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常规模板设置

其实在这里写这个有点奇怪,但是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很多人被各种格式问题所困扰。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只是把word当成了一个“文本编辑器”而已。而我认为,word作为office的一部分,是微软提供的办公文档写作软件,这个很重要,因为他会提供除了文字编辑的功能之外,还附带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动化功能,这才是专业办公文档写作软件的“专业”所在。当然,要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光一个人会操作是不够的,而是要大家都理解这背后的原理机制,在写作时遵从一定的原则,尽量减少给别人工作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我尽可能的做到对每一个操作都详细的解说,但是难免有遗漏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文章稍微有点长,但请细心读下去,我相信会对你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本文操作采用 word 2013 版本。

本文设置好的模板文件,提供给大家下载 :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deirjie/9606017

参考我的模板文件,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内容,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在修改之前,请务必对本文讲解的原理有一个基础的把握。(模板文件里面除了“自动图文集”功能可能不能使用而外,其他是一样的。“自动图文集”功能建议拓展阅读 word 的“building blocks”相关内容。)


下面我会通过一个新建的空文档,一步步讨论如何构建一个常规的写作模板。

必要的设置

打开 word 软件,先不要着急写文字,先将所有格式标记打开,有助于直接看到页面的排版控制符号。

选择“文件”–“选项”,在选项面板下,选择“显示”–“显示所有格式标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设置样式

这部分包含几个常用样式的设计,包括“标题”、“多级列表”等。

标题样式

注意:这里不涉只讲阿拉伯数字编号,中文章节号的设置问题见文末。

点击“开始”菜单面板下面的“样式”组右下角的按钮,会弹出样式管理器界面,在这个界面下,统一设置样式会方便很多。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先来设置“标题1”样式,点击“标题1”样式后面的下拉菜单按钮,选择“修改”,打开“修改样式”面板。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就可以按照不同文档的要求,进行一级标题的字体、段落、行间距等等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建议将“样式基准”修改为“无样式”,因为正文的行间距、缩进等等要求往往与标题不一样,所以这里将它们区分开,避免以后更改了正文的样式导致标题样式出现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至于,每个标题文字的格式设置,我就不细说了,大家自己按照要求修改好就行。

OK,按照上面的步骤,分别设置好 1~4 级标题样式(也可以设置到5级、6级,自己开心就好)。

多级列表

设置好了标题样式,多级列表就是直接应用在标题上面的,如“1.1”、“1.1.1”等等这种。

千万不要手动把这些编号打上去,否则自动编号功能就会出错,一旦编号过多,人工修改很麻烦还容易出问题!

打开“开始”菜单下面的“段落”组,选择多级列表下拉菜单,然后选择“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打开“定义新多级列表”面板后,先选择左下角的“更多”按钮,显示面板的全貌。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般来说,我们的文档标题列表是没有缩进的,但是 word 默认却是一级级缩进的,所以我们先把这些缩进干掉。(当然,你也可以保留缩进,你开心就好)

选择列表1,将文本的缩进位置改为 0, 并将列表1链接到“标题1”样式。还有一个可选的设置,就是编号之后插入“制表符”还是“空格”,这个一般没有做要求,但是我建议还是都设置成“空格”吧。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样就设置好了一级标题的编号,二级、三级标题也是同样,但可以快速设置所有文本的缩进位置。点击“文本缩进位置”右边的“设置所有级别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每一级的附加缩进量”设置为 0。

这里写图片描述

单击确定之后,你就会看到,所有列表的缩进都没有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别忘了设置二级、三级、四级列表的链接样式以及库中显示级别。下面只给出二级列表的截图,其余类似。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设置好以上的步骤,我们在文档中敲入标题名称,然后应用相应的样式,就会得到如下的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封面

不要再用那么多空格来排版了!

做好了上面的操作,我们先不着急敲入内容,先把封面设置好。

封面的设置,一定不要用空格或者回车来强行排版,难看不说,可能以后修改格式之后会发生排版的问题。所以,建议用表格来设置封面。

选择“插入表格”命令,我这里只插入 4 行,作为示范,具体情况根据你的封面来设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把页面视图缩小一点,能够看到整张纸,然后把表格每一行的大小调整一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表格后面空行,插入一个“分节符”,将封面与文档正文断开。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表格的每一行输入封面的内容,然后调整一下文字在表格中的位置。最后差不多是这样。

这里写图片描述

正文

为什么没有先设置目录、页眉、页脚什么的,就来说正文了。因为有了一部分正文基础,设置上面的那些部分会更直观。

先打字一部分正文内容上去,然后设置“正文”样式,这个跟前面设置标题的样式是一样的,根据自己正文内容的字体、字号等要求设置就行了。然后设置一下每个“标题1”样式单独占一页。设置“标题1”单独分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设置“标题1”样式中的“格式”–“换行与分页”–“段前分页”,或者是手动的在每个章节的后面插入一个“分节符”,你知道,我当然还是推荐第一种方式,所以我在这里单独再说一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打上正文之后,文档现在是这个样子。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关于正文的“首行缩进”,有同学喜欢设置在“正文”的样式中,这样会自动缩进,但是要注意,如果设置了“正文”样式的“首行缩进”,那么其他的内容诸如“列表”、“引用”等等这些样式就要小心,因为它们默认都是基于“正文”样式的,都会带上缩进。我其实比较喜欢在每段正文的前面打上一个“Tab”键来手动缩进,这样虽然看起来麻烦了,但是可以帮助我整理文档的时候对全文不符合样式格式的一些问题做检查,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不想缩进的样式内容。这里我就采用手动缩进了。

目录

在封面后面插入一个新页,然后选择“引用”–“目录”–“自定义目录”。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弹出的面板里面可以看到,目录的预览也是每一级标题有一个缩进的,这个可以从“修改”里面设置。目录显示的大纲级别也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的。这里我们只是提一下,常规的文档好像也是要求缩进的,所以我们这里不做设置。如果你要修改,可以按照下图的方式定义显示级别的样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我们的目录就生成好了。但是你会发现,这里显示的页码不正确,这个问题,我们会在页码设置好以后再来解决,也方便大家理解页码和目录背后的关联关系。

这里写图片描述

页脚(页码)

页脚大多数时候也就是设置个页码,所以我们这里也就只将页码的设置。

选择“插入”–“页码”,选择合适的页码格式,这里我们选择居中显示的页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很关键了,当点击插入页码之后,会出现到“设计”视图里面,这里,我们对页脚做一些相应的格式设置。

首先,选择“首页不同”,这样首页就没有页码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切换到“目录”所在的页面的“后一页”,注意是“后一页”,选择这一页的页码(如果你跟着我设置,这里的页码显示的是“3”),然后在“设计”视图上,把“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关掉。

这里写图片描述

OK,这样,正文的页码就和前面断开了,然后右键这个页码,选择“设置页码格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设置“起始页码”为“1”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再回到“目录”所在页面,这个时候它的页码没有与任何页面的页码有关联,所以直接删掉就行了。插一句,有些文档要求目录的页码单独设置成罗马数字或者是什么的,现在直接设置就可以了,因为目录页码已经和后面的链接断开了,设置不会影响后面的正文。

设置好了以后,我们选择目录项,右键,点击“更新域”,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只更新页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我们的页码就正常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页眉

页眉和页脚(页码)的设置是类似的,只需要注意断开“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就好了。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奇偶页不同”。这里每一节的关键就在于先前插入的那个“分节符”,就将封面、目录、正文分成了不同的节。

图、表

图、表的编号一定要用题注,切勿手动编号!

题注的编号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文档的写作当中。如果手动编号,一旦中间的图、表有增减,那么后面的编号就全都不对了。

选择一张图片,插入到正文中。再插入一个新表格到正文中。然后光标定位到图的下一行、表的上一行位置选择“引用”菜单下的“插入题注”功能。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可以设置图、表的编号包含章节号的功能,也就是如“图1-1”或者“表1-1”这种样式,第一个编号一般引用一级标题的编号。如果没有相应名称的标签,就需要新建一个。操作见下面两幅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最好新建 4 个新样式,分别命名为“图”、“图名”、“表”、“表名”。“图”样式是为了控制插入的图所在的段落格式,“表”样式则是方便单独控制表中的文字字体、行距、表格间距等格式。“图名”和“表名”则是为了单独控制图题注和表题注的字体、段落格式。

首先选择“图”样式,在“修改样式”面板里面,先将“样式基准”和“居中对齐”设置好,然后选择“格式”–“段落”–“换行和分页”,勾选“与下段同页”。这个功能是为了避免出现,图和图名出现断页的情况,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图段落的其他段落格式等。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图名”样式,设置字体样式、段落格式。
对“表”样式,就单独设置单元格间距、字体大小等样式就可以了。
就不截图了,根据要求设置就行了。

对“表名”样式,则要在在“修改样式”面板里面,选择“格式”–“段落”–“换行和分页”,勾选“与下段同页”。同样,这个是为了避免表名和表出现断页的情况。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设置好了之后,下次插入图或者表,就只需要再次选择“插入题注”就好了。不要忘了对新插入的图和表以及他们的名称分别应用“图”、“图名”、“表”、“表名”4 种样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公式

公式也可以直接插入题注,但是往往我们要求公式和公式的名称在同一行当中,这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按照图和表一样的操作,那么公式本身的字体样式就没有办法独立于公式名称样式,因为这两者是在同一个段落里面的。于是这里就要引入 3 个新的功能–“样式分隔符”、“制表位”和“自动图文集”。这里对公式的段落设置就稍显复杂,但是理解了工作机制之后,也就很容易了。

样式分隔符

“样式分隔符”,顾名思义,就是在同一个段落里面将不同的部分,分隔成不同的样式。插入样式分隔符需要用到“ctrl+alt+回车”快捷键。“样式分隔符”只分隔样式,而不重新分段,我们需要在公式和公式名称中间插入一个样式分隔符,显示符号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制表位

“制表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高级排版功能,符号显示在标尺上。其实质就是通过“Tab”键来指定缩进的位置。添加制表位需要在标尺上单击添加,或者选择所在定位到所在行,右键,选择“段落”,然后选择左下角的“制表位”按钮。其实直接单击标尺添加是最方便的,不过要理解“制表位”的符号含义。如下图所示的例子,分别插入了 3 个制表位,通过在段落内容中间插入 2 个“Tab”键来把这 3 部分内容隔开并对齐到相应的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公式,我们在段落中插入 2 个制表位。第一个制表位让公式居于行正中,第二个制表位指定右对齐,然后在公式前面、公式后面(“样式分隔符”之前)分别插入“Tab”键,如下图,就达到了我们公式排版的目的。为了显示,我一般还会在公式名之前(“样式分隔符”之后)添加一个“空格”。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然,为了方便,把公式选中,然后选择“创建新样式”,命名为“公式”。把公式名称选中,选择“创建新样式”,命名为“公式名”。这样就可以单独控制公式和公式名的字体样式了。

如果创建样式的时候格式出现缩进不正确的问题,请检查段落里面的“首行缩进”,以及将“公式”和“公式名”的样式基准都改为“无样式”,与其他样式断开依赖。

这里写图片描述

自动图文集

有了以上的设置之后,新插入公式还需要重复上面的步骤。当然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选中公式段落,然后选择“插入”–“文档部件”–“自动图文集”–“将所选内容保存到自动图文集库”,取名为“公式段落”,这样,以后插入公式,只要在“文档部件”里面,选择这个“公式段落”自动图文集,然后把公式内容替换掉就可以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至此,一篇文档模板就做好了,以后只需要基于这个模板做更改,写入文字内容就好了。


但是有的文档要求一级标题的编号,必须采用中文,例如“第一章”,这种格式要求,就会使得前面的图、表以及公式的编号不起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要求单独说明一下解决方案。

中文章节号

设置中文章节号,主要在于对“多级列表”的设置上。

首先,选择“多级列表”下拉菜单的“定义新的多级列表”,这个我们在上文中讲过了。

选择一级列表,如下图设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二级、三级、四级等列表,设置如下图,注意勾选“正规形式编号”。

这里写图片描述

然后,再来设置一下“标题1”样式的内容“居中对齐”就好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文档中有题注等“域”内容编号引用到了“标题1”样式,右键选择“更新域”之后,就会发现问题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编号自动引用了“标题1”中的中文编号。

目前来说,word 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官方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我确实不知道),但是网上流行一个间接的办法,那就是更改“域代码”。“域”这个功能在 word 里面属于高级功能,相信大家平时的工作中很少会用到,但是其实 word 里面很多编辑功能背后都是基于“域”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了解一下“域”的工作机制,这里就只讲我们需要用到的。

中文编号问题主要出现在“图”、“表”以及“公式”的编号上面,我们选择这些编号,“右键”–“切换域代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会发现这些编号显示成了下图这样。(突然,程序员感觉自己又有用武之地了~~开个玩笑)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把“STYLEREF 1 \s”这行代码更改为 QUOTE “一九一一年一月{ STYLEREF 1 \s }日” \@”D”。注意这里的左右花括号不是常规的花括号,而是“域代码”的容器。

这里写图片描述

替换了这部分“域代码”之后,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切换域代码”将代码转换为文本显示。然后“右键”–“更新域”,看看是不是编码就正确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到这里我猜大家已经想到了,加入了中文章节号,那么我们的“插入题注”功能是不能再用了,否则每次都要手动切换域代码,更改这部分代码,还是挺麻烦的。不过不要忘了,我们刚刚上文中“公式”的部分,讲到了一个叫“自动图文集”的功能。没错,这里我们按照与“公式”同样的处理方法,分别将“图名”、“表名”保存为“自动图文集”,以后就直接插入“自动图文集”就好了。不过还是不要忘记分别对它们应用各自的“图名”、“表名”样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模板文件保存

做好了模板文件,可以将文件保存为 *.dotx 格式,然后放到 word 安装目录的模板文件夹(或者自定义的某个路径)下,以后打开 word 就可以像其他官方模板那样在首页看到自己的模板文件了。在“文件”菜单下,点击“选项”,自定义路径设置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把模板文件拷贝到相应路径中,然后在新建文件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模板自定义模板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差不多了,应该比较详细了,希望我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操作。给坚持读完本文的同学说一声感谢,也祝愿我的这些文字能够对你带来帮助。

本文若有纰漏,请不吝指正,谢谢!

  • 13
    点赞
  • 5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5
    评论
项目名称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V1.0 文 档 编 号 保 密 等 级 作 者 最后修改日期 审 核 人 最后审批日期 批 准 人 最后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日期 版本 修订说明 修订人 目 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1.1 作用 1 1.1.2 预期读者 1 1.2 编写背景 1 1.2.1 系统名称及版本号 1 1.2.2 任务提出者 1 1.2.3 任务承接者及实施者 1 1.2.4 使用者 1 1.2.5 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1 1.3 文档结构 1 1.4 电子文档编写工具 1 1.5 定义说明与符号规定 2 1.6 参考资料 2 2 系统概述 2 2.1 系统目标 2 2.2 设计原则 3 2.3 运行环境 3 2.3.1 硬件平台 3 2.3.2 软件平台 3 2.3.3 网络体系结构 3 2.4 应用软件整体结构概述 3 2.5 关键技术 4 3 数据库设计 4 4 代码设计 4 5 功能概述 4 5.1 功能模块命名原则 4 5.2 功能层次图 4 5.3 功能简介 4 5.4 外部接口 4 6 用户界面设计 4 6.1 基本原则 4 6.2 设计概述 4 7 出错处理 5 7.1 出错信息设计 5 7.2 异常情况处理 5 引言 编写目的 作用 【说明】《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基础上,通过我方与用户方反复沟通形成的。它必须充分反映《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用户需求,如有改动必须征得用户的认可。它将作为项目验收时重要的的标准和依据。 从另一方面讲,它又是开发人员在下一阶段进行系统详细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考核系统总体质量的重要技术文档。 预期读者 【说明】本文档的阅读对象是软件开发人员、业务规范设计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系统安装人员及用户代表。 编写背景 系统名称及版本号 【说明】形如“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管理信息系统V3.0”。其,版本号的格式为“XX.XX”,X为阿拉伯数字,左“0”可省略。 任务提出者 【说明】指《工作说明书》规定的我方领导机构或项目负责人。 任务承接者及实施者 【说明】指承担概要设计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名单。 使用者 【说明】适应对象和范围。主要指预期读者,也供有关领导审阅。 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说明】在用户现有的及预期的整个应用系统,给本系统准确定位。用示意图及相应的文字予以说明。 文档结构 【说明】章节划分原则、内容的取舍、重点的确定等。 电子文档编写工具 【说明】工具名、版本号、操作系统平台。使用多种工具时,应分别说明。形如: Microsoft Word 97 for Windows 95 Power-Designor 6.0 for Windows 95 PhotoShop 4.0 for Windows 95 Visio或Power Point 定义说明与符号规定 【说明】包括对专用术语及缩略语的解释、所用到的图(E-R图/功能层次图)图符的表示与解释、屏幕界面图标与按钮的表示与含义等。如在E-R图,表示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定义了以下图符(部分举例): 终结符 基数(自左至右) 1 多 终结符 基数 存在性 说明(自左至右) 1 强制 必须存在且只能存在1个 多 强制 必须存在1个或多个 1 任选 可能存在1个,或没有 多 任选 可能存在1个或多个,或没有 参考资料 【说明】格式:作者,[版本号,]资料来源,日期 [,起止页号]。其,《质量保证计划》与《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必选的参考资料。 系统概述 系统目标 【说明】开发意图、应用目标(总目标、分期目标)、作用范围、预期效益等。 设计原则 【说明】设计原则应包括: 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整个设计之全过程。 对质量保证的承诺应落实到全体人员。 实际执行的过程,必须符合项目自身的特点,体现个性差异,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运行环境 硬件平台 【说明】指出本系统对硬件设备的需求、我们选型的原则和依据、推荐的型号与配置、性能综述、技术优势、特殊约定等。 软件平台 【说明】使用操作系统的名称、生产厂家、版本号等。 使用数据库的名称、生产厂家、版本号等。如使用了多种数据库,则要说明如何 实现互连。 其它支撑软件:指出开发与运行时需要的工具软件的情况,如4GL等。 对于选用的各类软件,均应着重说清其技术特点、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明 确阐述我方选择的理由。 网络体系结构 【说明】写明网络设计原则、技术要求、产品选型、拓扑结构、基本部件与配件、传输介质、接口情况、通信协议、约束条件、结构化综合布线方案等。 画出网络结构图。图应标出各类服务器与客户机、网管机、路由器、网关等的数量与分布;应反映出局域网、广域网及其互连的情况;如使用国内的公用数据网或Internet,也须具体标出。 用文字说明各个服务器/客户机的作用、配置与具体位置。例如:Oracle数据库服务 器1台,位于局信息心,用于支撑征管业务信息处理、领导决策辅助支持、各征管业务科室的信息采集、查询及统计工作。它安装在IBM RS6000小型机上,操作系统是AIX 3.2。 说明拟采取的网络保护技术,如防火墙等。 应用软件整体结构概述 【说明】说明本系统的各层模块、公用模块的划分原则。 如果系统复杂而开发者又有比较多的技术积累,应说明其分层构造(如组件层、构件层与应用子系统层)。 对于大的系统,应画出体系结构图并予以说明。 关键技术 【说明】本系统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如算法、间件、构件等。 指出使用了那些主要工具。 解释作出上述选择的理由。 说明这些关键技术在整体结构的位置及内外接口。 数据库设计 【说明】单独成册,见《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板》 代码设计 【说明】 给出系统设计的代码的设计内容,代码设计包括系统代码(硬码)、系统代码(软码)、业务代码以及标准化代码等。对于硬码的引用需要在数据库设计的PDM注明,对于其他代码的引用需要在数据字典或数据库设计注明。 功能概述 功能模块命名原则 【说明】指出本系统的各层模块/公用模块的划分原则、命名原则、编号原则。并且需要指出在概要设计功能模块编号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业务需求编号及性能需求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功能层次图 【说明】指明在输入信息转变为输出信息的过程,为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应用软件必须完成的基本动作。采用自然语言叙述+树状功能图描绘的方式。由此确定系统最终的菜单结构。 功能简介 【说明】用一览表或框图的形式扼要说明每个模块的编号、名称和基本功能。用矩阵形式标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列出的各项功能需求与模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外部接口 用户界面设计 基本原则 【说明】指出基本风格、屏幕总体布局和输入/输出的常规手段。 设计概述 【说明】本节的内容也可以归入附录“设计与编程规范、惯例及约定”,而不在这里 叙述。 一般地讲,界面设计应包括以下几项: □屏幕环境设置 □字型与字体 □颜色 □提示 □菜单(Menu) □按钮(Command Button) □图标 □列表框 □常用键 □Data Windows生成标准 □窗口定义 □日期类型 (特别要注意解决“千年虫”问题) □界面语言 □其它 出错处理 出错信息设计 【说明】扑捉出错信息、分析定位、提示信息。 异常情况处理 【说明】错误处理方案与帮助手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rJGao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2 ¥4 ¥6 ¥10 ¥20
输入1-500的整数
余额支付 (余额:-- )
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2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C币套餐、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