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红色星际科技 编辑 | 红色星际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
戳我-> 领取自动驾驶近15个方向学习路线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据悉,某头部主机厂对智驾业务进行战略调整,自研方案将替代供应商。预计保留两家头部公司(M公司和H公司)做高阶智驾之外,其余的将全部由自研团队来完成。
这对许多供应商来说意味着:Game over,Get out。
这也意味着这家主机厂的智驾战略进入第二个阶段。这家主机厂的智驾战略可谓是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和智驾供应商合作,补齐经常被消费者诟病的智驾性能的短板,同时投入自研;第二步是用自研去替代供应商。
对于这家主机厂的智驾自研团队来说,这是一次大考。
重金投入两年多了,团队规模也不小,再加上各种供应商“白盒”的加持,在这样的优等条件下,能不能向BOSS证明替换供应商的价值和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比不了M公司和H公司,至少要能做到替代中小Tier 1,这是大考要交的卷子。
自研团队的压力和挑战不小。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明年要量产的车型达到几十款,这个量产的任务对于任何团队而言都不小,所以这家主机厂内部也开始做动员,把体系内能做智驾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去做量产;第二,目前研发进展慢,目前高速NOA搞得还不利索,泊车倒是可以量产落地了,城区NOA还非常遥远。
一位业界朋友表示,自研上车第一步的目标是高速NOA,基于中阶算力芯片来做。按说难度没那么大,许多中小Tier 1都能做出来这样的中阶方案,但是这么多车型要量产,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也不排除量产任务紧的时候,玩一把“自研在前面站台,供应商做Tier 2”的路子,这种做法在号称自研的主机厂也不少见。
不过,无论这一次自研上车的成绩表现如何,这家头部主机厂都将在智驾自研的路上坚定走下去。
这是由BOSS的理念决定的,核心技术自研是其底线和红线,也成为这家主机厂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而且以其销量和收入的实力规模,也足够支撑其把自研进行到底,即使中间过程走弯路交不少学费。
再者,随着高阶智驾的大规模普及上车,如果没有自研而主要依靠供应商的话,按照现在高阶智驾license的价格一辆车就达到几千块,以这家主机厂的销售规模体量,每年要付给供应商的成本将巨大。
这笔经济账也是要算的。所以坚持自研这条路是该主机厂始终坚持的战略,也是必须打赢的战役。
-END-
①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技术展会
自动驾驶之心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零部件及服务展会。展会将于2025年2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新国展二期举行,展览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预计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家参展商和2万名专业观众。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展,它将全面展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同期围绕个各关键板块举办论坛,欢迎报名参加。
② 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学习社区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近4000人的交流社区,已得到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的认可!涉及30+自动驾驶技术栈学习路线,从0到一带你入门自动驾驶感知(端到端自动驾驶、世界模型、仿真闭环、2D/3D检测、语义分割、车道线、BEV感知、Occupancy、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标定、目标跟踪)、自动驾驶定位建图(SLAM、高精地图、局部在线地图)、自动驾驶规划控制/轨迹预测等领域技术方案、大模型,更有行业动态和岗位发布!欢迎扫描加入

③全网独家视频课程
端到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自动驾驶C++、BEV感知、BEV模型部署、BEV目标跟踪、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多传感器标定、多传感器融合、多模态3D目标检测、车道线检测、轨迹预测、在线高精地图、世界模型、点云3D目标检测、目标跟踪、Occupancy、CUDA与TensorRT模型部署、大模型与自动驾驶、NeRF、语义分割、自动驾驶仿真、传感器部署、决策规划、轨迹预测等多个方向学习视频(扫码即可学习)
④【自动驾驶之心】全平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