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APIO2019游记

或许是正文的前言

我也来写游记了。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场志在必得,却又遗憾万分的APIO结束之后,我想了一些东西,算是有感而发吧。
APIO2019,我凉了。
今年只要稳定发挥,基本上银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离铜牌线竟然还有11分的差距。
也就是说,我打Fe了。
在颁奖现场,和身边的一个和我一样打铁的选手交流,他说,他今年是策略上出了问题。
我一想,是这样的。我也是策略上的问题。不够自信,也没有深度思考。
然后,我就安慰他,其实也是安慰自己,说:“没事,反正这场比赛不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我记得出发前,曹老师就反复说过,这场比赛奖项其实没什么用,它的作用是检验你在全国的位置。
但是,对于我来说,现在看自己在全国的位置,还太早了。我很有可能会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评价,不管是因为太多同届大佬没来而自我膨胀,或是因为被吊打而自怨自艾。
所以,我的心态是很放松的。这场比赛,对于我来说,确实不重要。
但是,再仔细想一想,我发现,我其实打心眼里,还是很重视这一场比赛的。
从赛前休息得极早,到进场前十几分钟,心跳在一点点变快,又在努力平静,到在颁奖仪式上,即将公布分数线时,我紧张万分地捂着眼睛,最终又期待万分地把手拿开,盯着大屏幕。都能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在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打这场比赛。
或许,就只是这一个对自己硬生生的安慰,还有这一长串的思考,便足以证明,我还是很重视这场比赛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安慰自己,说,这场比赛不重要。
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比赛重要呢?从表层,这个问题是很好回答的:NOIP,省选,NOI,或者,还要再加一场WC,加一场THUSC。因为他们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升学,会让自己提前取得进入名校大学的优势条件。
我此前在失利的时候,一直是这么让自己缓过来的。
但是,这真的是我学习OI的最大理由吗?
如果,这是的话,那AFO就会变成真的AFO。OI的一切知识,就会变得和我所不太喜欢的一些文化课的知识一个性质——工具,升学的工具,而不是因为求知和好奇而探索的新奇。那我就完全是在自欺欺人地浪费自己的青春。因为我相信以我的能力,弄文化课,还是能弄好的。我是大可以不必凭借OI这样一个工具的。
但是,我依然在努力学习OI,不只是竞赛中要考的知识,不只是模板,还有其他一切我觉得有趣的,好奇的东西。对于每一个算法,我愿意去一个人,坐在暖阳下一点点地去在草稿纸上推出来,从而感受到那样一种精妙的美感。我愿意去重视每一场比赛,不管这一场比赛究竟有没有实质的所谓用处,因为我知道,比赛是交流。真正的好题目,不是把人烦死的,而是让人思考,去更深刻地探索并揭示算法乃至数学的妙处的。
因此,对于我来说,比赛不应该是单纯的一个终点或是一个起点。他更应该是学习中的一个过程。失利与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样的一个事件,或许会影响我一时一地的境遇,但是,他是绝对不会在我的灵魂中做出太多不好的改变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独立的,是可以随时随地高贵的。而且,这种高贵不是与他人面红耳赤争夺的人上人的地位或是其他的,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心理。是只要坚持,任何事都剥夺不了的。
所以说,这一场APIO,虽然是我的一个重大失败吧。但是,随之而来的这一番思考,我认为却是更为关键的。
希望这篇划水的打铁游记,能够给自己以信心,给后来者们一点思考,给AFO的大佬们一点感触吧。

Day-2到Day0

一直比较慌乱,不知道该干什么。
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把此前那一篇狄利克雷卷积的博客写完,就继续写。
比赛前一天的时候,该去听课了,还没写完,就把电脑带着了。觉得那个讲课人讲得太简单(我指的是下午的),就去继续写。写完了几个常用和数论函数的介绍及性质的简要证明,又稍微写了些狄利克雷卷积的介绍,还没的写各种证明,就突然发现,电脑快没电了。连忙点保存,可是没有
网,那又是在线编辑的,根本存不了。很急,根本没有想到可以把它先复制,存在记事本里。就塞在了包里。等回到酒店,关机了;插上电,打开网一看,果然没了。
心态崩了。于是乎,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写那篇博客。顺便把去年APIO看了一眼。
这件事告诉我,考前少写博客,即使写,也要存盘,不然心态会被影响。

对于去年APIO的看法

题目好水啊,第一题不就是缩点之后瞎弄一下吗?第二题不就是K-DTree一下吗?尽管我估计自己是想不出来旋转坐标系的。我去年去,肯定金牌啊。
今年,我和某位大佬讨论题目,正懊恼万分,怎么我考场上没想到的时候,突然发现,去年应该也是这样的吧,毕竟,考场上的心境和考场外是不同的。
也许,明年我这个今年的打铁选手,就会被下一届的大佬们嘲讽

对于练习赛的看法

太隐蔽了。我打开那个网站(apio2019.ru),看了半天,愣是没找到赛事入口,觉得要完。
好不容易点开来了(就在rules里面),却又觉得太简陋了,而不相信。我试着去在里面输入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小心输错了一个东西,它却根本没有理我。
直到考前一天晚上,我才再次点开,输入密码,进去了。
试着交了一个A题,觉得感觉不错。起码我还会用,看得懂里面的英文。

对于比赛的看法

因刚考完,还不能在网上讨论,故手动和谐。以后补充。
话说,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ccf要在发给我们的纸质中文题面中,调换一下ab两题的顺序。
这直接导致好多人(包括我),疯狂在A题device里,交B题bridges的程序。
每一道题,我可能会在补完之后写一份题解。
但是,为什么什么地方都找不到题目啊。

桥梁bridges:分块,并查集,思维难度中等,代码量中等,代码难度小

奇怪装置device:数论结论题,找到循环节即可,堪比小凯的疑惑,思维难度中等,代码量小,代码难度小

路灯lamps:三维数点(我事后口胡了一个二维,但不一定对),思维难度较大,代码量较大,代码难度较大,但是部分分特别足(60分)

总体来说,今年APIO题目特别水,是个正常人,只要考场状态对,就能轻松200+,阿卡不是梦。
然而我不是正常人,考场状态也不对

考场上看到bridges,扫了几眼,心里很紧张,尝试着去想正解,脑子却一片空白(因为旁边的老哥已经开始码代码了)。没继续细想,就开始看部分分,发现有三个subtask共43分可做,激动万分,开始码。但是其中链的那16分,我却总是MLE(事后知道,那是我线段树没判l=r+1这种非法情况,就爆栈了)。

心态崩了,开始看device。我象征性地推了一下式子,我甚至发现如果当前的数对相同,那么下一时刻的也会相同,利用这个写了一个部分分。但是,我就是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更没有发现循环节的长度是固定的。心态又崩了。

抱着最后的希望,看lamps。此时已经没什么想正解的斗志了,看到有那么足的部分分,就赶紧去写了。

写完了这些,回去调bridges的16分(事后证明,那是我距离铜牌线的16分),无果。心态爆炸。最后一个小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特别是旁边的老哥还发出了a掉题的长叹)。当时心里只盘旋着这样一个念头:去年30多分就Cu了。我现在已经三位数了,也许还有戏。

出了考场,交谈一下,才终于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亿(雾。

对考场的看法

为什么我从cts到apio,一直呆在公共教室?我为什么就摆脱不了那个奇怪的键盘了?那个键盘的+和=特别不灵,几乎是要崩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