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节课小甲鱼教大家如何正确的打飞机,其要点是判断和循环,判断
就是该不该做某事,循环
就是持续做某事
知识点
写一个程序
按照100分制,90分以上成绩为A,80到90为B,60到80为C,60以下为D,写一个程序,当用户输入分数,自动转换为ABCD的形式打印。
temp = input('请输入成绩:')
a = int(float(temp))
if 90< a <= 100:
print('A')
else:
if 80< a <=90:
print('B')
else:
if 60 < a <=80:
print('C')
else:
if 0<= a <=60:
print('D')
else:
print('输入错误')
利用elif
对上述代码进行改进. elif
相当于C语言中的else if
temp = input('请输入成绩:')
a = int(float(temp))
if 90< a <= 100:
print('A')
elif 80< a <=90:
print('B')
elif 60 < a <=80:
print('C')
elif 0<= a <=60:
print('D')
else:
print('输入错误')
Python 可以有效避免“悬挂else”
什么叫悬挂else
举个例子,初学C语言的朋友可能很容易被一下代码欺骗:
if ( hi > 2 )
if ( hi > 7 )
printf( "好棒!好棒!" );
else
printf( "切~" );
在这个例子中,else
是想和外层的if
相匹配,但事实上按照C语言就近原则,else
是与第二个if
相匹配。由于初学者的一个不小心,就导致一个bug的出现。这就是著名的悬挂else
事件。
而在Python中,Python的缩进
使用了强制的规定,使得代码必须正确的对齐,否则程序无法运行。所以Python是让程序员来决定else是属于哪一个if,通过限制你的选择,从而减少了不确定性。
条件表达式(三元操作符)
例子:
x, y = 4, 5
if x < y:
small = x
else:
small = y
我们说多少元操作符的意思是指这个操作符有多少个操作数。
例如说 赋值操作,small = x
,它有两个操作数,分别是左边的small
和右边的x
,我们就叫它二元操作符
或者说是二目操作符
当我们的减号-
当作负号-
来使用时,就代表一元操作符.
三元操作符,也就是说也有三个操作数
利用三元操作符进行改进:
small = x if x < y else y
语法: x if 条件 else y
当 if条件问True时,把x值给small。当if条件为False时,把y值给small
断言(assert)
assert关键字我们称之为“断言”,当这个关键字后边的条件为假时,程序自动崩溃并抛出AssertionError的异常。
举个例子:
>>> assert 3 >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 line 1, in <module>
assert 3 > 4
AssertionError
>>> assert 4 > 3
>>>
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到assert呢?
当我们在测试程序时候,因为与其让错误的条件导致程序后面出现莫名其妙的bug或者崩溃的话,不如在错误条件出现的那一瞬间我们实现自爆。这就是我们assert存在的理由。
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用它在程序中置入检查点,当需要确保程序中的某个条件一定为真才能让程序正常工作的话,assert关键字就非常有用了。
课后习题
请将以下代码 以三元操作符形式进行修改:
x,y,z = 6,5,4
if x < y:
small = x
if z < small:
small = z
elif y < z:
small = y
else:
small = z
small = x if (x < y and x < z) else (y if y < z else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