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蜻蜓”五年始长成,最早做刷脸的支付宝,第一张就是马云脸,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看脸买单”。
迄今五年,支付宝刷脸支付已服务过数亿用户。
从线上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到现在的线下公共场景应用。支付环节的应用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人脸识别到人脸支付,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人脸识别到人脸支付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刷脸支付的开通是由于世界网上业务的需求。
支付宝作为中国的首家“云”上银行,网商银行在用户开户问题上,因为没有线下实体网点来当面核实,就必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线上身份核验的问题。当时在对市面上主流的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几乎全都试过一遍后,最后人脸识别胜出。
从2014年开始,支付宝开启了与旷视科技的前期合作,搭建起了中国最初的人脸识别的产品形态。
其次,线上线下应用不仅是场景的不同,产品逻辑、技术难点几乎是天差地别。
线上应用的时候,用户已经认证登陆的情况下,人脸识别所使用的技术是1:1,算法只需要判断镜头前的人脸是不是账号对应的人脸。
但是线下应用的时候,算法则要根据镜头前的人脸,在茫茫十几亿人脸库中找到对应的人的信息。为了避免“撞脸”,就需要进一步缩小比对范围。所以在目前的刷脸支付中,在刷脸的同时还会请用户配合上输入码,相当于从大海捞针变成了江河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