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笑话分析需求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考考学生们的智商,就问一个男孩:“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男孩反问:“是无声枪么?”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方圆十里呢?”
“就这么一棵树!”
“有没有残疾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没有,都身体倍棒。”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都是公的。”
“都不可能怀孕?”
“………,决不可能。”
“打鸟的人眼里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下课铃响起,但男孩仍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有没有因为情侣被打中,自己留下来的?”
“笨蛋,之前不是说都是公的嘛!”
“同志可不可以啊!”
“…………,性取向都很正常!”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一枪打死三只呢?”
“不会。”
“四只呢?”
“更不会!”
“五只呢?”
“绝对不会!!!”
“那六只总有可能吧?”
“除非你他妈的是猪生的才有可能!”
“…好吧,那么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么?”
“完全可以。”
“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
“不会,每只鸟都装有卫星导航系统,而且可以自动飞行。”
“恩,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的回答,“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老师当即倒!
    开心一笑:)
   
    笑完之后,反思,其实和项目的测试执行类似,都是需要一定的步骤,才能得到预期结果,而这些步骤是需求分析一个个统计出来的,这就需要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在具体的项目中,分析项目延期或者遗漏bug的原因的时候,需求的因素可能是很多失败的关键原因、需求不明确,客户对需求的变更频频等等。
    需求分析是为需要说明书做前期工作,可以说需要说明书是从需求调研表中得到或抽取而出。需求调研是要了解客户希望所要开发的系统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以及了解他们对系统的期望等等。需求调研是整个开发的基础,经过需求调研的结果整理出需求说明书作为后续开发使用。
    如果有接口,那就复杂了,不单单要分析自己的需求,还要了解对方的系统,了解对方的需求,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然,需求分析应该在前期完成,但是在项目进行中,比如评审阶段,发现新的问题,此时需要pdm和pm评估,是否需要走需求变更,适当的调整项目进度或者放入下期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