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乐黄金二十年——经典歌手(音乐人)全面回顾(四)

接三 (转载)[@more@]

31。周慧敏——“香港玉女”周慧敏。她曾和叶倩文,林忆莲,陈慧娴在90年代初并称女歌手中的“四大天王”,但其实她的好歌远不如另外三人那么多,而且风格上都是当时已经泛滥了情歌调调,加上唱功也很平庸,所以只能说是一个“偶像派”而已。出名的歌曲如《痴心换情深》《情未了》。
  
  32。黎明和郭富城——其实这两个人真的不能算香港乐坛鼎盛时期的人物了,但他们代表了歌坛的一种倾向,这里特意提出。如果用100分去衡量香港四大天王的歌唱水平,那么张学友可能能过90分;刘德华能到75分;黎明则刚刚能及格,60分;而郭富城最多也就50 分。后两个人的特点就是偶像歌手,“职业”歌手。何谓“职业”歌手?——从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歌正式出现之后,那时的歌手都有个特点,就是他们是真的喜欢唱歌,热爱音乐才去作歌手;或者做酒吧歌手,或者玩业余乐队。但到了黎明和郭富城这一代,则完全不同了,唱歌对他们来说只是从事演艺事业里的一种,一种“职业工具”而已。黎明是电视明星出身,郭富城是跳舞出身,都是半路出家去唱歌的,歌唱的根基很浅,虽然不能否认他们后来对唱歌作过很大的努力,也有相当的进步,但基础实在太差,已经很难弥补过来。“偶像派”这个名词是自张国荣始,但张国荣还是真的喜欢唱歌的人,只是他的唱歌天赋相对不足,功力比起同代歌手稍显不足而已,和郭富城这种“彻底偶像派”还是有质的分别。
  黎明的声音最好的时期就是唱《情深说话未曾讲》的那个时期,后来遇到了与张国荣相似的问题,事业向表演方面倾斜,练声不足,声音越来越薄,越来越弱。黎明自演戏始又最终回归表演领域,个人觉得很明智,这方面他更有天分,也更根基。
  而郭富城则从来没过及格线,他还根本不懂得怎样发声,最基本的中音区还弱得很,经常是用一种半假音去唱,如果一个歌手在最基本的音区还唱不出最真实的声音,那还有什么搞头?嘿嘿。特别是现场唱快歌时,他拿着麦克风还几乎听不见声音,如果没有扩音作用的麦克风在手则可想而知了。
  
   33。黄凯芹——一个儒雅的才子,但不像陈百强那样忧郁。他是活跃在香港流行乐黄金年代尾声时期的一个创作型歌手(也算弥足珍贵了,那时像他这种能自创自唱的已经不多),他的歌大部分都流畅清新,比较耐听,但他的个性温文尔雅,没有特别强烈之处,而才华又不足以开香港流行乐的一代新风,所以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荣耀。
  《雨中的恋人们》《伤感的恋人》:这两首可谓黄凯芹唱响乐坛之作,一提起他自然就会想起这两首歌。这两首歌比起一般的情歌,有其特色,一种清冷萧瑟的味道。
  《晚秋》:92年红极一时的古典风格作品,内地的毛宁曾有过国语翻唱版。这种古典风格的作品是香港乐坛的一个传统了,历来经典无数,顾嘉辉算是一个巅峰。晚秋可能算是这种风格的最后一个经典。
  《情未了》:黄凯芹与周慧敏的经典对唱情歌,精致的旋律值得一唱再唱。
  《青葱岁月》:翻唱自齐秦《外面的世界》,当然很好听。
  《没结果的一些感情》:味道很特别的一首好歌,很适合在深夜听。
  《弥月醉巴黎》:很冷门,但很别致的作品,和《没结果的一些感情》一样,相当个人化的作品,显现了黄那种雅致才子的气质。
  
  34。以下是一群成不了天王天后,但在香港乐坛留下过光彩的歌手——
  吕方:有相当实力的一位歌手,但长相实在太过平凡,没有什么明星味,所以不太受唱片公司看重,始终红不起来。一些好歌如《听不到的说话》《流浪花》《弯弯的月亮》(粤语版)《每段路》《你令我快乐过》
  
  蔡枫华:曾在香港乐坛掀起风风雨雨的一个有争议的歌手。代表作:《绝对空虚》与《倩影》,尤其是倩影,十分优美,唱给你的爱的女孩听,估计追到的成功率会高20个百分点,嘿嘿。
  
  杜德伟:早年是唱英文歌的,我还留有他的英文专辑。后来与叶倩文合唱了一首精彩的劲歌《信自己》,红了一段时间,其实他早年的歌是不错的,有几首歌个人相当喜欢,如翻唱的《because i love u》。但他在歌坛浮浮沉沉,现在居然舍身卖肉,“脱掉脱掉!”,令我哭笑不得。他最经典的歌是《忘情号》,香港乐坛很少见的一首歌。虽是情歌,但切入的角度很独特,音乐与词都不落俗套。
  
  刘美君:讲述亲情的《一双旧皮鞋》是她最经典的作品,曾唱到街知巷闻。此外《最后一夜》《公子多情》也比较知名。她是较有个性的一位歌手,虽然没有大红大紫过。英文歌尤其唱得好,销声匿迹多年后曾经惊鸿一现,与另外三个英文歌都唱得很好的齐豫,林忆莲,杜丽莎联手翻唱经典的《I swear》,大获成功。
  
  邝美云:当年她还是比较红的,不过她的歌谈不上什么个性,一般的情歌而已,她比较好听的歌如《堆积情感》;《未曾深爱已无情》(独白比较有名);《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黄舒俊作品,旋律很优美);《只有情永在》(和学友合作的经典对唱情歌);《再坐一会》;《伤心的我》《冰冻的女人》。
  
  关淑仪:一位有特色的歌手,但命运不佳,得到的好歌真的不多,经典的像《难得有情人》《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和校长翻唱的粤语版);还有就是个人非常喜欢的《缱绻星空下》。
  
  温兆伦:一位歌坛过客而已,但也有一些经典好歌。《随缘》《正义柔情永在》(与陈松龄合唱的经典好歌);《没有你之后》;《投入生命》(励志好歌);《从未试过拥有》;《愿倾出心里爱》(著名剧集“火玫瑰”的插曲)
  
  陈洁灵与叶德娴:两位年代较老的女歌手合唱过一首很经典的《千个太阳》。陈还有名曲如《今晚夜》,而叶的如《倦》。
  
  关菊英:好歌如《我是痴情无限》《为我献上心韵》。最经典的就是和关正杰合唱的《两忘烟水里》。
  
  柳影红:曾因一首好歌《少女慈僖》而成名。
  
  吕珊:曾为徐克电影唱了两首好歌《笑傲江湖》和《做个真的我》(陈淑桦《醉红尘》粤语版)
  
  徐小明:较早期的歌手,有两首原唱歌曲很有名《再向虎山行》和《大号是中华》,都是电视主题曲,后者更是当年内地也很有名《陈真》主题曲。
  
  张智霖与许秋怡:90年代初有“金童玉女”之称,一出道就以《现代爱情故事》《片片枫叶情》两首对唱情歌红透半边天。个人也很喜欢《片片枫叶情》这首歌。
  
  蒋志光:与女歌手韦绮珊合作过一首经典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又和罗大佑合作了一首著名的《皇后大道东》。
  
  黄宝欣:对一些名作都有不错的翻唱,不过个人最喜欢是她原唱的《谁话野花不会真心》。
  
  麦洁文:几首好歌《莱茵河畔》《寂寞深秋》《江湖浪子》。《莱茵河畔》尤其美妙动听,据说是顾嘉辉作品。
  
  蔡龄龄和蔡立儿:前者留下过一首很耐听的《细水长流》;后者则有好歌如《绝恋》。
  除了这些小有地位的歌手之外,香港乐坛还有无数匆匆过客,或许也留下过一首
  半首流行过的歌,但这类过客实在太多,我纵然想说也已记不起了,还是留给大
  众去补充吧。
  
  35。太极乐队——一支出色但却无法归类,充满自由精神的乐队。它的确是一支奇怪的乐队,他们竟然有七个人,号称“太极七子”。他们的风格也正是因此而无法归类,集合了七个人的各种想法,要求一种纯粹的风格似乎就太不正常了,在个人看来,这正是太极的魅力,他们作品充满了自由,不拘一格的精彩。他们不同于本质上很纯粹,严肃,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黄家驹,他们只想一帮人痛痛快快地搞乐队玩音乐而已,对音乐内容上并没有特别的追求,而他们的音乐火花,就在这种自由中四处迸发。
  
  《Crystal》:相当特别,相当精彩的一首歌,华语乐坛只此一首。从内容上看,这首歌甚至能称“俗”,说的是两个大男人在争妞而已。但之所以称它是独一无二的一首歌,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歌曲一开始,一段极为优美的钢琴响起,然后就是一把优美的人声,唱着能令人立即被吸引的旋律,而再接下来的几小节完全能令你觉得这是一首优美绝伦的抒情慢歌,但就在此时,一声嚎叫从天而降,另一个粗犷高亢的男声出现了,优美的旋律突然变成摇滚式的嘶吼,令听者瞠目!不过嘶吼了几句之后,乐曲突然再次变回一开始的优美基调,第一男声说出一段堪称经典的独白,之后一声愤怒高亢的 “NO!”,摇滚式的第二男声再次出现。两种风格的歌声交织出现了两次之后,歌曲进入中后段的高潮部分,两个人的争执到了最激烈狂暴的阶段,两人以合唱的方式演绎了这段躁动狂怒的高潮部分——歌曲的结尾,两人似乎都发泄了愤怒与激情,音乐再度转回开始时的优美旋律,抒情地结束了。——这首歌极具创造性地演绎了两个男人争一个女孩的过程,一个优雅抒情,一个狂暴激烈,两种截然相反的音乐竟然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这样一首独一无二的作品,作曲人周启生的确是一位另类的奇才。——这首歌并非太极的原创作品,只是原唱而已,不过向来都归入太极名作之列。
  《全人类高歌》:充满狂欢节气氛的太极名作,好象全人类在一个奇特的夜晚统统集中到一起,开了一个大Party,怪诞而狂想味十足。
  《留住我吧》:太极名曲中个人很偏爱的一首歌,内容就是普通的情歌而已,但旋律就是耐听,说不出原因。《今天应否失去你》也是这样一种情歌,旋律很好。
  《等玉人》:很特别的一首改编作品,原创者许冠杰。这首歌经太极改编之后,简直等于新生了一次,带出了一股截然不同的奇特韵味,比平淡的原作耐听了很多,太极剑走偏锋,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切入去,体现了他们自由不拘的才华。
  《一切为何》:典型的摇滚大歌,一个摇滚乐团多少都会有几首这种对社会控诉,理想主义激情的歌,当然这首歌也很成功,相当的好听。另外《顶天立地》《沉默风暴》《正义勇士》都是太极这种类型的精彩好歌。
  《每一句说话》:旋律鲜明动听的一首歌,但词很多男的都不喜欢,呵呵。
  《拼命三郎》:痛快淋漓的一首歌!从词上看,是在热烈赞颂和怀念一个死去的英雄式的人物,但不知是谁。个人的最爱。
  《一个恋爱的故事》:在太极中,这种平和,亲切地叙述平凡人故事的歌并不多见,很好听。
  《小雨落在我胸口》:不知为什么,太极竟然留下了一首国语好歌,这首摇滚风格的情歌好听之余也突显了主唱邓建明一贯粗犷,沧桑的唱腔。
  太极乐队好听的歌还是很多的,不再一一叙述,有兴趣的人不妨自己去关注太极。
  
  36。达明一派——华语乐坛史上最出色的二人组合,而“最”字后面绝不用加“之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主唱黄耀明是香港乐坛出现过最特别的歌手之一,绝无仅有的一种唱腔,他那独一无二的歌唱节奏和歌唱韵味,令人不可能忘记。不过达明之所以会成为香港最值得骄傲的音乐成就之一,是因为一个人:刘以达。他那天马行空,难以捉摸的才华为我们创造了最不凡的音乐!这两个人如“辉黄二圣”一样,是天作之合,他们就仿佛是为彼此而生的,黄耀明那一口唱腔天生就是为刘以达的音乐准备的,而刘以达的作品如果缺少黄耀明的演绎,可能就难以完全散发它的光彩。个人一向认为,在香港单纯作曲的人中,顾嘉辉与刘以达是两大高峰,两个人都天才绝顶,风格上又一前一后,刚好相反,一个是古典派大师,一个是现代主义精灵,可谓相互辉映。刘以达这个人,平时木讷寡言,不但国语讲得不知所云,就连母语广东话也常常被笑讲不通顺,嘿嘿。但他那张脸和
  表情实在很有特色,很有喜剧色彩,所以周星驰常找他去拍电影。谁看了梦遗大师和《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卧底能不笑呢?
  达明一派的音乐,有着难以形容的独特性,他们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在华语流行乐中完全找不到同类,是一朵无法遗忘的音乐奇葩。
  
  《石头记》:这首当然是达明一派最著名的作品,不过我倒想“压一压”这首经典之作,有很多人一提达明就只说这首名作,仿佛其他作品都低其一头,其实公平地说,这只不过达明众多杰作中的一首,就算没有这首作品,达明一派依然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杰出组合,当然,只因有了这首优美绝伦的杰作,他们才更为人们所知。
  《禁色》:个人最爱之一。这首歌的意境凄伤美奂,如梦似幻,当那个经典的开头骤然响起,整支歌缓缓流出,仿佛在夜色中带来一抹飘零的冷雨,打湿你的心……
  《忘记他是她》:达明时代难得的由黄耀明作曲的经典作品之一,显示他的创作才华。
  《半生缘》:又一首优美绝伦的作品,慵懒,伤感,迷离……
  《你还爱我吗》:黄耀明作曲。达明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当年在粤语地区曾红极一时,记得歌名还常在中学生中被改成骂人的话“我还爱你妈”(罪过啊 嘿嘿)
  《迷惘夜车》《马路天使》《今夜星光灿烂》《溜冰滚族》:四首经典快歌,节奏狂野凌厉,完美地展现了刘以达天马行空,流宕不羁的天才,在香港的快歌中,堪称极品。四首歌的内容写的都是一些都市青年的夜生活,色彩斑斓的霓虹变幻之间,充满了叛逆,迷茫,空虚,配上刘以达的音乐,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荒诞与光怪陆离之感。
  《天问》:达明最有气势的歌曲,华丽而奇幻,现代又古典。
  《十个去救火的少年》:黄耀明作曲。十分好玩的一首歌曲,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曲风去描述一件严肃的事,很有独创性。
  《美丽的谎言》:难得的国语佳作。整首歌低徊徜佯,优游中一点看透繁华的厌世。今年四月去上海看达明20周年演唱会时,坐在旁边的一位香港同胞就十分喜欢这首歌,猛向我表达他的感觉。
  《今天应该很高兴》:歌曲开始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后来则涌出一股股圣诞气氛。
  《一个人在途上》:这首经典之作难得的是粤语国语两个版本都相当出色。
  《继续追寻》:达明第一首主打歌,但个人并不欣赏这首歌,潘源良是一个好词人,但他常常显得太主流,并不十分适合达明风格(他与达明合作过的最出色作品是《十个救火的少年》和《今天应该很高兴》);就如这首歌,词上来看只是简单直白的励志而已,既不适合刘以达那种回环陡转,意味深浓的音乐,也表现不出黄耀明那种欲唱还掩,欲遮还露的唱腔。陈少琪,迈克甚至周耀辉才是达明的绝配。
  《天花乱坠》:很特别的一首作品,怎样特别法?——找不到语言去形容,面对达明一派那种奇特的作品,我常有失语之感。
  《四季歌》《春光乍泻》:其实它们并不能算达明一派时期的作品,而是黄耀明单飞后的经典作品,这里为了自己方便,一并介绍而已。两首歌都是林夕作词。两首歌相对而言个人特别喜欢《四季歌》,有一种醉人心窍,如真似幻的优美意境,绝对是百听不厌的一首歌。
  以上仅仅只是简单介绍达明一派最知名的一些作品而已,其他无数好歌,还是要靠自己去发现。
  
  37。BEYOND——当时的香港乐坛,因为谭咏麟前所未有的光芒,带起了一股“都市情歌”风潮,如果说谭本身的歌曲还保持着一定的格调的话,那么蜂拥而起的其他跟风之作就普遍都很流俗了,似乎除了谈情说爱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大部分新晋歌手也很平庸,越来越倾向以唱为主,创作能力几乎为零。而在此时,一批真正有个性,有想法,有才华的年轻音乐人出现了,他们纷纷以一种音乐团体的形式出现——香港“都市情歌”时代中的“乐队时期”到来了。这个时期虽然不算长,但对泛滥的商业情歌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反击,证明了香港有个性的原创音乐仍然未死,客观上延长了香港流行乐的黄金年代,在香港乐坛写下了璀璨的一页。这些基本以原创为主的音乐团体有BEYOND,太极,达明一派,蓝战士,浮世绘,小岛,RAIDAS,City beat等等。而最著名的,当然是BEYOND,太极,达明一派这三个团体,前面已介绍了太极和达明一派,现在自然就到黄家驹与他的BEYOND乐队了 ——不过在这之前,先简单介绍上面所涉及过的乐队的作品。
  
  蓝战士——《下雨天》《岂有此理》《人生酒库》《灵犀一点》《蓝战士》《无聊的游戏》等。其中《下雨天》相当经典。
  小岛——《画匠》《云在变》《又是黄昏》《她的心》《冻结的印》等。个人很喜欢《画匠》和《冻结的印》。
  浮世绘——《月满繁星夜》《忧伤都市》《知道不知道》。其中《月满繁星夜》很特别,听起来的感觉就像在看一幅印象派的画一样。
  RAIDAS——《吸烟的女人》《别人的歌》《倾心》。个人偏爱第一首。
  City beat——《暖流》《守望你》。
  这些乐队虽不是最红的,但都有其点点滴滴的个性,还是很值得一听的。
  —————————————————
  以黄家驹为灵魂的BEYOND乐队,是青年人的上帝,因为他们音乐的理想主义特性,他们特别能打动那些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而他们的音乐,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中不息地传唱,随便走过粤语地区的县城乡镇,都能经常听到BEYOND的音乐。遥想当年,我心中曾经觉得很惋惜,觉得因为方言的原因,粤语地区之外的人不能了解这支出色的乐队,实在是一大遗憾——但时间进入一个新的世纪以来,越来越使人惊喜地发觉,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经过任何的宣传之下,这支经典的乐队却在全国各地星火燎原,以自己感人的力量,振奋了千千万万人,打动了千千万万人,他们超越了语言的阻隔,再次证明“音乐是没有界限的”——时间已经作出审判,BEYOND的确是一支伟大的乐队。
  
  虽然,达明与BEYOND属于同一个时代,但再细分一点的话,后者更迟结束音乐创作上的巅峰期,所以个人认为,比起刘以达,黄家驹可以称作香港原创流行音乐黄金二十年的最后一个巅峰,最后一个杰出人物。
  如果论音乐天赋,黄家驹和许冠杰一样,更多是表现在旋律上,很多人把BEYOND比作华语流行音乐中的“披头士”,这一点很有趣,如果真要比较的话,我觉得黄家驹是一个带着约翰·列农精神的保罗·麦卡特尼——刘以达则是一个不写词的约翰·列农,因为他的音乐语言和约翰·列农一样具有探索性,实验性。—— 而黄家驹的音乐语言则没有太多的开拓性,他像保罗·麦卡特尼一样,音乐天赋表现在旋律上,但他又有约翰·列农那样强烈的理想主义激情,这两者的结合,
  使黄家驹成为一个伟大音乐人。
  黄家驹是一个具有“贝多芬式”伟岸人格的人,那种对人类悲天悯人的情怀,那种充沛的理想主义激情,那种坚定不移强力意志,都令人动容,听他的歌,你会不知不觉中变得严肃。香港乐坛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音乐人,我前面说过,包括香港在内的粤语地区的文化,传统上是相对注重世俗生活的,精神上的表现就是达观,知足,务实,享乐主义,对政治与理想主义相对淡漠,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就是许冠杰,他光彩动人的音乐作品为粤语文化精神作了生动的写照。而黄家驹却是其中的一个异数,他的音乐更理想化,有一种站在高处观照人类的视野,他的目光远远地越过同时代那些谈情说爱的陈词滥调,他进而对世界,对人类;退而对自我,对个人理想,都作了深沉的思考——但一定要看到,他的理想主义并不是虚空无力的,而是将它扎根在现实中,这才是他最可贵的地方,否则他不可能真正打动这么多人 ——黄家驹是一个在现实里挣扎奋斗,但始终不改理想主义本色的音乐家,他有血有肉,所以他的音乐绝不空洞。
  黄家驹在香港音乐人中确是一个天才,不但词曲俱佳,还天生一付好喉咙,他的声音略带沙哑,激昂雄浑,歌唱时情感随着那些伟大的作品自然流露,十分感人。可能就是这个光芒四射的人太完美,上帝提前结束了他的生命。
  
  《光辉岁月》:不必多说,当然是伟大的作品。
  《再见理想》《谁伴我闯荡》《午夜怨曲》:BEYOND乐队最常见的一种歌曲,表达了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悲怆,也是他们最感人,最能惹人洒泪的一类歌曲之一。
  《真的爱你》:最真诚的母爱之作,会令世上每一个母亲都会感到欣慰。
  《大地》:这首苍浑的名作则刚好相反,将父亲写得像大地一样伟岸,坚实。
  《长城》:黄家驹和刘卓辉合作的又一首经典之作,这次他们走到了历史的边界。全曲也像历史一样苍茫,雄浑……
  《遥望》:一首个人十分喜欢的作品,这首开旷悠远中带有一点怅惘的歌曲在黄家驹作品中别具一格,其中的吉他真是优美之极。
  《AMANI》:毫无疑问,黄家驹又一首完美的个人杰作。
  《农民》:有人曾专为农民写过流行乐吗?可能只有黄家驹——所以他伟大。
  《命运是你家》:黄贯中的词写的很好,形象,深刻,又乐观。我心中的BEYOND最佳作品之一,是这支乐队的很好写照。
  《逝去日子》:“面对抉择背向了初衷,不经不觉世故已学懂。”——BEYOND总能令人找到人生的共鸣点。
  《温暖的家乡》:黄贯中最好作品之一,温暖,宁静,富有诗意。
  《情人》:黄家驹最优美抒情的作品之一,令到很多同行都忍不住去翻唱。
  《旧日的足迹》:叶世荣的词也能给人惊喜。很多人都喜欢的作品。
  《喜欢你》:一首经典的爱情小品,有一个很优美,诗意的开头,但即使在使人迷醉的爱情中,黄家驹仍未忘记爱情的另一面,这令他的爱情歌曲与同代人有截然不同的品格。
  “每晚夜里自我独行随处荡多冰冷
   已往为了自我挣扎
   从不知她的痛苦”
  这种时时扎根于现实之中的本色,正是黄的深刻之处,也是他大多数的作品能让人觉得共鸣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冷雨夜》:乐迷很喜欢的一首歌了,音乐很朦胧,很性感,家强的词也是不错的——说实话,三子的词都写得挺好。
  《俾面派对》:讽刺乐坛歪风的佳作。——不过这首歌在当时却并未受到主流乐坛排斥,入选了香港两大音乐颁奖典礼之一的“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度)”,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香港乐坛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无悔这一生》《和平与爱》《灰色的轨迹》《岁月无声》《不再犹豫》《无尽空虚》《战胜心魔》《早班火车》《怀念你》太多太多……
  
  《海阔天空》:在这首惊世之作中,一开始就已令人感到震惊,那个前奏有一种深沉,充满力量的宁静,一种天空的感觉——黄家驹真的写出像天空一样广阔的音乐,他的精神终于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在快要走到他生命最后终点的时刻,他终于写出了这首巅峰之作,难道这正是一个悲怆的预告?随着黄家驹的死亡,香港流行音乐黄金年代的最后一个伟大的原创音乐人也消逝了,这个黄金年代也终于要走到它的尽头——就让这首像天空一样广阔的《海阔天空》,作为黄家驹
  与香港乐坛黄金二十年的一个伟大句号吧!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4152/viewspace-91420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4152/viewspace-91420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