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4月2日,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在能源、电力、交通、物流、卫星遥感、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建立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探索数据产品开发和收益分配机制,引导央企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入表。这一政策信号的释放,标志着数据资产化进程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也为企业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提供了明确方向。
数据资产入表并非简单的会计科目调整,而是企业数据资源向资产化、货币化转变的关键一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电信、移动、联通为代表的央企下属上市公司率先完成数据资产入表,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据预测,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在“十四五”期末将达到万亿元规模,这一巨大蓝海亟待企业通过数据登记确权、评估定价和资产入表的政策“闭环”来激活。数据资产入表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升级,更是企业数据治理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能够推动企业形成规范的数据开发、运营和管理体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然而,数据资产入表的推进并非易事。企业需要面对数据资源的确权、估值、会计处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尤其是在跨行业、跨企业数据流通的背景下,如何建立科学的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机制成为关键挑战。国家数据局提出的“探索公共数据资产政府指导定价机制或评估、拍卖竞价等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为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具体落地仍需企业具备专业能力。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成为企业亟需的专业人才。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是企业实现数据资源向资产转化的核心角色,其职责涵盖数据资产识别、估值、会计处理及合规管理等多个环节。随着数据资产入表政策的全面铺开,企业对具备数据资产会计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激增。无论是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数据富集行业,还是正在探索数据价值化的传统企业,都需要通过专业人才搭建数据资产管理的完整链条。数据资产入表会计不仅需要掌握传统会计知识,还需熟悉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数据资产评估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考试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等级,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直接报考相应等级,无需逐级晋升。考试报名通过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DACPA)官网进行,考试形式为线下笔试,在全国35个城市设有考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重点经济城市。考试教材包括通用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和分级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初、中、高级)》,内容涵盖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考生需在考前一周左右登录报考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按时参加考试。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考试的推出,为企业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提供了标准化路径。通过系统学习《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和《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考生能够全面掌握数据资产识别、估值、入表及运营管理的核心技能,为企业数据资产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考试的分级设计也为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对于企业而言,拥有通过数据资产入表会计考试认证的员工,意味着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降低合规风险,并充分释放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
当前,全球正处在大模型博弈与算力竞争的关键时期,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价值愈发凸显。国有企业作为数据资源的重要持有者,亟需通过数据资产入表激活公共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的价值,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而数据资产入表会计作为这一进程中的关键角色,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者。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数据资产入表会计的职业前景将更加广阔,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黄金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