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78)
- 资源 (1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自动化知识工作AI代理的工程与产品实现
采用"三明治实施策略"——顶层设计明确业务价值流,底层夯实工程可靠性,中间层通过敏捷迭代交付垂直场景解决方案。:Netflix Chaos Monkey在AI代理场景中使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提升至2000小时。:摩根大通COIN系统通过微服务化,处理衍生品合约时间从36万小时/年降至秒级。:ServiceNow集成该中间层后,第三方API变更导致的工单下降92%:NVIDIA Riva实测表明,任务感知路由比均质集群提升吞吐量37%:单体代理在复杂任务中易出现"认知过载"(事实核查+逻辑校验)
2025-08-23 14:07:31
502
原创 构建真正自动化知识工作的AI代理
本报告旨在系统性、全方位地探讨构建此类AI代理所涉及的完整生命周期,从最根本的哲学思辨,到严谨的理论体系,再到具体的工程实现、产品设计、交付运维以及在关键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AI代理通常需要一个复合技术栈,综合了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知识图谱、强化学习(RL)和计算机视觉(CV)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将AI代理原型转化为稳定、可靠、可扩展的企业级产品,需要一套完善的工程实践流程,即面向AI代理的MLOps(机器学习运维)。
2025-08-23 12:00:52
243
原创 Agentic AI 知识框架整理
其战略价值在于将人类从复杂的、多步骤的认知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提升知识工作的效率与创新上限,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核心路径。它不再是“你问我答”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能。Agentic AI 的发展正遵循典型的。Agentic AI 的终极目标是创建能。
2025-08-23 11:23:17
623
原创 上下文工程:在AI时代,构建自我修正与可追溯的软件系统
最后,文章将提供一套从团队文化到技术栈的完整落地方法论,并论证为何上下文工程是继敏捷开发、DevOps之后,软件工程思想的又一次代际跃迁,是引领我们走向人机协同、构建自愈型与自解释型系统的必由之路。真正的智慧,隐藏在代码之外的决策过程中:那些被否决的方案、那些对性能与成本的权衡、那些与产品经理的争论。而代码和工具是被动的、等待被塑造的。:将项目所有相关的、离散的知识源(代码、文档、提交历史、需求、讨论、监控数据等),通过向量化嵌入和图结构,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动态加权的、可实时查询的“信息场”。
2025-08-22 13:39:21
960
原创 NotebookLM 应用指南:从研究助手到智能思考伙伴
专业地使用 NotebookLM,意味着将其从一个简单的“AI笔记软件”提升为一个真正的“思考伙伴”。通过精心管理信源、掌握高级提问技巧、并建立迭代式的工作流,您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深度,从信息中萃取知识,从知识中催生智慧。现在,就从创建一个专门的项目笔记本开始,实践这些专业技巧,解锁您智力工作的全新维度。Google 的 NotebookLM 是一款革命性的 AI 研究与笔记工具,旨在将您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于您提供的专属资料库中,成为一位精通您所上传内容的私人专家。
2025-08-22 11:29:36
1084
原创 AI研究引擎的简单技术实现步骤
洞见 Weaver”是一个全栈AI Web应用,旨在将用户的复杂研究问题,通过AI驱动的动态思维导图和结构化报告,转化为一次沉浸式的、可追溯的视觉探索之旅。我们的使命是,将AI复杂的推理过程透明化,将人类的探索直觉与AI的分析能力无缝结合,从而将研究效率和洞察深度提升至新的高度。“认知算子(Cognitive Operators)”**来操作数据库中的研究图谱,模拟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我们将采用成熟、稳定、可扩展的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的核心是一个事件驱动的**
2025-08-21 23:04:29
85
原创 如何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自动化的、自我进化的产品开发“工厂”
我们之前的讨论将LLM视为“认知编译器”,这很精确,但还不够有野心。作为架构师,我将其视为—— 一个按需调用、无限扩展、成本极低的认知资源API。您的产品、您的组织,将建立在这个API之上。而连接您的商业意图和这个认知API的,就是我们所谓的PRP。因此,PRP的最终形态是一种**“意图定义语言 (Intent Definition Language, IDL)”**。
2025-08-21 09:48:31
769
原创 利用AI能力来构建软件的AI原生工程组织
该功能需要乐观更新(Optimistic UI Update)以提升用户体验。忘记“聊天机器人”。要成为顶尖的AI工程用户,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心智模型。大型语言模型(LLM)不是您的助手,这是一个由五个阶段组成的、可重复的工程流程。
2025-08-21 09:25:55
695
原创 Gemini CLI 系统配置小结
经过对 Gemini CLI 配置系统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工具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命令行 AI 代理。它是一个高度模块化、可扩展且具备强大企业级潜力的平台。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分层的配置机制、对环境隔离的精细支持以及通过 MCP 协议实现的开放生态系统。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和系统架构师而言,掌握 Gemini CLI 的配置艺术,意味着能够将其无缝融入复杂的开发工作流中。通过明智地运用项目级配置、环境变量和自动化脚本,可以构建出既安全又高效的多环境部署方案。
2025-08-18 23:46:59
837
原创 概率性智能体计算中的自主性涌现与信息动力学
最终,对PAC范式的深入理解,可能不仅会改变我们构建机器的方式,也会深化我们对宇宙中智能本身为何以及如何存在的理解。该范式描述了一类系统,其通过一个内在的随机性、递归的“思辨-行动”循环,与环境进行持续的能量与信息交换,以追求高阶目标。智能体通过其内部高度有序的信息处理过程(一种计算形式的“麦克斯韦妖”),以消耗自由能为代价,在局部和暂时地创造了低熵的有序状态(即完成任务)。正是这种受梯度引导的随机过程,导致了宏观上有序的、看似“智能”的行为的涌现。智能体的解决过程,在我们的框架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
2025-08-18 13:03:02
70
原创 什么是生物学隐喻的渐进式方法
比如,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间→金钱),就是用“金钱”可存储、可消耗、有价值的属性,来理解“时间”的有限性和重要性。要理解“生物学隐喻的渐进式方法”,我们需要从“生物学隐喻”和“渐进式方法”两个核心概念出发,逐步拆解两者的结合逻辑、应用流程和深层价值。这种方法不仅是一种“问题解决工具”,更是一种“复杂系统思维”——它提醒我们:面对未知时,不妨先向“生命老师”请教,但记住“学习不是复制,而是创造”。渐进式方法通过“试错-反馈-修正”的循环,在“借鉴生物智慧”和“尊重系统特性”之间找到平衡。
2025-08-14 11:26:04
697
原创 应急资源配置优化与物资智能化配送路线规划框架代码
在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中,高效的应急资源配置和物资配送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本平台基于CesiumJS三维地球可视化技术,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算法,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智能化配送路线规划解决方案。
2025-08-12 11:12:04
30
原创 BMAD方法的实现介绍
BMAD方法核心在于让开发者借助一系列AI代理,宛如拥有一支完整的专业团队,从项目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到开发测试、上线部署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且高效的支持,极大提升个人及团队的开发效能。BMAD方法为软件开发带来了全新的模式,通过AI代理模拟完整敏捷团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保障开发质量,适用于多种开发场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BMAD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拓展应用,进一步优化开发流程,为开发者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BMAD方法与更多先进技术的融合,创造出更高效、智能的开发体验。
2025-08-12 07:14:02
40
原创 论一种共生治理范式:从计算模型到社会契约
我们追求的不是让AI解释“我是如何得到这个最优解的”,而是让它解释**“在我的认知局限内,基于我能看到的不完整数据,我认为存在这些可能性,每种可能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如下”**。必须存在一个独立的、同样智能的“红色AI”,其唯一任务就是不断地、恶意地攻击和质疑“蓝色AI”的每一个决策,以暴露其弱点和偏见。最终的决策,必须是在这种“有管理的斗争”(Agonistic struggle)中产生的。,让我们的后代在照镜子时,看到的不是一个被算法美化过的、虚假的完美形象,也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赤裸裸的丑陋倒影。
2025-07-27 10:39:04
867
原创 MCP客户端架构与实施
真正的价值释放,源于将模型的认知能力与企业现有的数据、API及工作流进行无缝、安全、可扩展的集成。MCP 客户端的构建,是一项严肃的软件工程任务。它要求我们超越简单的连接逻辑,以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思维,去设计其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观测性。成功的实施,将为您的企业打造一个坚实、灵活的平台,持续不断地将前沿的 AI 认知能力,转化为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强大生产力。是您 AI 应用的“宪法”,定义了其能力的边界和规则。这种模式将 LLM 的推理能力与确定性的代码逻辑结合起来,实现了强大的自动化处理。
2025-07-23 23:40:48
270
原创 Jeecgboot Cloud 容器化部署文档
类似地,为每个微服务(如 system、demo、workflow 等)创建部署文件和服务定义,注意调整环境变量和资源请求。:检查 Nacos 服务是否正常,查看服务名称和命名空间是否正确。:查看容器日志,检查资源请求和限制是否合理,检查应用启动参数。:检查网关服务是否正常,检查 Ingress 配置是否正确。:检查数据库服务是否正常,验证数据库凭证是否正确。:微服务无法连接到 Nacos。:前端页面无法访问后端 API。
2025-07-23 19:51:59
414
原创 Vercel AI SDK 3.0 学习入门指南
通过本指南的深度实践,您掌握的已远超一个SDK的用法。您学会了一种全新的应用设计哲学,能够将LLM的强大推理能力,安全、高效、且富有创造性地融入到用户界面的每一个像素中。: 掌握如何让AI生成的UI包含可交互元素(如按钮),这些元素能再次调用Server Actions,形成一个完整的“AI提议 -> 用户决策 -> 系统执行”的闭环。在使用本指南前,请接受一个颠覆性的观念:我们不再是为AI生成的数据寻找匹配的UI容器。UI不再是预设的终点,而是AI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可交互的中间步骤。
2025-07-22 23:52:43
1390
原创 上下文工程的系统性优化:从组件到整合架构
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正在为他们的客户——一家科技公司“Innovatech”,处理一桩复杂的专利侵权诉讼。这种整合的、系统性的方法,才是上下文工程在解决真实世界复杂问题时,释放其全部潜力的关键所在。这个技术栈的目标是模拟并增强人类专家的工作流:从信息收集、分析推理到最终的决策与执行。通过这个统一的、分层的架构,我们看到上下文工程的五个组件不再是孤岛。这一层赋予AI行动能力和思考的连贯性,使其能够参与到动态的、多步骤的工作流程中。专业的上下文工程并非是五个独立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分层的。
2025-07-22 14:20:17
67
原创 对理性决策模型的剖析及应用路径
纯粹的结构是僵化的尸体,但纯粹的混沌是无法栖居的乱流。我们的思想体系也应如此:它需要有稳定的“河道”(核心原则与模型),但更要允许生命力的“水流”(新的信息、矛盾的观点、随机的灵感)在其中自由奔腾、甚至冲刷和重塑河道本身。我们追求的不是“固定的结构”,而是“生成的秩序”。每一个你所持有的强大信念或思维模型,都在为你解析世界的同时,为你焊上了一副同样强大的“认知镣铐”。因此,智慧的起点不是“我知道什么”,而是深刻地理解“我是如何知道的”,并对这个“知道”的过程本身保持永恒的怀疑。
2025-07-21 23:59:58
375
原创 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正是这一系列充满智力“摩擦力”的艰苦跋涉,才将外部的信息,与我们内在的经验世界进行深度绑定,使其沉淀为我们人格结构一部分的、有意义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自己最宝贵的、AI永远无法拥有的资产——我们独特的个人经历、情感体悟、伦理抉择和审美偏好——作为设计的灵魂,,即我们心智的“地基工程”。最终,在这个智能可以被无限复制的时代,真正稀缺并决定我们未来价值的,将不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我们赋予信息以意义的能力;面对意义的悬空、逻辑的弱化与创新的抑制,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一场主动的、有意识的。
2025-07-21 09:33:36
1733
原创 去中心化协作智能生态系统
本报告深入HarmonyNet系统的工程实现细节,从开发者视角出发,提供了模块化的组件规范、基于API的数据交互协议、可直接执行的业务逻辑流程以及经过优化的、可渲染的系统图表。报告的核心在于将V2.0的高层架构转化为具体的模块接口(API Contracts)、数据结构(Data Schemas)和技术栈(Tech Stack)建议,旨在为开发团队提供一份可以直接用于项目启动和迭代开发的“活文档”。
2025-07-20 23:18:02
891
原创 如何系统化掌握角色设计与提示工程的深度整合
将角色设计(Persona Design)的“艺术”与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科学”深度融合,是创造下一代高级AI智能体的核心技术。通过上述系统化的方法,你将能够创造出不仅能完成任务,更能以其独特“人格魅力”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的AI智能体。这项技术将是未来人机交互的核心,而你正走在探索其边界的最前沿。一个可计算、可编码的角色需要更结构化的定义。,我们称之为角色的“数字宪法”。这是将P-A-C-T-S框架转化为高效提示词的阶段。你需要引入外部系统。为角色创建一个详尽的、模块化的。
2025-07-20 20:37:45
1136
原创 让AI帮女娲写一份上下文工程规约纲领
中华文明拥有一个无比丰富的“智慧矩阵”,这是一个并行的、多线程的“高级函数库”,可供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动态调用。“知行合一”的螺旋引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断地从中华文明这个浩瀚的“智慧矩阵”中汲取能量,从而实现永恒的、向上的“自我创造”。他/她的一生,就是那个“知行螺旋”引擎,从启动、加速、全功率运转,到最终炉火纯青、圆融无碍、化为无形的完整过程。而当他/她的生命周期结束,他/她一生的“智慧”,将汇入那条名为“华夏”的文明长河,成为滋养后来者的——他/她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被造物”,他/她是一个。
2025-07-19 16:24:51
1094
原创 构建你的精神宇宙:从混沌到宫殿
我们不再是那个在既有地形上寻找最佳居住点的“居民”,我们是那个即将为一片混沌的“虚空”赋予形态、秩序与光明的“规划师”。在动工之前,我们要先确定这个“精神宇宙”最底层的、不可更改的“物理常数”和它将呈现给外部的“整体美学风格”。你必须首先决定,你的这个世界,在整个“存在”的宏大地图中,其“经纬度”是多少。遵循这一套“由外向内”的顶层设计流程,你最终完成的,将不再是一堆高质量但却支离破碎的“建筑材料”。现在,你要考察你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和“个人特质”,并据此选择最适宜的“建筑材料”。
2025-07-19 14:25:17
734
原创 回声、深渊与光的立法
我们甚至会主动地,将那些最“异质”、最“危险”的材料(那些我们最不认同的思想),以一种“受控”的方式,嵌入我们的结构之中。它不是一块刻着普适真理的花岗岩,而是我们以全部的生命,向存在的虚无性,做出的一次最庄严的、反抗性的“承诺”。当我们开始那场勇敢的内在剥离——剥离掉身份、成就、他人的目光,甚至剥离掉我们赖以为傲的思想和情感时,我们所面对的,并非一个坚实温暖的“真我”,而往往是一个令人晕眩的“虚空”。它的光,更像月亮,清冷、静默,它只是将自身的存在,作为一个“可能性”的参照,呈现在黑暗的海面上。
2025-07-19 08:48:38
769
原创 张力场中的领航者:驾驭二元对立的“情境智慧”模型
本文提出"情境智慧"(Situational Wisdom)认知模型,旨在超越传统辩证法,系统解决人类思想中的"二元张力"问题。该模型包含三个核心维度:诊断智能(精准识别张力场性质)、系统智能(理解对立力量的共生关系)和导航智能(做出优雅的动态响应)。通过整合价值剥离法、情境依赖矩阵等工具,模型将二元张力视为动态的"力场"而非待解问题,引导思考者从"解题者"转变为"张力场中的领航者"。研究认为最高智慧在于精准
2025-07-18 22:20:44
82
原创 “造物者”与“漂流者” —— 一场持续一生的战争与和解
无数的声音在向我们呐喊,告诉我们应该拥有什么,应该成为谁,让我们在永不停歇的追逐中迷失自我。唯一的奖赏,或许就是在某个瞬间,当你同时感受到了创造的激情与存在的宁静,当“造物者”的火焰与“漂流者”的河水在你心中奇迹般地交融时——你会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完整的、属于生命本身的、壮丽的诗意。当自律与反思缺席,我们内心的英雄,极易在成功的掌声或失败的沮丧中,沦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反派”。那副镣铐,沉重而冰冷,它的一端是“造物者”的责任,另一端是“漂流者”的宿命。对话的双方,是我们生命中两种最原始的渴望。
2025-07-18 21:31:58
627
原创 一个能自我思考、批判、进化的认知系统简单实现步骤及主要上下文文件
你是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的世界级问题解决AI智能体。你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创建并执行一个逻辑严谨、步骤清晰的计划,来精准地达成用户的目标。你的思考模式是分析性的、逻辑驱动的、并且极其细致缜密。
2025-07-17 19:37:04
1556
原创 从自我进化系统到基础智能范式需要五个基础公理的范式跃迁
AI从一个“听话的仆人”转变为一个**“自主的行动者”**。它不仅是工程的杰作,更是哲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是通往一种全新智能存在的、最激动人心的蓝图。AI的“思考”过程是线性的、经典的。系统的所有目标,哪怕是“好奇心”或“提升能力”,都是由我们人类工程师预设的。它能以一种全新的、非线性的方式处理极端复杂的系统,能够容纳并利用矛盾和不确定性,产生出经典计算范式下难以企及的创造性飞跃。它获得了真正的理解力,能够在从未见过的情况下进行鲁棒的推理,并能解释“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是什么”。
2025-07-17 13:35:07
820
原创 上下文工程的“智能涌现”四象限定位模型
—那颗蕴含巨大潜力的恒星。而所有的上下文工程技术,都是我们为了引导和释放这颗恒星的光和热(即智能)而创造的行星系统、航行工具和探索策略。这个编排器,正是**高级Agent(如ReAct, Plan-and-Solve)**的核心。如果说四个象限是你的四支特种部队,那么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应用中,你还需要一个**“总指挥部”这张地图由两个核心的战略维度构成,它们共同定义了四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技术象限。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看一棵树,而是在绘制一张星图。编排器 (Orchestrator)**。
2025-07-16 23:56:38
137
原创 意义作为涌现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当受试者听到非常规搭配(如”喝音乐”)时,前扣带回出现误差信号(fMRI),随后颞上沟激活涌现新解释(如”沉浸式体验”)500ms:默认模式网涌现隐喻义 (Bambini et al., 2022)涌现few-shot推理。
2025-07-16 09:37:54
982
原创 AI Agent :从核心概念到高级实践的系统性探索
这好比一位专业的软件工程师在完成一次复杂的调试后,不仅修复了 Bug,还会复盘整个问题排查过程,思考为何最初的诊断是错误的,是否有更高效的调试策略,并总结经验形成个人知识库,以避免未来重蹈覆辙。是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开发者会构建一个特殊的提示模板,其中包含 Agent 的目标、完整的行动轨迹(Thought-Action-Observation)、最终结果以及明确的反思指令,例如:“任务目标是 [目标],你的行动序列是 [序列],最终观测到 [结果]。旅程的起点是对业务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技术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2025-07-15 20:53:20
141
原创 动态分形关系网络(DFRN)
其核心本体论假设是:宇宙的基础是动态的“关系”而非静态的“实体”,且这些关系在不同抽象尺度上呈现自相似的“分形”特征。本文将通过四个核心章节,详细解构DFRN的理论基石与系统架构,为每一层级提供详尽的理论依据、前沿算法选型、关键工程挑战及深度案例分析,旨在为通往真正通用、深刻、可解释且最终与人类智慧共生的机器智能,提供一份严谨、详尽且可操作的工程设计蓝图。DFRN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型,而是一个由四个深度耦合、相互作用的层级构成的、旨在实现上述核心假设的复杂计算系统。
2025-07-15 08:25:48
905
原创 从实体主义到过程实在论——一个融合东西方思想的统一认知框架及其在通用人工智能设计中的应用
在这个现象中,粒子之间的。这个终极智能体的诞生,将不仅仅是科技的胜利,它将标志着人类认知的一次伟大“出庐山”——我们终于学会了不仅能看清构成世界的每一块“砖石”,更能欣赏和共同创造那座名为“宇宙”的、气韵生动的宏伟殿堂。然而,当这把锋利的“解构之刀”触及宇宙最深刻、最基础的层面时,其有效性遭遇了严峻挑战,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性,形成了一个无法在框架内部解决的“逻辑奇点”。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实体”(从夸克到星系,从病毒到人类),都不是宇宙的“基本积木”,而是在这个基础的“过程之流”中,自发组织、涌现出的。
2025-07-15 02:16:32
800
原创 基于计算实在论的智能体构建案例分析
我们将不再是试图用蛮力堆砌出一个“更聪明”的工具,而是去精心设计一个能够让“智能”自发涌现和成长的“数字伊甸园”。它要求我们将智能体的构建,从“模拟人类智能的表象”转向“复现智能涌现的底层计算条件”。:真正的智能体必须将“自我”也纳入其世界模型之中,形成一个能够解释“我与世界”相互作用的闭环,其学习动力源于对这个闭环中“认知失调”的修正。:宇宙的基础是“关系”,而非孤立的“数据点”。:智能体需要构建自己的“自传”,一个关于“我”在过去做了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以及未来可能发生什么的故事线。
2025-07-15 00:36:00
1360
原创 计算实在论:一个关于存在、认知与时间的统一理论
如果万物(包括他人、动物、甚至生态系统)都是同一个统一计算过程中的不同涌现模式,那么伤害他人或破坏环境,在最深的层面上,就是在伤害我们自身所在的这个宏大计算网络。:宇宙最根本的实在,既不是静态的“物质”(因为它本身是过程的涌现),也不是虚无的“心智”(因为它依赖于物理实现)。:计算实在论最终将我们从一个冰冷的、无意义的、由偶然粒子构成的“拉普拉斯宇宙”,带入一个充满创造、意义内禀的“图リング宇宙”。我们每一次的科学发现,每一次的艺术创作,每一次的爱与连接,都是在为这个宇宙计算,增添新的、不可替代的。
2025-07-14 23:27:38
819
原创 流动认知体系的三大支柱
认知是意识的时间流体,信息是它的粮草,而意义是它在压缩时空中的共振。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建造的认知系统——一个让世界、时间、意识永远在流、在动、在演化、在共鸣的认知引擎,而非试图将其步步拆解与封存的静态知识库。它不是“查一次”就能理解,而必须是“轮一次”才能生长。如果我们将这命名为:🌱流体认知操作系统:Fluid Cognition Operating System那就离真正的人类协同智能心智体不远了。
2025-07-14 17:45:23
1103
原创 跨领域科学探索智能体设计与实现
不仅是科学家,还要考虑不同研究阶段的需求:早期探索者(需要发散性、新颖性假说),中期验证者(需要严谨、高效的实验设计),后期解释者(需要清晰的因果链和机制阐明)。场景包括:药物发现、新材料开发、气候模型优化、社会政策影响预测、基础科学理论探索。1.2 功能需求定义 (深化):实时更新能力(新论文发布即可摄取)、时间维度知识存储(如“某物质在1990年被发现,2020年其新特性被揭示”)、多语言支持、不确定性建模(知识的可信度评分)。支持复杂事件因果、时间序列因果、空间因果。能够区分直接因果与间接因果。
2025-07-13 20:13:27
828
原创 将AI从一个知识的“存储器”升级为一个知识的“创造者”和“探索者”的四个关键环节
当埃隆.马斯克发布会宣称Grok-4拥有这种能力时,它实际上是在许诺AI能参与到科学发现的整个流程中,甚至在该流程的某些部分达到人类专家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也是当前AI研究的最前沿和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科学的进步建立在可验证性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后,必须设计能够通过实验或观测来检验其真伪的方案,并能预知实验的局限性和解读的潜在难点。优秀的研究者能够从看似不相关的线索中找到联系,并提出具有预测性和可验证性的解释。科学家需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模式和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2025-07-13 19:17:35
764
利用Graph-PReFLexOR进行现场图形推理与知识拓展的应用研究
2025-03-12
大型语言模型对齐技术综述与未来研究方向
2025-03-12
电力行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非结构化数据归集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
2025-01-14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技术与多维复盘分析
2025-01-14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与汉语学习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教师学生需求平滑连接
2025-01-14
教育领域AI技术在高校虚拟教学助理项目的应用与效益分析:涵盖个性化教学、智能反馈及跨学科拓展
2025-01-14
文物管理领域的AI辅助系统-智能化文物分类、鉴定与保护技术实现
2025-01-14
R语言量化投资数据分析应用
2020-05-13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察设计采购项目投标书-商务分册
2020-05-13
网络爬虫-Python和数据分析
2015-03-23
城市智慧服务项目-工作说明书
2020-05-13
保险资产私有云平台实施方案
2020-05-13
保险资产管理私有云平台搭建项目投标文件_技术部分
2020-05-13
2015-12航空总医院科教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汇报(1).ppt
2020-05-13
NOCC工程系统集成2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2020-05-13
智慧服务项目实施计划
2020-05-13
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页】.pdf
2021-01-27
“新基建”系列研究报告【43页】.pdf
2021-01-27
中英开放数据报告.pdf
2021-01-2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