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前景
众所周知,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疫情下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增加,叠加海外受通货膨胀、汇率浮动等因素,部分品类的消费需求减弱。并且,全球能源紧张问题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化生产和贸易要素成本也持续上升,不断压缩着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不少人都对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产业抱以悲观和摇摆的态度。
然而,《白皮书》强调,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我国出口贸易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是推动上半年GDP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展现了极大的活力,在出口外贸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37.6%,升至今年截至8月的60%。2017到2021年,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以年平均约40%的速度高速增长,是外贸出口增速的4倍多。这些数据表明了中国出海企业在面对这一风云变幻的新形势时,整体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活力,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2022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白皮书》)
商家遭遇到的两类跨境支付欺诈
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信用卡业务出现非常早,发展的也很完善,信用卡支付比重也非常高。在跨境电商服务中均为无卡交易,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只需要输入括卡号、有效期,三位CVV等信息即可完成付款,无需密码。该类支付会提升订单交易成功率,缺点就是恶意拒付、欺诈交易的风险比较高。
第一类,盗卡交易欺诈。 欺诈者购买商品后,使用盗取的卡片信息进行支付。当失主在发现自己的卡片被盗刷后会致电银行撤销交易,并对交易进行拒付。而此时商家已将商品发送给购买者,由此面临钱货两空的情形。
第二类,退款支付欺诈。 欺诈者购买且收到商品后,却以商品未收到或商品损坏为由向银行提出异议,启动退款流程,商家同样面临钱货两空的情形。
无论是盗卡交易欺诈还是退款支付欺诈,都会给商家带来钱货两空的损失。而且当拒付欺诈率达到一定阈值时,商家还会遭受银行的处罚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