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科技CEO朱珑:“智能密度”对AI发展意味着什么?

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博士在厦门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到城市管理应用,机器智能正在经历从记录到规划的五个阶段。依图发布首款云端视觉推理AI芯片,单机柜可支持一万路视频解析,助力提升城市智能密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640?wx_fmt=png


8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指导,厦门市政府主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于厦门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 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珑博士等出席峰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美国都已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本届中国人工智能峰会暨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的举办,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大会演讲中,朱珑博士提到,人工智能是世界创新的源动力。 此前,依图参加了三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举办的人脸识别供应商测试(FVRT),也获得了三次冠军,他深知举办这类赛事的不易,所以特别向本次比赛的组织者和执行人员致敬,同时,他还表示,期待厦门能够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标准和方向的引领者,成为人工智能思想交流的高地。


人类智能演化用了600万年,机器具备人类智能仅用60年   纵观历史发展,人类智能的演化用了大约630万年。 600万年前,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一直发展到最原始的社会形态; 1万年前,人类迎来农业革命; 200多年前,工业革命爆发; 人工智能则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只有60多年的发展时间。   从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感知智能,到语言即认知智能的诞生——机器,慢慢地具备了人类的智能。   科技推动的是基础设施的革命,进而推动文明的变迁   如果用两个曲线来分别描述“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那么,当机器的智能曲线与人类的智能曲线交叉甚至超过的时候,文明的形态会是什么?
在演讲中,朱珑提出这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憧憬的问题。   事实上,文明变迁的背后是科技的推动,科技推动的是基础设施的革命,而不同文明时代有不同的基础设施:
农业文明时代,出现了轮子、道路;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了蒸汽机、内燃机,有了铁路; 信息文明时代,也就是过去30年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计算机、PC、互联网、手机,让人类克服了时空的障碍。   这几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的变革,推动了文明的变迁。   人工智能水平5年提升100万倍   现在人类处于什么时代? 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又是什么? 过去30年,CPU运算能力提升了100万倍,存储能力提升了100万倍,通讯能力即数据的传输速度也提升了100万倍。
640?wx_fmt=png   从2019年回溯过去五年,可以看到,AlphaGo在2015年的时候战胜人类棋手的那一天,也是机器以计算机视觉为代表超过人类的那一天。   但是,过去五年,机器的算法水平又提升了100万倍。 换句话说,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错误率又下降了100万。 现在,它可以从1万人、1000万人、1亿人、10亿人甚至20亿人当中识别出你。
AI所及仍是低阶智能,向高阶跃迁最重要的是提升基础设施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述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水平,可以如此比喻:   人一眼就能看清的,机器也能看懂。 例如,机器可以看清一个地方是否有人、有座位。 但是当距离较远时,去识别场景中的总人数,人需要数一数,对机器来说也会有点困难; 同样,人一下就能听懂的话,及其可以听懂,人一句就能说清楚的话,机器也可以理解。
640?wx_fmt=png
因此,机器已经可以做到非常低阶的智能,可以或者接近可以看见、听见,但理解一句话、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依然比较困难。   基于此,朱珑提出一个观点:智能要往前跃迁,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基础设施。   机器智能的五个阶段: 记录、识别、关联、预测、规划   智能的提升是基于基础设施的提升,而机器智能可以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1.可记录: 没有任何的识别能力; 2.可识别: 例如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 3.可关联: 判断不同摄像头识别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4.可预测: 信息背后可能性的洞见; 5.可规划: 进行统筹和规划。   以通过摄像头来覆盖城市管理的应用模式为例,机器能够从最简单的代替人记录,到代替人检索、分析、推理与决策,最终,代替人进行统筹。   基础设施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一个区域或城市的智能密度   如何实现并推动机器智能每个阶段的提升? 简单来说,就是摄像头的覆盖密度从稀疏到密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摄像头的感知密度不断增加,摄像头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加,最终,整个城市的智能等级,就将慢慢跃进。   从空间布局来看,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在空间上、或者一个关键场所的围栏上,形成新的高阶智能。 例如分析轨迹路线,对事件进行建模。   朱珑提出,基础设施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智能密度。 在宏观维度上,单体智能要变成群体智能,1个摄像头的智能要变成1万个摄像头的智能,他们之间识别出来的内容能够汇聚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大的智能体; 相应的,要实现1万、10万个摄像头的规模,在微观维度上,算力要急剧提升,才能带来具有高经济性、性价比的基础设施,从而推动智能水平的跃迁。   依图求索AI芯片,一个机柜支持一万路视频解析   今年5月,依图科技发布了首款云端定制视觉推理AI芯片。 在性能方面,一块芯片便能够支持50个摄像头的算力,因此,一台1U服务器就可以支撑约200路摄像头的算力,其性价比是市面上最先进的英伟达方案的5到10倍。   实现这样水平的背后,是能耗的大幅减低,并带来空间的大幅降低。 因此,在考虑空间限制、用电限制、能源限制和算力限制的前提下,当一个机柜就能够支撑一万路摄像头的全解析时,就为一个城市的智能等级的提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如此一来,就可以打开城市管理的更多场景、更多应用。   点亮AI是一场基础设施革命   从算法的突破,到整个城市或老百姓都能感知到,人工智能的爆发,基于的是基础设施的重大提升。 除了人才、资本、政策以外,数据、算法、存储、算力和传输等基础设施,也一定会在未来的几年内,以3倍、10倍的速度加速提升。 其带来的结果将是革命性的,最终让智能文明更快到来。   对依图来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愿景,同时,依图也希望在厦门以10万路的视觉中枢为基础上,助力厦门成为全球智能密度最高、智能等级最高的城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