开始实施SAP
    §
上海宝钢:产品无法适应大型企业复杂的管理需求,实施半途而废,现在宝钢已经完全放弃了系统的使用。
    §
中国民航:实施力量薄弱,在试点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民航进退维谷,既没有信心向全国推广,也没办法放弃。
    §
实达电脑:Oracle在中国最大的实施合作伙伴-汉普公司,其实施能力让实达公司的领导层忍无可忍,只好中途将汉普的咨询队伍""出了实达公司。Oracle公司只好换上其他合作伙伴,但实施何时能够完成,还无法预料。
   
§ 江苏沙钢集团:从1997年开始实施Oracle ERP,经历了漫长的实施过程和庞大的二次开发工作后,终于在20025月放弃了Oracle软件,转向SAP
   
以上这些案例足以说明,Oracle的两大致命弱点:软件功能不足、实施力量薄弱决定了,其方案在大型集团化企业的项目上的成功十分困难。这些先天的障碍,给这些大型集团化企业的信息化甚至是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隐痛。
    2
技术的先进性
    Oracle
应用系统11i 版本是真正完全基于互联网INTERNET架构,并且采用开放的JAVA语言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写的应用软件,这种技术的开放性,使Oracle 应用系统11i版本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开放的标准意味着应用系统软件不受硬件平台, 不受企业规模大小, 不受地域限制等因数的影响),而SAP软件的主体部分还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语言编写的,学习和使用都很困难且与INTERNET或网络应用WEB技术不兼容(JAV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INTERNET应用系统的应用开发标准,而懂ABAP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少),虽然SAP也在试图转向JAVA标准,但由于其目前的系统过于复杂和庞大,完全的转型几乎不可能。 INTERNET结构上的应用系统, 基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这在现在的INTERNET时代,是已经过时或被淘汰的技术,它将限制应用系统的规模和并发用户数,也不可能用于全球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 即跨国或跨地区的大型企业将不可能应用一个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这将给这些选用该C/S 系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系统投资费用和系统维护成本, 也使企业不可能在今后发展时,继续使用已投入的信息系统, 即在原系统上增加新功能/系统的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设想成为不可能。
   
虽然从表面上看,最终用户似乎感觉不到软件技术架构带来的变化,但事实上,是否选择符合发展潮流的技术方向会极大地影响到软件厂商及其应用客户的生命力。历史上,由于没能选择符合潮流的技术而迅速衰落的大软件厂商比比皆是(曾经在ERP领域领导潮流的SSA 由于不能将系统及时转向开放的UNIX平台,而迅速衰落)而这同时也给选择这些厂商产品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ORACLE
应用系统充分采用了数据库上的先进技术,将有些系统功能放到数据库中去实现,而不是通过编程的方式,因而大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而SAP系统为支持多种数据库,不可能采用数据库技术去实现数据库端的功能,只是将数据库用来储存数据,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SAP公司不是数据库技术公司, 不专注于数据库技术,二是SAP也不愿意将自己的产品捆绑在一种数据库上,但这种做法牺牲了客户的利益。
    ORACLE
系统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在其输入数据的界面中,输入的任何数据都可做为其查询条件。SAP则需要专门定义查询界面。
    ORACLE
电子商务套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ERP软件模式,提供了集成的商业智能、个性化管理界面、工作流和告警等全新的功能。传统的ERP软件,用户需要进入层层菜单,运行查询或报表,才能得到业务数据。而使用ORACLE,用户可以在个性化的企业门户网页中,自由定义所需的智能报表,就能迅速了解企业、相关业务的执行情况。系统还能够对非正常业务自动告警。ORACLE 系统以人为本,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充分利用ERP的业务数据,更高效地管理企业。
    3
创新性、生命力、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
   
由于ORACLE相对于 SAP 先天的技术优越性,使ORACLE能够根据各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迅速将产品拓展到各种新的应用领域。例如,ORACLE在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产品协同开发等各行业的新兴领域都要领先于SAP,显示出ORACLE卓越的创新能力和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而SAP由于本身体系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封闭性,使得其在各种新的应用产品领域进展缓慢,例如,SAP虽然已经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客户群,但在客户关系管理领域一直碌碌无为,在B2B电子商务方面也不得不依靠与Commerce One的合作,直到2001年才解除与Commerce One 的合作,推出自己的产品。
    4
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随着企业应用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展,企业应用系统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制造、财务、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开始延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交换,就变得非常重要。ORACLE 11i 整个系统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并且共享统一的数据模型。企业内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权限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而SAP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挖掘等应用系统分别构建在不同的数据库上,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模型也不相同,这使得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变得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
5
软件功能的比较
    SAP
体现了德国人的管理风格:求严求全;ORACLE体现了美国人的管理风格:求实求用。
    SAP
    SAP
功能复杂、全面,特别在传统的ERP功能方面,系统功能设计比较细致。SAP通过复杂的参数表、层层定义来实现各中功能。系统可以通过6000 "开关"设置,调整软件的业务流程。SAP参数设置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对采购定单下达过程的管理,SAP需要预先定义:先定义定单特征码,再定义相应的特征(如金额大于100圆)、分类、下达组(Release group)、下达编码(Release codes)、下达标志(Release indicator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2122734/viewspace-36457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2122734/viewspace-36457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