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N常用目录结构

特殊目录名说明

trunk 主干,存储最新稳定版本
tag 标记,主要保存比较完整理的版本标记,类似里程碑
tranch 分支,用于分工操作.该目录下又以各用户名及日期为目录进行存储(推荐)

关于目录(结构举例,相对规范)

/doc 文档的 根目录

/doc/trunk 文档的 版本主干,存储最新稳定版本
/doc/trunk/...(内容)
/doc/tag 文档的 版本标志(类似里程碑)例如: doc_1_0/doc_1_1 分别表是1.0本版与1.1版本
/doc/tag/doc_v_1_0/...(内容)
/doc/tag/doc_v_1_1/...(内容)

/doc/branch 文档的 分支目录(用户分工)
/doc/branch/user1_070308 文档的 分支目录用户(user1)于2007-03-08号加入分工
/doc/branch/user1_070308/...(内容)

/doc/branch/user2_070101 文档的 分支目录用户(user2)于2007-01-01号加入分工
/doc/branch/user2_070101/...(内容)

/src 源码的 根目录

/src/trunk 源码的 版本主干,存储最新稳定版本
/src/trunk/...(内容)
/src/tag 源码的 版本标志(类似里程碑)例如: doc_1_0/prj_src_1_1 分别表是1.0本版与1.1版本
/src/tag/prj_src_v_1_0/...(内容)
/src/tag/prj_src_v_1_1/...(内容)

/src/branch 源码的 分支目录(用户分工)
/src/branch/user1_070308 源码的 分支目录用户(user1)于2007-03-08号加入分工
/src/branch/user1_070308/...(内容)

/src/branch/user2_070101 源码的 分支目录用户(user2)于2007-01-01号加入分工
/src/branch/user2_070101/...(内容)

 

Subversion有一个很标准的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比如项目是proj,svn地址为svn://proj/,那么标准的svn布局是

svn://proj/
|
+-trunk
+-branches
+-tags

这是一个标准的布局,trunk为主开发目录,branches为分支开发目录,tags为tag存档目录(不允许修改)。但是具体这几个目录应该如何使用,svn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更多的还是用户自己的习惯。

对于这几个开发目录,一般的使用方法有两种。我更多的是从软件产品的角度出发(比如freebsd),因为互联网的开发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种方法,使用trunk作为主要的开发目录。
一 般的,我们的所有的开发都是基于trunk进行开发,当一个版本/release开发告一段落(开发、测试、文档、制作安装程序、打包等)结束后,代码处 于冻结状态(人为规定,可以通过hook来进行管理)。此时应该基于当前冻结的代码库,打tag。当下一个版本/阶段的开发任务开始,继续在trunk进 行开发。
此时,如果发现了上一个已发行版本(Released Version)有一些bug,或者一些很急迫的功能要求,而正在开发的版本(Developing Version)无法满足时间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在上一个版本上进行修改了。应该基于发行版对应的tag,做相应的分支(branch)进行开发。
例如,刚刚发布1.0,正在开发2.0,此时要在1.0的基础上进行bug修正。
按照时间的顺序

  1. 1.0开发完毕,代码冻结
  2. 基于已经冻结的trunk,为release1.0打tag
    此时的目录结构为
    svn://proj/
                 +trunk/  (freeze)
                 +branches/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3. 2.0开始开发,trunk此时为2.0的开发版
  4. 发现1.0有bug,需要修改,基于1.0的tag做branch
    此时的目录结构为
    svn://proj/
                 +trunk/  ( dev 2.0 )
                 +branches/
                               +dev_1.0_bugfix (copy from tag/release_1.0)
                 +tags/
                         +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5. 在1.0 bugfix branch进行1.0 bugfix开发,在trunk进行2.0开发
  6. 在1.0 bugfix 完成之后,基于dev_1.0_bugfix的branch做release等
  7. 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把dev_1.0_bugfix这个分支merge回trunk(什么时候进行这步操作,要根据具体情况)

这是一种很标准的开发模式,很多的公司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开发的。trunk永远是开发的主要目录。

第二种方法,在每一个release的branch中进行各自的开发,trunk只做发布使用。
这种开发模式当中,trunk是不承担具体开发任务的,一个版本/阶段的开发任务在开始的时候,根据已经release的版本做新的开发分支,并且基于这个分支进行开发。还是举上面的例子,这里面的时序关系是。

  1. 1.0开发,做dev1.0的branch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不担负开发任务 )
                 +branches/
                               +dev_1.0 (copy from trunk)
                 +tags/
  2. 1.0开发完成,merge dev1.0到trunk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tags/
  3. 根据trunk做1.0的tag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merge from branch dev_1.0)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4. 1.0开发,做dev2.0分支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branches/
                               +dev_1.0 (开发任务结束,freeze)
                               +dev_2.0 (进行2.0开发)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5. 1.0有bug,直接在dev1.0的分支上修复
    此时的目录结构
    svn://proj/
                 +trunk/ 
                 +branches/
                               +dev_1.0 (1.0bugfix)
                               +dev_2.0 (进行2.0开发)
                 +tags/
                         +tag_release_1.0 (copy from trunk)
  6. 选择性的进行代码merge

这其实是一种分散式的开发,当各个部分相对独立一些(功能性的),可以开多个dev的分支进行开发,这样各人/组都不会相互影响。比如dev_2.0_search和dev_2.0_cache等。但是这样merge起来就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这 里要注意一下的,第六步进行选择性的merge,是可以当2.0开发结束后一起把dev_1.0(bugfix用)和dev_2.0(新版本开发 用)merge回trunk。或者先把dev_1.0 merge到dev_2.0,进行测试等之后再merge回trunk。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法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纯的dev_2.0的开发分支,而第二种方法则更加的保险,因为要测试嘛。

以上呢,就是我说的两种开发模式了,具体哪种好,并没有定论。这里大致的说一下各自的优缺点
第一种开发模式(trunk进行主要开发,集中式):
优点:管理简单
缺点:当开发的模块比较多,开发人数/小团队比较多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冲突而影响对方的开发。因为所有的改动都有可能触碰对方的改动
第二重开发模式(分支进行主要开发,分散式):
优点:各自开发独立,不容易相互影响。
缺点:管理复杂,merge的时候很麻烦,容易死人。

其实,这里并没有一定之规,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模式结合使用。我个人来说是采用第一种方式为主,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第二种方法。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针对打不开chm格式的网友 转换后为网页格式的<SVN操作手册中文版>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序言 读者 怎样阅读本书 本书约定 排版习惯 图标 本书组织结构 Subversion 1.1的新特性,svn客户端和linux下命令行。 目录 1. 简介 1.1. 什么是 TortoiseSVN? 1.2. TortoiseSVN 的历史 1.3. TortoiseSVN 的特性 1.4. 安装 TortoiseSVN 1.4.1. 系统要求 1.4.2. 安装 1.4.3. 语言包 1.4.4. 拼写检查器 2. Basic Version-Control Concepts 2.1. 版本库 2.2. 版本模型 2.2.1. 文件共享的问题 2.2.2. 锁定-修改-解锁 方案 2.2.3. 复制-修改-合并 方案 2.2.4. Subversion 怎么做? 2.3. Subversion 实战 2.3.1. 工作副本 2.3.2. 版本库的 URL 2.3.3. 修订版本 2.3.4. 工作副本怎样跟踪版本库 2.4. 摘要 3. 版本库 3.1. 创建版本库 3.1.1. 使用命令行工具创建版本库 3.1.2. 使用 TortoiseSVN 创建版本库 3.1.3. 本地访问版本库 3.1.4. 访问网络共享磁盘上的版本库 3.1.5. 版本库布局 3.2. 版本库备份 3.3. 服务器端钩子脚本 3.4. 检出链接 3.5. Accessing the Repository 3.6. 基于 svnserve 的服务器 3.6.1. 简介 3.6.2. 安装 svnserve 3.6.3. 运行 svnserve 3.6.3.1. 以服务形式运行 svnserve 3.6.4. svnserve 与基本认证 3.6.5. 使用 SASL 以便更安全 3.6.5.1. 什么是 SASL? 3.6.5.2. SASL 认证 3.6.5.3. SASL 加密 3.6.6. 使用 svn+ssh 认证 3.6.7. svnserve 基于路径的授权 3.7. 基于 Apache 的服务器 3.7.1. 简介 3.7.2. 安装 Apache 3.7.3. 安装 Subversion 3.7.4. 配置 3.7.5. 多版本库 3.7.6. 路径为基础的授权 3.7.7. 使用 Windows 域认证 3.7.8. 多重认证源 3.7.9. 用 SSL 使服务器更安全 3.7.10. 在虚拟 SSL 主机中使用客户端证书 4. 日常使用指南 4.1. 开始 4.1.1. 图标重载 4.1.2. 右键菜单 4.1.3. 拖放 4.1.4. 常用快捷方式 4.1.5. 认证 4.1.6. 最大化窗口 4.2. 导入数据到版本库 4.2.1. 导入 4.2.2. 导入适当的位置 4.2.3. 专用文件 4.3. 检出工作副本 4.3.1. 检出深度 4.4. 将你的修改提交到版本库 4.4.1. 提交对话框 4.4.2. 修改列表 4.4.3. Excluding Items from the Commit List 4.4.4. 提交日志信息 4.4.5. 提交进程 4.5. 用来自别人的修改更新你的工作副本 4.6. 解决冲突 4.6.1. File Conflicts 4.6.2. Tree Conflicts 4.6.2.1. Local delete, incoming edit upon update 4.6.2.2. Local edit, incoming delete upon update 4.6.2.3. Local delete, incoming delete upon update 4.6.2.4. Local missing, incoming edit upon merge 4.6.2.5. Local edit, incoming delete upon merge 4.6.2.6. Local delete, incoming delete upon merge 4.7. 获得状态信息 4.7.1. 图标重载 4.7.2. 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的 TortoiseSVN 列 4.7.3. 本地与远程状态 4.7.4. 查看差别 4.8. 修改列表 4.9. 版本日志对话框 4.9.1. 调用版本日志对话框 4.9.2. 版本日志动作 4.9.3. 获得更多信息 4.9.4. 获取更多的日志信息 4.9.5. 当前工作副本的版本 4.9.6. 合并跟踪特性 4.9.7. 修改日志消息和作者 4.9.8. 过滤日志信息 4.9.9. 统计信息 4.9.9.1. 统计页 4.9.9.2. 作者提交次数统计页 4.9.9.3. 按日期提交统计页 4.9.10. 离线方式 4.9.11. 刷新视图 4.10. 查看差异 4.10.1. 文件差异 4.10.2. 行结束符和空白选项 4.10.3. 比较文件夹 4.10.4. 使用 TortoiseIDiff 进行比较的图像 4.10.5. 其他的比较/合并工具 4.11. 添加新文件和目录 4.12. Copying/Moving/Renaming Files and Folders 4.13. 忽略文件和目录 4.13.1. 忽略列表中的模式匹配 4.14. 删除、移动和改名 4.14.1. 正在删除文件/文件夹 4.14.2.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4.14.3. 改变文件名称大小写 4.14.4. 处理文件名称大小写冲突 4.14.5. 修复文件改名 4.14.6. 删除未版本控制的文件 4.15. 撤消更改 4.16. 清理 4.17. 项目设置 4.17.1. Subversion 属性 4.17.1.1. svn:keywords 4.17.1.2. 增加和编辑属性 4.17.1.3.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Properties 4.17.1.4. 二进制属性 4.17.1.5. 自动属性设置 4.17.2. TortoiseSVN 项目属性 4.18. External Items 4.18.1. External Folders 4.18.2. External Files 4.19. 分支/标记 4.19.1. 创建一个分支或标记 4.19.2. 检出或者切换 4.20. 正在合并 4.20.1. 合并指定版本范围 4.20.2. 复兴分支 4.20.3. 合并两个不同的目录树 4.20.4. 合并选项 4.20.5. 预览合并结果 4.20.6. 合并跟踪 4.20.7. 子合并期间处理冲突 4.20.8. Merge a Completed Branch 4.20.9. Feature Branch Maintenance 4.21. 锁 4.21.1. 锁定在Subverion中是如何工作的 4.21.2. 取得锁定 4.21.3. 释放锁定 4.21.4. 检查锁定状态 4.21.5. 让非锁定的文件变成只读 4.21.6. 锁定钩子脚本 4.22. 创建并应用补丁 4.22.1. 创建一个补丁文件 4.22.2. 应用一个补丁文件 4.23. 谁修改了哪一行? 4.23.1. 追溯文件 4.23.2. 追溯不同点 4.24. 版本库浏览器 4.25. 版本分支图 4.25.1. 版本图节点 4.25.2. Changing the View 4.25.3. 使用图 4.25.4. 刷新视图 4.25.5. Pruning Trees 4.26. 导出一个Subversion工作副本 4.26.1. 从版本控制里移除删除工作副本 4.27. 重新定位工作副本 4.28. 与 BUG 跟踪系统/问题跟踪集成 4.28.1. Adding Issue Numbers to Log Messages 4.28.1.1. Issue Number in Text Box 4.28.1.2. Issue Numbers Using Regular Expressions 4.28.2. Get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Issue Tracker 4.29. 与基于 WEB 的版本库浏览器集成 4.30. TortoiseSVN的设置 4.30.1. 常规设置 4.30.1.1. 右键菜单配置 4.30.1.2. TSVN对话框设置一 4.30.1.3. TSVN对话框设置二 4.30.1.4. TortoiseSVN 颜色设置 4.30.2. Revision Graph Settings 4.30.2.1. Revision Graph Colors 4.30.3. 图标叠加设置 4.30.3.1. 图标集选择 4.30.4. 网络设置 4.30.5. 外部程序设置 4.30.5.1. 差异查看器 4.30.5.2. 合并工具 4.30.5.3. 差异查看/合并工具的高级设置 4.30.5.4. 统一的差异查看器 4.30.6. 已保存数据的设置 4.30.7. 日志缓存 4.30.7.1. Cached Repositories 4.30.7.2. 日志缓存统计 4.30.8. 客户端钩子脚本 4.30.8.1. Issue Tracker Integration 4.30.9. TortoiseBlame 的设置 4.30.10. 注册表设置 4.30.11. Subversion 的工作文件夹 4.31. 最后步骤 5. SubWCRev 程序 5.1. SubWCRev 命令行 5.2. 关键字替换 5.3. 关键字例子 5.4. COM 接口 A. 常见问题(FAQ) B. 如何实现 … B.1. 一次移动或复制多个文件 B.2. 强制用户写日志 B.2.1. 服务器端的钩子脚本(Hook-script) B.2.2. 工程(Project)属性 B.3. 从版本库里更新选定的文件到本地 B.4. Roll back (Undo) revisions in the repository B.4.1. 使用版本日志对话框 B.4.2. 使用合并对话框 B.4.3. 使用 svndumpfilter B.5. Compare two revisions of a file or folder B.6. 包含一个普通的子项目 B.6.1. 使用 svn:externals B.6.2. 使用嵌套工作副本 B.6.3. 使用相对位置 B.7. 创建到版本库的快捷方式 B.8. 忽略已经版本控制的文件 B.9. 从工作副本删除版本信息 B.10. 删除工作副本 C. Useful Tips For Administrators C.1. 通过组策略部署 TortoiseSVN C.2. 重定向升级检查 C.3. 设置 SVN_ASP_DOT_NET_HACK 环境变量 C.4. 禁用上下文菜单 D. TortoiseSVN 操作 D.1. TortoiseSVN 命令 D.2. TortoiseIDiff 命令 E. 命令行交叉索引 E.1. 约定和基本规则 E.2. TortoiseSVN 命令 E.2.1. 检出 E.2.2. 更新 E.2.3. 更新到版本 E.2.4. 提交 E.2.5. 差异 E.2.6. 显示日志 E.2.7. 检查所作的修改 E.2.8. 版本图 E.2.9. 版本库浏览器 E.2.10. 编辑冲突 E.2.11. 已解决 E.2.12. 改名 E.2.13. 删除 E.2.14. 恢复 E.2.15. 清理 E.2.16. 获得锁 E.2.17. 释放锁 E.2.18. 分支/标记 E.2.19. 切换 E.2.20. 合并 E.2.21. 输出 E.2.22. 重新定位 E.2.23. 在当前位置创建版本库 E.2.24. 添加 E.2.25. 导入 E.2.26. 追溯 E.2.27. 加入忽略列表 E.2.28. 创建补丁 E.2.29. 应用补丁(Apply Patch) F. 实现细节 F.1. 图标重载 G. 用 SSH 使服务器更安全 G.1. 配置 Linux 服务器 G.2. 配置 Windows 服务器 G.3. 用于 TortoiseSVN 的 SSH 客户端工具 G.4. 创建 OpenSSH 证书 G.4.1. 使用 ssh-keygen 创建密钥 G.4.2. 使用 PuTTYgen 创建密钥 G.5. 使用 PuTTY 测试 G.6. 使用 TortoiseSVN 测试 SSH G.7. SSH 配置参数 6. IBugtraqProvider interface 6.1. The IBugtraqProvider interface 6.2. The IBugtraqProvider2 interface
介绍SVN各个目录使用规范 Svn目录使用规范 TortoiseSVN客户端工具 选择创建SVN目录结构的选项(生成trunk、branches、tags目录),如下图: 1、 trunk是主分支,是日常开发进行的地方。 2、branches是分支。一些阶段性的release版本,这些版本是可以继续进行开发和维护的,则放在branches目录中。 3、tags目录一般是只读的,这里存储阶段性的发布版本,只是作为一个里程碑的版本进行存档。 注:在这需要说明下分三个目录的原因,如果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等,那么一期上线时的稳定版本就应该在一期完成时将代码copy到branches上,这样二期开发的代码就对一期的代码没有影响,如新增的模块就不会部署到生产环境上。而branches上的稳定的版本就是发布到生产环境上的代码,如果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有bug,则只要在branches上修改该bug,修改完bug后再编译branches上最新的代码发布到生产环境即可。tags的作用是将在branches上修改的bug的代码合并到trunk上时创建个版本标识 Trunk目录:Doc(文档库,放项目相关文档类)、sourcecede(代码库) Doc目录下按项目存放文档,以下以proj1为例做说明 Proj1----项目名 1、Controlled------组织级scm建一个名为controlled的目录,当项目某文档通过评审后,组织级scm从项目目录下找到那文档,复制到controlled目录下。(一般用不到) 2、Develop---开发文档 2.1、Design----设计文档 2.1.1、DbDesign---数据库设计文档 2.1.2、HLD---概要设计 2.1.3、InterfaceDesign---接口设计 2.1.4、ServiceDesign---服务设计 2.2、REQ---需求文档 2.3、SRS---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2.4、Test---测试文档 2.4.1、Review---可空 2.4.2、TestCese---测试用例 2.4.3、TestDoc---测试文档 2.4.4、TestEnv---测试环境说明 2.4.5、TestReport---测试报告 3、Document---项目文档 4、Management---管理文档 4.1、Meetings--会议纪要 4.2、PIM--- 4.3、Plan---计划 4.3.1、review 4.3.2、SDP---软件开发策划文档 4.3.3、SPP---软件项目策划文档 4.4、report---报告 4.4.1、Milestonereport---版本报告 4.4.2、ProjectTrackReport---项目跟踪报告 4..4.3、SCM---软件配置管理文档  4.4.4、SQA---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4.4.5、项目周报 4.5、Sow---工作说明书 4.6、Summarize---总结 4.7、Template---模板 4.8、Trainning---培训文档 打标签/分支有两种方式: 1、选中项目,就是trunk下的本地项目,右击,选中Branch/Tag,出现如下对话框。 下图中的配置完成了之后,点击OK即可完成“打标签/分支”。 2、直接在SVN上在对应的标签/分支目录下创建对应的版本文件夹,将trunk下稳定版本的代码直接copy到对应的文件目录下即可。
SVN是一种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用于管理软件开发项目中的代码版本。为了保证多人协作开发项目时的代码一致性和易于追踪,需要制定一些标准规范。 首先,需要确定代码库的组织结构。可以按照项目的模块或功能进行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个子目录,使得不同功能的代码能够分开管理。 其次,要设定分支策略。可以使用主干(trunk)、开发分支(branches)和发布分支(tags)的结构。主干用来存放稳定发行版本的代码,开发分支用于不同功能的开发和测试,发布分支用于标记发布的版本。 在提交代码时,要求开发者填写有意义的注释。注释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修改的内容,以便其他人可以轻松理解代码的更改和目的。 并行开发时,避免频繁合并代码,可以采用定期的集成策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代码的整合和合并,确保各个分支的代码同步。 在管理代码权限时,要进行适当的权限控制。只让必要的人员具有修改代码的权限,其他人员只具有查看和下载的权限。 对于项目中的重要决策和问题,可以使用SVN的问题追踪和讨论功能,让开发者能够方便地记录和解决问题。 另外,在使用SVN时,要定期备份代码仓库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通过制定SVN项目版本管理的标准规范,可以提高多人协作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保证项目代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