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进化论:腾讯也难逃被颠覆掉的命运

  在一定程度上,腾讯代表了中国IM领域的过去和未来。但有句俗话,后来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生死腾讯”也总会变为生和死,因为腾讯很可能会有被颠覆掉的一天。腾讯的IM接口是个庞然大物,总有一天它会到达整个互联网生态可以容纳的极限,到达时间的临界点后,互联网的反噬作用出现,一群群IM小怪兽一点点的将这头大怪兽吃下去,瓦解掉。

4000335_640
  最近我在思考IM的进化未来,在中国也只有腾讯是代表了,我这次试着从其发展历史来推演其未来。IM的发展历史让人敬畏,而其未来又充满了无限可能,以下是我的思考。我希望能从它的过去深刻的推演出它的未来。

  一,通讯录云端,“云”的雏形

  QQ诞生之 前,国内最火的IM通讯软件是一款以色列人做的ICQ,用户可以根据该软件与好友聊天。但是可惜的是,ICQ并没有很强的前瞻性思维,其对于即时通讯的落 脚点依然只是”通讯“二字,认为只要达成通讯一切就OK,所以ICQ是没有任何好友保存的。这种思维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笨的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感同 身受的进入那个时代就会发现那依然是一个电话通讯主导的时代,电话手机号都是没有服务器保存通讯录的,当时只要让电脑做到能即时通讯就已经非常好了,所有 落脚点都到了“即时”上,其他功能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之,ICQ的做法也很正常。

  所以从那个时代的角度看过去,腾讯牛就牛在,居然把好友全部保存到服务器去了,按当时的服务器来说,这么做其实代价极高的。而就是因为这么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决定,迎来了QQ用户爆炸式的增长,直到服务器吃不消并放缓QQ发号数量。

  而QQ的这一改进其实是革命性的,IM不仅仅再是通讯工具,而是有了“云”的雏形,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出现或者退出在互联网的这个云端,QQ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的超级接口,我们进入,即可连接到在线的所有人。

  QQ的出现也意味着,IM从“即时通讯”跨向了“云雏形”。

  二,虚拟形象,“云中人”

  1)QQ秀

  只是有即时通讯当然是不够的,腾讯接着做的就是将人的虚拟形象进行打造。QQ的第一炮就是QQ秀,将个人形象可以通过QQ秀展现出来。那时候的90后们是 非常有趣的,他们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的情绪,都会在QQ上尽情释放,他们会把火星文放在资料里表达自己,他们聊天时会专门先用火星文翻译器翻一遍再发送,他 们会用文字组合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做为自己的QQ资料。

  而此时的QQ已经有了这样的90后个性需求基础,所以其推出QQ秀必然大获全胜。当然现在的90后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成了杀马特,有的成了小清新,不再玩火星文,但是那些刚接触QQ的小孩们还是很吃这套,他们依然玩的不亦乐乎。

  QQ秀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QQ的接口又一次被扩大,他是小孩们虚拟形象的乐土。

  2)QQ空间

  有句话说的好,“腾讯是和小孩一起长大的,腾讯知道小孩想要什么。”对于这句话我无比同意。QQ空间的推出实在是惊人之作,在免费博客大行其道无法赚钱时,腾讯却赚得盆满体钵。

  原因也很简单,90后们的QQ空间会有人来看,他们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他们需要一个虚拟的舞台展现自己,他们在乎自己的形象他们在乎自己的小天地。于是乎,利用强关系链的QQ空间又赢了。

  QQ空间,代表了虚拟形象的二次满足,其出现是一种IM进化的必然。

  另外,QQ还有一堆可以丰富个人形象的东西,比如QQ图标,VIP等等,都很好满足了需求。我们从宏观的层面去看IM进化,我们会发现IM的接口又一次被扩大,这次是个人虚拟形象的扩大,QQ从通讯的简单连接跨越到了人的形象的连接。

  当然,这里连接的只是一群愿意玩QQ的人,而有另外一部分人则没有覆盖到,这部分人则在微信时代被全部覆盖到。朋友圈就是个人形象的聚合物,我们很多人都玩的不亦乐乎。

  三,移动时代,“云落地”

  1)实名制

  那天凯文凯利和傅盛罗振宇的录制现场我恰好在,其中谈到了未来的隐私保护的问题,而KK的回答则是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实名制,他也非常认可实名制上网。

  乍一听,好像是KK被我朝官员灵魂附体了,但这确实是KK说的,没有被附身。KK到底想说什么呢,在我刷了下朋友圈和QQ空间后突然发现一个惊人的现实——我们已经是实名制了。

  微信就是一款超级彻头彻尾的实名制产品,这不是哪个中央政府在控制,这是群体意志。我们已经身处于自发而成的实名制时代!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而微信就是这个时代实名制互联网的接口,你必须以真实身份接入进去。

  联网的智能手机随时贴身携带+LBS,让我们不得不真实。之前的接口是让人的形象进行着虚拟的展现,但微信这个接口则是让人一个真实的人出现在“云”里。

  2)永久在线

  QQ有次改版将手机QQ的在线状态取消掉,随后居然爆发了全国用户的吐槽和攻击,强烈要求改回原版,最后迫于压力只能又改了回去。这里面其实涉及的是用户多年以来在PC端的使用场景,从而积累的用户习惯。

  手机QQ的方向当然没错,不过QQ的命运已经基本开始由盛转衰,微信已经拿过IM的接力棒。移动时代的用户使用场景是,说得夸张点—没睡觉就等于在线。而基于这样的一种场景,微信作为一个移动时代的超级接口,将最初的“即时通讯”发挥到了极致,直接OTT掉了运营商。

  最后我们总结下IM在移动时代的进化:我们看到这是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的全面降落,互联网的“云”已经彻底降落至我们的脚下,而现实也在不断对虚拟反噬,二者已经合一。

  微信作为一个超级接口,将人的虚拟形象扩大到了真实形象的塑造,由虚拟踏入了现实。PC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退出”云“中,但现在只要我们一睁眼就已是在线,就已经身在“云"中,再无”退出"二字,再也无处可躲。

  “母体”已经着落,你会吞下哪颗药片呢?

  四,IM未来将会如何进化?

  1)旺盛期

  毫无疑问,腾讯未来几十年甚至可能百年以内都不会消失。IM的接口功能会更加扩大,他会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入所有人更多的信息,所有人会更加依赖IM所带来的附属形象。

  而IM则会更加聚合各类资源,让IM成为移动时代的超级入口,比如物联网,游戏,支付等等。

  不用怀疑,此时的IM会成为互联网的巨兽,将吞噬掉整个互联网的半边天,称霸一方。

  2)衰落期

  以下有点科幻,也很有趣,想想我都挺激动的,很想活到那天。

  我之前写过一篇《互联网进化,未来BAT3们将如何消失》,其中谈到一定是更开放的生态将腾讯取代。为什么?

  我们再仔细看下,IM接口的膨胀变化,从最初的简单通讯,到虚拟形象,再到真实形象。接下来会是什么?

  更真实的大聚合。

  人的形象是永无止尽的,微信只是负责展示了某人想展示的一面,而互联网的连接作用会让隐私瓦解,详见我那篇《互联网冲击下,失去隐私的人类未来会怎样?》。瓦解隐私则需要的不是自己的贡献隐私,还有他人贡献你的隐私,以及物联网对你隐私的瓦解。

  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片”云“,这个云可能如同比特币一样去中心化,是人的聚合形态,他人会用这片”云接口“上传关于某人的信息,而这种上传并非来自他人的 主动,而是云时代的物联网自动搜集聚合,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等。同时这种聚合会有真实效验机制,公钥私钥加密机制一定会被再上升到物联网的另一个高 度,不再是简单的验证数字签名然后解密而已。

  云的特征是:免费的,私有的,终身的,生物DNA验证的,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不可逆转的,不可删除的,永久保存的......

  那时候其实和即时通讯没什么关系,或者说所有一切都将是IM,都是即时通讯的超级系统,所有一切都是聚合你形象的一部分。

  理解起来有点抽象。说的简单点的话,腾讯的IM接口是个庞然大物,总有一天它会到达整个互联网生态可以容纳的极限,到达时间的临界点后,互联网的反噬作用 出现,一群群IM小怪兽一点点的将这头大怪兽吃下去,瓦解掉。随后这群小怪兽活蹦乱跳,在无序中涌现出有序,他们一个个手牵手,等待高智商的后人重新编写 去中心化的游戏规则,对他们进行召唤,让他们全部联结在互联网中,好像他们的前辈比特币一样能和人类一起永生永世......

  更多有趣,更多欢乐,更多不可思议,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etzhang/p/3592089.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