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MTP-1层 定义了数字信令链路的物理、电气及功能特性。物理层接口包括: E-1 (2048 kb/s; 32 64 kb/s channels), DS-1 (1544 kb/s; 24 64kb/s channels),V.35 (64 kb/s),DS-0 (64 kb/s),以及DS-0A (56 kb/s)。
MTP-2层 为在链路上传送的消息提供了准确、安全的点到点传输,MTP-2层 提供了流量控制、消息顺序确认及检错功能。当信令链路上发生错误时,若干消息会被重新传送。MTP-2层 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Da
二、七号信令的消息结构
一个SS7的消息称为一个信令单元(SU:signal unit),应该也就是说在信令链路上所传递的消息单元。信令单元有三种格式:填充信令单元(FISU: Fill-In Signal Units)、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Link Status Signal Units)及消息信令单元(MSU: Message Signal Units)。三种信号单元都在信令网中传递,用途不同,系统通过长度指示位LI对它们进行区分。当LI=0时,该单元为FISU,当LI=1或2时,该单元为LSSU,当LI>2时,该单元为MSU。

出局链路的选择是根据DPC和SLS,SLS 有以下功能:
保证信令消息的先后顺序。 以同样的SLS发送的两个消息总是先发先到,后发后到, 先后顺序不变。
在所有可用的链路上平均分担流量。从理论上将,如果应用层以正常的时间间隔发送消息,并且 循环的使用SLS值,这些流量在链路组中的所有链路上是 平均分配的。(是否可以这样认为:SLS可以要求所经过的信令转接点通过哪一条链路将信令转发出局?)
在ANSI信令网上,SLS字段最初为5比特(32种可能值)。当一成对的链路组且各有两条链路时(总共有四条链路),就需要8个SLS的值以使流量在这些链路上平均分配。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链路超过了4条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使用5 比特SLS情况下,对于一成对的链路组且各有五条链路(总共有十条链路),3个SLS值对应了8条链路,还有4个(不理解!)SLS值对应了余下的2条链路,导致了分配的不平均。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ANSI及BELL实验室都采用了8比特的SLS(256个值)以使链路上的分担更为平均。
在ITU-T 实际实现方法中,把SLS作为MTP消息中的信令链路码(signaling link co
SCCP层根据用户对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以下4类协议以完成有不同质量要求的用户业务的传递:
0 基本无连接业务类
1 顺序无连接业务类
2 基本面向连接业务类
3 流量控制的面向连接业务类
无连接服务类似于分组交换中的数据报(datagram)传送,它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即信令传送路径)。SCCP能使业务用户事先不建立信令连接也可通过信令网传递信令数据。因此在SCCP中提供路由功能,能将被叫地址变换成MTP业务的信令点编码。
无连接业务分为0类和1类:在0类业务中,各个消息被独立地传送,相互间没有关系,故不能保证按发送的顺序把消息送到目的地信令点;在1类中,给来自同一信息流的数据信息附上了同一个信令链路选择字段SLS,就可保证这些数据信息经由同一信令链路传送,因此,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地信令点。无连接服务类似分组交换中的数据报传送,它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即信令的传送路径)。消息由始发节点SCCP经由MTP直接送达终节点SCCP,这种方式传送的消息称为单元数据(Unitdata-UDT)。这种消息只能整体传送,不能拆卸分段传送。1类无连接业务具有面向连接业务的保证消息传输的顺序性,但它是不需要提前建立连接的,所以仍然是属于无连接业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无连接服务允许用户作出选择,要求中间节点和目的地节点SCCP在无法传送单元数据(UDT)消息的情况下,将原消息送回始节点,并告之理由。回送的消息称为单元数据服务消息(UNITDATA SERVICE—UDTS)
面向连接业务在传送消息之前,需要在源点和目的点之间建立一条消息传送路径,即逻辑连接。面向连接业务又分为基本面向连接业务和带流量控制的面向连接业务,即2类业务和3类业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保证消息发送和接收的顺序一致。此外,3类业务具有流量控制功能、消息丢失及错序的检测功能等。在2类业务中,由于各个数据信息没有顺序号,因此不能完成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
三、SCCP地址的选路方式


