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法
日本人统计学家发明
正交法原理
使用工具:正交表
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从大量实验中找到合适的实验数据组合(岩本用于工业生产的数据组合与实验室数据挑选)
大量实验中,挑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分析数据
核心概念
影响实验结果的——试验因素(因子)。eg:字的显示效果——字体、字号、颜色
每一个因素的不同取值(状况)——水平。eg:字体可选宋体、黑体……
每列中,同一个数字(水平)出现的次数相等;任意两列组成的数字对(水平对)出现的次数也相同。
正交法实现步骤
分析所有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从多个角度和方式进行分析(不放过文本框、按钮等需求中提及或者没有提及)
分析每个因素的水平数量。充分利用等价类、边界值(需求中说明的和未说明的)
选择正交表。只有特定的因素数和水平数的组合才有对应的正交表。所以在现实中,最贴近的正交表(正交表因素数和水平数一般大于实际的因素数和水平数)
正交表数字关系。(Ln(m ^k))n代表实验次数。m代表水平数。k代表因素数。三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数学关系
仅适合用于每一个因素的水平数都相同的正交表
正交设计助手
功能图法
又叫状态迁徙图;
使用场合:软件的状态会根据某些内容、条件、操作变化而变化
目标:尽可能覆盖软件状态、状态-条件的组合、状态变迁路径
步骤
1)识别和列举所有的输入(操作)事件。以IP(input)(N=1 2 3)
2)定义空闲状态(初始状态)一般以软件岗启动时打开的界面状态为空闲
3)为空闲状态加操作(只加一次)
4)为第3步所产生的新状态加操作(只加一次,曾经加过的操作,不再重复添加)
5)循环给所有新增状态加操作,直到没有新状态产生为止
6)组合任意状态、以列表形式展现,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
案例,QQ登录界面为空闲状态。
其他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大纲法
着眼于需求方法,j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XMind,树形结构)
无需设计测试用例、一般从根节点开始分析,到叶节点为止。这样的一条路径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一般用于快速的测试和过程记录,用例一般进行后补
探索性测试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
是计划内测试用例设计的补充
执行前也需要设计测试用例
猴子测试
随意测试;没有测试用例(无意识行为);
测试不真实;不能达到一定的覆盖率;测试冗余;想要重复测试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