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块”的研究

本文重点关注静态块、非静态块、构造函数的加载顺序

直接上代码:

package test.staticblock;
public class A {
    /*父类构造方法*/
    public A(){     
        System.out.println("A constructor");
    }
    
    /*父类静态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A static Block");
    }
    
    /*父类非静态块*/
    {
        System.out.println("A non-static Block");
    }
    
    /*父类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aticMethod(){
        System.out.println("A print Static Method");
    }
    
    /*父类普通方法*/
    public void printNormalMethod(){
        System.out.println("A print Normal Method");
    }
}

class B extends A{
    /*子类1构造方法*/
    public B(){
        System.out.println("B constructor");
    }
    
    /*子类1静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B static Block");
    }
    
    /*子类1非静态块*/
    {
        System.out.println("B non-static Block");
    }
    
    /*子类1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aticMethod(){
        System.out.println("B print Static Method");
    }
    
    /*子类1普通方法*/
    public void printNormalMethod(){
        System.out.println("B print Normal Method");
    }
}

class C extends A{
    /*子类2构造方法*/
    public C(){
        System.out.println("C constructor");
    }
    
    /*子类2静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C static Block");
    }
    
    /*子类2非静态块*/
    {
        System.out.println("C non-static Block");
    }
    
    /*子类2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aticMethod(){
        System.out.println("C print Static Method");
    }
    
    /*子类2没有override父类的普通方法*/
}

package test.staticblock;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1 = new B();
        A a2 = new C();
        
        a1.printStaticMethod();
        a1.printNormalMethod();
        
        a2.printStaticMethod();
        a2.printNormalMethod();
    }
}

运行结果:

A static Block
B static Block
A non-static Block
A constructor
B non-static Block
B constructor
C static Block
A non-static Block
A constructor
C non-static Block
C constructor
A print Static Method
B print Normal Method
A print Static Method
A print Normal Method


根据结果分析:

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父类Static->子类static->父类缺省{}->父类构造函数->子类缺省{}->子类构造函数

A static Block

父类静态块

B static Block

子类1静态块

A non-static Block

父类非静态块,缺省块

A constructor

父类构造函数

B non-static Block

子类1非静态块,缺省块

B constructor

子类1构造函数

C static Block

子类2静态块,由此可以看出static块仅在类加载时执行且仅执行一遍,因为A的静态块已经执行过了,这里不会再执行。

A non-static Block

父类非静态块,缺省块

A constructor

父类构造函数

C non-static Block

子类2非静态块,缺省块

C constructor

子类2构造函数

B print Static Method

B print Vitural Method

C print Static Method

A print Vitural Method



分析:当执行new B()和new C()时,它首先去看父类里面有没有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它先去执行父类里面静态代码块里面的内容,当父类的静态代码块里面的内容执行完毕之后,接着去执行子类(自己这个类)里面的静态代码块,当子类的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又去看父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这个就是一个对象的初始化顺序。

总结:对象的初始化顺序:首先执行父类静态的内容,父类静态的内容执行完毕后,接着去执行子类的静态的内容,当子类的静态内容执行完毕之后,再去看父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总之一句话,静态代码块内容先执行,接着执行父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

注意:子类的构造方法,不管这个构造方法带不带参数,默认的它都会先去寻找父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父类没有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那么子类必须用supper关键子来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否则编译不能通过。


重要一点:

static 块仅在类加载时,并非实例化时,被执行一遍,且在整个过程中只可能被执行一遍,这也就是在实例化C时

A a2 = new C();

A的static块没有被执行的原因。

但非静态块在实例化对象时总会被执行。

静态块一般用于初始化类中的静态成员;而非静态块一般用于初始化类中的非静态成员;

另外,非静态块是在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的代码。



部分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b09000100d9rj.html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您好!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您的问题是关于JMU Java 07多线程同步访问的。以下是我的回答: 多线程编程是指在一个程序中同时执行多个线程的编程技术。多线程编程在提高程序性能、增强程序交互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也会引入一些问题,比如线程安全问题。 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出现线程不安全的问题,比如数据竞争、死锁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使用同步机制来确保线程安全。 Java中提供了多种同步机制,比如synchronized关键字、ReentrantLock类、Semaphore类等。这些同步机制都可以用来保证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安全性。 其中,synchronized是最常用的同步机制之一。在Java中,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来修饰方法或代码,以实现同步访问共享资源。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共享资源,从而避免了数据竞争等线程安全问题。 除了synchronized之外,Java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同步机制,比如ReentrantLock类和Semaphore类。ReentrantLock类提供了比synchronized更灵活的锁机制,可以实现可重入锁、公平锁等功能。Semaphore类可以控制同时访问共享资源的线程数量,从而避免资源被过度占用的问题。 总的来说,多线程编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需要仔细研究和实践。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同步机制来确保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安全性。 ### 回答2: 多线程编程是在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多核处理器来使程序运行更加高效。但是,多线程编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线程安全,因为线程之间可能会访问相同的资源,从而导致竞态条件。 在Java中,可以通过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同步访问,从而避免线程安全问题。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情形:同步方法和同步。在同步方法中,方法是同步的,即每个线程在执行该方法时都需要获取该对象的锁,如果该锁已经被其他线程获取,则需要等待直到此锁被释放。在同步中,需要手动指定锁,即每个线程在执行同步时需要获取该指定锁,其他线程如果需要访问该代码中的共享资源也需要获取该指定锁,这样就保证了该代码中的所有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 除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外,Java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同步机制来实现线程安全,如ReentrantLock类和CountDownLatch类等。ReentrantLock类可以实现更为灵活的同步访问控制,但需要手动释放锁;而CountDownLatch类则用于同步一个或多个线程,使这些线程在某个条件满足之前一直处于等待状态。 在进行多线程编程时,应该尽量避免对同步访问造成瓶颈,应该通过减小同步代码的范围等方式来提高程序的效率。此外,多线程编程时还应该进行线程安全性的测试,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地运行。 ### 回答3: 在Java中,多线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方式。由于多线程的特点,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会出现竞争的情况,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程序异常等问题。因此,在多线程编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共享资源的访问能够正确、有序地进行,这就是同步机制。 同步机制包括两种方式:锁和信号量。锁是最基本的同步机制。锁有两种类型:互斥锁(Mutex)和读写锁(ReadWriteLock)。互斥锁用于保护共享资源,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它,其他线程需要等待锁释放后才能继续访问。读写锁用于读写分离场景,提高了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并发性。读写锁支持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共享资源,但只允许一个线程写入共享资源。 信号量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同步机制。信号量可以用来控制并发线程数和限制访问共享资源的最大数量。在Java中,Semaphore类提供了信号量的实现。Semaphore可以控制的线程数量可以是任意的,线程可以一起执行,也可以分批执行。 除了锁和信号量,Java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同步机制,比如阻塞队列、Condition等。阻塞队列是一种特殊的队列,它支持线程在插入或者删除元素时阻塞等待。Condition是一种锁的增强,它可以让线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等待或者唤醒。 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同步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同步机制要尽可能的保证资源访问的公平性,避免因为某些线程执行时间过长导致其他线程等待时间过长。其次,同步机制要尽可能的避免死锁的发生,尤其要注意线程之间的依赖关系。最后,同步机制的实现要尽可能地简单,避免过于复杂的代码实现带来的维护成本。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